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永 王露
摘 要: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關鍵在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本文以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為例,從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精心組織集體備課、重視教學改革、搭建科研平臺等方面提出提高思政課教師整體素養(yǎng)的措施,培養(yǎng)了一批“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關鍵詞:新時代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師隊伍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發(fā)表了一系列新的歷史時期有關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意見,內涵豐富,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卓越觀、哲學觀、教學觀、文化觀和特色觀。[1]習近平同志高等教育思想中的教學觀主要集中在教師觀和課程觀兩個方面,他強調教師對青年人的成長成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堅持“四個統(tǒng)一”,更好地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在2019 年3 月18 日召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上,習近平同志提出,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他要求思政課教師要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個要”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方向。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以提高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重點,通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政治素質;精心組織集體備課,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重視信息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搭建教科研平臺,多途徑提高教師科研水平等舉措,有效提高了思政課教師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
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首先要明道、信道。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前,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通過創(chuàng)新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方式,構建“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機制,打造優(yōu)質特色社會實踐教育,來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yǎng)。
第一,創(chuàng)新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方式。新媒體時代,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結合院校實際,形成“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融合的新型學習形式。線下,學校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集體研討、支部主題黨日等活動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線上,教師通過“學習強國App”“法宣在線App”和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官網、官微等平臺進行在線自主學習。這種“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新型學習形式開闊了教師的視野,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
第二,構建“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機制。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結合新媒體的特點,構建了“互聯(lián)網+思政”的工作機制。從“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官微到“武軟青年”公眾號, 學校依托軟件專業(yè)的優(yōu)勢,致力于打造“有溫度、有態(tài)度、有深度”的校園媒體“。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官微有一個專門用于開展網絡政治理論學習活動的板塊,通過定期發(fā)布關 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學習討論,有效幫助教師進行在線自主學習“;武軟青年”公眾號致力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貼近師生生活的新聞、故事作為內容,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師生,發(fā)揮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領作用。[2]
第三,打造優(yōu)質特色社會實踐教育。打造優(yōu)質的特色社會實踐教育是檢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指導學生實踐、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育水平的有效辦法。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成功打造了“田間地頭的思政課”“行走的黨課”“新聞評析比賽”等實踐教育品牌活動,通過實踐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悟所學內容,踐行所學理論。比如,“田間地頭的思政課”,是依托武漢市“新青年下鄉(xiāng)”活動,通過將課堂延伸到農村、田間,幫助學生在田間學習思政課,感受思政課?!靶凶叩狞h課”通過讓思政課走進社區(qū)、走進企業(yè)、走進基地,使教師深刻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二、精心組織集體備課,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
隨著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學生人數的增多,思政課隊伍的青年教師比例不斷增加,已成為思政課教師隊伍的一支新力軍。他們學歷高,知識底蘊深,善于接受新鮮事物, 能夠給思政課教學改革提供新血液。然而,他們從教時間短,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設計不科學、教學駕馭能力不足等問題,影響教學效果和質量。為幫助青年教師站穩(wěn)講臺,提高教學業(yè)務能力和教學質量,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通過集體備課、聽評課等方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他們的專業(yè)發(fā)展。[3]
第一,以集體備課為“引領”,有效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教學業(yè)務能力。每學期,馬克思主義學院都會組織集體備課會。集體備課會上,通過專兼職教師教學內容分享、參會教師討論,幫助青年思政課教師進一步熟悉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規(guī)范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學院已經將集體備課常態(tài)化、制度化,集體備課活動實現(xiàn)了優(yōu)秀教學資源與教學經驗的共享,為進一步提高我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實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以聽評課為導向,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為增強青年思政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推門聽課”是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校院兩級教學督導的重要形式和途徑。從這幾年的督導反饋來看,我校思政課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屢屢獲得督導的肯定和認可,絕大多數教師態(tài)度端正,備課認真,教學文檔齊全,講解清楚,層次分明,語言流暢,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整,教學技能不斷提升。
第三,以教學團隊為基礎,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鼓勵教師按年齡、職稱組建教學團隊,團隊成員可借助團隊力量,實現(xiàn)資源共享,通過講課、聽課、評課、磨課等方式提高教學技能。馬克思主義學院每個學期都會開展青年教師公開課展示活動,公開課采取“個人課堂展示——集體課后點評與交流”的形式進行。個人課堂展示,由上公開課的教師根據自己對課程某一章節(jié)內容的思考,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環(huán)節(jié),寫教案,制作課件,在公開課展示完后,由教學團隊成員從課程導入、案例選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等方面進行討論,團隊成員充分發(fā)表意見,肯定其優(yōu)點,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師團隊的成立,有助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拓寬教學思路,實現(xiàn)資源共享,提高教學組織和教學設計能力。自教學團隊成立以來,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迅速提升。近三年來,我校思政課教師11 人次獲省級以上獎7 項;《我心中的思政課》獲全國高校微電影大賽二等獎;1 名教師獲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骨干稱號;3 名教師被評為湖北省思政課名師示范課堂;2 名教師獲湖北省思政課信息化大賽二等獎;2 個團隊10 名教師的教學成果被評為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 個團隊榮獲湖北省職業(yè)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和國家職業(yè)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1 個團隊榮獲湖北省職業(yè)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
三、重視信息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
“00 后”大學生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原住民”,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他們的課堂學習需求。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知行的有效融合,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將信息化教學融入課堂,通過轉變教師教學理念,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和教學競賽,有效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
第一,轉變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針對部分高職院校思政課存在的教師教學理念較落后、統(tǒng)編教材缺乏靈活性、教學模式缺乏高職特色、學生“知行不合一、評價主體、評價要素較單一等問題,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通過“一師一課”教改項目和“課堂革命”教改項目,鼓勵思政課教師樹立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比如,通過立足高職教育,優(yōu)化思政課教學文件,精心整合思政課教學內容,建立思政課線上教學載體,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打造“師生”合作課堂,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完善課程考評體系等方式提高思政課的育人實效。
第二,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為提高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定期組織教師職業(yè)能力培訓,通過舉辦信息化教學專題培訓、BOPPPS 教學模式專題培訓、O-AMAS 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此外,馬克思主義學院還成立“三教”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積極開展教師、教材、教法三項改革重點工作。
第三,競賽與教學有機結合,落實信息化教學。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非常重視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每年會定期組織教師職業(yè)能力大賽,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比賽,思政課教師通過積極參加信息化教學大賽,將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融合起來,不僅能開發(fā)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還能在不斷打磨參賽作品的同時,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近兩年,馬克思主義學院以超星學習通平臺為基礎,實現(xiàn)“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比如,課前,教師提前一周在學習通平臺和班群發(fā)布學習任務,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平臺章節(jié)資源的學習和測試題,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平臺的進度和章節(jié)測試情況精準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線下專題教學。這種“線上”和“線下”的混合式教學能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調動兩方的積極性,有效加強課堂教學。
四、搭建教科研平臺,多途徑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職業(yè)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科研能力,提高科研能力有利于促進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一直以來,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通過開展專業(yè)培訓、發(fā)揮“傳幫帶”作用、提供經費支持等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第一,開展專業(yè)培訓,搭建交流平臺。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聘請校內外知名專家,對思政課教師進行專題培訓,為其介紹學術熱點問題、學術研究方法, 為教師開展科研互動提供指導。如2021 年,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組織教師學習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孝平講授的“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開展科研選題并發(fā)表高水平論文”專題講座,幫助教師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技能。
第二,發(fā)揮“傳幫帶”作用,助力青年教師快成長。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作用,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結對指導,指導青年教師開展教學和研究,幫助青年教師確立研究方向,鼓勵他們申報課題,進行課題立項,在科研過程中為青年教師提供指導性建議,幫助他們提煉形成研究成果,不斷提高科研水平。
第三,提供經費支持,提高教師科研熱情。為調動思政課教師從事教學改革工作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以研促教,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設立教改項目,給予每個立項項目5000元的配套經費支持,調動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提高他們教學和科研的積極性。
五、結語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以提高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教學業(yè)務能力為重點,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有效提高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實力和教學質量。但是,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教師隊伍,還需要在優(yōu)化思政課教師的隊伍結構、加強師資培訓、強化暑期企業(yè)鍛煉、完善考評機制等方面進一步探索。[3]
參考文獻:
[1]侯長林. 習近平高等教育思想解讀[J]. 貴州社會科學,2018(2).
[2]郭曉雯,黃寒微.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構建“一綱四域三結合”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工作體系的探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5).
[3]葉燕. 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策略探析——以廣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廣西教育,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