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海澄中心小學 洪雪賢
當下,教師要明確新課改對當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和學生能力提出的全新要求和標準,及時轉變傳統(tǒng)以自身為主的課堂教學觀念,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利用具有現代化特色和特征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索。另外,教師還要公正、客觀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了解其優(yōu)勢和不足,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和整合,增加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空間。此外,教師還要借鑒和參考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數學課堂教學案例和經驗,對當下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全面優(yōu)化與完善。
以往,大部分的教師都習慣沿用師本位的教學模式,通常會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案作為重要的教學指標。有的教師則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趣味化和多元化的內容,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混淆數學課堂教學的主次,很少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與延伸。且部分教師導入的相關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考試要求或者自身的教育經驗,其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學習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實際教學時,通常是以知識單向灌輸為主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即便會設計數學問題,但往往很難為學生預留更多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的空間,這樣會極大程度地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心理。且有的教師雖然接觸了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教學,但受到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化教學經驗的限制,往往難以將其和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組合,更別提突出學生本位了。
此外,大部分教師雖然設置了相關的實踐和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且其活動設計和活動組織缺乏創(chuàng)意和新意,沒有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且往往會利用具有較強雷同性或相似性的方式對其進行指導,或要求學生根據某些固定的思路和步驟進行實踐,很難使學生得到實質性的發(fā)展和提升。且有的教師為了不過多地干涉學生的實踐和思維,往往不會對其過程過分關注,這就導致學生在面對問題時,難以快速有效地將其解決。
教師要全面滲透和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對實際的數學課堂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讀,對固有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拓展和延伸,以全面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教師需深入探索學生生活和數學教學之間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引入具有較強真實性、直觀性的生活案例和事件。更好地借助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經驗進行學習,使學生形成聯(lián)動性的數學思維和長久記憶。另外,教師也應了解學生的閱讀方式和學習方式發(fā)生的變化,發(fā)揮大數據技術的優(yōu)勢,對網絡上海量的信息進行全面篩選,提取與學生的發(fā)展相適應且契合教材主題的內容。將其與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教學內容體系進行深入融合,引導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層面和方向入手進行自主學習的思考。
大部分學生本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辨知能力、認知能力都相對較弱,往往很難通過較為直觀的分析與直接講解掌握其內容。在此情形下,教師就需要掌握學生的形象性思維發(fā)展更為活躍的特質,有效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技術,利用學生喜歡的音頻、圖片、文本、動畫、視頻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對其進行有效的編輯和整合,制作成交互性、實踐性、多元性、綜合性、趣味性較強的課堂教學情境,提出具有較強關聯(lián)性的問題,借助信息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
例如,在進行“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社區(qū)水果店新進了一批新鮮的橘子,第1天賣出了總量的4/9,第2天賣出了總量的2/9,第3天賣出了總量的1/9。一共賣出了橘子總數的幾分之幾?還剩下幾分之幾?”可以通過動畫或者生活短片的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呈現,引導學生提取題目當中包含的重要數學信息和數量關系,嘗試列出算式并計算。也可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題目的意思畫出輔助圖,通過圖式結合的方式進行計算。根據實際計算結果和整數加減法的規(guī)律,掌握分數的特性,推導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法則。另外,教師可調整情境問題當中的條件,如“第3天賣出橘子總數的1/5”,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學習與探究。
現階段,教師要全面貫徹和踐行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理念,對原有的數學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和實踐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引入全新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4~8 個學生劃分為同一個數學合作學習小組。當教師根據課堂教學進度發(fā)布相關的實踐和互動任務之后,小組長可以根據本小組學生的優(yōu)勢和特性,進行任務的細化和落實,并引導和組織小組學生積極地進行合作學習和實踐探索。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將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方法、思想轉化為實際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和能力。
例如,在進行“條形統(tǒng)計圖”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具有層次性的預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和互聯(lián)網查詢的方式了解條形統(tǒng)計圖。由“信息記錄員”對小組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記錄,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展示,教師應對表現較好的小組學生進行鼓勵。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電子課件向學生展示11 月天氣情況表,對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統(tǒng)計出各天氣在每個月出現的天數,讓學生嘗試利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進行統(tǒng)計,如畫統(tǒng)計表、利用圓圈象形圖等。向學生展示條形統(tǒng)計圖,引導學生將之和上述圖表進行對比,讓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和推導,以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的概念及其特性。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綜合實踐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和生活中進行調查,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數據。例如:本班學生出生月份;學校十字路口某一時間段內通行車輛數據;超市一天內銷售物品數量;班級當中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實踐經驗對其進行梳理,并利用本章節(jié)掌握的知識和方法將其繪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
總而言之,教師必須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眼光解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構建基于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全新課堂教學方案。明確實際的課堂教學目標,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元素,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另外,教師還必須加強對學生的認知動態(tài)、學習狀態(tài)、思維動態(tài)的了解,掌握傳統(tǒng)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弊端和局限,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和方式為學生構建全新動態(tài)化的數學課堂,引導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進行學習。此外,還要滲透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學生設計難度適中的數學合作實踐任務,引導其借助小組學生的優(yōu)勢和教師的力量攻克數學學習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