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鄭州大學 文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唐以前,柳樹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意象?!对娊?jīng)·小雅·采薇》已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離別意象;陶淵明作《五柳先生傳》,以柳自比,柳與高尚品格掛鉤;六朝的柳樹,不僅如人一樣依依有情,而且被納入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之中,與人一起成長,與社會一起盛衰,是一個活潑完整的生命主體[1]。作為文學意象的柳,出現(xiàn)頻率非常之高且意蘊豐富。中晚唐是“隋堤柳”作品出現(xiàn)的高峰期,并且多以感慨物是人非、懷古傷今為主題,“隋堤柳”被賦予亡國之意。
隋煬帝時期共修筑4條運河即永濟渠、汴河(通濟渠)、邗溝和江南運河,并在河畔修筑御道,樹之以柳。但只有通濟渠和邗溝兩岸的御道被稱作“隋堤”,道上所植柳樹稱之為“隋堤柳”。
“隋堤柳”的著名與汴河、邗溝重要的交通地位有關?!端鍟な池浿尽吩疲骸?隋煬帝)始建東都……開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東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達于淮海,謂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樹以柳?!盵2]686但《隋書》所載并沒有明確說明汴河的流經(jīng)路線。唐人李翱的《來南錄》詳細記載了他于元和四年(809)從洛陽出發(fā),乘船由洛入河、由河入汴、由汴入淮的過程。書中提到汴河兩岸的地名有:汴州、陳留、雍丘、宋州、永城、甬橋、泗州。然后李翱“假舟,轉淮上河,如揚州”[3]6443。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中的 “汴州”“宋州”“宿州”“泗州”條均有汴河流經(jīng)的記載,與李翱所記吻合。隋唐的汴河流經(jīng)線路自汴州以東河陰縣的黃河之口,經(jīng)宋州、宿州、泗州入淮水。但汴河并不直達江南地區(qū),想要溝通南方,還需依賴邗溝的運轉。邗溝雖短,卻十分重要,江淮物資只有經(jīng)過邗溝才能到達京城?!杜f唐書·崔融傳》記載:“且如天下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漢,前指閩、越,七澤十藪,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艦,千軸萬艘,交貿往還,昧旦永日?!盵4]2998可見汴河與邗溝交通運輸之繁榮。
“隋堤柳”是指汴河和邗溝兩岸的柳樹。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云:“汴渠……自洛陽西苑引谷、洛水達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于泗,達于淮,自江都宮入于海。亦謂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樹之以柳,煬帝巡幸,乘龍舟而往江都?!盵5]307李吉甫所說的“御河”“御道”較為模糊,汴河入泗達淮,而江都宮在江都(揚州),汴河不可能自江都宮入海,必然經(jīng)過邗溝。李吉甫的記載顯然是將邗溝省略了。又白居易《隋堤柳》詩云:“西自黃河東至淮,綠陰一千三百里?!盵6]427根據(jù)《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揚州在京師東南2753里,至東都1749里[4]1572;汴州在京師東1350里,東都410里[4]1433。由此可見,揚州至汴州的距離約為1300里,與白居易詩中“綠陰一千三百里”的說法吻合。因此,唐朝文人所吟詠的“隋堤柳”指的是汴河和邗溝兩岸的柳樹。在唐宋詩詞中隨處可見這樣的敘述:
平明擇缽向風輕,正及隋堤柳色新。(皎然《送僧游揚州》)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shù)枝楊柳不勝春。(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其六)
揚子江頭煙景迷,隋家宮樹拂金堤。(劉禹錫《楊柳枝》)
日照蒹葭明楚塞,煙分楊柳見隋堤。(許渾《送上元王明府赴任》)
隋堤楊柳煙,孤棹正悠然。(溫庭筠《送淮陰孫令之官》)
舳艫溯隋堤,積潦涵楚甸。(陳舜俞《遇便風》)
參差歌吹動離舟,宮女張帆信浪流。轉盡柳堤三百曲,夜橋燈火看揚州。(劉子翚《汴堤》)
隋堤舊事無人問,兩兩垂楊系客舟。(王阮《北固山望揚州懷古》)
李德輝在《唐代交通與文學》中指出了唐代文人及第與未登第者在考試后的不同流向,“屢試不爽者,其中部分人放棄了舉業(yè)退隱園林,或改而出家,或學道游方,經(jīng)商南北,另一部分則奔走于方鎮(zhèn)使府間以求職謀生,部分人下第后拜訪親友,到處漫游,發(fā)展社會關系,以圖再起,最常去的地方是揚、益兩大經(jīng)濟都會”[7]32。唐代文人東出長安后,往往自洛、汴上船至淮南、兩浙,甚至江西、嶺南等地區(qū),有些往返于長安與荊楚、巴蜀之間的文人,也多取道運河,至揚州而入長江。如李白浮游四方,北抵趙、燕,西涉邠、岐,歷商於,至洛陽,南游淮、泗,再入會稽,而家寓魯中,故往來齊魯間,前后10年中唯游梁宋最久[8]1594。其長詩《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有“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8]750,雖寫魏萬浮汴千里尋訪李白的不易,但卻是李白自己一生漫游、往來運河之間的真實經(jīng)歷。崔顥離開家鄉(xiāng)漫游20年后,經(jīng)汴水返回汴州,留下了《晚入汴水》之作:“昨夜南行楚,今朝北溯河。何愁能幾日?鄉(xiāng)路漸無多。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長淮亦已盡,寧復畏潮波。”[9]433白居易得罪權貴,仕途幾度沉浮,終于長慶四年(824)五月罷杭州刺史,取道江南運河、邗溝、汴河返回洛陽。面對久違的故土河流,白居易有感而發(fā):“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還。繞身新眷屬,舉目舊鄉(xiāng)關。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見山。啼襟與愁鬢,此日兩成斑?!盵6]515
除此以外,運河也帶來了城鎮(zhèn)和商業(yè)的繁榮。洪邁《容齋隨筆》云:“唐世鹽鐵轉運使在揚州,盡斡利權,判官多至數(shù)十人,商賈如織。故諺稱‘揚一益二’,謂天下之盛,揚為一而蜀次之也?!盵10]123王建的《寄汴州令狐相公》寫有“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秋日梁王池閣好,新歌散入管弦聲”[11]3406,描繪了一幅汴河之上商船南來北往、茶館橋市興盛、商業(yè)一時繁榮的畫卷?!躲曷匪A》中“晚泊水邊驛,柳塘初起風。蛙鳴蒲葉下,魚入稻花中”[11]3390則描寫了汴河夜景,與白天兩岸的繁忙喧囂不同,柳塘上吹來的微風、蒲葉下的蛙聲、稻花中的游魚令人感到汴河夜晚的靜謐與美好。溫庭筠在揚州逗留期間,孫令沿運河乘舟北上,溫庭筠作《送淮陰孫令之官》贈之,詩云:“隋堤楊柳煙,孤棹正悠然。蕭寺通淮戍,蕪城枕楚壖。魚鹽橋上市,燈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虙子賢?!盵12]684該詩描繪了一幅隋堤兩岸楊柳繁茂如煙,白晝橋市熱鬧喧囂而夜晚雨中燈火閃爍的風景圖畫。
悠悠運河,舟來車往,或載著闖南走北的商人游子,或載著出游玩賞的達官顯貴,或載著失意落寞的文人墨客,他們感受過運河的晨昏午夜,記述著沿岸的寒來暑往?!八宓塘弊鳛檫\河兩岸的獨特景觀,自然成為承載人們特殊情感記憶的載體,隨之進入文人的視野,成為吟詠的對象。皎然的《送僧游揚州》抒發(fā)了留別愁緒之情:“平明擇缽向風輕,正及隋堤柳色行。知爾禪心還似我,故宮春物肯傷情。”[11]9225王建的《汴路即事》寫道:“千里河煙直,青槐夾岸長。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乜垂蕦m柳,憔悴不成行?!盵11]3391此詩記錄了詩人的所見所聞:千里長河、青槐夾岸,奔波于運河之上的人們來自天南地北,說著各自家鄉(xiāng)的方言,草市、津橋等交易場所不僅有江貨,還有來自海外的海商,貿易往來十分興盛。詩人雖重在突出運河的繁榮之景,但結尾“回看故宮柳,憔悴不成行”使整個詩籠罩著一種物是人非的惆悵傷感之情。
隋煬帝好大喜功,在位時大興土木,奴役人數(shù)以百萬計,導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最終國破人亡。因窮奢極欲而亡國的隋煬帝一直是唐朝人所批判和引以為戒的對象。處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唐朝文人樂觀而向上、積極而進取,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昂揚蓬勃的精神面貌。短命的隋王朝的歷史教訓并不能影響他們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反而以更加飽滿、更加熱情的姿態(tài)迎接挑戰(zhàn)。所以充滿著衰頹凋零氣息的“隋堤柳”難以進入初盛唐文人的視野。目前可考最早借“隋堤柳”懷古傷今的詩歌是盛唐時期王泠然所作的《汴堤柳》:
隋家天子憶揚州,厭坐深宮傍海游。穿地鑿山開御路,鳴笳疊鼓泛清流。流從鞏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種宮柳。功成力盡人旋亡,代謝年移樹空有。當時彩女侍君王,繡帳旌門對柳行。青葉交垂連幔色,白花飛度染衣香。今日摧殘何用道,數(shù)里曾無一枝好。驛騎征帆損更多,山精野魅藏應老。涼風八月露為霜,日夜孤舟入帝鄉(xiāng)。河畔時時聞木落,客中無不淚沾裳。[11]1173
盡管初、盛唐時期詠“隋堤柳”警醒世人的作品只有王泠然一篇,卻能窺見唐朝人對隋煬帝開鑿河道、游幸江都而最終“功成力盡人旋亡”的批判態(tài)度,為后人吟詠“隋堤柳”提供了范本。
安史之亂后,唐王朝藩鎮(zhèn)割據(jù)問題十分嚴重。唐憲宗即位后,“以法度裁制藩鎮(zhèn)”[13]3190,并發(fā)動兵力討伐。從元和元年(806)討蜀始,到元和十五年(820)成德鎮(zhèn)王承宗病死后,其弟王承元上表歸降止,唐憲宗結束了自代宗以來“垂六十年,藩鎮(zhèn)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貢賦,至是盡遵朝廷約束”[13]3240的局面,史稱“元和中興”。然而,“元和中興”只是唐王朝政治上的一次回光返照?;鹿賹嗪头?zhèn)割據(jù)這內外兩大矛盾使國家長期處于一種特殊微妙的狀態(tài),整個社會都處于“風飄飄兮雨蕭蕭”的欲傾之勢中。元和時代的文人雖渴望中興、積極參與政治,但也清醒地認識到中興表面下蘊藏著的社會矛盾與危機。懷揣“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美好愿景的文人士大夫卻因官小位卑無法左右政治局勢,甚至會因進諫而遭到貶謫。這些敏感又脆弱的文人士大夫,悼念昔日的繁華美盛,而現(xiàn)實使他們感到無限哀傷與落寞;憧憬中興,期待中卻夾雜著對夢想的焦灼與迷惘。政治理想的破滅與仕途的坎坷加劇了當時文人的危機感和焦慮感。
以白居易為代表的文人群體正是在這種滿懷期望與痛苦的復雜的時代氛圍中長大成人的。白居易創(chuàng)作《隋堤柳》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帶有非常明確的政治目的性,其在詩題小序中就開門見山地點明詩歌主旨——“憫亡國也”。白居易正是看到了國勢的日漸衰微,敏銳地感受到唐王朝即將步隋亡的后塵,才會用“憫亡國也”如此沉重之語警戒當朝統(tǒng)治者?!端宓塘芳仁前拙右壮鲇谥G官職責所作,也是白居易發(fā)自內心的所感所想。全詩如下:
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蕭蕭,三株兩株汴河口。老枝病葉愁煞人,曾經(jīng)大業(yè)年中春。大業(yè)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陰一千三百里。大業(yè)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應將此柳系龍舟。紫髯郎將護錦纜,青娥御史直迷樓。海內財力此時竭,舟中歌笑何日休。上荒下困勢不久,宗社之危如綴旒。煬天子,自言福祚長無窮。豈知皇子封酅公?龍舟未過彭城閣,義旗已入長安宮。蕭墻禍生人事變,晏駕不得歸秦中。土墳數(shù)尺何處葬,吳公臺下多悲風。二百年來汴河路,沙草和煙朝復暮。后王何以鑒前王,請看隋堤亡國樹。[6]427
白居易開頭先寫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的枯萎殘敗的現(xiàn)狀,追憶大業(yè)年間下令開鑿河道、夾岸種柳的盛況,“綠陰一千三百里”“柳色如煙絮如雪”與如今的凄涼冷落形成鮮明對比。接著點明隋煬帝大興土木導致財力衰竭、上荒下困,宗社之危迫在眉睫,然而煬天子卻視若無睹,自言福祚無窮而實則自欺欺人,以致亡國,客死他鄉(xiāng)?!岸倌陙磴旰勇?,沙草和煙朝復暮”,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王朝已化作塵土,而隋堤兩岸的柳樹兩百年來朝朝暮暮屹立在這里,經(jīng)歷一輪又一輪的人歌人哭。白居易在詩歌最后總結“后王何以鑒前王,請看隋堤亡國樹”,至此,“隋堤柳”不再是文人筆下批判隋煬帝開鑿運河時的附屬品,而是王朝盛極而衰的見證者、親歷者。李山甫《隋堤柳》云:“曾傍龍舟拂翠華,至今凝恨倚天涯。但經(jīng)春色還秋色,不覺楊家是李家。背日古陰從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年年只有晴風便,遙為雷塘送雪花?!盵11]7362言明隋堤柳的榮枯變換象征著朝代的更迭,曾經(jīng)煊赫一時的隋煬帝化作一堆白骨葬于雷塘,而如今日薄西山的李氏王朝和隋朝又有何分別?羅隱也認為唐王朝已然步上隋朝后塵:“夾路依依千里遙,路人回首認隋朝。春風未借宣華意,猶費工夫長綠條?!盵11]7553
韋莊生長于晚唐,前后經(jīng)歷過藩鎮(zhèn)割據(jù)、黃巢起義等混亂政局,憂國憂時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容。光啟二年(886)夏,韋莊時隔3年再次經(jīng)行汴堤,然而“朝見西來為過客,暮看東去作浮尸。綠楊千里無飛鳥,日落空投舊店基”[11]8022,尸浮于水,骨暴于野,曾經(jīng)綠陰千里的隋堤柳竟然連一只飛鳥都沒有,荒涼無比。其《過揚州》云:“當年人未識兵戈,處處青樓夜夜歌。花發(fā)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風多?;赐跞ズ鬅o雞犬,煬帝歸來葬綺羅。二十四橋空寂寂,綠楊摧折舊官河?!盵11]8021鋒鏑鳴響,往昔的二十四橋“處處青樓夜夜歌”,盡是風花雪月之景,如今卻一片空寂凄涼,只剩下靜靜流淌的大運河和河邊飽受摧殘的綠柳。兩首詩歌均借隋煬帝戰(zhàn)爭之事,暗示唐末的烽火連天與山河破碎。韋莊的《河傳·其一》也表現(xiàn)了繁華舊事、今非昔比、人去樓空之感:
何處,煙雨,隋堤春暮。柳色蔥蘢,畫橈金縷,翠旗高飐香風,水光融。
青娥殿腳春妝媚,輕云里,綽約司花妓。江都宮闕,清淮月映迷樓,古今愁。[11]10078
昔日隋煬帝駕龍舟巡幸江都,運河之柳色朦朧,錦帆過處,香聞千里,而今行宮冷清破敗,只有清冷的月光仍照今樓。煙雨凄迷的現(xiàn)實與隋煬帝在江都醉生夢死的奢靡生活,形成強烈的反差。今昔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更能抒發(fā)唐朝文人吊古傷今之意與盛衰興亡之感。汪遵《汴河》云:“隋皇意欲泛龍舟,千里昆侖水別流。還待春風錦帆暖,柳蔭相送到迷樓。”[11]6955同樣采用了對比的手法。永恒的運河之水和春之柳色與人的有限的生命形成對比,抒發(fā)了詩人歲月變遷、物是人非的惆悵之情。古人認為,水是萬物之本原,人的生命與水息息相關。而柳在古詩詞里又有象征春天之意。兩者的結合會引起詩人強烈的生命意識,頓生“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經(jīng)過此地的文人墨客都親眼見證了唐王朝從繁華跌入動蕩、由興盛走向衰亡的社會現(xiàn)實,充分體會到時局變化之大、落差之大。諸多士人以恢復盛世為己任,面對風雨飄搖、搖搖欲墜的國家,在詩中自然流露出憂國傷時、吊古傷今的情感。
文人曲調的使用強化了亡國意象。韋莊所使用的《河傳》一調,創(chuàng)始于隋煬帝開運河所制之勞歌也。宋王灼《碧雞漫志》引《脞說》云:“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聲韻悲切。”[14]176可見《河傳》創(chuàng)制之初,其基調就是悲切哀傷的,再加上隋煬帝身死國滅的凄慘下場,其內蘊更加悲痛凄厲。韋莊以《河傳》為詞牌寫隋堤柳,其用意可見一斑。同樣的,還有以《楊柳枝》為題的詩作?!稐盍Α饭蓬}所謂《折楊柳》,唐玄宗開元年間入教坊曲,經(jīng)白居易、劉禹錫整理改編,依舊曲作詞,翻為新聲。《楊柳枝》一曲原意是抒發(fā)離別行役之情,但中晚唐文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諷鑒隋煬帝開河栽柳、勞民傷財以致亡國的《楊柳枝》作品,逐漸奠定了《楊柳枝》為亡國之曲的審美內蘊。如劉禹錫《楊柳枝詞·其六》:“煬帝行宮汴水濱,數(shù)株殘柳不勝春。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盵15]360又《楊柳枝》:“揚子江頭煙景迷,隋家宮樹拂金堤。嵯峨猶有當時色,半蘸波中水鳥棲?!盵15]562何光遠直接將《楊柳枝》歸為“亡國音”的范疇,其《鑒誡錄》云:“《柳枝》者,亡隋之曲,煬帝將幸江都,開汴河種柳,至今號曰隋堤,有是曲也。胡曾詠史詩曰:‘萬里長江一帶開,岸邊楊柳幾千栽。錦帆未落西風起,惆悵龍舟去不回?!猪n舍人詠柳詩曰:‘梁苑隋堤事已空,萬條猶舞舊春風。那堪更想千年后,誰見楊花入漢宮’。”[16]164
到了晚唐,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形勢已是積重難返,唐王朝的沒落不可逆轉。此時文人關于“隋堤柳”亡國意象的寫作甚至連一絲警示意味都沒有了,而是對即將亡國的直白的慨嘆。吳融《隋堤》云:“搔首隋堤落日斜,已無余柳可藏鴉。岸傍昔道牽龍艦,河底今來走犢車。曾笑陳家歌玉樹,卻隨后主看瓊花。四方正是無虞日,誰信黎陽有古家?!盵11]7904叛亂頻起,昔道牽龍艦,今來走犢車,當年的盛況與今日的蕭條形成強烈對比,一個國家正在走向消亡,而當朝統(tǒng)治者依舊沉浸于歌舞升平的幻象之中,吳融既感慨痛心卻又無可奈何。又如秦韜玉《隋堤》云:“種柳開河為勝游,堤前常使路人愁。陰埋野色萬條思,翠束寒聲千里秋。西日至今悲兔苑,東波終不返龍舟。遠山應見繁華事,不語青青對水流?!盵11]7659方壺居士的《隋堤詞》:“當意江都大業(yè)秋,曾隨鑾蹕戲龍舟。傷心一覺興亡夢,堤柳無情識世愁?!盵11]9749運河和隋堤柳又一次見證了一個王朝的盛衰與覆滅。
中晚唐文人的“隋堤柳”書寫在后世有著頗為廣泛的影響。五代十國時期的文人名士與中晚唐文人面臨著相似的社會環(huán)境,不少文學作品延續(xù)了“隋堤柳”的寫作手法和文化內涵。“隋堤柳”成為他們吟詠的對象。毛文錫《柳含煙·其一》云:“隋堤柳,汴河旁,夾岸綠陰千里。龍舟鳳舸木蘭香。錦帆張。因夢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蘇羽葆。笙歌未盡起橫流,鎖春愁?!盵11]10087詞中主要使用了今昔對比手法,上闋寫汴河隋堤,綠陰千里,隋煬帝乘龍舟錦帆,游幸江都的奢靡盛況;下闋寫笙歌未落,橫流盡起,隋王朝遽然滅亡的悲慘現(xiàn)實。詞作寫隋堤柳寄寓盛衰興亡的惆悵之感,具有一定的諷刺借鑒意味。此外還有江為的《隋堤柳》“錦纜龍舟萬里來,醉鄉(xiāng)繁盛忽塵埃??沼鄡砂肚е炅耆~風花作恨媒”[11]8448,翁承贊的《隋堤柳》“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11]8092等。隋堤年年柳色新,而一個又一個王朝在變換的柳色中崩塌湮滅于歷史的塵土之中。朝代的更迭無法影響隋堤柳的生長,但是國家興亡、世事變遷會影響時人看待隋堤柳的心態(tài)與眼光。
北宋又進入到承平盛世,北宋人的“隋堤柳”吟詠以抒發(fā)離愁別緒為主,如張先的《江南柳》、周邦彥的《蘭陵王·越調柳》等。金兵南下,宋室南遷。汴河為金人所把控,逐漸枯涸淤塞,幾與岸平。后代的文人雖也借“隋堤柳”喻古今興亡事,卻不如中晚唐及五代時期如此密集。
總的來說,中晚唐文人面對山河破碎的國家,不復盛唐時的浪漫進取精神,變得清醒、焦慮,充滿憂患和批判意識,這種心態(tài)反映到詩歌創(chuàng)作上就形成了“隋堤柳”獨特的亡國意象。“隋堤柳”的吟詠,造就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個經(jīng)典的文學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