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生,楊 輝
(1.湖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2.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0)
資源匱乏、環(huán)境惡化、生態(tài)失衡等問題已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面對日趨惡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們往往側重于從器物層面和制度層面尋求解決生態(tài)困境的方法”[1],但收效甚微?!吧鷳B(tài)危機實際上也是文化危機”[2]。應對生態(tài)惡化引發(fā)的危機,僅靠制度上的簡單規(guī)約、行為上的強行限制往往無濟于事。保護地球家園,解決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必須從思想層面入手,改變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念。綿延數千年的中國文化,特別是老子及其《道德經》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tài)智慧及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我們解決日趨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及面臨的教育問題提供了富含哲理性的答案。
“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命題,他的整個哲學體系都圍繞“道”展開。《道德經》中,“道”具有兩方面的含義。首先,“道”是萬物之源。老子認為,天地萬物都緣于“道”,“‘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3],“在‘道’之上并沒有一個更高、更前的存在”[4]。在老子看來,“道”乃“天下母”,是萬物的根本?!坝形锘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那么,這個作為“天下母”的“道”是如何衍生出萬物的呢?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其次,“道”是事物運行應該遵循的規(guī)律。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根據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邏輯和理念,“道”存在于萬物之中,又居于萬物之上,控制著宇宙的生成和萬物的發(fā)生、發(fā)展乃至滅亡。所以,世間萬物的運行都要法地、法天、法道,“惟道是從”(《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關于“道法自然”,河上公解釋得非常清楚,他說:“道性自然,無所法也”[5]。即“道”之本性和存在狀態(tài)是“自然”,因而“無所法也”,“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自己的本來狀態(tài)。“道”作用于萬物時,就表現為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當它作用于人類時,就成為人類的行事準則。
通過老子“道法自然”的觀念,我們可以獲取解決當前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問題的倫理智慧。首先,遵循規(guī)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在《道德經》第六十二章中,老子說,“道者萬物之奧”(《道德經》第六十二章),“道”蘊藏著宇宙萬物發(fā)展變化的奧妙,是宇宙萬物運行的主宰。不懂“道”,不遵循萬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而強行妄為,必然招致失敗。老子說,“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化生萬物、德蓄養(yǎng)萬物,天地萬物都有它自己的運行規(guī)律,違背自然規(guī)律,就會遭受到自然規(guī)律的懲罰?!安恢#鲀础?《道德經》第十六章)。肆虐的風暴、漫天的沙塵等都是人類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遭受的懲罰?!叭f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劉向《說苑》)。老子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得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老子》第五十二章)。人與自然應該親如母子。作為自然之子的人類,只有回到自然母親的懷抱,與自然母親和諧共處,才會獲得長久安寧。其次,依規(guī)律辦事,合理開發(fā)自然。地球上千差萬別的生物,共同組成了一個相互聯(lián)系而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人與自然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高度相關的統(tǒng)一體,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應當熱愛大自然,善待大自然,以自己的智慧去促進和維護自然的和諧發(fā)展,自覺成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調節(jié)者。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自然的“改造”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我們面臨的大自然可謂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白匀徊皇强晒┪覀內我獠倏v的處置物”[6]。恩格斯曾告誡我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7]。洪水泛濫、沙塵呼嘯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要避免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與“傷害”,就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與自然和諧相處。
老子及《道德經》“物無貴賤”的生態(tài)價值觀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表現在自然價值上的平等?!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從萬物所依據的價值本原——“道”來看,萬物同源于“道”,均為“道”之子,都從“道”而來,因而與人類具有相同的價值與尊嚴。老子還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氣”(《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天得“道”才會清凈,地得“道”才能安寧,萬物得“道”才能生長,君王得“道”才能使天下平定。在老子的邏輯體系中,因為天、地、萬物、人都源于“道”,因此,天、地、萬物與人之間只有類型上的差別,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其次,人與所有生命的平等?!暗馈笔怯钪嬷幸磺惺挛锏淖罱K價值源泉。事物一經產生,“道”即成為它的本質屬性。萬物雖然在形態(tài)和性質上千差萬別,但都具有由“道”決定的共同本質和所遵循的共同法則。誠如老子的后繼者莊子所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莊子·秋水》)。自然萬物雖然形態(tài)千差萬別,本性各不相同,但是,這千差萬別只是自然萬物彼此不同的標志,而不是尊卑貴賤、高下優(yōu)劣的依據。相反,自然萬物之間無論差別有多大,無論強弱程度如何,其在生命本質上都是平等的。
從生命體的角度,人類與所有生命物都是平等的,沒有尊卑貴賤等級之分。也就是說,天地萬物不分貴賤、相互平等。既然自然萬物是平等的,沒有等級之分,那么,人類對待自然也就應一視同仁,不僅尊重自己的生命,也應該尊重他人和動植物的生命,維護萬物存在的權利。“天地萬物都是自然的造化,人與萬物同根同源,沒有高下之分,沒有尊卑之別,應平等相處”[8]。工業(yè)文明以來出現的環(huán)境問題,都是人類中心思想作祟的結果?!耙粋€人,只有當他把植物與動物的生命看得與人的生命一樣神圣的時候,他才是有道德的”[9]。為了不讓環(huán)境惡化的悲劇重演,我們應倡導老子“物無貴賤”的理念,善待自然萬物,讓萬物按它本來的性情自然消長。當今世界,資源枯竭、物種銳減、環(huán)境惡化等全球性問題日趨嚴重的形勢下,老子“物無貴賤”、“萬物平等”的價值觀念,無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中說,“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知道滿足才不遭受恥辱,知足而止才能避免危險,才能長久安定?!爸阒埂卑瑑蓚€方面的內容。一是知足。知足是指人的內心要懂得滿足,不為自己的私欲所牽絆。在《道德經》第四十六章中,老子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即是說,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人的貪欲?!爸阏吒弧?,知道什么時候該滿足的人,永遠是富足的。老子還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過多的欲望不僅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煩惱與危險,而且還會破壞大自然的整體性和豐富多樣性,損害自然萬物與人的和諧關系。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中從“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角度又重申了知足的理念:“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皟€”表明了老子反對人類無節(jié)制的貪欲,這種意識正是現代人類所缺乏的。人類在滿足自身的基本生存所需后,不應再額外向自然過分索取,當自然超出所能承受的能力而無法恢復時,人類也就走向了絕境,面臨著滅亡的危險,這也是唇齒相依的道理。二是知止。老子認為,人不僅要知足,還要知止。知止就是指人的行為要適可而止,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可毫無節(jié)制的隨意妄為。老子說“知止所以不殆”(《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意即知道適可而止才能避免危險,防止禍患的發(fā)生?!爸恪笔蔷腿说挠缘?,而“知止”則是就人的行為而言的,二者雖有細微的差異,但其精神實質卻是一致的,都是要人們自覺限制自己的人為欲求。
老子看來,在處理人際關系時,知足知止就不會與他人產生矛盾,發(fā)生爭斗。在處理人與自然之關系時,知足知止就不會對自然界進行瘋狂掠奪,也不會遭到自然界的報復。只有“知止”才能“知足”,才能體會天地萬物一體的生命樂趣。老子不僅揭示了人“貪得無厭”這一異化現象,而且對如何避免這一異化現象進行了深度思考。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盈室,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經》第九章)。意思是追求任何東西,都應有一個限度,過度則早衰,驕滿必失敗。要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必須懂得適可而止?!拔飰褎t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經》第五十五章)。自然界的規(guī)律深刻揭示了物極必反,過盛必衰,盈滿則覆的道理。
人類只有合理有序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才能保持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老子講知足知止,就是要學會自覺地擯棄不必要尤其是反自然的欲望,就是要人們懂得凡事都有一個限度,不可做得過頭,不能忘乎所以。生態(tài)危機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與人們只顧眼前利益,欲望膨脹密切相關。無節(jié)制地濫砍濫伐、過度地使用耕地、開采礦產,對各種資源采取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掠奪行為正是人類不懂得“知足知止”的具體體現。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非再生資源,過度開發(fā)和利用,就會導致枯竭;可再生資源,本身雖可以再生,但如果處置不當,破壞了其再生的條件,也會變成非再生資源。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命題。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由“天”和“人”這兩個概念構成。在《道德經》的話語體系里,“天”指“自然之天”,“天人合一”也主要指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天”與“人”的關系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論述說明了天與人的同源性,也說明天人合一的可能性。老子還說,“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經》七十七章)。進一步說明了天道高于人道的道理。也即是說,自然規(guī)律優(yōu)于人為制定的各種規(guī)范與法則。老子“天人合一”觀念的核心就是說明“天道”與“人道”之間有著內在的統(tǒng)一性,其目的就是要借助自然以明人事、以天道引領人道,希望人們走一條以人和天的“天人合一”之路。老子“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倫理特征。
首先,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蘊含著整體性生態(tài)意識。老子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是一個分工合作的組織系統(tǒng)。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說,人類和萬物一樣,是天地的產物,人類社會是自然發(fā)展的結果,人與自然密不可分,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世界。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也必須以自然環(huán)境為載體,自然遭受破壞,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將成為無源之水,最終導致“唇亡齒寒”的不堪局面。人類歷史經驗表明,那種將人與自然對立起來,以征服自然為榮光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如圍湖造田、過度放牧等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仍讓人記憶猶新。
其次,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充滿著和諧的生態(tài)倫理理念。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看,“天人合一”之和諧精神不僅強調自然系統(tǒng)內部之和諧,而且更進一步揭示出了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重要性?!叭f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自然界本身是有機運行的統(tǒng)一體,春夏秋冬的更迭,各種生物的產生與消亡等都是自然界的運行規(guī)律,我們應該遵守這些自然規(guī)律,維持自然本身的和諧而不去破壞?!疤熘?,損有余而補不足”(《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對生物和自然界給予人類的“恩惠”,我們要自覺地進行報答性補償。例如,砍伐長成的樹木,淘汰病樹、老樹,即損“有余”,砍伐之后也要進行定期種植相應的樹苗,即補“不足”,以維護生態(tài)的完整性[10]。
老子“天人合一”理念啟發(fā)我們,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命脈相系、融為一體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放下“主人”的傲慢,平等地與自然對話,理性地與自然握手,與自然友好相處。
人類與自然之間不應該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而應當是互相聯(lián)系,互相促進的互利關系,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疤烊撕弦弧彼枷胪瑫r提醒我們不能用征服者的心態(tài)、而要用“仁愛”“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自然,才能使人與自然之間長期友好和諧相處。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天人合一”思想無疑成為了人類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一帖“良藥”。
老子說,“道者萬物之奧”(《道德經》第六十二章),“道”蘊藏著宇宙萬物存在和發(fā)展變化的奧妙,是宇宙萬物運行的主宰?!胺蛭锸|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經》十六章)。大千世界中,蕓蕓眾生蓬勃生長,生生不息,最終都不可避免地要回歸到自己的本根,這個本根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即事物運動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育也一樣,只有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尊重教育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人的身心發(fā)展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xù)不斷的發(fā)展過程,因此,教育工作也要遵循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順序逐級展開,既不“拔苗助長”也不“陵節(jié)而施”。
教育實踐中,相當一部分教師說起所教的優(yōu)等生來,總是津津樂道。而在對待“差生”,特別是“雙差生”時,他們的態(tài)度則截然相反,不是抱怨,就是不管不問。我們的學生中,有的聰明、漂亮、健康、聽話,有的遲鈍、調皮、習慣不良,甚至有的學生可能是殘疾的,有的家庭富裕一些,有的家庭可能非常貧窮。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就是要求教師不僅要關心聰明的、漂亮的、健康的、聽話的、學習成績好和家庭富有的學生,還要關心遲鈍的、殘疾的、調皮的、有不良行為習慣和家庭貧寒的學生?!叭松降取保總€人都有被愛的權利,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雖然我們無法達到老子“萬物平等”的高度,但至少我們要做到一視同仁地愛每一個學生,象父輩、兄長一樣,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子女或兄弟姊妹,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給學生以春天般的溫暖。
教育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老師在課堂上唯恐學生不理解、記不住,唯恐講得不詳細、不周全,因而在課堂上總是講個不停,滿堂灌。但教學效果并不好。原因是什么呢?沒有留白!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有給學生足夠思考的時間!“器滿則傾,志滿則覆”(《禮記·曲禮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度”,超過這個限度,事物就會走向反面,這是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老子說“物極必反”,孔子說“過猶不及”,講的都是把握度的重要性。把握好教育的度,是教育的應然訴求。如果教師不能把握好教學的度,把課堂當作自己個人的舞臺,唱獨角戲,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強烈的依賴,思維也會變得遲鈍?!皭圻^則溺縱,嚴過則兇暴,信過則奢求,細過則越俎代庖”。只有適切、適中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老子“天人合一”思想啟發(fā)我們,整個自然就是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人的發(fā)展也必須和諧協(xié)調。教育上,學生的和諧發(fā)展一方面指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另一方面,指學生身心等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應試教育背景下,學校教育演變成了分數教育。“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以分數為取向的教育,是一種單一取向的教育,德智體美勞和諧發(fā)展的理念消弭于無形,也背離了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近年來學生心理問題層出不窮,跳樓自殺等現象偶有所聞就是我們的教育忽視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忽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導致的不良后果。蔡元培先生說:“教育者,養(yǎng)成人格之事業(yè)也”。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全面發(fā)展,形成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