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昭華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不斷深化,德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凸顯。初中是塑造良好品行的關鍵階段,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引路人,理應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從結(jié)果上來看,德育效果并不理想。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沒有認識到德育工作的價值,繼而采取錯誤方法。為此,本文結(jié)合自身學習及經(jīng)驗,談談如何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新生代的初中生,個性較為鮮明,叛逆情緒也重,這無疑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難度。學生做出不良行為后,班主任大多曉之以理。面對這些大道理,學生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此時,班主任的選擇不一。部分班主任會對其放任自流,以至于學生越陷越深,部分班主任言辭犀利,希望將學生喚醒,非但沒有取得效果,還引發(fā)學生的逆反情緒。要想改善這一現(xiàn)狀,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本文從兩個方面進行討論,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
一、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意義
(一)促進全面發(fā)展
素質(zhì)教育中反復強調(diào)一件事,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雖然文件精神已下達,但并未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有所體現(xiàn)。知其然還不夠,還要知其所以然。導致素質(zhì)教育不給力的原因是,傳統(tǒng)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班主任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太重視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倘若不及時做出應對,學生空有一身的知識,卻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班主任要積極開展德育工作,助學生補齊素質(zhì)短板,更好更快地成長。
(二)滿足時代需要
二十一世紀最稀缺的是什么?答案呼之欲出,是人才。人才的判定標準有兩個,一個是知識儲備量,另一個是道德品質(zhì)[1]。目前,班主任主抓知識教育,忽視對學生品行的塑造。不管如何努力,學生始終無法成為人才。當然,并非有所人都這樣,有些班主任會對學生的不當言行進行糾正,但效果并不顯著。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教育方法選取錯誤。如果班主任繼續(xù)講道理,學生在錯誤道路上會越走越遠。真做了違法亂紀的事,后悔都來不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需要班主任積極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用真心對待學生,用愛心感化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理解班主任,并給予最大支持。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舉措
(一)樹立全新的德育理念
理念決定行動,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因此,班主任應摒棄傳統(tǒng)思想,建立全新的德育觀。科學認知形成后,行動更加有效,德育效果自然而然有保證。
首先,看清教育內(nèi)涵。教育的本質(zhì)是什么?答案顯而易見,是服務,而服務質(zhì)量是好還是壞,取決于班主任是否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2]。當學生觸犯校規(guī)班規(guī)后,班主任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大多數(shù)人都會是指責批評。但是,在不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情況下,貿(mào)然采取行動,必然招致失敗。班主任不妨換個思路,實施針對性教育。舉例來說,學生私帶手機入校,被班主任發(fā)現(xiàn),隨即扣留了手機,并讓學生下課到辦公室一趟。學生懷著忐忑的心理來到班主任面前,本想著要面對劈頭蓋臉的批評。但事實并非如此,班主任用溫柔的口吻說道,辦公室里沒有其他人,你說一說為什么要帶手機。聽完學生的陳述,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即父母常年不在家,帶手機是為了取得聯(lián)系。這個解釋說得過去,班主任先將手機歸還,再對學生說,如果要聯(lián)系父母,可以用老師的手機,但不能再帶手機進校。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自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其次,懂得換位思考。站的角度不同,看待事情也有所不同。班主任要懂得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并把這一思想傳遞給學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舉例來說,兩位同學發(fā)生沖突,被叫到辦公室。班主任先不談這件事,而是做一個實驗。讓兩位學生分別站在桌子的兩側(cè),從桌下拿出一個照著布的物體。揭開布后,分別讓學生描述一下皮球的顏色。一側(cè)學生認為是白色,另一側(cè)學生認為是黑色。兩位學生都堅持自己的看法,班主任對此不做評判,而是讓雙方互換位置,看到皮球的另一面,此時學生才知曉答案。皮球本來就有兩個顏色,所以兩位學生都沒有說錯,但為何無法勸說對方,是因為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有了這個認識后,兩位學生都會主動承認錯誤。
(二)創(chuàng)新德育內(nèi)容及方法
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一個口號,而要切實落在實處。德育效果是否顯著,關鍵要看內(nèi)容是否豐富、方法是否得當。因此,班主任要竭盡所能創(chuàng)新德育內(nèi)容及方法。
首先,融入全面教育。何為全面教育?其是指德、智、體、美、勞共同發(fā)展。在推進德育工作時,班主任要逐一進行培養(yǎng)。譬如,針對社會熱點話題展開討論,糾正學生錯誤看法的同時促進其智力發(fā)育[3]。利用早晚自習的時間,帶領學生鍛煉體魄。在此期間,部分學生會生出放棄的念頭,班主任要其他同學,為其打氣。長此以往,不僅身體素質(zhì)提升,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還會養(yǎng)成。借助班會契機,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剖析,一來讓學生認清真善美,二來讓學生揭露假丑惡。在重大節(jié)日前夕,師生走進社區(qū)和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打掃房間。
其次,引入理想信念。理念就像燈塔,為學生這艘船指明前進的方向。在航行過程中,會遇到大風大浪,這時就需要學生擁有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念。在班會上,班主任賦予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大膽說出自己的理想。有的學生想成為白衣天使,有的學生想成為飛行員,還有的學生想成為一名園丁。不同的職業(yè),要求各不相同。班主任在黑板上一一列出,讓學生清楚今后的努力方向。部分學生面露難色,究其原因,離目標相距甚遠,這時班主任要寬慰他們,并利用真實案例傳遞一個觀念,即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成功。
三、總結(jié)
老言古語說的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這件事上,班主任要按部就班的推進。首要任務就是,對德育工作進行深入分析,以便掌握內(nèi)涵及意義??茖W認知形成后,就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并不斷豐富內(nèi)容、創(chuàng)新方法。經(jīng)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生一定能被培養(yǎng)成德才兼?zhèn)渲恕?/p>
參考文獻
[1]梁康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145-146.
[2]田湘麗.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的研究[J].華夏教師,2020(20):87-88.
[3]王和.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0(0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