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莉,黃一凡
(川北醫(yī)學院,1.病理學教研室;2.附屬醫(yī)院病理科,四川 南充 637000)
食管癌是一種臨床中非常多見的惡性腫瘤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分別居全部惡性腫瘤疾病中的第八位和第六位[1-2]。目前,在食管癌高發(fā)地區(qū)的普查中仍以內(nèi)窺鏡檢查和食管拉網(wǎng)脫落細胞檢查為主,但篩查效率較低,局限性較大。因此,探討食管癌的發(fā)病機制,尋找和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生物標志物至關重要。與大多數(shù)腫瘤一樣,食管癌是一種多基因參與、多因素作用、多階段發(fā)展的復雜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仍然無法完全明確[3]。有研究者[4]認為,有絲分裂相關蛋白在腫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針對有絲分裂相關蛋白在腫瘤中的作用成為腫瘤研究的重要思路和熱點。本研究通過測定有絲分裂相關蛋白Xklp2靶蛋白(TPX2)、極光激酶A(Aurora-A)、F框/WD40蛋白基因(FBXW7)在食道癌的表達情況,探討三者之間及與腫瘤組織病理特征、五年生存率的相關性,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127例食管癌患者存檔的癌組織及癌旁組織石蠟標本,分別設為癌組織組和癌旁組織組;另選60例食管高級別上皮內(nèi)瘤變組織標本為對照組。所有病例均未接受過任何臨床治療或者輔助治療,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標本均經(jīng)10%中性甲醛固定處理,常規(guī)包埋、切片,切片規(guī)格均采取連續(xù)切取4 μm的組織切片,備用,并由病理科醫(yī)師重新閱片復核。
1.2.1 TPX2、Aurora-A、FBXW7水平檢測 運用免疫組化法(IHC)染色,EnVision System二步法顯色法檢測,具體操作如下:脫蠟、水化組織切片;預處理組織切片;蒸餾水漂洗,放置于TBS內(nèi);阻斷內(nèi)源性氧化物酶;蒸餾水漂洗,置TBS 10 min;一抗孵育10~30 min;TBS漂洗10 min;EnVision TM孵育10~30 min;TBS漂洗10 min;色源底物溶液孵育10 min;蒸餾水漂洗;復染及封片,光鏡觀察。運用已知陽性切片作為陽性對照;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組。一抗抗體(TPX2貨號:TA328025;Aurora-A 貨號:TA346888;FBXW7貨號:TA802834)與二抗試劑盒(貨號:SAP-9101)均購自北京中衫金橋生物有限公司,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
1.2.2 結果判斷 TPX2及FBXW7蛋白的陽性信號定位在細胞核內(nèi),表現(xiàn)為棕黃色或黃色。Aurora-A蛋白的陽性信號定位在細胞漿內(nèi),呈黃色顆粒或者棕黃色顆粒。由兩名有豐富經(jīng)驗的病理科醫(yī)師同時進行雙盲閱片,每張切片隨機計數(shù)均在10個高倍鏡下(×400)視野中表現(xiàn)為陽性細胞,即可判斷[5]:棕褐色為3分,棕黃色為2分,淡黃色為1分,無著色為0分;陽性范圍>75%為4分,51%~75%為3分,26%~50%為2分,5%~25%為1分,<5%為0分;上述兩項分數(shù)總分,作為最終判斷結果;4~7分為強陽性(++),2~3分為弱陽性(+),<2分為陰性(1)。
癌組織組TPX2、Aurora-A、FBXW7蛋白陽性率高于癌旁組織組和對照組(P<0.05),且對照組高于癌旁組織組(P<0.05)。見圖1、圖2、圖3及表1。
表1 不同組織TPX2、Aurora-A、FBXW7蛋白陽性表達率比較[n(%)]
不同食管癌淋巴結轉(zhuǎn)移的TPX2蛋白表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腫塊浸潤深度、食管癌淋巴結轉(zhuǎn)移的Aurora-A蛋白表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臨床病理特征食管癌的FBXW7蛋白表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TPX2、Aurora-A、FBXW7蛋白與食管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
相關性分析顯示,Aurora-A與TPX2的表達呈正相關(r=5.581,P<0.05);Aurora-A與FBXW7的表達呈負相關(r=-3.514,P<0.05);TPX2與FBXW7的表達無明顯相關性(r=0.362,P>0.05)。見表3、表4及表5。
表3 TPX2與Aurora-A蛋白表達的相關性[n(%)]
表4 TPX2與FBXW7蛋白表達的相關性[n(%)]
表5 Aurora-A與FBXW7蛋白表達的相關性[n(%)]
患者5年隨訪平均生存時間為2.32年,其中TPX2、Aurora-A、FBXW7陰性表達51例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3.63年,生存率為68.63%(35/51);TPX2、Aurora-A、FBXW7陽性表達58例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1.01年,生存率為18.97%(11/58)。生存率分析結果顯示,TPX2與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相關(P=0.026),Aurora-A與FBXW7與患者預后無明顯相關性(P=0.639、0.727)。見圖4。
腫瘤通常是在機體各種不同致癌成分共同作用下,組織中某個細胞的基因水平出現(xiàn)異常調(diào)控而發(fā)生克隆性的非正常增生導致的異常病變現(xiàn)象[6]。有絲分裂相關蛋白可參與腫瘤細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周期分布等生物學功能的調(diào)控[7]。Samson等[8]首次明確了有絲分裂相關蛋白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隨后關于有絲分裂相關蛋白參與腫瘤疾病生物學功能的相關研究成果也隨之逐漸明確。
研究[9]成果表明,在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等惡性腫瘤疾病中,TPX2呈現(xiàn)為呈現(xiàn)明顯的高表達,且陽性表達率為70%~95%。本研究結果顯示,TPX2陽性率在癌旁組織、食管高級別上皮內(nèi)瘤變和癌組織的表達率依次增高(P<0.05),陽性表達率為59.84%(76/127),可能與病例選擇的差異有關。相關性及生存分析發(fā)現(xiàn),TPX2蛋白表達水平與食管癌的淋巴結轉(zhuǎn)移密切相關(P<0.05),且與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相關(P<0.05)。TPX2是有絲分裂過程中的一種核增生性相關蛋白,表達受嚴格的控制。Liu等[10]研究認為,TPX2的刺激能夠促使T-Loop中較為保守的T288在有絲分裂雙極紡錘體柱組裝期間發(fā)揮磷酸化作用,從而促使Aurora-A被迅速的激活。另有研究[11]證實,在有絲分裂過程中,TPX2既參與了微管的形成及中心體酶的活化,還可對Aurora-A進行調(diào)節(jié),使其能夠與其他蛋白形成相互作用,表明在食管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TPX2在淋巴結轉(zhuǎn)中可能參與了眾多基因表達,并且發(fā)揮了非常很重要的協(xié)同作用,并且在預后判斷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中,Aurora-A陽性表達率為48.82%(62/127),低于已有研究,可能與病例選擇、標本處理方法和操作方法的差異有關。相關性分析顯示, Aurora-A蛋白表達水平與腫瘤浸潤深度和淋巴結轉(zhuǎn)移密切相關(P<0.05),表明在組織病變過程中,Aurora-A發(fā)揮部分作用。生存分析發(fā)現(xiàn),Aurora-A與患者5年生存率無相關性(P>0.05),表明Aurora-A在食管癌預后診斷中價值不高。Aurora-A是一種具有較高保守度的C末尾催化結構域,主要的功能是在啟動子的參與下,實現(xiàn)中心體的分離、復制,是DNA正常復制至關重要的調(diào)節(jié)器[12]。既往研究[13]也發(fā)現(xiàn),在卵巢癌、卵巢正常組織的細胞質(zhì)中均能檢測到Aurora-A蛋白表達,尤其在卵巢癌中呈現(xiàn)為非常顯著的高表達。
有研究[14]表明,在子宮頸癌、胃癌、神經(jīng)膠質(zhì)瘤等惡性腫瘤疾病中,F(xiàn)BXW7均呈現(xiàn)低表達,陽性表達率為20%~35%。本研究結果顯示,癌組織中FBXW7陽性率高于食管高級別上皮內(nèi)瘤變和癌旁組織(P<0.05),與上述結論一致,表明隨著疾病的惡化,F(xiàn)BXW7蛋白的抑制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而FBXW7的陽性表達率(45.67%)高于上述研究結果,可能也與病例選擇的差異有關。FBXW7是F-box蛋白中非常重要的家族成員,能夠?qū)崿F(xiàn)對原癌基因表達蛋白產(chǎn)物的快速降解,以此來實現(xiàn)對腫瘤的有效抑制[15]。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F(xiàn)BXW7蛋白與各項病理特征均無相關性(P>0.05),推測可能是在食管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期間,F(xiàn)BXW7并非呈現(xiàn)為絕對的陽性表達,僅是在其中發(fā)揮著一部分的作用。FBXW7與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無明顯相關性(P>0.05),進一步證實了FBXW7的協(xié)作作用。
綜上所述,在食管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有絲分裂相關蛋白TPX2、Aurora-A、FBXW7均有參與,其中TPX2的參與作用更大,Aurora-A、FBXW7更多的是協(xié)同作用,故在預后診斷中,TPX2具有較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