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qū)北街實驗學校 惠亞麗
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的閱讀速度、能力的發(fā)展無法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開始進入小學語文教師的視野,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限于教師的教學經驗、專業(yè)能力、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群文閱讀教學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首先,在應試教育影響下,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未能獲得及時的轉變。部分語文教師仍然習慣于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教學模式,對群文閱讀教學并不重視,單調的閱讀內容不易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其次,語文新課標對于小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師僅要求小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閱讀,導致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足、閱讀能力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群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最后,部分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時未能充分凸顯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致小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不高,這樣也會影響群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群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先結合教學內容確定群文閱讀主題,然后選擇恰當?shù)娜何拈喿x素材,引導小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些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閱讀的方式強化閱讀教學效果。以《刷子李》這一課為例,在選擇群文閱讀素材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該文的特點、小學生的興趣點等,選擇《張大力》《泥人張》這兩篇同樣描寫人物的文章作為群文閱讀素材,這兩篇文章同樣以人物描寫為主,寫作手法也有一定的相同之處,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為群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教師通過引導小學生進行比較閱讀,讓其探索這三篇文章在寫作手法、行文結構等方面有何異同之處,既拓寬了其閱讀學習的范圍,同時也能讓其對《刷子李》這篇課文“一波三折”的寫作手法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從而獲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群文閱讀教學要求小學生有較高的閱讀速度和能力,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多篇文章的閱讀,進而對其進行比較分析。這就要求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強化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比如,指導學生掌握瀏覽、跳讀、默讀等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句的技巧等,借此促進小學生閱讀速度和能力的提升,為群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以《魯濱遜漂流記》這一課的教學為例,這篇課文非常長,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學會瀏覽課文,通過這種快速閱讀的方式了解課文內容,抓住人物特點、主要故事情節(jié)等,并且能夠將故事梗概寫下來,還可以將《騎鵝旅行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兩篇略讀課文作為群文閱讀素材,除了通過對比閱讀的方式讓小學生更好地了解這種游記類故事的寫作特點外,還能利用這兩篇文章進一步鍛煉小學生瀏覽閱讀、跳讀等方面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為群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打好基礎。
群文閱讀教學其實就是在單篇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小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提取和整合相關信息。教師應當將這些文章看作一個閱讀整體,然后設計一些具有比較性、沖突性等方面特點的問題,將這些文章以問題為引線橫向串聯(lián)起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盤古開天地》為例,這是一篇中國古代的創(chuàng)世神話,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選擇幾篇其他國家或民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讓小學生進行對比閱讀,比如,蒙古的《諸神創(chuàng)世》、北歐的《巨人伊密爾》等。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發(fā)現(xiàn)這幾篇神話故事的相似之處,并且提出一些有沖突性的問題,諸如“這些神話只是古人的想象,為什么還要學習它們?”該問題可以引導小學生以辯證的方式看待問題。當然,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比較性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小學生對《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的體裁、表達方式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總之,針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現(xiàn)狀,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選擇恰當?shù)娜何拈喿x素材、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合理設計教學問題等,通過這些方式有效促進群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