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共產黨與港澳的百年歷史考察與現(xiàn)實啟示

2022-02-05 02:52:29謝春紅
嶺南學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澳門香港中國共產黨

謝春紅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年發(fā)展研究所,廣東 深圳 518172)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在一個世紀的艱苦奮斗中,中國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場歷時百年的偉大變革中,從未改變且歷久彌堅的是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情懷”以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一個世紀以來,在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與港澳所構筑的宏大敘事中,中國共產黨與港澳同呼吸、共進退,祖國內地與港澳的命運始終緊密相連。以歷史—現(xiàn)在—未來的三維視域,回顧中國共產黨與港澳的百年互動關系,重溫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的初心,探討港澳未來以及港澳青年的使命,對于推進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歷史考察:中國共產黨與港澳的百年回眸

鴉片戰(zhàn)爭之后,港澳逐步淪為英、葡殖民地。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運動之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一些香港愛國青年受到十月革命成功和祖國內地同胞反帝斗爭精神的影響,開始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12月,陳獨秀離滬赴粵,途經香港停留時,香港青年林君蔚、張仁道、李義保三人慕名拜望。在陳獨秀的鼓勵下,他們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由此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在港澳活動的歷史。

(一)建黨初期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就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前身),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在黨的有效領導與推動下,香港海員發(fā)起了爭取改善待遇、反對英帝國主義壓迫的罷工斗爭,由此掀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工人運動高潮。

香港工會是中國最早的工會組織,多達百余個。香港的中國海員受英帝國主義直接壓迫,生活非常困苦。在要求增加工資卻遭到英國資本家拒絕后,香港海員于1922年1月12日開始舉行大罷工。罷工開始后,中共廣東支部發(fā)出《敬告罷工海員》的傳單,在黨的進步刊物上及時報道香港海員罷工的情況,發(fā)動上海工人成立“香港海員后援會”,向罷工海員捐款,全力支持罷工斗爭。在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地工人的聲援下,罷工浪潮席卷整個香港,各界罷工人數(shù)迅速增至10萬人以上。3月初,港英當局被迫接受海員們提出的條件,歷時56天的香港海員大罷工最終以取得重大勝利而宣告結束。

受全國工人運動及香港海員罷工的影響,澳門工人也紛紛組織起來成立工會,其中,規(guī)模最大、人數(shù)最多的是澳門聯(lián)合總工會。1922年5月28日,幾名葡籍士兵當街猥褻中國婦女,引起華人共憤,齊聲喝打,葡警不僅不懲治肇事者,反而拘捕了其中3名參與毆斗的工人。當晚,近萬名市民和工人包圍警署,通宵聲援。翌日清晨,警方向在場民工開槍鎮(zhèn)壓,釀成死傷170多人的慘案。慘案發(fā)生后,舉國震驚,廣東各地紛紛聲援。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澳門工人發(fā)動罷工、罷市、罷課,澳葡當局陷入一片恐慌,最終答應公開向工人道歉、懲辦兇手、撫恤死難者親屬等條件。

(二)大革命時期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加快。1925年5月,上海五卅慘案發(fā)生,掀起了全國范圍內的大革命浪潮。6月,廣州和香港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對大革命高潮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為反抗帝國主義制造的五卅慘案,中共廣東區(qū)委指派鄧中夏、楊殷于1925年6月上旬到香港組織罷工。6月19日,成立全港工團聯(lián)合會,工人紛紛返回廣州。23日工人、農民、學生10余萬人在廣州舉行游行示威,英法等帝國主義軍隊竟開槍掃射,制造死52人、重傷170余人、輕傷不計其數(shù)的“沙基慘案”。慘案發(fā)生后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參加罷工的人數(shù)增至20萬。中國共產黨通過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工人武裝糾察隊,嚴密封鎖香港,使繁華的香港變成死港。至1926年10月,罷工勝利結束,嚴重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

在省港大罷工期間,省港罷工委員會請示國民政府,建議懲罰澳葡當局,國民政府未予以同意。1926年4月17日,省港罷工委員會糾察隊在廣東中山縣緝獲一批走私出口貨物和幾名私商,澳葡當局派出軍隊向糾察隊員與當?shù)剜l(xiāng)民開槍,將私貨和私商從糾察隊手上搶走。聽到這一消息,澳門工人準備發(fā)起澳門大罷工。澳葡當局獲悉罷工消息后準備鎮(zhèn)壓罷工工人,派出軍隊分駐澳門各碼頭,港英當局也派出印裔軍隊200名到澳門,協(xié)助澳葡當局鎮(zhèn)壓華工。澳門大罷工在缺乏內應外援的情況下最終沒有實現(xiàn)。

(三)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鎮(zhèn)壓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一批共產黨人和革命者被捕犧牲,共產黨人被迫轉入地下活動或逃亡港澳和海外。廣東黨組織迅速轉入地下,開辟秘密交通線,以秘密方式繼續(xù)斗爭,港澳由革命的前沿陣地變?yōu)楹蠓?,成為革命者的中轉站。

大革命失敗后,中共中央被迫轉入秘密狀態(tài),開始部署黨內秘密交通工作。1927年秋,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廣東省委在香港設立總交通處。為了加強與設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保持聯(lián)系、便于聯(lián)絡全省各地區(qū),中共廣東省委以香港為中心,逐步開辟了聯(lián)通上海以及各地區(qū)的交通線,形成了分布于全省各地的地下交通網絡。其中,“中央交通線”由上海至香港、汕頭、大埔、青溪、永定,進入江西中央蘇區(qū),長達數(shù)千里,是1930年秋冬周恩來直接領導開辟的的秘密交通線。

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廣東區(qū)委機關于1927年4月底遷往香港,改組為中共廣東省委。中共廣東省委在澳門建立了特別支部。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共產黨人發(fā)動南昌起義,起義部隊在潮汕失敗后,周恩來、葉挺、聶榮臻、賀龍、劉伯承、林伯渠、李立三、惲代英、郭沫若、吳玉章、彭湃等許多領導人都先后分批乘船或繞道香港,在香港重新組織革命斗爭或回上海黨中央機關。

(四)抗日戰(zhàn)爭時期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fā)動對中國東北的突然襲擊,并迅速占領整個東北地區(qū)。1937年日本在中國制造“七七事變”,先后占領了經濟中心上海和政治中心南京,同時也損害美英在華的最大利益。1938年10月,日本登陸大亞灣,隨后深圳、廣州相繼淪陷,港澳成了戰(zhàn)時中共黨組織在廣東乃至華南地區(qū)的對外聯(lián)絡窗口和橋梁。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充分利用港澳特殊的政治和地理環(huán)境,廣泛開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成為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活動中心之一。

“七七事變”后,包括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在內的沿海諸港口相繼淪陷或遭封鎖,香港成為聯(lián)系海外的唯一通道。為加強對外宣傳并爭取國際社會對八路軍、新四軍的物質援助,中共中央決定利用香港的特殊國際地位,設立八路軍、新四軍駐香港辦事處(簡稱“八辦”)。為了增進國際友人和海外華僑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與支持,“八辦”通過組建抗日文化新聞團體、創(chuàng)辦抗日報刊、開辦進步書店、編演進步戲劇和電影等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不斷促進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愛國救亡運動的發(fā)展。在“八辦”成立后的兩年半時間里,收到海外華僑匯款220萬元及大量抗戰(zhàn)物資。[1]1938年6月,在“八辦”的籌劃與協(xié)助下,宋慶齡在香港發(fā)起保衛(wèi)中國同盟,同盟通過出版《保衛(wèi)中國同盟新聞通訊》等多種方式把中國民眾的深重災難和中國戰(zhàn)場的緊迫需要傳遞給國際社會;通過多次發(fā)起電影、戲劇和音樂的義演等,為中國抗戰(zhàn),特別是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募集了大量資金和物資。

“七七事變”后,“八辦”積極開展工作,組織領導澳門同胞開展支援祖國抗日斗爭。1937年8月12日,以學術、體育、音樂和戲劇界為中心的“四界救災會”成立,這是全澳最活躍的愛國團體?!鞍宿k”多次約請救災會負責人到辦事處作客。此外,“八辦”積極動員組織抗戰(zhàn)服務團返回內地,1937年10月至1940年6月,先后派出11個小分隊共160余名青年奔赴廣東、湖南等地參加敵后游擊戰(zhàn)爭。[2]1938年,中共澳門特別工委成立,周恩來指示要注意發(fā)揮上層人士的作用。中共黨員柯麟以澳門鏡湖醫(yī)院醫(yī)生身份為掩護,廣交各界朋友,為抗日隊伍采買戰(zhàn)略物資等。

1941年12月25日,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香港淪陷后,澳門是華南地區(qū)唯一沒有被日軍攻占的地方,成為戰(zhàn)時“孤島”。在這恐怖、孤立的歲月里,港澳同胞以不同的方式開展抗日活動,譜寫了中國人不一樣的抗戰(zhàn)歷史。

“日治”時期,在日軍的鐵蹄蹂躪下,香港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蒙受了巨大的苦難。在這至暗時刻,國民黨軍隊早已撤出華南,而中國共產黨的“港九大隊”則頑強地在港堅持抗戰(zhàn),建立抗日根據地,成為香港抗戰(zhàn)中堅持最久、團結最廣、影響最大的政治力量。港九大隊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要活動在港九地區(qū)的抗日游擊隊。香港淪陷后,160萬香港同胞尤其是旅港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頓時陷入困境,后者隨時有被日軍逮捕、殺害的危險。根據中共中央指示,1942年初開展“省港大營救”行動,“八辦”協(xié)同粵港地方黨組織、東江地區(qū)抗日游擊隊經過嚴密籌劃和周密準備,克服重重困難,從香港營救出抗日愛國民主人士、文化人士及其家屬共800余人,還幫助一些抗日愛國的國民黨人士、部分英軍官兵和國外僑民脫離香港險境,抵達安全地區(qū)?!案劬糯箨牎迸c香港民眾在并肩抗日中結下了深情厚誼。

“孤島”歲月,香港淪陷后,澳門的海上交通被阻,對外、對內貿易中斷,經濟一度陷入困境。當時的葡澳當局迫于日本的壓力,加強了對抗日活動的鎮(zhèn)壓,澳門的抗日救亡運動進入了低潮,但是澳門同胞的救亡活動仍連綿不絕。一些救亡團體堅持從事小規(guī)模秘密募捐活動,或將主要工作轉向難民救濟以及后期的難民回鄉(xiāng)。也是在此時,中國共產黨把澳門當作中轉站,以營救從香港撤出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他們將大部分人安排乘船先抵澳門,由在鏡湖醫(yī)院工作的地下黨員柯麟接應與掩護,再轉往斗門、臺山等非敵占區(qū),從陸路回到桂林等后方地區(qū),夏衍、范長江、梁漱溟、蔡楚生、司徒慧敏、李少石、廖夢醒等數(shù)十名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就是由香港經澳門轉往內地的。

(五)解放戰(zhàn)爭時期

1946年6月,國民黨軍以進攻中原解放區(qū)為起點,掀起了全國性的內戰(zhàn)。隨著內地局勢的演變,中國共產黨在南方的生存環(huán)境再次惡化,港澳的特殊地位顯得更為重要。1946年6月,中共中央南京局決定在香港成立中共港粵工委,負責港粵地區(qū)的文化、宣傳、經濟、僑運、統(tǒng)戰(zhàn)及外事等工作。1947年1月,改設直屬中共中央的香港分局,下設各地區(qū)黨委,1948年12月增設農村工作組,管轄廣東、廣西、云南全省,福建、江西、湖南、貴州等省部分地區(qū)和香港、澳門等地的中共地方組織,以及南洋各地的中共華僑組織。

解放戰(zhàn)爭前期,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工作著重于建立宣傳文化陣地。1945年11月,創(chuàng)辦了抗戰(zhàn)勝利后第一家公開亮相的中共報紙《正報》。1946年1月復辦了《華商報》,成為中共領導的在華南以至海外有著重大影響的愛國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報紙。1946年下半年,陸續(xù)創(chuàng)辦了《群眾》《經濟導報》《今日中國》等雜志。與此同時,建立(或重建)了中原劇藝社、中國歌舞劇藝社、香港新音樂社等文藝社團;開辦(或復辦)達德學院、中國新聞學院、港九勞工子弟教育促進會等學校;創(chuàng)立(或恢復)新華社香港分社(并指導建立倫敦分社、新加坡分社)、國際新聞社香港分社等通訊機關;建立新民主出版社、中國出版社、南國書店出版發(fā)行部門。

解放戰(zhàn)爭后期,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工作側重于配合迎接全國解放。一方面,利用港澳開拓貿易渠道,把港澳作為緊缺物資的重要來源。1948年9月在對聯(lián)合公司改組的基礎上,在香港成立了華潤公司,并在銅鑼灣西云湖組建了華夏輪船公司,通過易貨辦法,把解放區(qū)出產的大豆、豬鬃、皮毛等土特產品運往香港,換回解放區(qū)急需的西藥、電訊器材、汽車輪胎等。澳門黨組織利用澳門的獨特地理環(huán)境,與中共志同道合的愛國商人馬萬祺和中共黨員柯平合作,以合法進口商行作掩護,開辟了一條山東、蘇北到澳門的“供給線”,購進解放區(qū)急需的西藥、布匹、紙張等,有力地支持了祖國的解放事業(yè)。[3]161另一方面,護送民主人士由香港進入解放區(qū)參加新政協(xié)會議。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后,原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民主人士、進步作家大都無法立足,紛紛轉移到香港,至1947年底,到港的民主人士近200人。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fā)布紀念“五一”口號,提出迅速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討論并實現(xiàn)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同時,中共中央指示香港分局,負責接送在港民主人士進入解放區(qū)。1948年8月至1949年3月,香港黨組織先后護送100多位愛國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區(qū),參加了新政協(xié)籌備工作和新政協(xié)會議,圓滿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任務。

(六)新中國成立初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歷經百年屈辱的中國人民站了起來。10月14日,人民解放軍攻克廣州,10月17日,進入廣東的人民解放軍兵鋒直抵香港北部邊界,進軍香港只需一紙命令,進軍澳門也只需一聲令下。這時,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基于新中國成立時的國際環(huán)境,為了打破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外交孤立和軍事威脅,決定保留港澳這一“傳統(tǒng)”的國際通道,制定了“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方針。

香港、澳門屬于中國,中國共產黨人絕不放棄對于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香港和澳門的主權要求。1949年1月,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在原則上,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必須取消,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必須實現(xiàn),這種立場是堅定不移的。但是,在執(zhí)行的步驟上,則應按問題的性質及情況,分別處理。”新中國成立后,朝鮮硝煙彌漫,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及禁運。在這個關乎國運的歷史節(jié)點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并沒有立即采取收回港澳的行動,而是把港澳問題放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總體戰(zhàn)略之中,作出“暫時維持現(xiàn)狀”“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關鍵決策。《人民日報》于1963年3月8日發(fā)文指出:“香港、澳門這類問題屬于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于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問題”“在條件成熟的時候,經過談判和平解決。在未解決以前維持現(xiàn)狀?!痹俅沃厣曛袊諒透郯牡膱远?。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前30年里,中國共產黨排除各種干擾,堅定地執(zhí)行對港澳“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戰(zhàn)略決策。然而,來自“左”的或右的、國內的或國際的種種阻力,使這一決策的執(zhí)行倍加曲折。中國共產黨采取一系列措施,盡可能地排除各種勢力的影響,極力維護港澳經濟和社會穩(wěn)定,為和平解決港澳問題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經濟上,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無論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還是十年動亂期間,祖國一直源源不斷地為港澳提供大量的食品、淡水、燃料、工業(yè)原料等廉價生活必需品和生產原料。政治上,周恩來曾對供應港澳問題作過多次指示,要求把對港澳供應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做。1972年11月聯(lián)合國大會批準了中國的要求,從殖民地名單中將香港和澳門刪去,為港澳問題的和平解決鋪平了道路。

(七)改革開放以來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啟動了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征程。十一屆三中全會將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國民經濟走上了協(xié)調穩(wěn)步發(fā)展的軌道,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為此,中國共產黨提出80至90年代的三大任務之一就是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其中包括收回香港、澳門主權。然而,該如何統(tǒng)一?改革開放總設計師視港澳回歸為自己這一代人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并以此為指引,通過同英國、葡萄牙的外交談判,順利解決了歷史遺留的港澳問題。

1979年1月,時任港督麥理浩訪華,希望中國在1997年以后繼續(xù)租讓香港。鄧小平明確而堅定地表示,中國屆時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權。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來中國訪問,提出與清政府簽訂的三個條約繼續(xù)有效,希望“以主權換治權”。鄧小平進一步闡明中國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關于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講,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F(xiàn)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中國和英國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來進行談判,商討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方法?!盵4]12自1982年10月始,中英兩國政府就香港問題舉行了22輪正式談判,最終于1984年9月18日達成協(xié)議,正式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

1979年2月8日,中國和葡萄牙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在建交談判中,雙方對澳門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并達成協(xié)議:澳門是中國的領土,目前由葡國政府管理,這個由歷史遺留下的問題,兩國將在適當時期通過友好協(xié)商來解決。1984年,中英兩國通過外交談判解決了香港問題。1986年6月30日,中葡兩國開始了歷時9個月的談判。會談共進行四輪,在談判過程中,雙方以中葡兩國友好關系的大局為重,從澳門的歷史和現(xiàn)實出發(fā),互諒互讓,平等協(xié)商,在友好的氣氛中達成協(xié)議,圓滿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葡聯(lián)合聲明》。1987年,中葡兩國在各自政府內取得《中葡聯(lián)合聲明》的批準。1988年1月15日,《中葡聯(lián)合聲明》正式生效。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一國兩制”這一偉大政治構想開始在香港落地。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一國兩制”再開新篇。經歷了百年滄桑的港澳回歸祖國,港澳的發(fā)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二、現(xiàn)實啟示:“一國兩制”與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從歷史走來,港澳回歸祖國已20多年?;仡欀袊伯a黨的百年歷程,可以說,2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對港澳的基本方針政策一以貫之。中國始終堅持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港澳保持繁榮穩(wěn)定。港澳作為祖國內地對外開放的窗口、橋梁、國際通道的獨特地位和優(yōu)勢依然。在今天看來,“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在2003年反23條立法大游行、2012年反國民教育風波、2014年香港非法“占中”以及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中,出現(xiàn)了一些挑戰(zhàn)國家安全底線的違憲行為。香港社會問題固然有著經濟、政治、法律、民生、教育等諸多根源,但重要原因是對中國共產黨與港澳的歷史關聯(lián)了解甚少、對中國共產黨的初心知之不多,對“一國兩制”的歷史動因、歷史過程、歷史意義的理解更是浮于表面甚至是誤解、曲解。歷史可以幫助我們廓清迷霧,更清楚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一國兩制”的初心。

(一)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包含收復港澳、統(tǒng)一祖國的使命

近代中國內憂外患,中國人民遭受本國封建主義以及外國帝國主義勢力的“雙重”壓迫。港澳問題是帝國主義強加于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產物,解決港澳問題就必然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任務。1922年,中國共產黨二大制定了“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立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的最低綱領,這里的“統(tǒng)一”無疑包含了民族、主權、領土的統(tǒng)一,當然也包含了收回香港和澳門。1922年5月29日,葡萄牙士兵開槍打死、打傷上百名中國居民,中國共產黨積極組織群眾、聲援澳門同胞,國內許多團體紛紛呼吁要求迅速收回澳門。192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在發(fā)動工人運動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對“英帝國主義割占香港之由來”“香港怎樣統(tǒng)治華人”“省港罷工工人的斗爭目標”等問題進行了闡釋,形成了一整套關于香港問題的認識和構想,并明確提出了“一定要收回香港”的主張。

港澳問題的核心是主權問題。民族獨立是實現(xiàn)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前提。無論是北洋軍閥還是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都是依靠帝國主義支持來維持統(tǒng)治的。沒有民族的獨立,沒有完整的領土主權,他們當然不可能從英葡殖民者手中收回港澳。[5]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一直在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斗。

(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要“保持港澳繁榮穩(wěn)定”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zhàn),中國人民迎來了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為所欲為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新中國成立之后,和平解決港澳問題,實現(xiàn)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就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

新中國成立前夕,為發(fā)揮港澳作為中國與外部世界相聯(lián)系的窗口、橋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對新中國的全面封鎖,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高瞻遠矚地作出“暫時維持現(xiàn)狀”“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戰(zhàn)略決策。而這一決策的實施,就需要保證港澳的繁榮和穩(wěn)定,否則就無法體現(xiàn)這一決策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對此,中國共產黨人的認識是十分清醒而深刻的。在此后的幾十年里,無論政治風云如何變幻,保持港澳社會穩(wěn)定這一策略都能始終不渝地奉行。在香港,從1949年11月“兩航”事件中港英偏袒國民黨當局,到1955年春震驚世界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到1956年10月國民黨特務策劃的九龍大暴動,到1958年5月港英當局無理干涉港九一些中國學校懸掛中國國旗事件,再到1960年代中后期讓美國使用香港作為進行越南戰(zhàn)爭的重要活動基地,盡管港英政府一再做出對中國政府不友好的舉動,但是中國政府從大局出發(fā),并沒有改變保持香港現(xiàn)狀的戰(zhàn)略方針。在澳門,從1952年7月澳門葡兵挑起“關閘事件”,到1955年葡萄牙殖民者悍然宣布將澳門改稱為“澳門省”,到1966年11—12月澳門葡萄牙當局制造流血慘案,盡管葡萄牙政府不承認新中國,繼續(xù)同臺灣保持外交關系,并認為新中國軟弱可欺,不斷挑起事端,但是中國政府始終堅守初心,保障澳門社會的繁榮穩(wěn)定。

可以說,“離開了中國對香港的特殊政策,離開了中國維護香港邊界平靜和香港社會穩(wěn)定的保障措施,離開了中國對香港‘不講價錢’的物質援助,資本主義香港的存在和發(fā)展是不可想象的”[6]。這一說法同樣適用于澳門,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從來都是將港澳問題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的。

(三)“一國兩制”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與維護

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作出“暫時維持現(xiàn)狀”“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戰(zhàn)略決策有著深刻的戰(zhàn)略意義。如1957年4月28日周恩來對上海工商界人士所言:“香港的政策是東西方斗爭全局的戰(zhàn)略部署的一部分,不收回香港,維持其資本主義英國占領不變,是不能用狹隘的領土主權原則來衡量,來作決定的。我們在全國解放以前已決定不去解放香港,從長期的全球戰(zhàn)略講,不是軟弱,不是妥協(xié),而是一種積極主動的進攻和斗爭?!边@一精神同樣適用于澳門。歷史證明,這一戰(zhàn)略決策“對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利大于弊,是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變阻力為助力,變被動為主動的理性選擇,是上乘之策。”[6]

歷史進入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隨著我國國力的日趨強盛以及國際形勢的有利變化,解決港澳問題歷史地落到中共第二代領導人身上。作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中的重要成員以及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鄧小平直接參與了“暫時維持現(xiàn)狀”“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對港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他深諳毛澤東、周恩來等新中國締造者的統(tǒng)一祖國的決心與戰(zhàn)略考慮,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伴L期打算,充分利用”與“一國兩制”的政策表面上看差別甚大,實際上二者之間有著深刻的歷史和邏輯關系,在“港澳的主權歷來屬于中國”“未來解決港澳問題應采取和平談判方式”以及“對港澳應采取不同于內地的政策”等方面是一脈相承的。歷史證明,這一構想“是一個天才的創(chuàng)舉”(撒切爾夫人語),而鄧小平卻說:“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誰能夠制定這樣的政策?”[7]81-82

歷史照亮現(xiàn)實?!耙粐鴥芍啤笔且环N歷史的智慧,是歷史的延續(xù)也是歷史的選擇,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歷史的貢獻,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對初心的堅守與維護。港澳問題的核心是主權問題。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中國一直擁有對港澳的主導權與決定權,“一國”是不可撼動也是不容挑釁的。之所以保留港澳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并非是對資本主義的崇拜,而是旨在維持港澳的繁榮穩(wěn)定。

猜你喜歡
澳門香港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澳門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的回溯與思考
繁華背后,是一個念舊的香港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4
香港之旅
軍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28
澳門回歸日
展與拍
收藏與投資(2017年6期)2017-05-30 11:30:13
香港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7:23
班戈县| 婺源县| 灵武市| 阿克陶县| 锦屏县| 休宁县| 任丘市| 凤阳县| 台北市| 丰镇市| 卫辉市| 安康市| 新昌县| 林州市| 陵水| 连云港市| 栾川县| 商河县| 淮滨县| 杭州市| 页游| 和静县| 宜良县| 阳江市| 漳浦县| 嘉荫县| 山西省| 濮阳市| 麟游县| 霍邱县| 大厂| 菏泽市| 麻栗坡县| 牙克石市| 叙永县| 大宁县| 龙南县| 雅安市| 莫力| 惠水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