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四川比較文學四十年

2021-11-27 19:07謝逸雯
攀枝花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四川大學比較文學文論

張 叉,謝逸雯

(四川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改革開放后,中國比較文學開始自覺,“而四川比較文學也同時煥發(fā)出勃勃生機”[1]180,“在中國得到復興而蓬勃發(fā)展”[2]11。曹順慶、王濤十年前撰文,大體以十年為單位,把改革開放后四川比較文學的發(fā)展歸納為四川比較文學的自我覺醒期、四川比較文學成長為中國比較文學一只不可或缺且強有力的生力軍時期與世界格局中四川比較文學的形成期三個階段[3]126?,F(xiàn)在,又一個十年過去,四川比較文學完成了第四階段的發(fā)展,進入了成熟期,有必要重新加以總結。鑒于此,這里大致以1979—1988年、1989—1998年、1999—2008年與2009—2018年四個階段為線索,對新時期四川比較文學四十年的發(fā)展作一個簡單的綜述。

一、第一階段(1979—1988)

1979—1988年是新時期四川比較文學四十年發(fā)展的第一階段,是四川比較文學的自我覺醒時期。

(一)第一階段的研究隊伍

在第一階段,國家剛開始改革開放,百廢待興,人才匱乏,四川比較文學的狀況也與此相似。從隊伍情況來看,一些對比較文學有濃厚興趣、立志從事比較文學研究的人士開始積極從事研究工作,逐漸形成了一個研究群體,主要成員有楊武能、曹順慶、何開四、王錦厚、龔翰熊、陳厚誠、張良春、朱徽、肖明翰等,除了楊武能等少數(shù)是較為年長的專家外,其余大多數(shù)是一批年紀二三十歲、風華正茂的青年學者。他們手起家,自力更生,力量略顯單薄。但是,他們風華正茂,斗志昂揚,煥發(fā)出了很大的活力,表現(xiàn)出了巨大的潛力。他們中最具實力、成就最大的是楊武能,而曹順慶則初露鋒芒,他的中西比較詩學是“四川比較文學最先為國內(nèi)外所矚目”[1]182的研究。

(二)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

在第一階段,四川學者的比較文學論文主要有楊武能發(fā)表在《讀書》1982年第3期的《歌德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2年第3期的《歌德在中國》,《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年第3期的《歌德——“魏瑪?shù)目追蜃印薄?,《人民日報?982年3月17日的《張聞天論<浮士德>》,《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年3期的《歌德——“魏瑪?shù)目追蜃印薄?,《翻譯通訊》1985年第10期的《我譯<維特>》,《外國文學研究》1987年第2期的《馮至與德語文學》。

曹順慶發(fā)表在《中國比較文學》1984年第1期的《“迷狂說”與“妙悟說”》,《學術月刊》1984年第8期的《論西方現(xiàn)代派文藝表現(xiàn)說與中國古代文藝表現(xiàn)說》,《文藝評論》1985年第1期的《含蓄與朦朧——中西文藝理論比較研究札記》,《江漢論壇》1986年第1期的《質(zhì)樸平淡與濃烈奇特——中西比較詩學研究札記》、《文藝研究》1986年第4期的《和諧說與文采論》。

其他如龔翰熊發(fā)表在《郭沫若研究???979年第2輯的《郭沫若與外國文學》,王錦厚發(fā)表在《山西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1期的《注意郭沫若的“秘密”》,李保均發(fā)表在《文學評論》1980年第1期的《郭沫若泛神論思想探源》,羅鋼、陳莊發(fā)表在《中國比較文學》1985年1期的《東西方浪漫主義文藝思想的幾點比較研究》,謝真元發(fā)表在《西南民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的《藏戲與宗教》。

在第一階段,四川學者的比較文學著作主要有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出版曹順慶編著的《中西比較美學文學論文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出版他著的《中西比較詩學》與四川大學出版社1986年出版王世德的《美學新趨勢》。

在第一階段,楊武能的中德文學關系研究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他的《歌德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等成果得到國內(nèi)外學術界的重視和贊賞。曹順慶的中西比較詩學研究在中外學者中最引人矚目,其《中西比較詩學》引領著中國比較詩學的發(fā)展。

二、第二階段(1989—1998)

1989—1998年是新時期四川比較文學四十年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是四川比較文學的逐漸發(fā)展時期。

(一)第二階段的研究隊伍

陳厚誠1995年撰文說:“中青年學者中涌現(xiàn)出了楊武能、曹順慶、何開四、王錦厚、龔翰熊、李敬敏、陳厚誠、張良春、朱徽、王泉根、肖明翰等一批實力相當雄厚的比較文學研究者。”[1]181他這個判斷是準確的。在這第二階段,四川比較文學研究隊伍的主力是一批中青年學者。這是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資深的研究群體缺失,隊伍結構斷代,沒有形成老中青有機結合的局面。

(二)第二階段的研究機構

在第二階段,四川比較文學出現(xiàn)了一個可喜的現(xiàn)象,一些比較文學研究的機構開始創(chuàng)立。

1989年5月,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成立,楊明照任名譽會長,季羨林、楊周翰、李達三、周英雄與王潤華等世界聞名的比較文學學者任顧問。樂黛云說:“你們四川比較文學學會也是全國的比較文學學會里頭最正規(guī)的一個,能夠按時開會,每次會都開得挺成功,都能提出一些問題?!盵4]167她的評價是很客觀的。學會成立后,定期舉行年會,截至2019年,已成功舉辦12屆。

1992年,四川大學中文系在1982年開始比較文學研究、1984年建立比較文學研究室的基礎上建立了比較文學研究所,在學術發(fā)展的方向上著重全球化語境中的比較詩學研究、比較文學與文化批評研究、譯介學與中西文學文化關系研究,在從跨文化綜合研究的角度對拓展中國比較文學的格局和世界比較文學事業(yè)中作出了貢獻。

1998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在比較文學研究所的基礎上建立了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比較詩學、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中外文學關系。研究所依托于四川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點和文藝學博士點,所長為曹順慶,學術陣容強大,科研成果卓著。2001年,研究所創(chuàng)辦英語學術季刊《比較文學:東方與西方》。

(三)第二階段的科研立項

在第二階段,曹順慶成功申報1996年國家社科基金“九五”規(guī)劃重點項目“中外文學發(fā)展比較研究”,支宇成功申報199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韋勒克文學理論研究”,四川比較文學實現(xiàn)了國家級科研項目零的突破。

(四)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

在第二階段,四川學者的比較文學論文主要有楊武能發(fā)表在《中國比較文學》1989年第1期的《中國讀者眼中的歌德和席勒》,《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9年第4期的《17、18世紀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文化:中國與世界》第5輯的《衛(wèi)禮賢與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人民日報》1990年2月22日的《衛(wèi)禮賢——偉大的德意志中國人》,《當代文壇》1990年第1期的《中西詩學對話:現(xiàn)實與前景》,《外國文學評論》1992年第3期的《馮至與德語詩歌》,《中國比較文學》1999年第4期《百年回響歌一曲:<浮士德>在中國之接受》。

曹順慶發(fā)表在《文學評論》1989年第2期的《從總體文學角度認識<文心雕龍>的民族特色和理論價值》,《當代文壇》1990年第1期的《中西詩學對話:現(xiàn)實與前景》,《文藝理論研究》1991年第3期的《比較文學發(fā)展的反思》,《東方叢刊》1992年第1輯的《中國、印度、歐洲古代倫理思想對其文學理論影響的比較》,《中國比較文學》1995年第1期的《比較文學中國學派基本理論特征及其方法論體系初探》、《中國比較文學》1995年第1期的《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基本特征初探》,《求是學刊》1995年第5期的《論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淵源》,《楚雄師專學報》1995年第4期的《漢文化與各兄弟民族文化交流和比較文學中國學派淵源》、《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7年第1期的《是“泛文化”,還是“跨文化”——世紀之交比較文學研究的戰(zhàn)略性轉變》,曹順慶、蔣曉麗發(fā)表在《人文雜志》1997年第3期的《中西早期和諧論比較》。

其他如周旋發(fā)表在《外國文學研究》1989年第2期的《比較文學危機的原因何在》,伍加倫發(fā)表在《郭沫若學刊》1989年第4期發(fā)表的《郭沫若與惠特曼》,楊曉明發(fā)表在《文藝理論與批評》1989年1期的《英美新批評與中國古典詩學》,傅勇林發(fā)表在《中國比較文學》1992年第1期的《意象精神:中國與希臘》,馬小朝發(fā)表在《文藝研究》1992年第2期的《中西悲劇精神之比較》,徐行言發(fā)表在《文藝理論研究》1996年第3期的《20世紀中國文學的第一聲吶喊——<狂人日記>與表現(xiàn)主義藝術方法在新文學中的發(fā)軔》。

在第二階段,四川學者的比較文學著作主要有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出版楊武能選編的《席勒與中國》,三聯(lián)書店1991年出版他的《歌德與中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曹順慶的《比較文學史》,重慶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他編著的《比較文學新開拓》,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他主編的《中外比較文論史》(上古時期),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他著的多卷本《比較文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黃維梁、曹順慶編的《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墾拓》,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王錦厚的《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趙毅衡著的《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漓江出版社1991年出版張良春主編的《國外中國學研究》第1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唐正序、陳厚誠主編的《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潮》,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肖明翰著的《大家族的沒落——??思{和巴金家庭小說比較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朱徽的《中英比較詩藝》。

楊武能選編的《席勒與中國》是中德文學關系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曹順慶的《比較文論史》孕育著對比較詩學的又一次新的突破。四川學者對中外文學關系進行了大型的綜合研究,成績可觀。王錦厚的《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是國內(nèi)第一本對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的關系作全面綜合研究的專著,“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與學術價值”[1]185。唐正序、陳厚誠主編的《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潮》“無論對總體性的現(xiàn)代主義文藝思潮研究,還是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重寫都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顯示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新的實績”[1]185-186。朱徽的《中英比較詩藝》發(fā)揚光大了吳宓開創(chuàng)的“中西詩之比較”研究。曹順慶主編的《比較文學史》有“大型比較文學學術工程”之譽,他的《中外比較文論史》“標志著中國學人已具有了放眼世界文學,積極參與人類文論發(fā)展規(guī)律的研究與建構的寬廣胸懷,同時也顯示了中國比較文學在跨越東西方異質(zhì)文化的文論研究中所取得的實績”[5]138,“是對比較詩學的又一次新的突破”[1]182。楊武能的《歌德與中國》是迄今歌德-中國關系研究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著作,對中西方讀者“都能起到振聾振聾發(fā)聵的作用”[1]185。皮朝綱、董運庭的《靜默的美學》、周裕錯的《中國禪宗與詩歌》與王世德的《儒道佛美學的融合——蘇軾文藝美學思想研究》涉及到美學、文學與宗教、神話關系,在跨學科研究方面作了大膽探索。在中外作家和文學關系方面,楊武能的中德文學關系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曹順慶兩次討論及中國文論失語的問題,在學界引起了長期、廣泛、熱烈的討論。徐行言的《20世紀中國文學的第一聲吶喊――<狂人日記>與表現(xiàn)主義藝術方法在新文學中的發(fā)軔》等系列論文從比較文學的角度研究魯迅,產(chǎn)生了良好的影響。

在第二階段,四川學者的比較文學教材主要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曹順慶主編的《東方文論選》,“讀此一書,東西兼通。有識有志之士定能‘沉浸濃郁,含英咀華’,融會東西,以東為主,創(chuàng)建出新的文藝理論體系,把中國文藝理論的研究水平,東方的文藝理論的研究水平和世界文藝理論的研究水平,大大地提高一步,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和水平上”[6]243,“不僅給了我們同中國與西方迥異的新材料、新學派、新論點,而且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方法、新思維”[7]50。這是中國第一本東方文論的選集,是國家教委“九五”教材規(guī)劃的“高等學校文科教材”,2001年獲國家級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

(五)第二階段的學術刊物

在第二階段,四川比較文學開始創(chuàng)辦學術刊物,這是一個新氣象。1989年4月15日,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創(chuàng)辦《比較文學報》,這是全國第一份比較文學報紙,截至2018年止,已經(jīng)出版88期。1994年10月,四川大學文學院與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共同主辦學術集刊《中外文化與文論》,截至2018年9月,已出版37輯。

(六)第二階段的人才培養(yǎng)

四川比較文學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渠道是高等院校,可以分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四個層次,所作的工作是可圈可點的。四川大學中文系于1992年開始招收中外文論比較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代文學與外國文學比較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目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在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的比較詩學、中外文學比較、西方文學思潮與文論、英美文學、俄國文學與東方文學與文論等六個研究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還招收文學人類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文學人類學是從文學與民族學兩大學科的相關與互動著眼來進行跨學科的文學研究,在比較文學領域乃至整個文學研究領域都具有很大的學理意義和學術貢獻,“文學人類學研究改變了原有的學科格局和文論體系,它將代表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一個方向”[8]185。四川大學先后為本科生、研究生開出多門比較文學課程。曹順慶自1985年起先后開出了“比較文學概論”、“比較詩學”與“中西文論研討”,陳厚誠自1992年起開出了“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文藝思潮”和“中外現(xiàn)代文學關系專題研討”,朱徽自1991年起開出了“中英詩藝比較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傅勇林1992年開出了“比較文學”。四川大學文學院于1994年開始招收比較文論博士研究生。

三、第三階段(1999—2008)

1999—2008年是是新時期四川比較文學四十年發(fā)展的第三階段,是四川比較文學放眼世界的時期。

(一)第三階段的研究隊伍

楊榮2009年總結說:“四川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已經(jīng)形成一個學術實力雄厚、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在國內(nèi)領先的學術群體?!盵2]11“這個學術群體以四川大學曹順慶教授為領軍人物,在他的周圍團結著一批專家學者,四川大學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學與研究已成為四川比較文學的核心陣地?!盵2]11這較為準確地勾勒了第三階段的研究隊伍的情況。

(二)第三階段的研究機構

2005年,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成立比較文學與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余虹為第一任主任,徐行言等繼任。中心致力于從比較的視野出發(fā),溝通中西文化與文學,關注當代文學與文化進程。2006年,中心創(chuàng)辦學術輯刊《立場》,余虹、徐行言任主編,先后在中央編譯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巴蜀書社和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了3輯。

2005年,四川師范大學成立外國語文研究所,嵇敏任第一任所長,張叉任第二任所長。研究所堅持以學術研究為本的工作宗旨,緊緊圍繞科研的工作中心,積極開展各項學術研究活動。2008年,研究所創(chuàng)辦學術集刊《外國語文論叢》。

(三)第三階段的科研立項

第三階段,四川學者在國家級比較文學科研立項上增長迅猛,主要有曹順慶的2000-2003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項目“跨文化比較詩學研究”、200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五”規(guī)劃項目“中外文論比較研究”、2007年國家社科基金“比較文學變異學理論研究”、2007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比較文學學科史”,支宇的200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方文論在中國新時期的話語變異”,胡志紅的2007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方生態(tài)批評史”。

(四)第三階段的研究成果

在第三階段,四川學者的比較文學論文主要有楊武能發(fā)表在《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的《歌德與比較文學》、《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第3期的《智者與智者的對話》、《中外文化交流》2004年第2期的《歌德與中國》,曹順慶發(fā)表在《中國比較文學》2001年第3期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發(fā)展的三個階段》、《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第1期的《跨文明比較文學研究——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轉折與建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的《比較文學學科中的文學變異學研究》、《中外文化與文論》2006年第1期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跨越性”特征與“變異學”的提出》、《中外文化與文論》2006年第1期的《把握世界學術基本動向與學術前沿:跨文明研究》、《文學評論》2007年第1期的《論“失語癥”》、《中外文化與文論》2008年第1期的《中國學派:比較文學第三階段學科理論的建構》,張叉發(fā)表在《四川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的《陶淵明和華茲華斯的“靜”中之“動”》,鄒濤發(fā)表在《中國比較文學》2004年第4期的《為什么翻譯文學是中國文學?——談文學的他國化》,鐘華發(fā)表在《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的《比較文學危機及出路之我見》。

在第三階段,四川學者的比較文學著作主要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曹順慶主編的《邁向比較文學新階段》,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他領銜著的《中外文學跨文化比較》,巴蜀書社2001年出版他領銜著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他主編的《比較文學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他的《邁向比較文學第三階段》,知識出版社2003年出版趙毅衡著的《對岸的誘惑:中西文化交流史人物》,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出版他著的《詩神遠游——中國如何改變了美國現(xiàn)代詩》,巴蜀書社2000年出版王曉路著的《中西詩學對話——英語世界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徐行言、程金城著的《表現(xiàn)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胡志紅著的《西方生態(tài)批評研究》,河北美術出版社2008年出版支宇著的《新批評:中國后現(xiàn)代性批評話語》,2008年出版尹錫南著的《英國文學中的印度》。其中,《比較文學學》第一次從理論的層面提出、論述了“變異學”的問題,《表現(xiàn)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是國家重點圖書。

在第三階段,四川學者的比較文學教材主要有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曹順慶主編的《世界文學發(fā)展比較史》(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他主編的《比較文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徐行言主編的《中西文化比較》?!妒澜缥膶W發(fā)展比較史》注重中外文學發(fā)展中橫向的互相影響與交流,探討這種影響所形成的文學發(fā)展特征與動力,在比較中研究縱向“通變”與橫向發(fā)展這兩個動力因素的“合力”,總結文學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侗容^文學教程》“無論是從高校教材還是學術著作而論,都是值得稱道和推薦的著作”[9]175,“基本實現(xiàn)了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一定的自主創(chuàng)新”[10]149?!侗容^文學教程》已躋身一流教材之列,這是四川比較文學的一大突出成績?!吨形魑幕容^》是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也在國內(nèi)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

(五)第三階段的科研獲獎

第三階段,四川比較文學主要的科研成果獲獎有:尹錫南的《世界文明視野中的泰戈爾》于2005年獲得第十一屆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胡志紅的《西方生態(tài)批評研究》于2008年獲四川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鐘華的《從逍遙游到林中路——海德格爾與莊子詩學思想比較》于2008年獲得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徐行言的《中西文化比較》于2008獲西南交通大學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

(六)第三階段的學術刊物

2001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在比較文學研究所創(chuàng)辦英語學術集刊《比較文學:東方與西方》(ComparativeLiterature:EastandWest),曹順慶主編,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截至2018年9月,已出版28輯。2017年起,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同由英國勞特里奇合作,共同編輯出版《比較文學:東方與西方》。2008年,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創(chuàng)辦學術集刊《外國語文論叢》,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張叉主編,截至2018年,已出版8輯,收入中國知網(wǎng)全文收錄數(shù)據(jù)庫。

(七)第三階段的人才培養(yǎng)

2000年,四川大學創(chuàng)辦比較文學系。2001年,開始招收比較文學專業(yè)本科生。四川省內(nèi)其它一些高校雖然沒有招收比較文學專業(yè)的本科生,但是卻在中文系為本科生乃至專科生開設了比較文學課程,“比較文學的教學既促進了教師的科研工作和水平的提高,又推動了比較文學學科建設和發(fā)展,還擴大了比較文學的普及和影響,更主要的是為比較文學研究培養(yǎng)了大批后備人才”[2]11。

四川大學在比較文學碩士研究生人才的培養(yǎng)眼界逐漸放寬,已面向全球招收學生。2004年,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開始招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目前有中外文學比較、比較詩學、歐美文學三個研究方向。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yè)還招收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這個研究方向是同比較文學有密切的聯(lián)系的。2007年,西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開始招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目前下設中外文學比較、中國多民族文學比較、世界文學、文學人類學四個研究方向。

1999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開始招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下設比較詩學、比較文學學科理論二個研究方向。此外,還招收文學人類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2002年,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招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下設中外文學交流與互動研究、中外詩學比較、歐美文學研究、跨文化傳播四個研究方向。2002年,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招收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專業(yè)國際文學關系研究、國際中國文化研究、跨文化與翻譯研究三個方向的碩士研究生。2003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開始招收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歐美文學、中外文化與文學四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08年,在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歐美文學、中外文化與文學、俄蘇文學、當代西方文論、中外文學關系六個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1999年,開始招收比較文學專業(yè)博士后學生。

四、第四階段(2009—2018)

2009—2018年是新時期四川比較文學四十年發(fā)展的第四階段,是四川比較文學的成熟時期。

(一)第四階段的研究隊伍

這一階段,楊武能、曹順慶、趙毅衡、何開四、王錦厚、龔翰熊、李敬敏、陳厚誠、張良春、朱徽、李天道、王泉根、肖明翰與嵇敏等新時期第一代研究隊伍中的主力成員已經(jīng)成為資深、影響力很大的比較文學專家,撐起了四川比較文學的幾乎整個天空。徐新建、閻嘉、尹錫南、鐘華、支宇、胡志紅、謝梅、楊榮、楊玉英、王鵬飛、張叉與趙渭絨等中年比較文學學者已經(jīng)脫穎而出,成為新時期第二代研究隊伍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他們是對四川比較文學隊伍的必要補充。董首一、成蕾、莊佩娜、國威、萬燚、李泉與楊清等青年老師已經(jīng)形成第三代的雛形。他們的主要優(yōu)勢是,大多有本科甚至碩士外語專業(yè)背景,獲得了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擁有比較文學博士甚至博士后學歷,接受了比較文學嚴格的學術訓練,基礎扎實,潛力巨大。他們中有一些已經(jīng)嶄露頭角,比如,董首一在近五年出版了2部比較文學專著,發(fā)表6篇CSSCI比較文學文章,主持比較文學國家級項目1項、省級項目2項、校級1項;成蕾、李泉等已經(jīng)成功申報國家社科項目。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工作,四川逐漸形成了一支業(yè)務過硬的比較文學研究隊伍,樂黛云三十年前講“‘川軍’是全國比較文學研究的四大方面軍之一”[1]181,三十年后講“強大的比較文學川軍”[4]16,提出了“川軍”之說,形象而恰當。四川比較文學研究隊伍已經(jīng)形成老中青三代的格局,隊伍壯大了。

(二)第四階段的研究機構

2015年,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推動建立了省級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比較文學重點研究基地”,這是全國第一個比較文學重點研究基地?;亟⒑?,建起了專門的網(wǎng)頁,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定期發(fā)布比較文學的研究文章、項目申報、會議通知等信息?;爻闪⒑蟮谝荒?,便首次啟動科研項目申報工作,設立“2016年四川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研究基地項目’”3項,其中,預期成果為論文的2項,專著的1項,已結題。

(三)第四階段的科研立項

在第四階段,四川比較文學學者成功申報的國家級科研項目出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形勢十分喜人。主要有支宇的2009年國家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一般項目“20世紀中國文論的知識場域、合法性與生產(chǎn)機制”,段峰的2010年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化翻譯’與少數(shù)民族文學英譯研究:基于民族志和翻譯學的視角”,楊穎育的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孟子》的跨文化闡釋與傳播研究”,胡志紅的2013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美國少數(shù)族裔生態(tài)批評理論研究”,劉穎的201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古代文論英譯核心問題研究”,成蕾的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立項《法語世界的孔子形象研究》,李泉的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武俠小說在英語世界的翻譯與接受研究”,董首一的2018年國家社科青年項目“英語世界中國古典白話短篇小說學術史研究”。還有一項意義重大的比較文學科研項目是曹順慶的2012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

(四)第四階段的研究成果

四川學者在這階段的論文主要有曹順慶發(fā)表在《中外文化與文論》2009年第1期的《變異學: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重大突破》、《中外文化與文論》2009年第1期的《方法論與變異學》、《東方叢刊》2009年第3期的《異質(zhì)性與變異性——中國文學理論的重要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7月5日的《變異學確立東西方比較文學合法性》、《中外文化與文論》2015年第2期的《比較文學前沿問題》、《光明日報》2016年8月11日的《比較文學中國學派助推“中國話語”》、《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的《文學理論他國化研究》,杜萍、曹順慶發(fā)表在《中外文化與文論》2014年第1期的《論“跨文化”背景下的變異學研究》,曹順慶、周嬌燕發(fā)表在《中外文化與文論》2015年第2期的《中外茅盾研究的比較》,曹順慶、唐穎發(fā)表在《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5年第2期的《論文化與文學的“他國化”》,曹順慶、李斌發(fā)表在《大西南文學論壇》2016年第3輯的《全球化語境中的中西文論對話——德里達解構理論與中國文化》,曹順慶、韓周琨發(fā)表在《中外文化與文論》2016年第1期的《可比性與比較文學學派》,曹順慶、傅丹陽發(fā)表在《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的《比較文學的跨學科研究:危機和出路》,曹順慶、秦鵬舉在《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的《變異學的中國文化語境與世界差異詩學圖景:曹順慶教授訪談錄》,李泉發(fā)表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9期的《數(shù)字人文的發(fā)展源流與數(shù)字文學的理論建構》,徐行言發(fā)表在首爾2013年《國際比較文學協(xié)會第十九屆大會論文集》(ProceedingsofXIXthCongressoftheInternationalComparativeLiteratureAssociation)的《儒家人本主義思想和西方人文主義》(“Confucian Human-oriented Thought and Western Humanism”),楊穎育發(fā)表在《淡江評論》2011年6月的《未來生態(tài)批評:戰(zhàn)略開放和可持續(xù)性》(“The Future Ecocriticism: Strategic Openness and Sustainability”),王鵬飛發(fā)表在捷克《遠東》(Dalyve)2015年第1卷的《崎嶇的西行之旅:<紅樓夢>早期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傳播》,莊佩娜發(fā)表在美國《比較文學與文化》(ComparativeLiteratureandCulture)2017年第4期的《從術語角度看比較文學在中國的重生》 (“Rebirth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minology”),張叉發(fā)表在《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016年第1期的《比較文學何去何從——蘇珊·巴斯奈特訪談錄》(“Where i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Going: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Susan Bassnett”),鄒濤發(fā)表在美國《比較文學與文化》2017年第5期的《基于問題的變異:在中國講授多賓斯的<堪薩斯>》(“Problem-based Variations in Teaching Dobyns’s ‘Kansas’ in China”),萬燚發(fā)表在《比較文學與文化》2017年第5期的(變異學理論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意義)(“The Significance of the Variation Theor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謝梅發(fā)表在西班牙《1616年:比較文學年鑒》(1616:AnuariodeLiteraturaComparada)2018第8期的《從傳播和變異理論的角度研究中西方海洋文學的演變》(“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Ocean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Theory of Variation”)??梢钥闯?,一是曹順慶提出的變異學理論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實踐價值,一些學者已經(jīng)開始將之應用于比較文學批評了,二是四川比較文學已經(jīng)開始將眼光投放到海外漢學界的研究了,三是四川比較文學已經(jīng)走出中國大陸、走向世界了。

四川學者在這階段的比較文學著作主要有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年出版曹順慶、王南著的《雄渾與沉郁》,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出版支宇的《術語解碼:比較美學與藝術批評》,巴蜀書社2010年出版曹順慶的《比較文學學科史》,德國斯普林格出版社2013年出版他的英文版著作《比較文學變異學理論》(TheVariationTheoryofComparativeLiterature),莫斯科俄羅斯聯(lián)邦伙伴出版印刷有限公司2017年出版了這部著作的俄文版,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朱徽的《中英詩藝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胡志紅的譯著《實用生態(tài)批評》,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胡志紅的著作《西方生態(tài)批評史》,巴蜀書社2010年出版尹錫南著的《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人民出版社同年出版他的《印度的中國形象》,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張法、張旭春、支宇著的《世界語境中的中國文學理論》,巴蜀書社2012年出版趙渭絨的《西方互文性理論對中國的影響》,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董首一的《中西文學性比較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出版支宇的《術語解碼:比較美學與藝術批評》,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張法、張旭春、支宇的《世界語境中的中國文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吳興明等人的《比較研究:詩意論與詩言意義》,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楊穎育的《英語世界的<孟子>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出版王鵬飛的《<紅樓夢>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研究》,巴蜀書社2012年出版劉穎的《英語世界〈文心雕龍〉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鄒濤的《美國華人商文學:跨文明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萬燚的《美國漢學界的蘇軾研究》?!侗容^文學變異學理論》增強了中國學者在國際比較文學界的話語權,產(chǎn)生了積極的、世界性的影響。2014年,俄文版《中西比較詩學》進入“2014年第一批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立項名單”,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入選中華學術外譯項目3種圖書之一。

(五)第四階段的科研獲獎

在第四階段,四川比較文學科研成果獲獎的主要情況是:支宇的《新批評:中國后現(xiàn)代性批評話語》2009年獲第六屆巴蜀文藝獎文藝評論類二等獎,他的《術語解碼:比較美學與藝術批評》2011年獲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曹順慶的《比較文學學科史》2012年獲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尹錫南的《英國文學中的印度》2010年獲四川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獎三等獎,胡志紅的《西方生態(tài)批評研究》2009年獲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2016年獲四川省教育廳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17年獲四川省第十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他的譯著《實用生態(tài)批評》2012年獲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

(六)第四階段的學術刊物

2009年,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創(chuàng)辦學術集刊《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論叢》,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現(xiàn)任主編段峰,已出版13本。同年,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創(chuàng)辦學術集刊《華西語文學刊》,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主編傅勇林,已出版15輯,收入中國知網(wǎng)全文收錄數(shù)據(jù)庫。同年,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創(chuàng)辦中英文雙語期刊《中西文化交流學報》(JournalofSino-WesternCommunications),在美國出版,主編陳貽繹、唐均,已經(jīng)出版10期。

(七)第四階段的人才培養(yǎng)

2012年,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開始招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同年,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開始招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譯介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8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已在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歐美文學、中外文化與文學、俄蘇文學、文學與音樂跨學科研究、中外文學關系七個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西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建立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博士點,下設比較文學、外國文論、外國文學經(jīng)典、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作品海外傳播四個研究方向,2019年開始招收生。2018年,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建立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博士點,下設英美文學與比較詩學一個研究方向,2019年開始招收生。

五、四川比較文學的特色

經(jīng)過四十年的努力,新時期四川比較文學研究碩果累累,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楊武能的中德文學關系研究,曹順慶的中西比較詩學研究、西方世界的中國文學研究、比較文學變異學研究,趙毅衡的中國對美國現(xiàn)代詩影響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符號學研究,陳厚誠的中西比較視野下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模式研究,何開四的錢鐘書與比較文學研究,傅勇林的詩學語言學研究,張昌余的酒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徐新建的文化人類學研究,王曉路的英語世界中國古代文論研究,閻嘉的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朱徽的中英詩歌藝術比較研究,尹錫南的印度比較文學研究、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印度的中國形象研究,肖明翰的福克納與巴金比較研究,張叉的陶淵明與華茲華斯比較研究、比較文學中外名人訪談研究,諸如此類,各具特色。其中,曹順慶的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英語世界中國文學的譯介與研究”成果豐碩,是四川比較文學研究一個突出的成績,也是四川比較文學研究的最大特色。

四川比較文學學者運用比較文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進行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闖出了一條新路。羅慶春教授帶領西南民族大學一批學者致力于中國多民族文學比較研究,“在比較文學視閾下把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中與外國文學進行比較研究,特別是與境外少數(shù)族裔文學如拉美文學、印第安文學、黑人文學、亞洲各國文學等的比較研究,致力于通過對民族文學作品和文學理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動中外文化的平等對話,促進世界少數(shù)族裔文學之間的交流和共同發(fā)展”[2]12-13。

黃維樑于2017年論及四川比較文學時說:“成都可說已成比較文學之都?!盵11]65無論從比較文學研究領軍人物、比較文學研究隊伍、比較文學研究著述、比較文學人才培養(yǎng)方面來講,還是從比較文學學會、比較文學刊物方面來看,四川的比較文學都很有成績,這個應該是學界的一個共識,而成都又是四川的學術、文化中心,說“成都可說已成比較文學之都”并沒有什么不恰當。四川的比較文學研究有良好的開端、良好的傳統(tǒng),一定能夠在將來把研究工作推上一個更新、更高的臺階。

猜你喜歡
四川大學比較文學文論
世紀情懷 歷史敘事 學術溫度——喬建中二胡文論述評
比較文學視閾下高校英語專業(yè)美國文學課混合式教學探討
許鈺靈作品
民族圖鑒入館藏
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的地位、意義及創(chuàng)造性轉化
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的地位、意義及創(chuàng)造性轉化
解構視野中的后現(xiàn)代文論——以哈琴的后現(xiàn)代主義詩學為例
簡析語言習得機制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
從符號修辭四體演進看比較文學在中國的發(fā)展
来宾市| 九寨沟县| 宣武区| 巩义市| 栾城县| 邹城市| 海阳市| 海淀区| 涪陵区| 扎兰屯市| 宜兰县| 洪湖市| 台中县| 潜山县| 乐山市| 嘉义县| 和田市| 垣曲县| 阳朔县| 岳阳县| 长丰县| 阜宁县| 栾城县| 丹寨县| 徐闻县| 乐陵市| 特克斯县| 定襄县| 盐津县| 屏南县| 逊克县| 麦盖提县| 紫金县| 永定县| 烟台市| 剑川县| 永春县| 榆林市| 应用必备| 原平市|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