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成日 徐東日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典籍中強調(diào)地域與民族性差異的“華夷之辨”已經(jīng)屢見不鮮;至漢代,隨著儒家思想在統(tǒng)治階層主導地位的確立,便出現(xiàn)了“華夏”和“夷狄”并舉的說法;而到了宋朝,以朱熹為代表的義理之學,更是把華夷觀進一步發(fā)揮到了極致,在《資治通鑒綱目》中有“內(nèi)中國,外夷狄;貴王賤伯而已”(1)朱杰人等主編:《朱子語類》卷83,《朱子全書》第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31頁。的說法。一言以蔽之,華夷觀即是古代漢民族將本民族的文化體系視為先進文明,而將非漢民族的文化體系視為落后文明而產(chǎn)生的世界觀。因而,從華夷觀產(chǎn)生伊始,便逐步形成了以文化發(fā)展程度的高低作為判別“華”與“夷”的標準。而在朝鮮半島,伴隨著中國儒家學說的傳入,華夷觀也隨之發(fā)展起來。
在宋元時期,高麗王朝把中國看作“華”,始終堅持“慕華賤夷”“尊華攘夷”的華夷觀。期間雖然先后臣服于契丹、女真、蒙古的武力之下,但由于自持傳承了正統(tǒng)的中華文化,故而對契丹、女真、蒙古心存藐視,這體現(xiàn)了“尊華賤夷”的思想。
到了明朝,朝鮮半島的傳統(tǒng)華夷觀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由于明朝采取不征之策,而且在日本侵擾朝鮮半島時伸出了援助之手共同抗擊倭寇,因此視大明如父母。朝鮮朝建立后,不論在政治還是文化上,對明朝的認同更是堪稱典范。
而到了明清鼎革之后,朝鮮朝的華夷觀內(nèi)涵發(fā)生了實質(zhì)性變化,其“小中華”意識開始由強調(diào)“慕華”轉(zhuǎn)向“攘夷”。朝鮮朝不認同入主中原的滿清政權(quán),認為其是夷狄身份。滿清政權(quán)定都北京后,朝鮮朝稱其為“清國”“北國”,而對于清朝的君臣,更是稱呼其為“胡皇”“清虜”。另外,朝鮮朝的內(nèi)部公文仍沿用明朝崇禎年號,僅在送往清朝的公文中使用清朝皇帝年號。因此,不難看出對于朝鮮朝來講,清朝只是“蠻夷”的代表,明朝才是他們的“天朝”,是“中華”文化的正統(tǒng)代表。
總之,明清政權(quán)的易鼎使朝鮮朝的華夷觀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其內(nèi)涵由“慕華”轉(zhuǎn)向“攘夷”,而“小中華”意識的產(chǎn)生,則是朝鮮朝華夷觀內(nèi)涵發(fā)生變化的標志。自此,在與日本和清朝的外交中,朝鮮朝以中華文明的真正繼承者自居,這在南龍翼的使行漢詩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朝鮮與日本自古以來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高麗王朝時期,朝鮮便開始向日本派遣使團。當時朝鮮和日本兩國是在平等往來的基礎(chǔ)上互派使臣的,早期是為了溝通兩國關(guān)系,傳達交鄰信義;中間由于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爆發(fā)了“壬辰戰(zhàn)爭”,使兩國邦交一度中斷;到了江戶時代兩國才逐漸恢復了往來。根據(jù)《朝鮮王朝實錄》及《海行總載》等史料統(tǒng)計,自1607年起至1811年,朝鮮朝共12次向日本派遣使團。
南龍翼為1655年即第六批使行的從事官,從出使時間次數(shù)上看,恰好處于中段。在使行期間,南龍翼創(chuàng)作了紀行漢詩文集《扶桑錄》,共收錄漢詩280余首。其中抵達日本后的詩作,既表現(xiàn)了以南龍翼為代表的朝鮮朝知識分子對日本持輕視態(tài)度的華夷觀,也記載了在實際使行體驗中看法逐漸發(fā)生轉(zhuǎn)變的過程。這種矛盾的心態(tài)在南龍翼使行長詩《除夜,放舟行二百里,紀壯游述客懷,得二百韻排》(以下簡稱《除夜》)中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
通過《除夜》的頭兩句詩“鰈域三韓國,蠻鄉(xiāng)百粵區(qū)”(2)[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4頁。很容易看出南龍翼對日本的基本認識?!蚌l域”意為有很多鰈魚的地方?!叭n國”是指公元前2世紀末出現(xiàn)在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辰韓、弁韓三個部落聯(lián)盟,這里指代朝鮮?!靶U鄉(xiāng)”是指蠻夷之地或未開化的民族?!鞍倩泤^(qū)”是指戰(zhàn)國末期被楚國滅亡的越國人民分散在南方廣東等地形成的一個小國,這里指代日本。南龍翼在詩作的開篇便將日本視作蠻夷之國,亦是當時朝鮮朝文人對日本的普遍認知。而詩句“風從方土別,俗與語音殊”,(3)[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4頁。強調(diào)朝鮮朝和日本是風氣、習俗、語言不同的地區(qū),同時也蘊含著朝鮮朝處于文化優(yōu)勢地位的意味。
另外,南龍翼寫道:“逖矣當麗季,欽哉揀宿儒。圣朝臨御肅,文德舞干敷。納款常懷附,乘機竊覬覦”。(4)[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4頁。他認為是高麗末期的大學者鄭夢周開始在日本傳播文明,并且朝鮮開國之后也持續(xù)對日本傳播文明,然而日本卻表里不一,表面上對于朝鮮的恩惠表現(xiàn)出歸附的意向,但卻時時存在非分之想。在此,南龍翼將朝鮮視為對日本的施恩者,將日本視為文明的受容者,更將日本描述為一個背信棄義且向傳播文明的朝鮮劍鋒相向之國。由此,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南龍翼對日本的認知。
雖然無法明確南龍翼對日本的這種認知是從何時形成的,但可以肯定“壬辰戰(zhàn)爭”對他來說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寫道:“楚危陵寢辱,燕破耄倪俘。貫槊殘如拓,投鞭眾若符”。(5)[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4頁??梢钥闯?,生于朝鮮仁祖六年(1628年)的南龍翼雖然未曾親身經(jīng)歷過“壬辰戰(zhàn)爭”,且出使日本時距離“壬辰戰(zhàn)爭”結(jié)束已近60年,但他并沒有忘記日本在那場戰(zhàn)亂中給自己的國家造成的巨大傷害,對戰(zhàn)爭中日本人的行為更是極為憤怒。隨后,南龍翼在詩中提出:“源氏修鄰好,權(quán)宜出廟謨。固知湯餉葛,休謂越忘吳”,(6)[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4頁。認為對德川家康修好交鄰的請求,朝鮮只是策略性的以“權(quán)宜”態(tài)度對待。“湯餉葛”即商湯曾侍奉葛國之典故,意思是說朝鮮可以大國的地位善待日本。但隨后南龍翼便提出以史為鑒,與春秋時期越國忘記對吳國的警戒心不同,應始終保持對日本的戒備。這種認識是南龍翼使行前對日本具有的基本認識,是以當時朝鮮社會的集體共同意識為基礎(chǔ)形成的。當然,南龍翼這種先驗性的意識也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南龍翼在《除夜》中沒有隱藏自己的這種情感,并進而對發(fā)動“壬辰戰(zhàn)爭”侵略朝鮮的元兇進行了嚴厲的控訴,如“鼠卑終變虎,狼狠且生貙”。(7)[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5頁。南龍翼將豐田秀吉比作戴著老虎面具的鼠、兇狠的狼,對他的痛恨溢于言表。而后,南龍翼將對豐臣秀吉的厭惡延伸到了日本天皇身上。他寫道:“立國雖悠邈,稱皇實矯誣。傲如南粵尉,驕甚北單于。”(8)[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5頁。這幾句詩表現(xiàn)了南龍翼對被稱為天皇的日本國王的嘲諷,將之比作“粵尉”“單于”等蠻夷之邦的首領(lǐng),認為其假借皇帝的名義以行誣罔。在南龍翼眼中,如今的日本可謂是“祭典叨圜嶠,宮衣僭翟褕。創(chuàng)從王狹野,衰自后醍醐。子噲甘心與,蕭公苦口殂。建元真可笑,鬻印一何愚”。(9)[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5頁。無論是祭天儀式,還是宮中服飾,無不顯露著可笑之處,甚至日本天皇竟然聽命于自己的臣子關(guān)白,像個傀儡一樣在關(guān)白掌控的官員的任命狀上蓋章,這使得南龍翼感到日本的統(tǒng)治階層荒唐可笑。
接著,南龍翼又對德川家康進行了一番評論,他認為“緬想家康業(yè),猶稱膽氣粗。才如資遠鷙,世作假威狐。大任傳童子,稚年類匹雛。操權(quán)逾指鹿,享富過專羭”。(10)[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6頁。由此可知,南龍翼對于登上關(guān)白之位的德川家康操控日本天皇、壟斷國家政治的行為十分反感。這與他從小受到儒家思想熏陶、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此外,南龍翼的漢詩還展現(xiàn)了朝鮮的文化優(yōu)越意識,以文化的施惠者自居。而要成為文化的施惠者,則必然要在文化方面強于對方,因此在《除夜》中,南龍翼介紹了使團成員:“此行從者盛,吾客待而俱。李白詩清逸,金生筆勁癯。鄭虔書亦絕,韓干畫堪摹”。(11)[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5頁。尤其突出敘述了使團中的文官以及他們的文學和學術(shù)才能。其中,讀祝官李明彬的詩歌“清逸”,而兩位寫字官金義信和鄭琛則書法勁絕,畫員韓時覺繪畫亦“堪摹”。這明顯地表現(xiàn)出南龍翼的文化優(yōu)越意識。因此,可以說包括南龍翼在內(nèi)的朝鮮通信使們在與日本文人、學者的交流中,對于自己在文化上的優(yōu)勢深感自豪。
綜上所述,南龍翼對日本的鄙視表現(xiàn)為對其政治體制和文化整體的輕視和展現(xiàn)自我文化的優(yōu)越性,這種認知和態(tài)度是當時朝鮮知識分子所普遍具有的,是一種先驗性的心理。
南龍翼在《除夜》中不僅表現(xiàn)了對日本的藐視和文化優(yōu)越意識,同時亦有對日本的肯定與贊美,特別是看到日本幾個大都市的繁華景象,表現(xiàn)了文人個體體驗的客觀性。
再生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是指將廢棄的混凝土經(jīng)過機械破碎、清洗、分級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與級配混合,部分或者全部代替天然粗細骨料,再加入水泥、水等拌和而成的新型混凝土[1]。再生混凝土從根本上解決了廢棄混凝土的處理問題,節(jié)約了天然骨料資源,具有顯著的社會、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效益[2]。再生混凝土在破碎過程中,使得再生骨料棱角過多,針狀再生骨料所占面積過大,并且破碎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內(nèi)部橫向裂縫,使得再生混凝土強度降低[3]。
南龍翼抵達大阪后,他寫道:“大坂雄仍麗,長洲淺更污。樓舡欄又檻,汀草荻兼蘆。雜貨分連隧,層城抱曲阇”。(12)[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5頁。對比之前經(jīng)過的長洲,南龍翼看到了有欄桿和地板的大型樓船,擺放著各種各樣商品的街道,以及圍抱蜿蜒道路雄偉挺立的王宮,鮮明的對比給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達東京后,當高高聳立的愛宕山和雄壯的淺草寺映入眼簾時,他贊嘆道:“山高名愛宕,寺壯大浮屠”。(13)[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5頁。更使南龍翼感到驚訝的是日本京都人口十分稠密,他用“簇簇”“森森”二詞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街上行人像螞蟻和蜘蛛群一樣的情景。這些都超出了來此之前南龍翼對日本的認知,在《除夜》的其他部分也可看到這樣的描述,如“作巧橋镕鐵,探奇觀揭珠。東登安土嶺,下俯近江湖。赴壑潮皆應,通渠地最腴。陂長浮楚夢,藪密勝秦陓。佐邑移苕霅,濃州埒莒邾”,(14)[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55頁。描寫了南龍翼從東京出發(fā)到江戶期間觀賞到的風景。詩人看到用銷熔的鐵造橋以及用珠子裝飾的樓閣,從中感受到了日本發(fā)達的冶煉技術(shù)和精良的手工藝水平。隨后登高而望,肥沃的土地溝渠縱橫,比楚國的云夢大澤(15)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總稱。還要豐饒,湖澤星羅棋布,比秦國的楊陓(16)古澤藪名。《爾雅·釋地》:“秦有楊陓。”還要密集,還有像苕溪和霅溪一樣清幽的村莊。由此看出日本除了發(fā)達的工業(yè),還擁有富饒的土地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這些景象使南龍翼感到萬分驚奇。名古屋的景象令其更加驚訝,他看到浮橋連接著小船,削山而建的平坦大路,珠寶商鋪和酒肆林立,富士山昂然屹立,山頂帶著原始氣息的冰雪終年不化。這些人文和自然景觀在朝鮮是難得一見的風景。
南龍翼在《富士山歌》中亦贊嘆道:“迥壓洋瀾吐納潮,秀如空中之樓畫中之閣,矗矗臨池沼。絕頂平衍不尖細,環(huán)如億丈之城千雉之堞,井井立旗旐。壯如項王獨杖八尺劍音啞叱咜,大破巨鹿之軍降齊趙。雄如尋邑長驅(qū)百萬兵虎豹犀象,布列昆陽之陣戰(zhàn)方挑?!?17)[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44頁。他用“秀”“環(huán)”二字形容富士山的高聳之勢,用“壯”“雄”二字形容富士山的雄壯之氣,而且以項王巨鹿之戰(zhàn)、劉秀昆陽大捷等歷史典故,更加形象地突顯此種氣勢。
日本是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豐富的物產(chǎn)資源和發(fā)達的工業(yè)技術(shù)的國家,這些客觀體驗與南龍翼先驗意識中的日本大相徑庭,使得他內(nèi)心的華夷觀產(chǎn)生了動搖。本來在南龍翼心里日本應該是一個野蠻未開化的國度,然而通過親身體驗,詩人發(fā)現(xiàn)日本的文明與中國相比或許都毫不遜色,之前那種蔑視的態(tài)度正逐漸弱化。雖然南龍翼不想承認,但事實勝于雄辯,現(xiàn)實中的日本已經(jīng)在經(jīng)濟、技術(shù)等方面顯示出了開始趕超朝鮮的趨勢,這也使得南龍翼在潛意識中要在其他方面否定日本。因此,南龍翼在詩歌的最后對風俗、宮室、衣服、飲食等文化習俗方面進行了負面的描述,進而表達對日本的否定與輕視。由此可知,南龍翼的個體意識與當時朝鮮社會對待日本的態(tài)度上的集體意識基本保持了一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南龍翼與第二批使行的李景稷(1577-1640)以及第十批使行的曹命采(1700-1764)都是以從業(yè)官的身份出使日本的,但是他們對待日本的態(tài)度卻不盡相同。李景稷出使是希望日本放還“壬辰戰(zhàn)爭”期間被抓的朝鮮俘虜,而日本方面雖然釋放了俘虜,但并不承認“壬辰戰(zhàn)爭”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因此,李景稷對日本持否定和丑化的態(tài)度;而曹命采使行時的情況又有所不同,當時距“壬辰戰(zhàn)爭”發(fā)生已過百余年,朝鮮朝對日本的負面情緒已經(jīng)淡化,而且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國關(guān)系得到了明顯改善,故曹命采對日本持肯定和贊賞的態(tài)度。
總體而言,南龍翼在《除夜》一詩中既表現(xiàn)了對于日本的批評、貶低和蔑視,也肯定了日本在經(jīng)濟、技術(shù)方面的先進。前者是基于南龍翼對日本的先驗性認知,是當時朝鮮知識分子華夷觀及社會集體意識的呈現(xiàn);后者則表現(xiàn)了其知識分子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文人氣質(zhì),是當時朝鮮知識分子萌發(fā)危機意識的征兆,這種對外認識在當時是頗具前沿性的。
1666年,南龍翼以謝恩兼陳奏使副使的身份,作為燕行使出使了清朝。在出使過程中,南龍翼同樣創(chuàng)作了紀行漢詩文集《燕行錄》,共收錄漢詩90余首,作為文臣他用詩歌表達了對于清朝的藐視和對正統(tǒng)中華文明的懷念,這也可以說是朝鮮文人“小中華”意識的外在表現(xiàn)。
使行出發(fā)不久,南龍翼一行來到了鳳凰城邊門,詩人寫道:“鳳凰城外甲軍迎,麻貝仍將博氏并。恰似馬州初渡日,班衣殊俗使人驚”。(18)[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4頁。經(jīng)過一定的通關(guān)程序后,清朝翻譯官和軍事負責人麻貝出來迎接他們。雖然護衛(wèi)使臣的清軍與去日本大馬島時相似,但當時清人的“班衣”和“殊俗”還是讓使行團的人大吃一驚。此時,南龍翼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遠離祖國,身處異國他鄉(xiāng)。此后,清朝的衣冠、風俗、言語、禮儀等都與南龍翼所認知的擁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截然不同。例如,使行團投宿金家莊期間,看到“羌兒數(shù)歲能華語,乞得房錢即扣頭”,(19)[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4頁。經(jīng)過閭陽時目睹了“胡兒還習字,漢女亦簪花”,(20)[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6頁。最后,即便到了北京,詩人仍看到“羌兒劍橫腰,漢女花插髻”(21)[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70頁。的景象。南龍翼在進京路上的所見所聞使其感受到了明清王朝更替的歷史現(xiàn)實,“羌兒”很小便學會了漢語,“胡兒”也學會了漢字,“漢女”亦在發(fā)髻上插花,這些都表明了“用夏變夷”,而這與當時朝鮮華夷觀認為華與夷不可轉(zhuǎn)變的觀點是相矛盾的,因而給南龍翼等文人以很大的觸動。
與南龍翼一同使行的書狀官孟休徽曾說道:“人咻語莫解,俗變頭盡剃”。(22)[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70頁。他感到人們說的話很難理解,風俗也變化了,都剃了頭發(fā)。這與1645年清朝發(fā)布的“剃發(fā)令”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滿族統(tǒng)治者在入關(guān)之前,在關(guān)外已然推行“剃發(fā)易服”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發(fā)式、更換服裝,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發(fā)易服,作為臣服的標志。據(jù)《滿清稗史》記載,清軍于1644年入關(guān)時曾頒布“剃發(fā)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于是公開廢除此令,1645年多爾袞再度下令頒發(fā)“剃發(fā)令”。
《孝經(jīng)》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睗h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發(fā),男女都要把頭發(fā)綰成發(fā)髻盤在頭頂。這一發(fā)式在儒家的衣冠禮儀中有著重要地位,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打破元代胡俗,按照舊制恢復了衣冠的傳統(tǒng),朝鮮也傳承了這一禮制。因此,朝鮮朝使團對發(fā)式的變化給予了高度關(guān)注,因為他們明白衣冠制度具有傳統(tǒng)的中華文明的象征意義。當看到這一禮制出現(xiàn)如此改變后,南龍翼不禁發(fā)出了“衣冠文物一夢忙兮”(23)[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71頁。的慨嘆,他用“唐崇業(yè)竟圮,漢黷民先弊”(24)[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70頁。的詩句表達自己的遺憾之情。不僅如此,南龍翼在廣寧城時寫道:“城中漢兒雜胡兒,指點衣冠還自疑”,(25)[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5-266頁。在豐潤縣時亦云:“漢女羌兒雜語言,釋迦關(guān)帝同祠屋”,(26)[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8頁。均表達其很難欣然接受中原華夷混俗的現(xiàn)實??芍^是“已矣綱常今已斁,空教志士淚浪浪”,(27)[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8頁。認為中原文化已經(jīng)嚴重地呈現(xiàn)出濁亂的局面。甚至當1681年謝恩使李泌將要出使清朝,希望南龍翼能給些建議時,南龍翼說道:“文華已覺為余事,不必令人到底驚”。(28)[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46頁。他認為正統(tǒng)的中華文明已經(jīng)消失,無論看到什么都不必太過驚訝。
后來,使行團入宮覲見清朝皇帝,當時與他們一同覲見的還有蒙古使者。在南龍翼看來蒙古乃蠻夷,相貌猙獰,且渾身上下散發(fā)著“腥臭”,而本國的書狀官恰好與之相鄰,南龍翼以此作為笑料開起了書狀官的玩笑。而后受到召見來到大殿之上,看到了坐在“寶座”之上的皇帝。根據(jù)南龍翼使行的時間推算,當時清朝的皇帝是1662年登基的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南龍翼說他是“藐然一小單于”,(29)[朝]南龍翼:《壺谷漫筆》(天卷),http://kostma.korea.ac.kr/data/des/RIKS+CRMA+KSM-WZ.1680.0000-20140417.TOYO_1321/IMG/TOYO_1321_001/0050.jpg。筆者認為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說其年齡小,這也符合事實,當時康熙才十多歲;其二則帶有貶低之意,南龍翼并沒有使用皇帝一詞,而是稱其為“單于”,“單于”是女真族對其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的專稱,很明顯南龍翼認為康熙不是中華文明燭照下的正統(tǒng)帝王,而是蠻夷部落的首領(lǐng)。
然而,筆者也注意到,南龍翼并非盲目地全面否定清朝。如他在北京看到帝王所居住的宮殿后,發(fā)出“北京宮闕城池之壯,倭京江戶俱無并擬者”(30)[朝]南龍翼:《壺谷漫筆》(天卷),http://kostma.korea.ac.kr/data/des/RIKS+CRMA+KSM-WZ.1680.0000-20140417.TOYO_1321/IMG/TOYO_1321_001/0050.jpg。的感嘆,又如他寫道:“諸臣以下,次第入門,寂無一嘩,拜禮時,一齊與跪,無一參差,此蓋遵用明朝禮節(jié)之致。而我國舉動時,必多喧聒,紛沓見笑于彼人,誠可愧也”。(31)[朝]南龍翼:《壺谷漫筆》(天卷),http://kostma.korea.ac.kr/data/des/RIKS+CRMA+KSM-WZ.1680.0000-20140417.TOYO_1321/IMG/TOYO_1321_001/0050.jpg。這里南龍翼對比了朝鮮與清朝的朝堂禮節(jié),認為本國的臣子在覲見時過于喧嘩吵鬧,不尊禮制。這樣的記述雖是只字片語,但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南龍翼清醒地認識到清朝的強大以及本國的不足,這在當時亦是難能可貴的。
總之,當時朝鮮的華夷觀及其“小中華”意識對南龍翼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他以鄙視的眼光看待中華文明的文化異質(zhì)現(xiàn)象,其關(guān)注的重點是衣冠、風俗、語言、禮儀等能夠代表傳統(tǒng)中華文明禮制的外在表現(xiàn)。盡管清朝京都的壯美與朝堂禮制的儼然使南龍翼的內(nèi)心受到了一定的觸動,然而中原華夷混俗的現(xiàn)實還是讓他深深地感到無奈,發(fā)出了“何時復見漢官儀,往事悠悠不可追”(32)[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6頁。的慨嘆。雖然南龍翼知道要復興明朝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受到“北伐論”影響的他仍幻想著能夠“孝辟文以重光”。(33)[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71頁。
在出使清朝的過程中,南龍翼親眼看見了中原華夷混俗的現(xiàn)象,使他更加懷念明朝的中華文明。行經(jīng)遼陽城時南龍翼寫道:
客到遼陽城,城郭亦非矣。新城盛人煙,舊城余殘壘。
自感代廢興,何論疆彼此。依然駐蹕山,宛爾太子水。
白塔尚無恙,華柱何處是。獨立望滄海,疑逢管處士。
——《遼陽行》(34)[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5頁。
遼陽是一座有著2 400多年歷史的古城,在歷史上是軍事重鎮(zhèn)、兵家必爭之地。朱元璋稱帝伊始便對此地用兵,后來成為明朝統(tǒng)治遼東地區(qū)的軍事要塞,也是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方。后來,努爾哈赤在統(tǒng)一北方各部后,于1621年率軍攻占遼陽城,暫時遷都于此,之后于順治十年(1653年)設(shè)置遼陽府管轄此地。由于經(jīng)過了多次戰(zhàn)爭的洗禮,因此南龍翼看到“新城盛人煙,舊城余殘壘”的景象,并生出百廢待興之感。當南龍翼看到安然無恙的白塔時,卻突然提出“華柱何處是”的疑問?!叭A柱”即華表柱,是一種中華傳統(tǒng)建筑形式,在南龍翼看來華表柱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因此,這句詩暗含著正統(tǒng)的中華文明是否還存在的深層憂慮?!肮芴幨俊笔侵笘|漢時期的管寧,漢末天下大亂時,他與邴原等人至遼東避亂,并在當?shù)亻_始做講解《詩經(jīng)》《書經(jīng)》,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在這里,無論是華表柱,還是管寧的教化之典,都暗含著對正統(tǒng)中華文明的懷念,在南龍翼心中只有明朝才是中華文明的代表。所以,這首詩實際上表達了南龍翼對明朝的懷念。
南龍翼對明清易鼎表達了自己的悲痛之情,如“白草黃沙常極目,崩城破壁幾傷魂?!?35)[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5頁?!罢f盡中宵過江夢,帳前殘燭盡情啼?!?36)[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5頁。“噫吁戲往事悠悠不可追,閭山無語悲風吹?!?37)[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6頁?!爸更c遺墟何處是,三韓使者淚雙添。”(38)[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6頁。這幾句詩中的“白草黃沙”“崩城破壁”“殘燭”“遺墟”均給人以凄涼之感,而“傷魂”“啼”“悲風”“淚”等詞語更是形象地表達出詩人內(nèi)心的悲傷,他還寫道:“東八站盡蕭條,遼東亦無可觀,廣寧、寧遠、蘇州等地可見昔日關(guān)防重地,而崩城破壁,令人殞淚。”(39)[朝]南龍翼:《壺谷漫筆》(天卷),http://kostma.korea.ac.kr/data/des/RIKS+CRMA+KSM-WZ.1680.0000-20140417.TOYO_1321/IMG/TOYO_1321_001/0048.jpg。其實在剛剛出發(fā)時,便已經(jīng)“無言意自哀”,(40)[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2頁。帶著一種悲哀的情緒。南龍翼在經(jīng)過箕子墓時亦寫道:“遺墓千年遠客過,瓣香燒處感懷多。燕京到底傷心地,擬和殷墟麥秀歌。”(41)[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3頁。據(jù)《高麗史》記載,肅宗七年(1102年)十月壬子朔,“禮部奏:我國教化禮儀,自箕子始,而不載祀典。乞求其墳塋,立祠以祭”。(42)[朝]鄭麟趾:《高麗史》,臺北:莊嚴文化實業(yè)有限公司,1996年,第556頁。從那時起,箕子墓受到歷代王朝君王的祭奠與修繕。南龍翼在拜謁箕子墓時,聯(lián)想當年清朝出兵朝鮮,固有“燕京到底傷心地”之感,進而想要擬和商紂王叔父箕子朝周時慨憤而作的詩篇《麥秀歌》??傮w而言,南龍翼出使清朝的感情基調(diào)是悲痛的。
直到到達山海關(guān)偶遇守城將領(lǐng)張維新時,南龍翼低迷的情緒才得以緩解。張維新如同老朋友一樣熱情地接待了南龍翼,邀請他們一行進入會客廳就座,但卻不坐在主座的位置上,這種謙遜的待客之道給南龍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維新介紹自己是山東人,因為戰(zhàn)亂很小就失學了,在這點上南龍翼十分同情他,因為南龍翼少年時期也是在戰(zhàn)亂中度過的,只是幸運一些沒有失學,相似的經(jīng)歷拉近了二人的距離。“羨我猶漢儀,慚渠已胡服”,(43)[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7頁。張維新對南龍翼等朝鮮使臣仍然堅持傳統(tǒng)的中華禮儀表示羨慕,對自己接受胡人的服制表示慚愧,這種尊周攘夷的思想傾向與南龍翼如出一轍。張維新不僅無法忘記中華舊制,而且拒絕異質(zhì)的飲食文化,“進饌滌腥膻,行酒去酥酪”,(44)[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7頁。為使臣們準備了美味的酒菜。隨著宴會氣氛的逐漸熱烈,張維新喚出童仆演奏樂器,其聲音凄婉悲傷。雖然曲終人散不可避免,但張維新與南龍翼在共同的情感基調(diào)下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共鳴,可謂是相見恨晚,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對此,南龍翼“始知關(guān)內(nèi)心,不比關(guān)外俗”,(45)[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7頁。認識到雖然自己與張維新遠隔千里,但二人對明朝中華文明的懷念卻是一致的。南龍翼在與張維新依依惜別之時,囑咐其不要忘記朝鮮使臣,而張維新也懇請南龍翼在返程時能夠再次相聚。南龍翼認為張維新之所以如此熱情地款待他們,是因為“心慕我國之獨保冠帶故也”。(46)[朝]南龍翼:《壺谷漫筆》(天卷),http://kostma.korea.ac.kr/data/des/RIKS+CRMA+KSM-WZ.1680.0000-20140417.TOYO_1321/IMG/TOYO_1321_001/0049.jpg。
南龍翼既是使臣,同時更是位文人,在使行過程中不忘來到角山寺,他注意到了幾首刻在石碑上的詩文。其中兩首詩的原詩標有萬歷年號,南龍翼據(jù)此推斷作者應是明朝文人,于是他欣然創(chuàng)作了次韻詩,然而因為沒有附原韻,筆者不好推測原詩的內(nèi)容,但第三首詩南龍翼特意附了原韻,可見他對這首詩非常重視。該詩如下:
石徑攀蘿坐復行,芙蓉青簇萬峰晴。
林浮煙火三家市,月壓華夷萬里城。
僧定松堂蒼鼠竄,客來云壑暮鐘鳴。
不知滄海何時變,笑倚層巒問太清。(47)[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68頁。
詩的前半部分以寫景為主,詩人順著山間石徑來到了半山腰的角山寺,俯瞰山腳下人煙稀少的城鎮(zhèn)?!霸聣喝A夷萬里城”一句中提到了“華夷”,筆者認為南龍翼之所以將原作摘抄下來與此有很大的關(guān)系。據(jù)史料記載,吳光義曾擔任兵部職方司,出轄山海關(guān),任職期間收留了三萬流亡者,詩中的“華夷”極可能就是指這些因明朝與女真交戰(zhàn)而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的流亡者?!安恢獪婧:螘r變”一句則是說現(xiàn)在這種混亂局面什么時候才能夠改變,換句話就是明朝何時能夠消滅女真還給百姓一個太平盛世。這恰恰與南龍翼內(nèi)心深處希望明朝能夠復興不謀而合。
因此,在南龍翼的主觀認知中,明朝不僅僅對朝鮮朝有再造之恩,更重要的是它在衣冠、風俗、語言、禮儀等文化禮制方面完整地體現(xiàn)了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是承載中華文明的歷史實體。而明清鼎革后,伴隨著明朝的滅亡,南龍翼內(nèi)心唯一能夠代表中華文明的精神支柱隨之崩塌,“心郁結(jié)兮魂飛揚”(48)[朝]南龍翼:《壺谷集》,《韓國文集叢刊》第131輯,首爾: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71頁。是其情感的真實寫照。
無論是出使日本還是清朝,南龍翼的使行漢詩都自然而然地反映著他的華夷觀和“小中華”意識。一方面,在對待日本和清朝的態(tài)度上,受到儒家傳統(tǒng)華夷觀的影響,南龍翼對兩國的人文風俗表現(xiàn)出了蔑視的心態(tài),對出使之前潛意識中還處于蠻夷狀態(tài)的日本和清朝本能地產(chǎn)生了鄙視的心理;但另一方面,使行體驗使南龍翼感嘆于兩國的發(fā)展,尤其是他感受到日本經(jīng)濟文化的繁榮以及清朝國力的強盛和禮制的完備,使他固有的華夷觀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意識到了在東亞漢文化圈的華夷秩序中,朝鮮朝的“中華文明”優(yōu)勢并非自己想象的那般強大。因此,與當時朝鮮社會單純強調(diào)文化優(yōu)越性及蠻夷意識的華夷觀相比,南龍翼的認知要更加全面和客觀。這對我們深入研究華夷觀在朝鮮半島的發(fā)展及演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