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惠陽中山中學 廣東·惠州 516200)
在信息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微課因其獲取時間短和內容豐富多的優(yōu)點,越來越成為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但由于微課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存在著許多有待改進之處,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微課資源數(shù)量不足和微課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這些微課資源共享模式的運用問題,有待廣大地理教育者提出解決之策。
傳統(tǒng)高中地理課堂時長一般為四十五分鐘,但個別學校能達到一個小時。微課以其短平快以及更加直觀的特點,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出便捷性。微課的時長一般在十分鐘以內,不至于太短無法將知識講解透徹,也不至于太長讓學生產生乏味厭煩的情緒。微課的課堂節(jié)奏不是單方面地被教師所掌控,而是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和協(xié)調。微課的這些優(yōu)點,還能夠更好地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讓學生對學重難點有清晰明了認識,教師也能節(jié)約課堂精力,不至于使整堂課都處于高密度輸出的狀態(tài)。
微課的內容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更為豐富多樣,微課在內容上比較短小精煉,在形式和內容上也非常豐富。微課的內容涉及到高中地理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無論是課前的預習、課中的學習是課后的復習,微課都有著與之相適應與相匹配的教學內容。另外,微課豐富的學習內容還能為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課堂提供了很好的補充,讓學生碎片化的時間能夠得以利用,還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這些高中地理教學的微課資源,還可以長久地保存,實現(xiàn)全國范圍內的課堂資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小了地區(qū)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性與不對等性。
地理這一學科,素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稱,尤其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科,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學習難度,很多理解能力較差或者基礎不穩(wěn)固的同學,在進行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習時,往往會面臨較大的學習困難。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采用微課的教學形式,可以將教學的重點進行強化和突出,讓學生對其有更深的印象,還便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對課內掌握不足的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
采用微課的教學模式,可以對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度地挖掘和拓展,從而拓寬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采用微課的教學模式,充分借助和發(fā)揮了現(xiàn)代化教學的技術優(yōu)勢,讓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服務于教育教學,教師也可以節(jié)省出更多的個人精力,投身到教材內容更全面地被學生所掌握的教學探索中。
現(xiàn)階段,高中地理教學中微課運用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微課的數(shù)量不足。造成高中地理科目微課數(shù)量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師制作微課資源需要耗費一定的精力和時間,面對高考的壓力,高中階段地理學科教師的教學壓力無疑是巨大的,教師除了要完成高效的課堂授課,還要分出精力來制作微課,難免分身乏術;其次,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可參照素材較為稀少,教學任務繁重的高中地理教師很難在沒有完善參照物的狀況下,創(chuàng)造出高質量的微課內容;最后,許多高中地理教師對于微課這一教學方式沒有充分地認識,使用微課以及制作微課尚未形成習慣,因此多高中地理教師的微課制作水平還有待提高。綜上所述,已有微課資源數(shù)量不足,多教師對于微課作用的認識不充分,加上高中地理微課的現(xiàn)有制作水平還有待提高,這些因素都使得“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微課資源共享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運用和推廣不足。
微課教學模式是一種發(fā)展中的新型教學模式,現(xiàn)階段的高中地理微課存在著質量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由于微課的實行時間還比較短,不同的學校對其的開展和推廣力度不夠,很多高中地理教師對這一教學模式還感到比較陌生。很多資深的高中地理教師,本身有著非常高超的教學水平和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由于對微課這一授課方式缺乏足夠的了解,并不能將自身的教學經驗用微課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除此之外,在經年累月的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沒有使用微課的教學習慣,沒有意愿也沒有精力為此做出改變。
微課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應該鼓勵高中一線地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用微課,善用微課。
高中地理學科的知識,大多比較枯燥零散,學生在學習時很難對抽象的地理知識產生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手段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抽象的地理知識有個直觀的印象。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宇宙中的地球》一課中,學生很難對地球的具體形態(tài)以及其在宇宙中的存在方式有直觀的感受,這些地理知識學生在生活中也無法觀測得知,僅憑著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很難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資源,在課前制作相應的微課,將地球和其他星球的距離以及各個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用視頻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們能夠比較直接地看到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方式,以此對宇宙的廣袤無垠有個初步的認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內容是自然地理的知識,這些知識很多都比較抽象不容易在日常被觀測了解,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的手段,將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具象化,讓學生更好地接受。
高中地理教師不僅要認識到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更要提升自身的微課制作水平,讓高中地理微課的質量和數(shù)量都再上一個臺階。在具體的微課制作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微課制作技巧,如提升微課制作的軟件工具的應用技能等。其次,要注意緊密結合教學實際和生活實際,使微課能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幫助。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區(qū)位因素分析”這部分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借用微課的手段,對學校周圍的區(qū)位因素進行分析,學生一方面可以對學校周圍環(huán)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學校作為生息息相關的場所,分析其區(qū)位因素也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關注度。最后,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時,要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進行有的放矢的針對性設計,對學生學習中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化和補充。
微課在高中地理的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學習查漏補缺。教師在進行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的微課設計中,可以更加側重于教學重難點內容,以便對學生學習內容的鞏固和強化。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不同地貌及其成因”這部分內容中,地殼內的運動學生只能憑借想象去理解,教師可以將其制作成動畫的形式進行微課展示,學生在課后也能通過對該部分內容的重復觀看加深理解。這種重難點解析的課程資源,還可以在網(wǎng)絡平臺上實現(xiàn)全國共享,讓良好的教學思路可以被廣大師生所借鑒。
高考對于學生的選拔越來越往素質型人才側重,正在逐漸擺脫對死記硬背的知識的考察,這就需要學生有更廣闊的知識面以及更靈活的學習方式?,F(xiàn)階段高中地理學科的教材內容,雖然選取的是地理知識中經典精華,但是由于教材版面的限制,其中涵蓋的知識內容較為有限,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后自行補充了解其他知識,以拓寬自身知識面。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資源共享模式是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教師可以將對學生學習有益的地理知識內容進行微課制作,讓學生能夠在課后對該內容進行了解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將中國各個地區(qū)的不同地理風貌和人文習俗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們在課后進行觀看,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地理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祖國大好山河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大地的熱愛之情。其次,教師還可以將課外知識補充部分的微課資源進行全平臺分享,讓微課資源真正實現(xiàn)全國共享。由此,課外地理知識的微課資源還可以實現(xiàn)一次制作、多次使用的目標。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微課資源共享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微課的使用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感受到便捷和實用。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如何讓微課資源共享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還需要廣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和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