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門市新會尚雅學校 廖祖權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10 月,筆者參加江門市領雁教師培養(yǎng),前后兩年多,聆聽了專家近30 場的主題講座,考察了6 所學校,收獲頗豐。
“細節(jié)決定成敗”,強調(diào)工作細節(jié)的重要。同樣道理,教育無小事,件件是大事,但每件都必須從小處入手,從細處摳,把事做細做實。所謂“微觀”就是把每項工作細分流程,從細微處入手一眾專家講授的點點滴滴和諄諄告誡,讓我在收獲上積少成多。萬里長城是無數(shù)個體城磚的組合,金字塔也是整合無數(shù)石頭壘起來的。沒有小,何來大?沒有細,何來巨?沒有微觀,何來宏觀?因此,在學校管理中校長雖然心想大事,但要眼盯細節(jié)。明確校園管理重文化,教師管理重常規(guī),學生管理重習慣,家長管理重引導。把每件事落實做細,循序漸進,水滴石穿,學校自然形成文化和品牌。
學校發(fā)展與內(nèi)涵建設的核心是校園文化。什么是文化?說白了就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我行為。校園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樣的,但基本包括制度、物質(zhì)、行為和精神四個層面。其中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尤其重要。不管哪個層面,校園文化要有集體共識、集體行為才有效,否則就失去應有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校園文化需要得到全體師生甚至家長的共同認可,成為大家共同自覺遵守和自我約束的行為準則。其前提并非是校長一家之言,而是發(fā)揮集體能動,大家共同參與,只有如此,學校的各項制度才不至于是高束于墻,成文字擺設,才能成為大家共同的行為標準,精神支柱,長此以往,才有文化形成。領雁教師,更應關注校園的文化建設,一是個人文化的修養(yǎng)提煉,二是學校文化的內(nèi)涵發(fā)展,都需要同步。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比f事開頭難,難就難在是否有行動。不管計劃多詳盡,構思多完美,沒有具體行動落實,還是空想和一紙空文。“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動起來,才能端正方向,明辨對錯。只有做下去,才能順理成章,迎刃而解。因此,對工作,必須要行動,切實做到“凡是要做的要寫出具體計劃,凡是有計劃的要具體落實,凡是落實的要有具體記錄,凡是記錄的要有具體檢查,凡是檢查的要有具體評價,凡是評價的要有具體信息反饋”。
萬事貴有恒,恒則久,久則悠遠。學校在于育人,育人并非一蹴而就,而在于過程和堅持。學校發(fā)展在于沉淀,校園文化在于積累,沉淀和積累就是堅持的過程。陣風式和運動式的教育不會有多大收效。從廣州市環(huán)市西路小學看,校園文化就是細水長流、滴水穿石的過程,該校的少先隊建設有聲有色就是例證。教研成果需要靜下心、耐寂寞,潛心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是一個摸爬流滾打的過程,不歷經(jīng)時間雕琢,不可以為名師。名師專家自身經(jīng)歷與發(fā)展就是對堅持努力的最好注腳。
為期兩年的江門市領雁培養(yǎng),聆聽專家的教導,行走在文化的校園中,親歷所見,不亞于讀萬卷書。有專家學者的親臨授課,有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秀校長的幫助和指導,他們成功的腳步,值得我們借鑒。各位專家學者就是高人,他們精彩講座的分析指導,讓人豁然開朗,但學習所獲還要自我理解消化,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開展有效實踐。
“讀書、走路、學習、自悟”,我將以此自我勉勵,也與全體領雁校長老師們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