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彬,王 浩
(1.河南警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3;2.鄭州大學 法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刑事訴訟法》第56 條規(guī)定了非法證據(jù)的排除規(guī)則,明確通過威脅方法獲得的證據(jù)應當予以排除?!度嗣駲z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69條規(guī)定使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度嗣駲z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67 條和《刑事訴訟法》第56 條都對言詞證據(jù)的排除作出規(guī)定,且都以“痛苦規(guī)則”作為言詞證據(jù)的排除標準。從這些條文規(guī)定可以看出我國目前的立法對于“引誘、欺騙”方法獲得的證據(jù)并未規(guī)定排除?!缎淌略V訟法》中未明確規(guī)定禁止使用“引誘、欺騙”方法收集證據(jù),而是以“等”字總結,采取這種立法模式的原因是立法者考慮到“引誘、欺騙”的方法與偵查審訊的謀略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兼顧偵查人員偵破案件的效率因素,因而沒有一律將“引誘、欺騙”方法收集的證據(jù)作為非法證據(jù)予以排除,所以偵查過程中“引誘、欺騙”方法有其正當性。
“引誘、欺騙”方法在《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歷程中大致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嚴格排除非法證據(jù),沒有配套措施階段。1979年《刑事訴訟法》中的“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jù)”,將“威脅、引誘、欺騙”與刑訊逼供并列,此時對“引誘、欺騙”方法是嚴令禁止的。1996年《刑事訴訟法》在此問題上對1979 年《刑事訴訟法》進行了承繼,仍然嚴禁以“威脅、引誘、欺騙”的方法收集證據(jù),但是這一階段的規(guī)定都只是針對該方法做出了禁止性規(guī)定,卻沒有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即對實施該行為之后的懲罰措施以及被追訴人該如何救濟沒有相應的規(guī)定。由于立法上未明確非法證據(jù)排除的具體流程、證明責任、制裁措施,所以從這一時期的司法實踐看出,此時的“威脅、引誘、欺騙”獲得的證據(jù)當然地成為定案根據(jù),甚至涉嫌刑訊逼供的證據(jù)也未被排除。在這一時期因非法證據(jù)排除的虛設導致了大量冤假錯案,如趙作海案、佘祥林案、杜培武案、張氏叔侄案等。第二階段,相對寬松排除非法證據(jù),有配套措施階段。2010 年兩個“證據(jù)規(guī)定”①兩個《證據(jù)規(guī)定》指2010 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發(fā)部印發(fā)的《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和《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對以“威脅、引誘、欺騙”方法獲得證據(jù)的排除持保守態(tài)度,改變了原有的“凡經(jīng)查證屬實,不得作為定案依據(jù)”的嚴格排除態(tài)度,未將威脅手段獲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列為非法言詞證據(jù)明確排除,而是將威脅獲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列為非法言詞證據(jù)明確排除。即未將“威脅、引誘、欺騙”等方法獲得的所有言詞證據(jù)列為非法言詞證據(jù),更沒有規(guī)定排除。2012 年《刑事訴訟法》繼續(xù)沿用兩個“證據(jù)規(guī)定”的模糊立場,并將非法證據(jù)排除擴展到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2018 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又沿用了2012 年《刑事訴訟法》的證據(jù)排除規(guī)定。
學界對于在偵查訊問中能否使用“引誘、欺騙”的訊問方法一直存在著爭議,爭議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在2012 年的《刑事訴訟法》修改草案中探討是否將“威脅、引誘、欺騙”在《刑事訴訟法》中刪除。當時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支持刪除,另一種則是保留該條款。清華大學法學院張建偉教授發(fā)文明確表示不能刪除。支持保留該條款學者們的理由是“引誘、欺騙”方法在實踐中運用適當?shù)脑?,有利于案件的偵破,可以為偵查機關減輕破案的壓力,但是應該嚴格把控使用標準。
持反對使用“引誘、欺騙”方法觀點的學者主要是站在人權保護角度,有以下幾種理由:一是我國清朝時期就禁止用此類方法收集證據(jù)?!洞笄逍淌略V訟律草案》第66 條規(guī)定:“訊問被告人,禁用威嚇及詐罔之言?!盵1]由此可看出清朝時期的法律專家就已經(jīng)認為,通過威脅、欺詐獲取口供屬于非法的取證方法,禁止使用此種方法體現(xiàn)了當時的立法者追求公正的態(tài)度。因為通過這些方法獲得的口供極易導致虛假的言詞證據(jù)和刑訊逼供發(fā)生,嚴重背離事實真相?,F(xiàn)在回看古代立法,不禁感慨他們對取證的方法和非法證據(jù)排除有深刻的認識總結,這是我們應該繼承的地方,現(xiàn)在承認“引誘、欺騙”的合法性屬于立法上的倒退。二是“引誘、欺騙”是刑訊逼供的有力輔助手段。雖然《刑事訴訟法》將“引誘、欺騙”和刑訊逼供分開規(guī)定,從字面上理解刑訊逼供和“引誘、欺騙”二者之間有著實質區(qū)別,但是在司法實踐中二者之間大多是沒有界限的,刑訊逼供往往和“引誘、欺騙”相伴存在。在偵查訊問的過程中偵查人員使用“引誘、欺騙”沒能得到犯罪嫌疑人配合時,極易產(chǎn)生激烈情緒,最終導致刑訊逼供的發(fā)生;或者是已經(jīng)對犯罪嫌疑人進行了刑訊逼供,在逼供的同時又結合“引誘、欺騙”的方法進行訊問。三是“引誘、欺騙”是導致指供、引供的原因之一。指供、引供是侵害人身權利的非法訊問方法,與刑訊逼供有著相同的危害性。指供、引供顛倒了偵查過程中的主客位置。[2]口供本該是由犯罪嫌疑人主動陳述,但是偵查人員在訊問過程中通過利誘和欺騙,將自己的推論或者自己對案件的猜測強行施加于犯罪嫌疑人,讓犯罪嫌疑人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供述,指供、引供完全背離了訊問的初衷,也偏離了案件事實真相。
學術界另一種觀點是:“引誘、欺騙”方法應該劃分兩種情況看待,法律不應該一刀切地否定“引誘、欺騙”方法。非法的“引誘、欺騙”會嚴重侵害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自愿性,違背自白自愿原則,禁止此種非法的“引誘、欺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合理的范圍內(nèi)使用“引誘、欺騙”方法對案件的偵破非常有利,可以及時有效地獲取口供,查明案情,打擊犯罪,節(jié)約司法資源和成本,提高訴訟效率。[3]而且偵查策略本身就包含著“引誘、欺騙”的成分,只要嚴格把握使用的尺度,偵破案件的效率就會有巨大提升。
作者認為反對使用和支持使用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場來看待這一問題,站在訴訟法的角度側重于人權保護和程序正義,而站在偵查學的角度更側重于案件的偵破和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作為法律人,我們應該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而不是一味否定。首先,當下和清朝的時代背景已經(jīng)完全不同,現(xiàn)在的刑事案件更加復雜且案件數(shù)量和清朝不可同日而語;其次,“引誘、欺騙”和刑訊逼供之間容易發(fā)生交叉,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否認這個方法的價值,要趨利避害地運用這一方法;最后,指供、引供現(xiàn)象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引誘、欺騙”的方法和指供、引供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綜上,作者認為,偵查過程中只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nèi)可以使用“引誘、欺騙”方法進行偵查訊問,這是可以兼顧案件偵破效率和社會秩序安定的偵查策略之一。
偵查作為刑事訴訟的啟動程序,關系著整個案件的進程,同時案件發(fā)生后焦點也大都集中在公安機關的破案效率上,所以案件的快速偵破對偵查機關具有重要意義。一些社會影響較大的要案、急案,會使偵查機關面臨限期緊急破案的壓力,如果不能如期破案,可能導致財產(chǎn)損失和人身安全損害,偵查人員也面臨免職追責的風險。這些因素會使偵查人員加倍努力偵查案件,運用各種偵查策略尋找線索破案,“引誘、欺騙”就屬于其中之一。
1.偵查訊問自身的特征
偵查是一種專門化的斗爭藝術,需要偵查主體運用偵查策略和偵查措施加上專業(yè)的邏輯推理對案發(fā)經(jīng)過還原。[4]受案件本身秘密性制約,偵查人員要想從犯罪嫌疑人口中獲得口供往往要通過一定的策略,比如精心設計圈套、構建邏輯陷阱和適當?shù)睦嬉T等來達到探知真相的目的。所以在偵查訊問的過程中只要在合理范圍之內(nèi),“引誘、欺騙”的手段是符合偵查訊問的特征的。
2.偵查訊問策略的應有之義
訊問是有其自身的特征的,我國的刑偵專家季宗堂將訊問策略總結為“重點在于三個辯證結合:虛實結合、軟硬結合、恩威結合”。陳聞高教授在《偵訊引供論》中將偵訊總結為四種特性:知密性、守密性、探秘性、擾密性。探密性是案件偵查的主要過程,在探密的過程中需要偵查人員利用謀略設計邏輯陷阱和圈套來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5]楊宗輝教授在《論非法取證與偵查策略》中從軍事、文學、法律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得出了偵查策略的本身就含有“引誘、欺騙”的成分的結論。[6]所以偵查人員在訊問的過程中使用威脅、引誘、欺騙也是在整個偵查策略的范圍之內(nèi)進行探密。另外,“引誘、欺騙”并不會讓犯罪嫌疑人精神遭受到痛苦,只是打消犯罪嫌疑人拒絕供述的心理,并沒有強迫其供述,此種情形下犯罪嫌疑人依舊有供述的自由,犯罪嫌疑人根據(jù)情形利弊作出自主判斷,決定是否進行如實供述。
3.犯罪嫌疑人的抗拒
美國訊問專家弗雷德·英博說過:“對于犯罪嫌疑人來說,是不會主動請求被訊問的,也不會期待接受訊問”。[7]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訊問時會本能地隱藏偵查機關沒有掌握的案件事實和證據(jù),這是出于人類的本性——趨利避害。面對犯罪嫌疑人的抗拒,偵查人員需要更加靈活地運用偵查謀略。一些刑事案件中實物證據(jù)較少,會對整個案件偵破造成很大的障礙,尤其是一些暴力犯罪如綁架犯罪、爆炸犯罪,這些案件對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依賴性強,如果犯罪嫌疑人抵抗情緒嚴重,這時就需要偵查人員在合理限度內(nèi)使用“引誘、欺騙”手段。例如:許諾給他如果如實說出案件中的重要信息就會在法律限度內(nèi)給他最低的制裁,或者是告訴他警方已經(jīng)通過別的手段獲知了案件的重要信息,隱瞞下去沒有意義,早交代對后面的量刑還能起到作用。通過合理使用這些手段,偵查機關可以獲得案件的有效信息,從而防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更大的損失。
4.破案效率的制約
案件的偵破都是有法律時限的,刑事案件發(fā)生之后會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并對被害人產(chǎn)生巨大傷害,案件的早日偵破是對社會和被害人的交代。如果由于案件的復雜性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不配合導致案件進展緩慢,在訊問過程中就需要使用偵查謀略來加快案件的進程。
“引誘、欺騙”的訊問方法在司法實踐中具有可行性,實踐中偵查訊問本身就包含“引誘、欺騙”的成分在其中?!耙T、欺騙”不僅在我國的偵查訊問中使用,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在偵查訊問的過程中都使用這種方法。
1.具有一定法理基礎
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第52 條對證據(jù)的收集作出了規(guī)定,規(guī)定中提到: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jù),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雖然立法者在此處將“引誘、欺騙”和刑訊逼供的非法方法并列提出,但是這并非完全禁止在偵查中使用“引誘、欺騙”的方法,因為這一條規(guī)定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強調(diào)不得強迫自證其罪。所以對于第52 條的“引誘、欺騙”可以理解為違法的“引誘、欺騙”,即嚴重違背了犯罪嫌疑人供述自由的“引誘、欺騙”是禁止的,而合法的限度內(nèi)的“引誘、欺騙”則屬于偵查策略的范疇,是法律所允許的。[8]這一點在《刑事訴訟法》第56 條中也得到印證,第56 條作為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并未對“引誘、欺騙”收集的口供作出明確的排除,這說明立法者并不否認“引誘、欺騙”方法所取得的證據(jù)的合法性,而且通過在裁判文書網(wǎng)查詢可以發(fā)現(xiàn),很少有辯護方單獨以遭受到“引誘、欺騙”方法為由申請排除非法證據(jù)。
2.域外國家立法參考
英美法系國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英國和美國是允許“引誘、欺騙”的方法存在的。比如英國《1984 年警察與刑事證據(jù)法》就沒有禁止以威脅、引誘和欺騙的手段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明確規(guī)定。美國法學會在1942 制定的《模范證據(jù)法典》規(guī)定,通過不太可能會產(chǎn)生錯誤陳述的威脅或允諾手段而獲得的口供可以運用。大陸法系國家也未對“引誘、欺騙”作出限制。德國的《刑事訴訟法》第136 條對于取證方法作出了規(guī)定,禁止超越《刑事訴訟法》的范圍實施強制,在范圍之內(nèi)可以使用“引誘、欺騙”的偵查方法。日本《刑事訴訟法》在對口供的排除中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對于使用強制、刑訊逼供、脅迫手段獲得的供述應當排除。[9]可以看出日本對“引誘、欺騙”的偵訊方法也沒有做出禁止規(guī)定。無論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對偵查中的“引誘、欺騙”的使用都是允許的,這對我國也具有參考價值。
雖然我國現(xiàn)在司法實踐中一直都在使用“引誘、欺騙”的偵查手段,但是仍然缺乏一定的立法依據(jù),而且由于偵查人員法律素質的參差導致在偵查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問題。
對偵查中的取證手段,只有《刑事訴訟法》第52 條的禁止規(guī)定,立法者沒做出具體解釋,而且該條中將“引誘、欺騙”和刑訊逼供以及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并列一條。由此可見,該條文的立法原理可以理解為將“引誘、欺騙”分為偵查策略中的合法“引誘、欺騙”和與刑訊逼供并列的非法“引誘、欺騙”。由于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導致在實踐中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最終就出現(xiàn)關于“引誘、欺騙”方法能否在偵查訊問中使用的兩種不同觀點。
我國警察人員構成復雜,法律水平差別較大。在刑事偵查過程中對法律的理解不同或對相關條文的不熟悉,可能導致偵查訊問的過程中出現(xiàn)超越法律界限的行為。比如在偵查訊問中對“引誘、欺騙”的具體含義不理解,就可能將“引誘、欺騙”使用成為引供、指供、誘供這些非法的手段,更有甚者會演變?yōu)樾逃嵄乒?,將原本合法的偵查行為轉變成非法手段,使得最終案件在審判中證據(jù)鏈條被打斷,甚至導致犯罪人逃避法律的制裁。
“引誘、欺騙”的訊問方法在學界存在爭議,對于使用的情形是否應該做出限制條件以防止在偵查訊問過程中濫用“引誘、欺騙”?使用過程中的限度該如何劃分?這些問題在實踐中存在不同觀點。目前立法沒有對“引誘、欺騙”的使用情形作出明確規(guī)定,在使用過程中的限度如何把握也沒有條文可供偵查人員參考。所以劃定一定范圍限制“引誘、欺騙”方法的使用,同時建立相應標準來規(guī)制“引誘、欺騙”在偵查訊問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濫用“引誘、欺騙”方法容易導致引供、誘供、指供,明確“引誘、欺騙”方法使用的情形和限度可以預防引供、誘供、指供的發(fā)生。
偵查中濫用“引誘、欺騙”的訊問方法是對犯罪嫌疑人合法權利的侵害,會損害其供述的自愿性。目前我國的法律對威脅、引誘、欺騙只有《刑事訴訟法》第52 條作出規(guī)定,在偵查訊問中遭受非法的“引誘、欺騙”,該如何尋求救濟立法并未作出規(guī)定。特別是非法的“引誘、欺騙”導致了誘供、指供、引供時,該通過什么方法得到救濟?法律也缺乏明確規(guī)定。
針對學界及實務界對《刑事訴訟法》第52條的理解差異,立法者應該通過出臺新的《刑事訴訟法》條文或者制定相關的司法解釋,對“引誘、欺騙”的具體含義作出明確規(guī)定,應該明確“引誘、欺騙”屬于偵查策略的一部分,同時針對第52 條作出解釋,即本條的“引誘、欺騙”是指和刑訊逼供相同程度的違法使用的情形,而普通偵查策略的“引誘、欺騙”的訊問方法和本條具有不同的含義。對沒有違背犯罪嫌疑人供述自愿性的“引誘、欺騙”,法律允許偵查人員在正常的訊問范圍使用。
由于部分偵查人員是非法學專業(yè)人員,可能在工作中對法律條文不了解或者理解容易產(chǎn)生偏差,這使得在偵查訊問過程中對偵查策略和非法的訊問區(qū)分不清,把握不住界限,導致出現(xiàn)非法取證的行為。公安機關可以通過內(nèi)部定期組織法律法規(guī)學習,邀請專門的法律人才進行講座,舉辦技能大比武等方法提高偵查人員專業(yè)素質,同時還可以組織定期的考核,針對學習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
首先,應該明確“引誘、欺騙”方法收集證據(jù)的適用情形,明確可以使用該方法的案件類型,比如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爆炸、綁架等嚴重的暴力犯罪,這些案件危及公共安全,社會影響較大,通過使用“引誘、欺騙”方法快速偵破該類案件,實現(xiàn)保護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目的。有些案件對當事人口供比較依賴,比如行賄罪、受賄罪、瀆職罪等,此類案件由于主體特定,往往需要通過口供來打開突破口,此類案件也可以允許在偵查過程中使用“引誘、欺騙”的手段。建議將“引誘、欺騙”方法的使用設置為申請審批制,即設置內(nèi)部專門的審批機構,偵查人員需要使用“引誘、欺騙”方法,需書面進行申請,這樣可以限制“引誘、欺騙”方法的隨意使用。其次,限制“引誘、欺騙”方法使用的尺度,明確“引誘、欺騙”的方法使用以不違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自主性為標準,不能對犯罪嫌疑人的精神產(chǎn)生痛苦,同時要符合社會基本的道德底線,符合社會容許度。
針對在偵查訊問中濫用“引誘、欺騙”方法的情形應當設置懲罰機制。對偵查人員在訊問時使用“引誘、欺騙”方法損害犯罪嫌疑人供述自主性,或者通過“引誘、欺騙”方法訊問導致指供、誘供、引供等情形的,當事人可以以違背其自愿性拒絕回答。對濫用“引誘、欺騙”方法的偵查人員應當進行內(nèi)部追責,根據(jù)濫用的違法程度相應地采取警告、記過等內(nèi)部懲罰措施,對嚴重的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規(guī)定當事人遭受濫用“引誘、欺騙”方法的,可以向偵查機關提出申訴控告;對遭受到了嚴重的“引誘、欺騙”,違背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自主性做出的虛假供述,可以向檢察機關和法院提出非法證據(j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