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合刀草
【摘要】幼兒園教育中,結合幼兒們的實際情況,設計、組織和開展多元化的游戲活動,寓教于樂,寓學于趣,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始終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課題。民間游戲源于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創(chuàng)造、積累、改進而成的游戲活動。民間游戲應用于幼兒教育,對豐富幼兒游戲教學內容,擴展教學空間利莫大焉。文章結合教學工作經驗,從合理選擇、多項并舉、融入生活三個角度,淺談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游戲中的實施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園;實施策略;教學創(chuàng)新
大部分民間游戲對環(huán)境依賴性低,游戲開展所需的道具可以就地取材,且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娛樂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民間游戲類型豐富,不同地區(qū)的民間游戲各不相同,常見的民間游戲如跳大海、丟沙包、跳皮筋、打角角、踢毽子、滾鐵圈、打陀螺、躲貓貓、跳拱背、斗雞、老鷹捉小雞等等,不一而足。民間游戲經過一代代人民群眾的優(yōu)化,表面看似簡單易操作,內部卻大有深意,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富含教育意義。不同地區(qū)的民間游戲,游戲的類型、方式及所需道具等各不相同,映射于其中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是幼兒教育中引導幼兒觀察、學習和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載體。那么,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應如何實施與創(chuàng)新民間游戲?
1、合理選擇
客觀來說,絕大部分民間游戲都適合于幼兒開展,都能有效融入到幼兒園的游戲教育活動中。但是,幼兒年齡小,且年齡跨度較大,身體機能差異明顯,這就決定了民間游戲在應用于幼兒游戲教育活動時,需做到合理選擇,科學組織及正確的開展。按照幼兒們的年齡層次,可對小班、中班、大班幼兒設置不同的民間游戲。小班幼兒年齡最小,身體的平衡性不佳,體能也不如中班、大班幼兒。此外,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也難以適應復雜的民間游戲。因此,民間游戲中,帶有對抗性,或者說對體能消耗較大,操作較為復雜的游戲,不太適合小班幼兒。教學中,應選擇規(guī)則簡單明了,容易上手,安全性高的游戲,有序的組織幼兒開展,如跳大海、丟沙包、老鷹捉小雞等等。中班幼兒,體能較強,學習能力良好,思維敏捷。中班幼兒可選擇的民間游戲十分廣泛,如打角角、跳拱背等。這類游戲一般為兩人以上開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幼兒在游戲中可全方位的感受規(guī)則,適應規(guī)則,并嘗試著從游戲中總結經驗與技巧,以提高游戲時的勝率。至于大班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速度、耐力、靈敏度、柔韌性等方面都非常不錯,因而可以為大班幼兒選擇競爭性的民間游戲,如斗雞、踩高蹺、踢毽子等等。競爭性民間游戲,可在游戲中滲透陽剛教育,激發(fā)幼兒的競爭心理,讓幼兒變得更為勇敢、自信。
2、多項并舉
民間游戲實施于幼兒教育活動中,需結合實際情況,對游戲作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以保障游戲開展的安全性,進一步強化游戲的趣味性、教育性。時移物換,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未必與當下的幼兒一一契合。事實上,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幼兒無論在園內還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能輕松擁有大量玩具。信息化時代,幼兒們平時開展游戲使用到的玩具或道具,功能多樣,十分智能。相對而言,民間游戲,如角角、彈珠、毽子、沙包、皮筋等,大多只具有一種功能,游戲時玩法雖然多,但需要游戲者更為專注,全程投入。這樣一來,幼兒們在剛接觸民間游戲時,因為感到新鮮,對游戲興致昂揚,熱情高漲。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幼兒的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吸引,對民間游戲也就失去了興趣。為此,民間游戲在幼兒園內的開展,需從橫、縱兩個方向加以創(chuàng)新,讓傳統(tǒng)民間游戲與時俱進,在游戲玩法、功能和教育層面更上一層樓??v向擴展方面,可將民間游戲與幼兒園內的設施、設備結合起來,并在游戲設置上調整規(guī)則。橫向拓展方面,可將民間游戲串并聯(lián)起來,組合成系統(tǒng)性的游戲項目。比如說,指定一個區(qū)域滾鐵圈,達到目的地后,幼兒接著跳過三至五個拱背(軟質器材),再然后,以踩高蹺的方式越過“障礙路面”,接著快速打陀螺,并將陀螺控制向鐵圈處。以多項組合的方式,讓民間游戲相互銜接,在游戲中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協(xié)調能力等等。
3、融入生活
民間游戲源于生活,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當前,幼兒們的生活大多是家庭、園內的兩點一線。許多幼兒都是孤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缺少同齡伙伴,只好“自娛自樂”。有的幼兒會主動尋找其他小朋友開展游戲,但在很多時候,幼兒們都是聚在一起玩手機、打游戲。長時間、高頻率的接觸手機游戲,對幼兒的視力、體能和心理發(fā)展極為不利。而一些工作忙碌的家長,對幼兒沉迷游戲的情況無暇顧及。民間游戲在園內的實施,我們教師應鼓勵幼兒將民間游戲帶出校園,帶進社區(qū)、家庭。家庭生活中,幼兒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在客觀上能有效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增大運動量。民間游戲的開展,需要一定的道具,而簡單的道具,教師可教授幼兒動手制作,如用白布條纏繞成打陀螺所需的鞭子,用廢棄的紙張折疊成正方形、長方形或三角形的角角,用塑料瓶加工成“泡泡機”等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幼兒在制作玩具(道具)的過程中,動手能力得到訓練,成就感與自信心也隨之而來。通過動手制作,引導幼兒成長為生活中有心人,如學會簡單修理自己破損的玩具,而不是一味的等待家長來幫忙;學會搜集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留作材料,變廢為寶等等。
4、結語
民間游戲作為集樂趣、傳統(tǒng)、功能性與一體的活動,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用巨大,意義深遠。民間游戲種類繁多,形式各異,且對參與者的有著不同的要求。幼兒園教育中開展民間游戲,應做到合理選擇,積極創(chuàng)新,將民間游戲與園內資源有機搭配起來,引導幼兒將民間幼兒融入生活之中,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J].楊春春.當代家庭教育.2020(27)
[2]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活動中的應用[J].劉風杰,王華美.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