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第二中學 徐桂清
新課程改革提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最終目標,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因此,教師應當關注和尊重學生的差異,運用分層教學的模式,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數(shù)學課程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方法的必要前提。初中數(shù)學教師應當從課程標準的要求出發(fā),按照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合理劃分,通過日常觀察或者測驗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具體來說,有兩種方法:第一,將學生整體劃分為A、B、C三組。其中,A組為競賽組,由數(shù)學知識基礎好、學習能力強、成績較高的學生組成。B組為提高組,由成績中等、學習水平和能力一般的學生組成。C組為基礎組,由數(shù)學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弱、成績較為落后,且缺乏學習自主性的學生組成。在分組完成后,教師還要針對不同的小組制訂整體的教學策略,作出分層化的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A組學生需要獨立完成課后習題,并進行一定的拓展思考;B組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課程知識,完成課后習題;C組學生需要在教師、同學的幫助下完成簡單習題,掌握基本知識。不同的小組之間要相互幫助。第二,把A、B、C三組學生平均分配到每個小組,在課堂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助學習。在教學實踐當中,兩種分組的形式可以并存,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需求選擇合適的分組形式。
課堂教學活動是分層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從班級分組的情況出發(fā),設計出具有層次性的目標,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接受水平,根據(jù)他們的學習進度實時調整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教師可設計如下目標:A組學生需樹立良好的轉化思想,形成數(shù)學應用意識,能夠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B組學生需具備解決一元二次方程習題的能力,對相關概念形成深刻全面的理解;C組學生需掌握基本的知識點,能夠解答簡單的習題。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注重分層理念的滲透,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比如在課堂提問的時候,對于A組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應用性、綜合性的問題,鍛煉他們運用知識和思維創(chuàng)新的能力,如:“有一塊長方形的鐵皮,長100 cm,寬50 cm,現(xiàn)在需要在四個角各切去一個相同的正方形,折起凸出部分,制作一個無蓋鐵盒。假如鐵盒的底面積為3600 cm2,那么切去的正方形有多大?”對于B組學生,可以提出一些綜合計算類的題目,如:“解方程(x-2)2=(2x+3),(x+2)2=8x?!睂τ贑組學生,問題內容主要側重于基本概念、公式等知識,確保學生能夠夯實數(shù)學基礎,如:“3x2=5x-1的一般形式是?一次項系數(shù)是?二次項系數(shù)是?常數(shù)項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形成參與感和成就感,提升他們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動力和信心。教師應當結合教材內容和實際學情對課堂活動的內容進行分層,將學習的難度控制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內,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既要讓落后的學生理解知識,鞏固基礎,又要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有進一步發(fā)展和提升的空間。
在實施課堂分層教學活動中,“兩極”學生最容易被忽視,一種是課堂教學對他們來說過于簡單,學生感覺乏味、無趣,“吃不飽”;另一種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他們根本聽不懂,完全游離于課堂教學活動之外。對于這兩部分學生,可以從年級的層面考慮,通過社團活動的形式,對“兩極學生”進行培優(yōu)課程和基礎課程集中授課,并通過測試的方式對課程的實施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和總結評價。
在分層教學實踐中,作業(yè)通常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作業(yè)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強化對重難點的理解。但在過去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作業(yè)的內容通常是固定的,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面對相同難度的作業(yè),A組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fā)散,容易失去進取的動力,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挑戰(zhàn)精神,而C組的學生通常會感到比較吃力,容易挫傷學習的信心。這種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方法不利于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當對課后作業(yè)進行分層。
以《隨機事件與概率》一課為例,教師可針對不同的小組布置層次化的課后作業(yè)。C組學生以基礎性的題目為主,如考查學生對隨機事件、不可能事件、確定事件等概念的掌握程度;對于B組學生,在布置一定基礎習題的同時,搭配一些具有難度的題目,可給出一些例子,如“明天會下雨”“太陽從東邊升起”“水漲船高”“拔苗助長”,要求他們對這些事件的性質進行判斷;在A組中則要布置一些綜合性和開放性的題目,如:“一個紙箱中有六個大小相同的球,4顆黃色、1顆紅色和1顆藍色,從中任意取出一個球,剛好是紅球的可能性是_;任意取出兩球,得到黃球和藍球的可能性是_;一次拿出5顆球,恰好包括三種顏色屬于_事件?!蓖瑫r,要求A組學生對概率在生活中的體現(xiàn)進行分析,自主觀察和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確定事件,并對其進行整理歸類,從而擴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教師要確保作業(yè)內容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還可以鼓勵學生互相幫助來完成作業(yè),形成互幫互助制度。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每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數(shù)學教師應當將分層教學的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去,對學生進行科學客觀的分組,并在課堂教學、課后作業(yè)以及評價標準上作出合理的劃分,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讓他們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實現(xiàn)有效的發(fā)展,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教學中去,實現(xiàn)差異性、分層化的教學,推動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