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櫻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大學是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的搖籃,是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日語教學的重要陣地。對于日語教學而言,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及培養(yǎng)學生日語實際交際和運用能力。日語翻譯課程是一門重實踐的課程,它要求學生除了掌握必要的聽說讀寫能力外,還要具備日語翻譯的能力,包括對日本文化、經貿、旅游等多方面知識的翻譯。隨著中日關系的緩和,中日企業(yè)間的合作交流越來越多,企業(yè)對日語翻譯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對應用型翻譯人才的需求量更大。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高校應在日語翻譯教學中發(fā)現問題,以培養(yǎng)社會和企業(yè)需要的應用型翻譯人才為目標,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體系,實行教學改革。
日語專業(yè)學生除了開設日語翻譯課程外,還開設了基礎日語、中級日語、高級日語、日語視聽說、日本文化、日語會話、日語閱讀、日本概況等課程。其中基礎日語、中級日語和高級日語作為日語的基礎和核心課程,課時相對較多,而其他口語、聽力、翻譯課程課時安排較少,一星期課時最多4節(jié),且不是每一個學期都有這門課程,只有在高年級的時候才開設這門課程,授課時間短,內容多,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另外,日語翻譯課程設置上,理論教學時間比實踐教學時間要長,課程設置的不合理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到了日語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很難滿足日語人才市場對日語翻譯人才的需求。另外,課程考核多是以期末測試為主,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課程考核的依據,這種單向的考核機制不能全面考核學生。為了應對考試,學生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課程考試上,只注重筆試成績的高低,忽略了自身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鑒于此,高校應通過人才培養(yǎng)方案改革,調整目前不合理的課程設置,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日語教學應重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日語翻譯課程的教師應當是具備扎實理論基礎、豐厚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教師,而往往從事日語翻譯課程教學的教師只是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缺少豐富的實踐經驗,甚至很多教師從未參與過翻譯實踐活動,僅僅是依賴教材紙上談兵,自身經驗的缺失不能給學生教學帶來實際幫助。而且很多高校也沒有安排日語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也沒有提供外出實踐學習的機會。另外,近年來,全國的大專院校都在擴招,學生人數的劇增使原本飽和的師資形成缺口,教師任務量由此增加,很多教師一人承擔多門教學任務,教學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教學方法傳統(tǒng)是現行日語教學中的又一常見現象。由于大部分日語教師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大量的教學內容,且要讓學生通過各種過級考試,且日語語法復雜多變,句型結構與漢語不同,學起來費時費力,教起來也挺困難,所以,傳統(tǒng)教學法偏重知識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不是個別院校的個別現象,它具有普遍性。
日語專業(yè)雖然不是新興專業(yè),但在教學中還是有很多不成熟的方面,首先表現在教材上,尤其是日語翻譯教材數量更少。這些教材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介紹日語翻譯的方法、字詞匯及句子、段落等對實際案例進行講解,第二種類型則是根據文章題材學習經貿、旅游、科技等內容。[1]。日語翻譯教材的不完備還表現在多集中在日語筆譯方面,口譯的教材相對更加薄弱。教材的不完備對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對學生翻譯能力,特別是對學生口譯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受到直接的影響。
如前所述,語言教學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活動,日語翻譯課程是一門重實踐的課程,而很多高校的日語翻譯課程設計,理論教學課時比實踐教學課時要高出很多倍,另外,實踐教學中也缺少實習平臺,去外企實習的機會有限,現行的翻譯教學忽視了語言實踐活動對日語教學的主導作用,教學模式還是以課堂講授教學為主,理論脫離了實踐,以至于學生不能通過實踐提高實際日語運用能力。
課程結構設置對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科學合理的專業(yè)結構設置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起點,同時也是一個學校能否跟上時代潮流大步發(fā)展的重要標準。[2]針對目前日語翻譯課程課時少、課時分配不均等現狀,高校應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fā),從培養(yǎng)應用型日語翻譯人才出發(fā),適當增加課時,并將理論教學課時縮減,增加實踐教學課時,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以便學生能學以致用,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合理分配課時,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既能適應人才需求的培養(yǎng)模式又能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應改革現有考核機制,不能單純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日語水平的標準,而應全面、綜合地考核學生。比如,可以設置周測試形式,每周對學生掌握的知識進行測試,期末的時候進行匯總算出平均成績,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出現期末考試投機取巧的問題,還能通過每周的測試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考核形式也應多樣化,不能局限于筆試一種,應增加課堂表現、平時測試、練習等多方面的考核,健全考核機制。
翻譯是外語學習中綜合能力要求最高的階段,自然對擔任翻譯課的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翻譯重實踐,因此,翻譯課程的教師應具備實踐教學的能力,不能只是紙上談兵。翻譯又包括筆譯和口譯兩種,筆譯和口譯所需專業(yè)技術能力有細微的差別。因此,翻譯課程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參與社會實踐,才能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美國學者埃德加· 戴爾在1946年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中指出:第一層次的“聽講”,學習者只能掌握5%的內容,學習效率最低;第二層次的“閱讀”可以保留10%;第三層次的“視聽結合”,知識保留20%;第四層次的“演示”可以保留30%,第五層次的“學習合作”可以保留50%;第六層次的“實踐練習”,知識可以保留到75%;第七層次的“教授他人”知識可以保留90%,學習效率最好。[4]可見,好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效果有著直接影響。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應盡可能讓學生參與進來,自主學習,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提升教學實效。除了傳統(tǒng)講授法外,教師還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需要加入情景教學、翻轉課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多種參與性教學方法,從聽覺、視覺等多角度進行語言教學,開闊學生視野,通過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完善教學體系,使高校日語教學逐步走上務實、活躍、高效的健康軌道,開創(chuàng)日語教學的新局面,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學習需要環(huán)境,語言學習更需要語言環(huán)境。正如本杰明·布盧姆(Benjamin Bloom)所指出的,教學環(huán)境是一種能塑造和強化學生行為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教學環(huán)境這一重要教學因素在教學活動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影響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內在機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探索教育規(guī)律,提高教學質量。[5]可見,好的語言環(huán)境能帶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語言環(huán)境包括課堂語言環(huán)境和社會語言環(huán)境兩種。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交流場景,營造語言氛圍,通過小組演繹、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為日語翻譯課程營造一個語言學習環(huán)境,還能彌補教材不足的缺陷,讓學生將關注點從教材內容轉移到語言運用上。另外,學校還可以通過校園櫥窗、校園廣播等加大日本文化宣傳,通過日語演講比賽、日本文化節(jié)、日語翻譯大賽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升日語教學實效。
翻譯的應用能力需在實踐中得到發(fā)展和驗證。[6]只有通過實踐教學才能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做到學以致用,另外,通過實踐學生才能發(fā)現自身不足,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找準方向,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目前很多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往往是重視理論教學,忽視語言應用教學的,也沒有開拓日語實習基地,且實習期短。為了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高校應努力開拓實習基地,為學生搭建實習平臺,讓學生通過實習或社會實踐等方式鍛煉自己,充分發(fā)揮語言實踐對日語教學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綜上所述,日語翻譯課程在教材、教學方法、教師隊伍建設和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高校應從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入手,通過營造語言環(huán)境、多種教學方法并用、開拓實習基地、加強業(yè)務學習、合理課程設置等方面改革現有教學模式,彌補目前日語翻譯課程教學中的不足,提高日語教學水平,培養(yǎng)出更多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日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