李 艷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鹽城實驗學校,江蘇 鹽城)
“體驗成功教育”是讓主體在體驗成功的情緒中獲取學習成功的一種教育思想。以“體驗成功”教育思想指導初中美術教學,需要教育者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啟動并形成學生自身的內部動力機制,致力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意識,堅持對學生實行鼓勵性評價,讓學生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實施“體驗成功教育”,要善于抓住課堂生成的“亮點”,拓展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在課程教育的拓展延伸中放大“成功效應”,陶冶學生高尚情操,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成功教育是讓主體在體驗成功的情緒中獲取學習成功的一種教育思想。其基本內涵是:所有學生都具有很大的潛力,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啟動并形成學生自身的內部動力機制是成功教育的目的;堅持對學生實行鼓勵性評價,讓學生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追求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個性的發(fā)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增強[1]。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我以“體驗成功”教育思想為指導,抓住課堂生成的“亮點”,打破常規(guī),標新立異,由學知型轉變?yōu)閯?chuàng)造型,由表象型轉變?yōu)楦惺苄?,由技巧型轉變?yōu)樗刭|型[2]。以“體驗成功”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激發(fā)學生的“成功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耕?!?zhàn)馬”(七年級上冊)這一課時,我布置了臨摹牛馬的課堂練習,要求學生采用中國畫工筆技法,重點訓練線條造型。但結果不盡如人意:有的學生隨意用彩色涂鴉,忽視線條基礎訓練;有的忽視臨摹的特點,把牛馬畫成了非牛非馬的“四不像”;有的學生還故意搞得比例失調,把牛馬畫成形狀怪異的“神獸”。
這樣的“教學效果”讓我焦慮,然而學生似乎對他們的“作品”很滿意。甚至還點贊這些四不像“作品”。比如,這個牛頭加的飾物真好看,這條幾何形狀的馬尾巴有創(chuàng)意,等等。
學生的反應引起我的思考,經過調查發(fā)現:初一學生對于移花接木的“創(chuàng)意畫”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些看似信筆涂鴉的“創(chuàng)意畫”其實反映了初一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指向。而這種年齡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指向,正是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的重要契機。作為美術教師,從激發(fā)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入手,努力創(chuàng)造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因勢利導,豐富他們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體驗成功”并努力獲取成功。
經過這樣的調查思考,筆者的認識也得以刷新:一次看似未能盡如人意的臨摹練習中卻生成一個新的課堂教學亮點,看似一次失敗的練習卻讓學生在某一方面體驗了成功。以這一“亮點”作為課堂教學的“燃點”,創(chuàng)新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或許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于是,一個新的教學創(chuàng)意形成了。
我做了這樣的教學設想:既然學生如此喜歡“動物創(chuàng)意”,何不就讓他們大膽“涂鴉”一下呢!初一學生正是想象力特別豐富的年齡段,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搞一次動物形象創(chuàng)意體驗,任由他們把動物特征拆分組合,不會畫的地方可以根據自己的繪畫經驗換一種表現形式,加入更多的紋樣元素來使作品更有戲劇性、層次感等,這或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思路清晰了,就需要有一個實施教學設想的切入點,于是,我想起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描寫的童年時代對繪圖本《山海經》的癡迷情態(tài):“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zhí)干戚而舞’的刑天”。[3]童年的魯迅如此喜歡繪圖《山海經》,現代的孩子當然也喜歡。于是,一個讓學生“涂鴉”《山海經》異獸的美術創(chuàng)意綜合課程在我腦海中有了雛形。
我把美術創(chuàng)意綜合課程教學設計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引導學生進行《山海經》文本學習,我選擇了《山海經》描述異獸的部分內容做成PPT[4],引導學生先進行文化學習,培養(yǎng)美術創(chuàng)作必備的文化素養(yǎng),積累藝術素材;第二步,讓學生選擇一種或幾種異獸在原作的基礎上加上現代元素進行色彩畫創(chuàng)作。
學生進入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我的角色就成了“藝術指導”。對于美術基本功,我重在技法指導,從構圖上、色彩上去幫他們分析問題,找到克服困難的方法。對于美術基礎較弱的學生,我啟發(fā)他們以教材描繪動物的方法為例,先從輪廓開始,逐漸深入,然后加一點明暗進一步深入,最后可以用水彩;或從局部細節(jié)入手,再抓形體,深入,細化。有一位女生的構圖過于靠左,她發(fā)現右邊大量的空白讓整個畫面的重心偏移了,問我怎么辦。我啟發(fā)她:你創(chuàng)作的這個神獸有故事背景嗎?”她說“有的”,我說:“你可以根據她的故事背景、生活環(huán)境對空白的地方做一個背景的填充?!彼乃季S似乎被“點亮”了,心有所悟地立刻進行修正。最終,她完成了令人滿意的作品,我還把她的作品在班上做了展示,她也從這次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這次《山海經》創(chuàng)意畫練習非常成功,翻看著“神獸們”的作品,我被他們的精彩創(chuàng)意所震撼,于是認真準備了“《山海經》創(chuàng)意畫欣賞”的展評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欣賞中獲得了滿滿的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我能學好美術”的自信心。有個學生還建議把這次創(chuàng)意畫編成一本畫冊,全班學生也一致贊同他的提議。學生的建議再次“點亮”了新的教育創(chuàng)意:我們可以繼續(xù)延伸這次美術綜合課程,放大成功效應,拓展教育意義。
首先是指導學生給作品賦予有文化內涵的命名,學生起初很興奮,覺得這是很“高大上”的事情,他們說這個神獸我花了這么多時間去創(chuàng)作,應該有個好的名稱。于是翻字典,查資料,反復推敲。于是給作品命名的過程成了一次深度的自覺學習。
其次是指導學生編寫“神話故事”。所謂“神話故事”就是對所繪異獸的說明,要求文字要簡潔生動,也可以融入現代元素。搞“古今穿越”,這是學生最樂意的事情。有的學生還用文言文寫了說明。如學生W給她的作品《瑤澤》撰寫了這樣的文字:“瑤澤誕于盤古開天之時,百鳥之母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色為青,尾羽斑斕。人若觸其尾羽,則夢遇神靈,祥瑞降于身?!边@樣,給作品命名和撰寫說明文字,成了一次深層次的文化藝術綜合學習。
當繪本《暢想〈山海經〉》發(fā)到學生手上的時候,他們別提多高興了,拿著繪本,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學生S在作文中這樣寫道:“畫冊發(fā)下來時,我們好一陣激動。在老師的啟發(fā)指導下,我們給那些神獸注入了新的靈魂,神獸們一個個變得生動、具體,離我們那么親近,這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山海經’,它讓我們收獲了滿滿的成功。”
看著這些被成就感“點亮”的學生,我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作為美術老師,我們希望學生在美術課上不僅能學習知識,也能在課程活動中放松身心,以一種美好的姿態(tài)“體驗成功”的樂趣,這真是一種成功的體驗,一種被點亮的教育樂趣。
反思這次美術綜合課程的教學實踐,感覺有幾點教學心得很重要。
一是以思想“點亮”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注重以“體驗成功教育”思想為指導,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挖掘潛能的主動性,對于教育的成功特別重要。心理學研究認為,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和愿望。培養(yǎng)學生挖掘自己的自主性,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鼓勵學生從“小小的成功”中獲得積極體驗。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給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5]。
二是以創(chuàng)意“點亮”課程。這一案例以一次并不如意的學生練習為教學契機,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生成新的教學創(chuàng)意,并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讓我體會到要辯證看待教學中的“成”和“敗”。有心的教育者,必須善于發(fā)現教學中生成的“亮點”,特別是“敗”中的“亮點”,并由此“點亮”新的教學創(chuàng)意,另辟蹊徑,反敗為勝,引導學生獲取成功,實現課程教學的華麗轉身。
三是以文化“點亮”靈魂。注重文化育人,乃是美術教育的靈魂所在?!渡胶=洝肥侵袊罟爬系母挥谏裨拏髡f的奇書。是少年兒童特別喜歡的古籍之一,以圖繪《山海經》作為教學創(chuàng)意,易于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圖繪《山海經》異獸、給所繪異獸命名、編寫“神話故事”則形成了優(yōu)質的綜合學習課程。這一綜合學習課程以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對于陶冶學生高尚情操,點亮美好心靈,達成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