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雷 許春紅
(1.云南大學 云南昆明 650000;2.云南中醫(yī)藥大學體育部 云南昆明 650000)
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xù)下降,現(xiàn)階段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運動時間、活動空間、運動技能等,不能適應新時期或特殊情況下學校體育的發(fā)展。高校學生的體育課程設置、體育運動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體育課程體系改革需求的新方向。本文將深化體育課程體系改革,將從生命、生存、生活三個層次,促進形成基礎課、選修課、體育俱樂部的大課程格局,促進學生參與體育課程與課外鍛煉的良好局面,將體育項目生活化、經(jīng)?;?、自覺化作為實施的重點,提升學生體育運動自我設計、實施和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體育終身化。
體育教育也應是對生活的回歸,青少年對教育生活化的期待源自人的生命本真的需要。學校體育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關注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系統(tǒng)過程,實現(xiàn)自我在生命、生存和生活不同需求的管理,以達到“終身體育”和“素質教育”的目的。
新時代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高校體育的價值與發(fā)展方向在新時代、特定時期和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對于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緩解焦慮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體育將深化體育課程體系改革,形成大課程格局,促進學生參與體育課程與課外鍛煉的良好局面,提升學生體育運動自我設計、實施和管理能力,應將體育項目生活化、經(jīng)?;⒆杂X化作為實施的重點。[1]
高等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是實現(xiàn)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人才搖籃,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社會發(fā)展和民族興衰。目前,學校體育教育還不能與終身體育有效接軌,自我健康教育不能落到實處。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廣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國家體質健康標準”制度,[2]全面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把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從而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痹颇鲜〗逃Y源匱乏,如何推動民族地區(qū)人才培養(yǎng)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體質健康水平,是民族地區(qū)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課題。對云南省高校體育課程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建立科學、實效的體育課程模式,為云南省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開發(fā)奠定基礎。
高校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學生“運動不足”的問題嚴重,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高校體育課程整合,建立大課程,并對具體課程進行結構和內容的調整,實現(xiàn)“身體活動量”的增加,以促進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的有效提高,為有效干預學生體質下降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運動時間、活動空間、運動技能等不能適應后現(xiàn)階段學校體育的發(fā)展。[3]體育課程體系應包括生存、享受和發(fā)展三個層次,體現(xiàn)體育項目生活化、經(jīng)?;⒆杂X化,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并且讓學生能夠掌握在特定時期、特定空間的體育運動技能和體育對心理調控能力,使高校階段以及畢業(yè)后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健康體育行為和習慣,以及遇到疫情等特殊情況下的自我鍛煉、調節(jié)等能力。
按照素質教育通過體育教學,啟迪生命、生存、生活觀念,掌握基本的健身技能;塑造學生健康的體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開發(fā)個性潛質、自主鍛煉、自主探究的個體綜合能力;實現(xiàn)以學生體質健康、自我體育管理和終身體育為最終目標。
夯實學生鍛煉的基礎,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并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空間里提高體育學習效率,發(fā)揮出自身的潛能。具體改革目標如下:1.完善課程教學體系:通過建設體育教學內容體系和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既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又提高教學效益。2.建成多元課程平臺:除了規(guī)范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之外,針對教學目標,開辟豐富多彩的課外空間。3.形成地域文化氛圍:在課內外廣泛開展區(qū)域體育文化活動,增進學生情感體驗,增強互動交流,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
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課程進行安排,并給出量化標準。大學生參加具體課程進行“身體活動量”測試,量化研究,對具體“運動不足”的課程進行干預,根據(jù)研究結果對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及體質健康的促進提出可靠的理論依據(jù)。
普通高校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8~24歲左右,正值生長發(fā)育的第二高峰期,這一時期是系統(tǒng)學習健身知識和多種運動技能、養(yǎng)成健身習慣的最佳時期。對于學校體育環(huán)境而言,可以把體適能分為這樣兩類:與學生健康有關的“健康體適能”和與學生運動能力有關的“運動技能體適能”。學校的體育教育應該在確保健康體適能的基礎上,盡量拓展運動技能體適能的教育,兩者有機結合才能促進體適能全面有效地發(fā)展。
學生的體育態(tài)度和認識水平總體水平不高,其中怕吃苦、沒有體育鍛煉習慣和沒有必要排在了前3位。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終身體育思想認識不夠,并沒有意識到堅持鍛煉的重要性。同時,沒有時間、缺少場地器材等也列入了影響鍛煉的因素。
除了學校內的大型活動和法定節(jié)假日調整外,公共體育課基本能夠按要求進行正常的教學。但體育課主要針對大一、大二的學生,相對來說學校要組織更多的課外活動來彌補大部分學生運動不足的情況。學校大型體育活動或集體項目開展少,體育鍛煉在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也影響甚微。
高校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好一站,學生應該掌握必要的健身手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終身體育的形成和科學健身提供服務。[4]但從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缺少日常健康行為,如合理營養(yǎng)、平衡膳食、適當鍛煉、適度睡眠等。大學生對體育鍛煉認知水平較低導致了體育鍛煉行為實施和體質健康水平的不斷下降。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就是增強體質、促進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
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是兩個獨自發(fā)展的系統(tǒng),具有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內容,但兩者的實施途徑和最終目標具有吻合性,要求兩者的協(xié)同運作。[5]在大學階段,使兩種教育過程協(xié)同配合,充分發(fā)揮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效果,形成體力充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行為,懂得怎樣設計和實施個人健康體適能計劃。
1.體適能、健康、體育基礎知識的學習
影響青少年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個體對健康知識的了解、掌握和運用是重要因素之一,它將影響個體認知水平和行為能力。理論知識在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中處于薄弱環(huán)節(jié),影響了學生對身體健康的自我認識和行為。因此,獲得和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和健康體適能理論知識,將能夠有效促進個體體質健康和終身體育的形成。同時,健康體適能需要了解健康、體育鍛煉、營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等最基本的理論知識來支撐健身計劃的實施和認知水平的提高,從而達到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健康體適能行為的獲得
健康體適能的理論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應用于實踐,最終達到健康體適能的獲得。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獲得途徑主要含三個方面: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競賽、俱樂部和社團活動以及生活中的鍛煉。[6]健康體適能的獲得應該體現(xiàn)生活化、簡單化和科學化的特點,使個體和群體在上課、學習和生活中隨時可以鍛煉。
進行體適能運動以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美國運動醫(yī)學會在《健康與體適能》月刊中提出了嶄新的體適能觀念:身體活動金字塔。[7]同時,從體育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競技體育在訓練與比賽中要求人類向自身極限挑戰(zhàn),追求“更快、更高、更強”,但過程中也必須遵守循序漸進、科學運動的原則。那些違背人體發(fā)展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與運動必然是非生態(tài)、非主流的體育行為。
3.健康體適能行為習慣的形成
隨著21世紀高科技發(fā)展,將大大促進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和時間。而生活、工作、飲食、活動的改變,將會影響疾病譜繼續(xù)發(fā)生變化。世界衛(wèi)生組織前總干事中島宏博士告誡人們:大約到2015年,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中人們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行為、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將成為頭號殺手。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生命前4/5階段不良的生活習慣對機體功能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的累積,是導致生命后階段生活質量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年輕時代的運動不足同樣影響生命后期健康狀態(tài)和生命質量,一份冠心病危險因子調查問卷顯示,成年期冠心病患者在其少兒時代,20%患者有肥胖癥,10%患者有高血脂癥和較低的心肺耐力。
體育課程結構的拓展和延伸,將社會需求、體育知識、技能體系特點、學生全面發(fā)展需求以及家庭和工作需求進行綜合考慮。在空間、時間上實現(xiàn)由課堂教學到課外體育鍛煉、社會服務拓展,由體質健康目標到終身體育目標的拓展,最終將課內學習、課外群體活動、競技運動、自我體育管理、社會服務融入完整的體育課程設計之中,發(fā)揮體育課程內部聯(lián)動的整體功能效應。
在體育課程內容結構調整中,進行特色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以適應學校和學生的需求。學校特色體育課程是大學個性和學生特點的體現(xiàn),選擇一些地域特色的體育項目,引入教學內容體系,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多元化內容體系,挖掘項目潛在的健身功能、文化功能、娛樂功能、休閑功能,為學生學習和鍛煉提供多種選擇。拓展學校體育社團活動,促進俱樂部建設,納入大學體育課程內容體系,學生自由選擇項目,規(guī)定時間,統(tǒng)一由專項教師對課外體育俱樂部進行組織、管理和指導?,F(xiàn)代學校體育在發(fā)揮素質教育作用的過程中,通過體育課程培養(yǎng)學生在復雜環(huán)境下的生存與適應能力,具有其他課程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學校體育課程的本質特點,就在于身體實踐的直觀體驗,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能夠將這種生存與適應的訓練達到較好的效果。
高等學校體育將在青少年步入社會和成立家庭、融入新型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將成為我國發(fā)展全民健身事業(yè)、提升體育產業(yè)核心發(fā)展的新方向;推動國家體育發(fā)展戰(zhàn)略理念的實施,起到促進家庭和諧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