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均 李建勇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 420079
“武術文化”一詞是隨著學術界對武術概念的研究而出現(xiàn)的,是學者們通過文化來認識武術的一種產(chǎn)物。[1]栗勝夫指出:“武術文化是以研究技擊為核心,以精神和物質(zhì)為主要內(nèi)容的動態(tài)的綜合系統(tǒng),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在張岱年先生等人主編的《中國文化概論》中提出了文化的四層次說,其中心態(tài)文化層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它指“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長期發(fā)展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3]在江百龍先生主編的《武術理論基礎》中推論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在本質(zhì),即武術文化之內(nèi)在本質(zhì)”。[4]因此,可得《天龍八部》中狹義武術文化是:武德、武術流派、武術哲學。
“所謂武德,就是從事武術活動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所應具有的道德品質(zhì)”。[5]武德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文化中的一個基本內(nèi)容,也是人們從事武術活動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袄缀W谙壬鷱臍v史聯(lián)系的角度明確了武德不是軍隊所獨有的,如果軍事倫理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加強道德認知能力,我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的基礎美德、倫理學、蘇格拉底式的態(tài)度和生活學習的過程”。小說中的武德屬于武林中的武德,就是江湖規(guī)矩。北宋的主流文化是程朱理學,《天龍八部》中的武德,顧名思義是研究武林人士的行為習慣。
尊師重道,尊師是指尊重老師、師傅、長者等,重道是指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和技能,找準方向和規(guī)律。文中諸多場景側(cè)面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武術中的武德中武禮部分。武術禮儀是人民從事與武術活動中約定俗稱的社會行為,抱拳禮在小說中很普遍。三個主角化身文化大使。段譽誤入“瑯?gòu)指5亍?,學習了卷軸上的武功秘籍,最能表現(xiàn)尊師重道。蕭峰為報答對汪幫主的恩情,將丐幫變成了一個名震武林的幫派,即使遭人陷害,仍然對丐幫忠心耿耿,這份忠誠源于師恩。虛竹,是一個私生子形象,本是少林寺中的一介無名小僧,巧合破解玲瓏棋局,逍遙派掌門無崖子廢除其原有的少林武功,將自己畢生的武學內(nèi)力全部傳授于虛竹。在小說小角色中塑造很成功之一的人是南海鱷神,四大惡人排名第三位,在武學上,有深厚的內(nèi)力,招式兇狠毒辣,想收段譽作為徒弟,最后,反而成為了段譽的徒弟,而且十分有情有義。曾救跳崖輕生的王語嫣,最后又因師徒關系,死于段延慶手中,把尊師重道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精忠愛國是指家國淵源。蕭峰出生在遼國,成長在大宋,本質(zhì)上為契丹人。但是,蕭峰與蕭遠山之間有約定,日后永遠不能攻打大宋。蕭峰始終遵守這個約定,心系人民,胸懷大義。同時,蕭峰的兩位結(jié)拜兄弟也同樣認同其信仰。二人與中原武林門派中的高手一起去營救了蕭峰,阻止了遼國入侵大宋,使大宋消除了亡國的危險。最后,小說中有一部分極端復國主義者,以慕容家為代表的,慕容博和慕容復兩人,這對父子懷揣燕國的玉璽,希望通過努力光復燕國。一生苦練武功,想方設法,不擇手段,只為復國,真可謂“可歌可泣”。
重義守信是武林中人在江湖中的一種行為方式、實現(xiàn)自身社會價值的重要途徑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資源?!傲x”是一種永恒的精神,重義守信已經(jīng)成為武林人士最基本的為人處世的準則。“段譽、蕭峰和虛竹”之間的兄弟情義,小說中自始至終都顯得平淡如水。兄弟有求,就必應。小說中的情節(jié):“段譽和虛竹”率領中原武林各門派高手走出玉門關外,一起前往遼國營救蕭峰。再現(xiàn),阿紫是蕭峰的妹妹,“虛竹”答應其幫忙治療眼睛。三兄弟去參加西夏比武招親。最后,蕭峰在關鍵時候勸“遼國”的大王放棄攻打大宋,跳下玉門關外的懸崖,從而確保虛竹、段譽以及其他門派的中原武林高手和女眷們安全。反轉(zhuǎn)較大的就是“鳩摩智”,作為大宋“吐蕃國”的國師,癡心與武功絕學,挑戰(zhàn)大理,少林。其一為了報答慕容博,打算將段譽燒死,卻沒有得以實現(xiàn)。其二,在少林寺藏經(jīng)閣外慕容博父子和蕭遠山父子相通過武功來化解個人恩怨時,“鳩摩智”突然出現(xiàn),為了報答對蕭遠山,明確自己不能袖手旁觀。其三,在西夏國比武招親期間,慕容復趁機在“鳩摩智”因練功過度而導致身體上的劣勢,在子時“鳩摩智”被慕容復打入古井中,多虧段譽相救。當“鳩摩智”看到慕容復心狠手辣的一面后,再經(jīng)歷對段譽的了解,煥然大悟,最后偷偷離開,去做一個和尚本應該做的事情去了。前兩點足以說明“鳩摩智”重義守信。第三點是在小說劇情發(fā)生反轉(zhuǎn)中提到,“鳩摩智”改正了之前在武學上的“貪”,從此一心向佛,回歸自然。是為了報答段譽在古井中出手相救的恩情。有力的支撐起“鳩摩智”在本性上重義守信。
正直仁愛是基于人本身實現(xiàn)的自我修養(yǎng)與提高內(nèi)在能力的一種素質(zhì)。段譽作為一個白面書生置身江湖,“仁義”二字,段譽早有接觸,自小愛讀書,行走江湖之中,依然是保持著仁義之心。段譽和鐘靈有一段對話:“你打不過別人,別人就會把你殺死,所以從小爹娘就教我武功”。喬峰說:“咱們習武之人,第一不亂殺無辜。”正直仁義在喬峰身上更多的是其為人處世,不向惡勢力屈服,尋找真相。遼國的大王命令喬峰帶兵攻打大宋,喬峰寧死不屈?!疤撝瘛睘樯倭炙率刈o少林的小和尚,熱心為人治病,心如止水,有情有義。小說中武功極高的掃地僧,在少林數(shù)掃地二十多年,見證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但是仍然“看破不說破”,用自己深厚的內(nèi)功巧妙的化解了慕容氏和蕭氏的二十年的恩怨,這才是實質(zhì)上的仁義之士。一把掃帚,掃盡人世間的恩怨和污濁。
“所謂武術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術特點和風格形成的武術流派”。在《天龍八部》中不僅有像無量劍派,丐幫,少林,逍遙派等等流派,還有“北喬峰,南慕容”流傳武林的稱號?!梆б啦灰欢ㄊ且患粍谟酪莸氖虑?,在一個人的發(fā)展中,可能有很多種精神轉(zhuǎn)折點,而任何一次(或多次)都可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對于金庸先生而言,至少有兩次以上的皈依才能在小說中將宗教流派與作品完美融合起來。宗教流派的形成促進了武術的傳播,如果沒有宗教文化思想作為載體,武術很難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無形中增加了武術的民族文化性。
道教和武術密切相連,道教思想對武術的修煉有強大的指導意義。在《天龍八部》中關于道家的武術流派有逍遙派和星宿派。逍遙子傳位給無崖子,并授予七寶指環(huán)。知道自己沒有當掌門的機會,就將無崖子打落山崖中,并自己成立了星宿派。后來,無崖子安排了蘇星河布置了一個珍瓏棋局,希望有人破解而成為掌門。后來在蘇星河所布下的棋陣中少林派的弟子虛竹巧合破解了棋局,于是無崖子化解了他身上的少林內(nèi)功,并將七十年的逍遙派的功力和逍遙派掌門之位傳授給他,再后來他得到了天山童姥傳授的本門武功,其逍遙派的本部位于天山縹緲峰的靈鷲宮。
佛教為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談及佛家,金庸的長子查傳俠在美國自殺,讓他非常難過,他便開始皈依佛教?!梆б婪鸾讨螅瑓⑼噶恕c死’的疑問,從悲痛到釋懷,查良鏞先生大約用了一年半的時光”。之后,他便開始潛心研讀佛法,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在當時的大宋有一個傳統(tǒng),很多皇帝在年近百歲的時候,都會選擇引渡少林,在少林寺中終老。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就放在大理國的護國寺中,由枯榮大師負責看管,同時召集寺中有修為的人進行研習,從而達到保衛(wèi)國家。佛家圣地不僅僅是研究佛經(jīng)和練習武術絕學,還有保衛(wèi)國家,維護社會正義,江湖中聯(lián)盟去玉門關外營救被大遼扣押的喬峰,少林寺許多高僧都加入其中,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保護大宋,為人民留下一片和平安定的社會景象。在《天龍八部》中佛教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武術流派,少林寺也在武林中有絕對的話語權。
大宋年間,為了保護自身和保衛(wèi)祖國,社會中形成了各種的武術組織,在《天龍八部》中典型代表是段譽。從小酷愛讀書,對易經(jīng)有所研究,習得逍遙派的凌波微步,為人處世都是按照孔孟之道來的。其“仁”的一面在小說中表現(xiàn)的十分明顯。在楓葉林中丐幫的布袋長老放毒蛇咬傷姑蘇慕容的風波惡,段譽為“風波惡吸”去蛇毒,保全了風波惡的生命。大理國的民眾十分愛戴段譽,儒學對其個人思想的指導作用有重要意義。對佛經(jīng)的學習讓段譽這個人物形象在小說顯得突破了時代,從而使小說對觀眾的吸引更有代入感。
喬鳳杰教授在《武術哲學》中提及:“所謂哲學,就是可以面向所有領域的對人們的談論方式和思考方式的研究”。以《天龍八部》為背景,談及武術哲學,主要有易經(jīng)哲學和人生哲學,武術哲學可謂滲透到小說中,成了人物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中國哲學大師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中說:“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好人都活到了最后,惡人到都接受了因果報應”。小說與哲學存在巨大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天龍八部》中易經(jīng)哲學主要是許多上乘武功的秘籍,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就是將人體內(nèi)部看成一個八卦,通過對身體內(nèi)的穴位進行氣息訓練,從而將身體中的內(nèi)力集合于一處打出來。逍遙派的凌波微步是對八卦方位圖的一種外用,聽過對八卦中的方位進行記憶,從而通過步伐閃躲,達到快速脫身的,以保全周身的左右協(xié)調(diào)。所以,金庸先生將易經(jīng)哲學巧妙的運用到了《天龍八部》中。更多關于易經(jīng)哲學的應用等待去解密。
人物命運已經(jīng)提前安排,在微妙之中卻各有不同。在《天龍八部》中女性命運是矛盾的,女性角色都是為愛情所生,男性角色的命運更是復雜,在《天龍八部》中的武術文化思潮中核心的思想沒有變,正是在這樣文化的影響下造就了各種不同的人物角色命運。對女性角色進行分類:第一,中意段譽的女性角色鐘靈、木婉清、王語嫣;第二,偏愛喬峰的阿朱、阿紫;第三,仰慕主人的女弟子和夢姑;第四類,追求段正淳的刀白鳳、阮星竹、甘寶寶、秦紅棉、王夫人,康敏;第五,在塵世中苦苦等候身處深谷中閉關修煉的無崖子的兩個女性角色李秋水、天山童姥;第六,暗戀慕容復的阿碧;第七類四大惡人之一的葉二娘和小說開篇中“無量劍派東宗”的弟子和“西宗”的女弟子。男性角色,第一,蕭峰、段譽、虛竹,以心系祖國,為和平大業(yè)付出,為正義而戰(zhàn)。第二,大理國、大遼、大宋、西夏、女真族,這些國家中的男性的責任是保衛(wèi)國家。第三,復國類,慕容復和慕容博,這父子兩人手持燕國的玉璽,想方設法去復興燕國。第四,武術組織,男性負責人作為組織的管理人員,練武是為了維護自己組織的利益,同時為了抵御外侮。第五,武林中的各大門派的男性角色,少林寺、丐幫,這兩個組織中都是男性,其生存為了維護組織的利益,同時又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短忑埌瞬俊分械亩鄶?shù)人渴望和平。遼國作戰(zhàn)的士兵,當遼軍大王統(tǒng)一不攻打大宋時,士兵們的反應非常強烈,是一種對和平的向往,一種源自內(nèi)心深處的號召。最后,金庸先生將男女的命運放在了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了所特有的生命哲學,這便形成了《天龍八部》中的武術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