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長期以來,學界對于百年中國新文學的研究較多注目于作家作品、思潮流派、社團期刊等具體對象,但對于新文學研究的方法論、思維模式、參照系統等學術史問題,一定程度上還缺少充分的言說意識和理論自覺,因此導致整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研究在學術史層面還處于從自在向自為過渡的階段。盡管在1990年代中后期現代性反思的大背景下,以文學史為中心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反思一度成為熱點,研究界亦將視野從客體轉向主體及其研究模式,但隨著理論熱的退潮,對這些問題的闡發(fā)多數淺嘗輒止,具體問題研究依然回歸主流。由此,涉及“新文學學術史”的研究成果多不成體系,相關論述散見于文學史、文學思潮史的研究中,呈現出“碎片化”的形態(tài)。
對“新文學學術史”的研究,一條重要的路徑是從范式理論出發(fā),系統地對中國新文學學術史進行反思。相較于一般性研究綜述和研究模式的探究,“范式”理論把研究重點轉向知識體系、研究主體和社會背景等方面,注意范式選擇的社會性,強調研究不能脫離研究史展開,并特別關注一段時期內研究的穩(wěn)定性和內在制約性。對中國新文學學術范式尤其是文學批評范式的研究,既能聯系到具體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也能凸顯其中深層的社會動因和歷史邏輯。學術范式嬗變的背后,也總是與一定歷史階段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和理論體系建構密切相關,它既是一種在現實政治層面意圖實現的目標,同時也是在文化層面對文學觀念與學科意識的某種規(guī)訓。因此,通過反思研究范式層面的歷史經驗,能夠為建構當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體系和話語模式提供有效的支撐和指引。
張光芒、任一江和張宇等幾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對學術范式流變及其背后深層歷史邏輯的考論,又有對批評范式研究的具體操演,即從思維層面、方法層面進行剖析,這些研究在理論探索和具體實踐上均能為“新文學學術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參考。其中,張光芒和趙京強的論文《學術范式的流變考論及邏輯反思——以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為核心》從學術史視野出發(fā),對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呈現出的“批評范式”進行考察,透析了其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內在邏輯。文章以“價值系統”“方法系統”和“知識系統”三個層面在范式結構中的動態(tài)作用為基點,對這一時期學術范式的流變進行了深入探究,同時也指出了在20世紀末學科學術化的表面繁榮遮蔽了學術范式內部結構的脆弱狀況,這一點尤其值得深入反思。任一江的論文《論中國新文學研究的思維范式及轉向可能——從“典型論”與“新科幻”的“斷裂”說開去》從學術史研究的具體方法和思維層面對新文學批評范式進行了反思,他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出現了范式轉向的趨勢,呈現出具有“演繹”思維范式的研究樣態(tài),而這種轉向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五四”以來文學批評中“典型論”的話語模式,因之在傳統學術視域外為文學研究開辟了新路徑。張宇的論文《論1940—1970年代中國文學的性別批評范式》則以學界對1940—1970年代文學研究的性別批評為具體操演對象,對新文學批評范式進行深度挖掘與學術反思,剖析“階級解放論范式”“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范式”“后現代-歷史主義范式”“本土-多元化范式”四種范式的歷史嬗遞,審視其學術史脈絡,反思其存在的問題,并試圖以本土化導向、跨學科方法、價值中立態(tài)度構建新的學術范式。
總體來說,這三篇論文,跳出以往文學史、文學批評史與文學思潮史的框架拘囿,以“范式”理論統合,確立了“學術史”的研究角度和“批評范式”的展開路徑,在此基礎上動態(tài)觀照、立體建構、深層索解,注重連續(xù)性和內在的統一性,顯示出敏銳的洞察力,具有前瞻性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