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博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江蘇 南京 211100)
課程意識包含教師對課程理論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利用課程資源自我建構和開發(fā)課程的意識。長期以來,大多數(shù)教師停留在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教學意識”層面,而對課程標準、課程實施、課程開發(fā)等概念比較淡漠。教師在備課、上課、評課等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不能復制、粘貼式地使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要面對自己的學生,面對學情、校情,有針對性地選擇性使用,并思考:我為什么要教這些知識?我怎樣去教這些知識?這些知識學生掌握了嗎?另外,教師還要有跨學段、跨學科的知識儲備,對其他學科的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也要有所涉獵。
在教育教學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經驗的老教師與大學剛畢業(yè)的新教師,同時任教某一年級某一學科,教學業(yè)績往往是新教師好于老教師,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新教師的優(yōu)勢會漸漸消失。仔細想想,原因可能會有許多,但如果從課程的角度來看,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有經驗的教師知道,學生學習的是一門課程,既然是一門課程,就意味著學科知識有前有后,有重點和非重點。有些學科知識好像不重要,但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卻非常重要;有些學科知識本身非常重要,但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不起什么作用;有些學科知識本身并不重要,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也不產生多大的影響,但它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正因如此,有經驗的教師能夠根據(jù)知識點在整個課程中的重要程度和對學生后續(xù)學習是否產生影響,來安排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年輕教師,由于缺少對學科課程的整體把握,對知識點的輕重緩急沒有選擇和取舍,要求學生逐個掌握。這是對課程的誤解,所以最后失去優(yōu)勢也就在所難免。
所以,我們不能機械地將具有學科系統(tǒng)性的課程肢解為一堂一堂的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把知識點放到整堂課、整個單元,甚至整個學科課程中去考量。而現(xiàn)在我們的不少教師只有課堂,沒有課程。長此以往,即使教師每堂課都教好了,學生每堂課都學好了,但這一門課程未必能夠學得好。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用一生去備課。目前,教師共同的生存狀態(tài)就是“忙”著上課。而現(xiàn)在的問題又恰恰是:課上得越多,學生越是糊涂。我們的教育走進了“談質量”就是加班加點上課的“怪圈”。而問題就出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越俎代庖”,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還有一些教師盲目追求所謂的“自主探究”,使得教師的主導地位喪失。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方式,主動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
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就必須回到備課上來,如果教師在備課時就有了充分的準備,把學生學情融入備課之中,那么深度教學就有了起點。要充分掌握學生學情,教師就要放低姿態(tài),走近學生,了解學生,與學生做知心朋友,傾聽學生的要求和建議,從而把學情、學生的要求和建議自然地融入課堂教學設計、講課方式選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之中。
把學生學情融入備課之中,就要準確了解學生的愛好、特長和智能優(yōu)勢,以及不同的學習風格,識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教學問題,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做到因材施教。當然,不是說把課備好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就肯定高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樣的課堂教學肯定不會無效。因此,“忙”著上課不如“忙”著備課,“忙”著備課不如“忙”著研究學生。如此,深度教學才能得以有效地開展。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不管教師愛不愛學生,只要他當了教師,他就有義務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教師即使在不愛學生的情況下,也要保質保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事實上,學生喜愛老師才是課堂教學的前提。很難想象一名不喜歡甚至討厭某一位學科教師的學生,能夠認真地參與這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國自古就有“親其師,信其道”的說法。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真實地參與課堂,我們更應該提倡學生“愛”教師。師生關系和親子關系同等重要,一旦關系破裂,一切就會無解。當學生喜歡一位教師,往往也會同樣喜歡這門學科,這可以叫“愛師及課”。
當然,強調學生愛教師的重要,并不意味著教師不要去愛學生。教師愛學生是個永恒的主題,但要愛得有藝術,愛得有效果。我們不少老師在“愛”的旗幟下,做著損害學生身心的事,把“愛”異化為“關心學習”,把“關心學習”窄化為“關心成績”,體罰、心罰的現(xiàn)象屢禁不止,學生看到老師嚇得發(fā)抖,不敢說話的例子也有。因此,如果教師沒有掌握“愛的藝術”,也有可能大大地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筆者認為,教師愛學生,只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愛自己”,不能激發(fā)“學生愛自己”的愛,都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值得反思的是,當我們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強調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對教師的職業(yè)規(guī)范和師德師風要求得也越來越高、越來越細的時候,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與愛,對學習的反感甚至厭惡情緒也就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不可否認,許多教師懂得如何去關愛學生、發(fā)展學生,但更多沒有高深教育藝術的教師,反而因為自己對學生的愛而讓學生離自己更遠,教育的鴻溝也因此越來越大,深度教學也就無法得以有效開展。
周彬在《課堂密碼》中寫道:“課程標準的編制者有將‘課程課堂化’的使命。”他的意思是: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的編寫者有時不得不隱去學科內在的邏輯,而通過一個一個案例或者故事來解讀或者串聯(lián)這些學科知識。這樣一來,原本系列化、一體化的學科知識,就不得不被分割成一個個單元,這就意味著,教師要能夠理解和掌握這些案例或故事背后的學科知識點,以及學科知識點背后所蘊含的學科思想與學科思維。
每一門學科都有其學科思維,如果教師不知道本學科有哪些基本思想,那他就不可能教好這門學科。同樣地,如果一個學生用學政治學科的方法去學語文,那他不可能學好。凡是語文學得比較好的人,一定具有語文學科的思維、語文學科的學習思想、語文學科的學習策略和語文學科的學習習慣。
學科思維運用學科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思維的方法;另一個是思維的品質。學生智力之間的差異常常是思維品質的差異,所以,深度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方法,要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科思想和學科思維的培養(yǎng)上。
在教學中,教師要從課程、課堂處發(fā)力,關注學生的學情,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促進深度教學的實現(xiàn),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