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星
東北亞地區(qū)是中俄的共同周邊,更是兩國全面深化戰(zhàn)略協作的重點區(qū)域。從廣義上看,俄羅斯對外戰(zhàn)略中的亞太地區(qū)包括東北亞、東南亞及南太平洋地區(qū);從狹義上看,俄羅斯對外戰(zhàn)略中的亞太地區(qū)主要指東北亞地區(qū),原因是俄羅斯在亞太地區(qū)的核心利益集中在東北亞地區(qū),有效介入東北亞地區(qū)是實現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快速發(fā)展,融入亞太經濟體系,進而“盤活”其亞太戰(zhàn)略并塑造“歐洲-太平洋大國”新身份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文傾向使用狹義理解,俄羅斯對外戰(zhàn)略中的亞太地區(qū),其與東北亞地區(qū)是互指關系。(1)在俄羅斯學界中,“大東亞”“東亞”等術語一般也是指廣義上的“東北亞”。參見:Сергей Лузянин, 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ая Азия: внутренние и внешние измерения развития 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http://www.ifes-ras.ru/news/massmedia/469-severo-vostochnaya-aziya-vnutrennie-i-vneshnie-izmereniya-razvitiya-i-bezopasnosti; Алексей 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 《Большая Восточная Азия》: мир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 и региональные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М.: МГИМО (У) МИД РФ, 2010, 442 с.
東北亞地區(qū)正處在冷戰(zhàn)結束以來最深刻的變局之中。與該地區(qū)歷史上大國靠戰(zhàn)爭來改變國際體系的做法不同,(2)如日俄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等。在“大國無戰(zhàn)爭”(3)楊原:《大國無戰(zhàn)爭時代霸權國與崛起國權力競爭的主要機制》,《當代亞太》2011年第6期。時代,國際權力出現散流化分布,大國競爭的手段、領域趨于多樣化,推動國際體系變革的動力性變量也趨于多元化。概括來說,當前的東北亞地區(qū)體系有三個特征:一是該地區(qū)是世界經濟發(fā)展中心之一,集中了美、中、日三大經濟體;二是該地區(qū)是政治安全高風險區(qū),各種矛盾相互交錯,地區(qū)安全呈現“無序”狀態(tài);三是在該地區(qū)大國競爭明顯加劇,形成了以中俄朝戰(zhàn)略協作為一方,以美日韓同盟為另一方的兩股地緣戰(zhàn)略博弈力量。(4)張?zhí)N嶺:《百年大變局下的東北亞》,《世界經濟與政治》2019年第9期。尤其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后及俄羅斯與西方全面對抗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俄羅斯采取積極“向東看”政策,加大對遠東地區(qū)的戰(zhàn)略資源投入,以更積極和開放的姿態(tài)參與東北亞地區(qū)的治理進程。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形勢應對,即擺脫俄羅斯短期的外交孤立,擴大在國際事務中的存在,并且有“拉上”中國制衡西方的考慮;另一方面是長遠戰(zhàn)略考量,即通過積極介入政治經濟活躍地區(qū),搭上東北亞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快車,為振興遠東吸引外部資源(資金、技術、市場),同時通過介入地區(qū)熱點問題,提升自身國際新秩序的構建能力??傮w看,近年來俄羅斯東北亞戰(zhàn)略的總體特點是安全與經濟并舉,主動修正其長期以來“西重東輕”“重歐洲輕亞洲”的發(fā)展路徑。在此背景下,理解俄羅斯對東北亞地區(qū)的戰(zhàn)略認知,擴大中俄經略東北亞共同周邊的共同利益圈,對推動中俄戰(zhàn)略協作進一步提質升級,為中國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營造良好周邊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第一,構建多極世界中強大的“一極”,參與國際新秩序的構建。俄羅斯在2021年7月頒布的《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中對當前的國際形勢做出了判斷。文件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深刻變化之中,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國際秩序和格局正面臨深刻調整;西方對霸權依舊“戀戀不舍”,試圖繼續(xù)護持;國際制度效能面臨弱化風險,全球安全體系承壓嚴重;極端勢力抬頭之勢明顯,將破壞國家間關系、傳統(tǒng)價值觀和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在地緣政治沖突加劇背景下,國際關系中的傳統(tǒng)安全議題有回歸跡象;現行公認的國際法規(guī)范和原則發(fā)生動搖,美元霸權地位面臨松動的風險;俄羅斯周邊地區(qū)武裝沖突風險提升。(5)Стратег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2021) https://cdnimg.rg.ru/pril/article/212/57/79/0001202107030001.pdf.面對新形勢新挑戰(zhàn),俄羅斯采取的回應是,以強國主義為指導,奉行“一極戰(zhàn)略”,以構建多極世界中強大“一極”為目標。具體而言,俄羅斯的“一極戰(zhàn)略”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字面上的含義,即俄羅斯成為多極化世界格局中的一極。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后,俄羅斯精英階層普遍認為,金融危機加速了世界政治經濟結構的多極化趨勢,西方逐漸喪失了世界領導地位。(6)相關表述參見: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2013).在此背景下,俄羅斯要成為多極世界中強有力的一極,把維護世界與地區(qū)和平視為己任。二是深層含義,即俄羅斯是連接西方與東方、歐洲與亞洲的中心極,而不是邊緣帶。為此,在外交實踐上,俄羅斯采取“東西兼顧、南北伸張”的核心全方位外交。應該說,深度參與東北亞地區(qū)事務是俄羅斯“一極戰(zhàn)略”的題中之義。
第二,在東北亞地區(qū)謀求大國戰(zhàn)略平衡,維護國家東部周邊安全。俄羅斯認識到,一方面,中美博弈上升為東北亞地區(qū)大國關系的主要矛盾,這為俄羅斯拓展國際合作空間提供了機會。就俄美關系而言,與烏克蘭危機、敘利亞戰(zhàn)爭、歐洲安全、北極事務等熱點問題相比,東北亞地區(qū)并不是雙方博弈的“主戰(zhàn)場”。盡管俄日并未簽訂和平條約,但這并不影響兩國發(fā)展正常的雙邊關系。(7)Дмитрий Стрельцов. 《Саммит Путина и Абэ: некоторые итоги и размышления》. 1 февраля 2019 года. 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analytics/sammit-putina-i-abe-nekotorye-itogi-i-razmyshleniya/.俄韓關系帶有鮮明的務實主義特點。韓國已成為俄羅斯在亞洲的第二大貿易伙伴。(8)Александр Жебин. 《Тридцать лет, которые сблизили Россию и Южную Корею》. 4 октября 2020 года. https://www.ng.ru/dipkurer/2020-10-04/9_7980_korea.html.另一方面,在東北亞地區(qū)中美兩強格局趨勢明顯,俄羅斯擔憂在中俄美三邊關系中淪為次要位置,進而喪失實現其大國戰(zhàn)略平衡的契機。為應對這種不利局面,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盧金指出,在中俄美三邊關系中,俄羅斯需要的是在不損害中俄關系的前提下,構建一種比中美關系稍好的對華和對美關系。(9)Неуравновешенный треугольник. 10 декабря 2018 года. https://www.kommersant.ru/doc/3819428.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伊瓦申佐夫進一步指出,俄羅斯在東北亞地區(qū)開展大國平衡外交擁有以下有利條件:一是與俄歐關系不同,歷史及意識形態(tài)因素對俄羅斯與東北亞國家關系的影響有限;二是俄羅斯與中、日、韓、朝均能保持良好互動,尤其是中俄關系。(10)Глеб Ивашенцов, Глобальный прогноз 2019-2024: о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ой Азии, https://russiancouncil.ru/2019-northeastasia.
第三,參與東北亞地區(qū)經濟合作進程,拉動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2016年版的《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構想》(11)俄羅斯自獨立以來一共發(fā)布過5份對外政策構想,分別是1993年版、2000年版、2008年版、2013年版及2016年版。https://interaffairs.ru/news/show/17115.指出,國際力量中心出現分散化趨勢,其重心繼續(xù)向亞太地區(qū)轉移。西方在世界經濟與政治中由于歷史形成的支配地位出現動搖。(12)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2016)“構想”中指出,俄羅斯有意積極參與亞太地區(qū)一體化進程,并充分利用其帶來的機遇,推動對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項目的實施。應該說,現階段俄羅斯對遠東地區(qū)的規(guī)劃采取的是一種外向型發(fā)展模式,體現了以對外合作拉動發(fā)展、內部發(fā)展依靠外部支持的意識。(13)姜毅:《東北亞區(qū)域合作中的俄羅斯》,《世界知識》2019年第14期。
俄羅斯智庫界普遍認為,解決朝核問題是維護東北亞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的關鍵所在。朝核問題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問題存在的長期性。盡管朝核問題是30年前出現的,但是整個朝鮮半島問題已經存在70多年;二是在短期內緩和具有權宜性。朝鮮半島自2018年以來的緩和并非是各方尋求合作對話的結果,而是各方限制沖突規(guī)模的結果,因此也有研究者把當前朝鮮半島局勢稱作“和平的間隙”(14)Георгий Толорая, Продлится ли 《мирная пауза》 на корейском полуострове до 2024 года? https://russiancouncil.ru/2019-northeastasia.;三是各方利益的結構性矛盾難以調和。美國要求朝鮮實現無核化,而從朝鮮的角度看,其正是為了追求自身安全才走上擁核之路。(15)Александр Жебин, Корейский полуостров в поисках мира и процветания (Т.1), М.: ИДВ РАН, 2019, ст. 33.
為解決朝核問題及構建東北亞綜合安全體系,伊瓦申佐夫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推動朝韓進行正常對話,消除雙方敵意。二是充分發(fā)揮多邊機制作用,重啟“六方會談”,把朝鮮從國際社會的“角落”拉回到主流軌道上。三是分開處理朝鮮核計劃和導彈計劃。朝鮮擁有核武器已是客觀事實,其有核國家地位已被寫入憲法。今后一個階段,朝鮮將重點發(fā)展核武器運載工具,即導彈。因此凍結導彈研發(fā)計劃以及保證不擴散導彈和核技術應成為六方合作的重點議題。四是建立“東北亞經濟圈”,通過多邊經濟合作,促進各方增信釋疑。(16)謝伏瞻、〔俄〕 伊·謝·伊萬諾夫:《慶祝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版,第324-336頁。
2014年,在中俄蒙三國首腦會晤中,習近平主席倡議“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17)習近平: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新華網,2014年9月12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9/12/c_1112448804.htm.2016年中俄蒙三國共同簽署了《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guī)劃綱要》,這標志著作為“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之一的“中俄蒙經濟走廊”正式確立。自此,“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備受俄方關注。俄羅斯主要從政治安全和經濟合作兩方面來思考“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問題。
從政治安全角度看,加強中俄兩國對蒙古國的共同影響,能限制蒙古與美、日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入21世紀后,俄羅斯高度重視對蒙合作,兩國關系快速升溫。自2008年起,俄蒙兩國每年舉行聯合軍演,俄羅斯也向蒙古國提供軍事技術支持。2019年11月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訪問蒙古國后,兩國確立了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近年來,俄蒙關系的民意基礎也不斷得到夯實。根據2019年蒙古國民調機構桑特·馬拉爾基金會的統(tǒng)計,有70%的受訪者認為,俄羅斯是蒙古國最好的伙伴。(18)Владимир Родион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Железняков, Монголия стремится стать 《азиатской Швейцарией》, 1 октября 2019 года. 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analytics/mongoliya-stremitsya-stat-aziatskoy-shveytsariey/.俄羅斯希望在俄蒙戰(zhàn)略伙伴關系和中俄蒙對話機制基礎上,推動蒙古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表示,俄蒙中三國對話機制運行有效,支持蒙古國以更積極的姿態(tài)加入上海合作組織。(19)Путин поддержал более активное вовлечение Монголии в ШОС. РИА Новости, 5 февраля 2020 года. https://ria.ru/20200205/1564280315.html.與此同時,美國及其盟友“拉緊”蒙古國的政策也被俄智庫界所關注。俄羅斯專家古列維奇指出,蒙古國在美國的亞洲戰(zhàn)略中占據重要位置,是可以同時鉗制中俄的國家。美國希望把蒙古國納入其主導的美日韓同盟體系,并把蒙古國發(fā)展成其“印太戰(zhàn)略”的伙伴。(20)Владислав Гулевич, Монголия и США как 《третий сосед》, 8 декабря 2020 года. https://interaffairs.ru/news/show/28361.
從經濟合作角度看,可充分發(fā)揮中俄蒙過境通道優(yōu)勢,帶動俄羅斯欠發(fā)達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在經濟領域,俄羅斯推動中俄蒙經濟走廊的考量包括:希望借三邊經濟合作機制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系,獲取中俄、中俄蒙經濟合作的紅利;加強俄蒙經濟合作,試圖與蒙古國一道共同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依附度;中俄蒙國家元首在國際重大問題上具有相似的立場,且互動頻繁;在美國對中俄采取“雙遏制”的背景下,中俄兩國更看重與周邊地區(qū)的國際合作。俄羅斯與蒙古國在中俄蒙三邊關系結構中的地位具有相似性,兩國均為資源出口型國家,而恰恰中國是俄蒙兩國原材料的主要買方,因此俄蒙兩國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日益提高。
近年來,俄羅斯對參與國際運輸通道合作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在國際海運、空運受限的情況下,俄羅斯積極推動國際陸上運輸通道建設。其目的主要是:一方面,俄羅斯希望發(fā)揮自身橫跨歐亞大陸的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進一步挖掘物流通道潛力,為國家經濟發(fā)展尋找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陸路運輸通道比較優(yōu)勢,為國際社會提供有別于海運的交通走廊,打破美國對國際海運通道的主導地位,間接推動國際運輸體系多極化。因此,加強東北亞地區(qū)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合作,提高亞歐大陸交通網絡的緊密度是俄羅斯的必然選擇。北方航線、西伯利亞大鐵路、南北走廊是俄羅斯境內最具發(fā)展?jié)摿Φ娜龡l重要通道,(21)Юрий Хегай, Современные проблемы трансопртного освоения севера и конкурентоспособность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коридоров России в систем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коридоров, Теория и практика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2014, №7, с. 101-104, Андрей Кадомцев, Транспортные коридоры в Евразии-все пути ведут в Россию, 21 ноября 2019 года. https://interaffairs.ru/news/show/24566.其中北方航線、西伯利亞大鐵路與東北亞相關。
第一,“冰上絲綢之路”“濱海1號”和“濱海2號”構成中俄跨境運輸通道干線。俄羅斯研究者多從中國的北極戰(zhàn)略角度來看待“冰上絲綢之路”。在俄羅斯看來,中國對北極地區(qū)的利益訴求主要有:一是看重北方航線的運輸通道價值及其相對安全性;二是希望參與北極地區(qū)的自然資源開發(fā);(22)Дмитрий Лекух,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создадут Полярный шелковый путь, РИА-Новости, 29 января 2018 года, https://ria.ru/20180129/1513490180.html.三是試圖將北極地區(qū)打造成突破美國戰(zhàn)略圍堵的突破口。(23)Владимир Ардаев, Путь "Снежного дракона": Китай идет в Арктику-вместе с Россией, РИА-Новости,13 октября 2017 года.https://ria.ru/20171013/1506780143.html?in=t.但是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洛馬諾夫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認為盡管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蓋面積縮小,然而北極地區(qū)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的覆蓋率不高,因此中國與歐洲之間通過北方航線來實現貨物運輸是很難維持的,并且航運所需時間并沒有明顯縮減。不過在可預見的未來,推動北方航線發(fā)展依舊是俄羅斯針對北部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項目。(24)Александр Ломанов, Ледяной Шёлковый путь: программа взаимной стыковки, Валдайский клуб, 6 февраля 2018 года, https://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ledyanoy-shyelkovyy-put/.與此同時,“濱海1號”和“濱海2號”國際運輸走廊也備受俄羅斯政府的重視。2016年,俄羅斯政府頒布了《發(fā)展“濱海1號”與“濱海2號”國際運輸走廊的構想》。
第二,與日、韓構建東北亞陸上運輸通道支線。俄與日、韓的交通運輸線一般采取海陸聯運方式,即通過海上至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港口,進而連接西伯利亞大鐵路。然而,與日、韓兩國開展運輸通道建設難度較大,目前更多停留在初始階段。其主要原因是:首先,朝鮮半島局勢復雜多變,俄韓兩國難以實現陸路對接,日本也無法通過宮古海峽與韓國陸運網絡相連;其次,日、韓均被置于美國的盟友體系之下,兩國對俄合作的深度有限。
東北亞能源市場由能源出口國俄羅斯和世界主要能源進口國中日韓組成。作為東北亞地區(qū)唯一的油氣資源出口國,俄羅斯的對外能源合作政策導向直接影響東北亞地區(qū)能源市場的變化。在東北亞地區(qū)擴大政治影響力和提高經濟收益是俄羅斯制定能源政策的兩大要素。(25)〔美〕 安琪拉·斯登特:《有限伙伴:21世紀俄美關系新常態(tài)》,歐陽瑾、宋和坤譯,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6年版,第208頁;富景筠:《俄羅斯能源政策的范式轉變與東北亞能源關系》,《俄羅斯研究》2016年第6期。在俄羅斯對外能源戰(zhàn)略規(guī)劃中,希望東北亞能源市場能成為與歐洲能源市場并行的兩大俄羅斯主要海外能源市場之一。為此,俄羅斯提出建立“亞洲能源圈”。其實早在1998年至2000年之間,俄羅斯能源公司(26)系俄羅斯能源公司,運行時間為1992年至2008年。就提出建議,整合俄羅斯、中國、蒙古、韓國及日本能源體系,構建東北亞能源圈。(27)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е кольцо Востока. 17 октября 2016 года. https://www.kommersant.ru/doc/3113919.2015年,時任俄羅斯能源部第一副部長特克斯勒(28)特克斯勒(А. Текслер)現為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州長。再次提出構建“亞洲超級能源圈”的構想。(29)Братство кольца. А. Текслер предложил КНР, Японии, Монголии и Южной Корее создать Азиатское суперэнергокольцо. Neftegaz.ru. 22 октября 2015 года. https://neftegaz.ru/news/energy/226543-bratstvo-koltsa-a-teksler-predlozhil-knr-yaponii-mongolii-i-yuzhnoy-koree-sozdat-aziatskoe-superener/.2018年,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東方經濟論壇上對這個構想表示支持。他指出,在東北亞地區(qū)構建“能源圈”的構想是可以實現的。(30)Путин назвал реализуемой идею создания энергокольца в 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ой Азии. РИА Новости. 12 сентября 2018 года. https://ria.ru/20180912/1528359699.html?in=t.俄羅斯權威國際能源戰(zhàn)略問題專家日茲寧指出,東北亞能源市場具有以下優(yōu)勢:一是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石油資源豐富,而東北亞國家對油氣的進口需求持續(xù)增長;二是東北亞國家具備巨大的資本潛力;三是俄羅斯不僅希望向東北亞地區(qū)出口能源,也能出口設備、服務及專家;四是俄羅斯對東北亞地區(qū)多邊能源合作抱有濃厚的興趣。(31)Zhiznin S. Energy Diplomacy (Russia and the World), East Brook, Moscow/Amsterdam, 2007;〔俄〕C. 日茲寧:《俄羅斯在東北亞地區(qū)的對外能源合作》,《俄羅斯研究》2010年第3期。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互交織,世界正處在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在國際力量對比趨于平衡的情況下,世界發(fā)展中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問題凸顯。應該說,東北亞地區(qū)是當今世界變局的地區(qū)縮影。該地區(qū)的基本特點是現實與歷史矛盾交織,崛起國與守成國博弈激化,大國間競爭與合作相互交錯。東北亞地區(qū)在中俄關系的合作議題譜系中占據重要位置。與南亞地區(qū)為中俄關系的次重點區(qū)域不同的是,東北亞地區(qū)始終是中俄兩國對外戰(zhàn)略和國內發(fā)展的重點區(qū)域。東北亞地區(qū)不僅是中俄兩國的共同周邊,而且更是兩國國家安全風險的重要來源地。在此時代大背景下,中俄保持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長期高位運行,共同經略東北亞共同周邊的意義不言而喻。
第一,深挖共同理念,做大共同利益圈。大衛(wèi)·休謨曾言道,盡管人是由利益支配的,但利益本身以及人類的所有事務是由觀念支配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觀念上的一致性是國家間利益一致性的前提。中俄經略東北亞共同周邊具備一定的共同或相似觀念基礎。一是兩國對大國關系格局的認識趨同。中國清楚地認識到,盡管拜登上臺后,中美博弈的烈度存在下降的可能,但是美國把中國視為戰(zhàn)略競爭對手的認知在中短期內不會改變,中美將進入競爭大于合作的大國競合階段。俄羅斯也充分認識到,俄美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中美、俄美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結構性矛盾。在這樣的格局下,中俄選擇全面加強戰(zhàn)略協作,應對美西方的戰(zhàn)略壓制將是一個長期態(tài)勢。二是中俄兩國處在歷史上最平等的時期,兩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旗鼓相當,具備深化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的物質基礎。在東北亞共同周邊地區(qū),中俄戰(zhàn)略優(yōu)勢互補:中國的經濟實力強,大項目合作優(yōu)勢明顯;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大,國防能力強。三是共同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成果。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指出,“俄羅斯和中國在二戰(zhàn)的原因、過程和成果上的立場幾乎相同?!?32)“俄駐華大使:俄羅斯中國在二戰(zhàn)原因和成果問題上立場幾乎相同”,《每日經濟》,2020年5月11日。http://cn.dailyeconomic.com/roll/2020/05/11/109148.html.
第二,共同爭取“中間地帶”國家,拓展戰(zhàn)略縱深?!爸虚g地帶”國家一般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存在向美國尋求合作、庇護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有與美國進行斗爭、博弈的方面。(33)1962年1月3日毛澤東同日本禁止原子彈氫彈議會理事長安井郁的談話中,闡釋了“中間地帶”國家的不同性質。毛澤東把社會主義陣營和美國之間的地帶稱為“中間地帶”。中間地帶國家的性質各不相同:有些國家有殖民地(如英、法、比、荷等國);有些國家被剝奪了殖民地,但仍有強大的壟斷資本(如西德、日本);有些國家取得了真正的獨立(如幾內亞、阿聯、馬里、加納);還有一些國家取得了名義上的獨立,實際上仍然是附屬國。毛澤東關于“中間地帶”的重要論斷在今仍有較強的解釋力。參見《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第485-489頁。在東北亞地區(qū),除了朝鮮外,日本、韓國、蒙古國均處在中俄與美國之間的“中間地帶”。日本是美國東亞同盟體系的支點國家,是“美日印澳”四國安全對話機制重點參與國,更是美國在東亞地區(qū)遏制中俄的“橋頭堡”。針對日本,中俄需從軍事和經濟兩個方面對日保持戰(zhàn)略威懾,遏制其軍國主義勢力抬頭。在軍事領域,中俄應繼續(xù)在日本海、黃海等地區(qū)開展聯合軍事演習;在經濟領域,中國或可積極回應俄羅斯擬在千島群島建立特別關稅區(qū)構想,(34)Минвостокразвития раскрыло детали создания 《офшора》 на Курилах. Ведомости, 02 сентября 2021 года. https://www.vedomosti.ru/economics/articles/2021/09/02/885008-minvostokrazvitiya-kurilah.在千島群島設立雙邊合作項目。韓國是“中間地帶”的可爭取國家。中俄需加強對韓務實合作,把中國山東省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打造成對韓合作的前沿。蒙古國是中俄需共同拉近的戰(zhàn)略合作對象,通過“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將蒙古“鎖定”在中俄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框架下,適時力推蒙古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
第三,夯實中俄經略東北亞共同周邊的基礎。2022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后的開局之年,在條約精神引領下,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邁上新的歷史征程。前20年,中俄兩國實現了邊界地區(qū)的去軍事化,徹底解決了邊界問題,打通了東北亞周邊地區(qū)的貿易、人員交流通道,為共同經略東北亞周邊奠定了基礎。后20年,在新形勢新環(huán)境下,為進一步夯實中俄經略東北亞共同周邊的基礎,兩國仍有以下方面值得進一步發(fā)力:一是繼續(xù)推動中俄地方合作,在現有“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合作機制基礎上,引入兩國其他地區(qū)力量的參與,創(chuàng)新合作形式、開拓合作思路,構建起“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X”模式。二是妥善解決跨境中小企業(yè)合作瓶頸問題。中小企業(yè)是東北亞地區(qū)中俄兩國務實合作的主體。然而迄今為止,兩國在地方中小企業(yè)合作領域依然存在信息不對稱、法律政策不對接、市場權益保障較弱等問題,嚴重影響兩國地方中小企業(yè)合作的制度環(huán)境質量。三是加強人員交流,尤其是青年和干部隊伍間的交流。通過人員交流,增進相互了解,為兩國深化戰(zhàn)略協作、經略東北亞共同周邊奠定良好的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