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語輕動詞結構研究

2021-11-06 05:24:48張麗嬌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實義助動詞被動語態(tài)

張麗嬌

(黑龍江大學 西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輕動詞(Light Verb)指自身語義內(nèi)容少,充當謂語時需要與其他表達形式合作(很多情況下與名詞搭配)的動詞,[1-2]輕動詞短語指由輕動詞和補充謂語語義不足的名詞所構成的短語,該短語有固定的結構,同時要求作賓語的名詞一定要由原為動詞通過零形式轉(zhuǎn)化生成的名詞構成,一般表達為“LV+ a(n) N/V(verb →noun)”,LV指輕動詞(light verb),N/V指動詞零形式轉(zhuǎn)化為名詞(verb →noun),是英語中常見的習語結構,如:have a rest/a read/a cry/a think;take a sneak/a drive/a walk/a plunge;give a sigh/a shout/a shiver / a pull等。丹麥語言學家Jespersen[1]最早在英語短語結構V+NP construction中使用“輕動詞”這一術語,認為這一結構雖然仍遵循英語中動補范式,但動詞在語義上無法獨立承擔謂語功能。所謂“輕”指語義內(nèi)容少。雖然也有學者將語義內(nèi)容比重高的動詞稱為“重動詞”(Heavy Verb)[3]但這一術語沒有被語法界完全接受?,F(xiàn)代語言學對這類動詞作了多方面研究,常見術語包括:去詞匯動詞(Delexial Verb),強調(diào)這類動詞的語義含量低于實義動詞;矢量動詞(Vector Verb),強調(diào)其媒介作用,輕動詞在謂語結構中語義貢獻少但在句法結構上充當連接主語和賓語的作用;分析動詞(Explicator Verb),也稱解讀動詞,指輕動詞在謂語結構中的作用;薄動詞(Thin Verb),或譯為“瘦動詞”,指其語義內(nèi)容少;空動詞(Empty Verb),指語義內(nèi)容為空,實際上這一說法不夠準確,輕動詞譯成漢語時確實有被省譯的情況,但從英語原文來看,輕動詞的語義內(nèi)容并不為空,尤其GIVE、TAKE構成的輕動詞短語,輕動詞的語義含量相對較高;弱語義動詞(Semantically Weak Verb),這一術語與輕動詞的叫法類似,但更為確切。

一、輕動詞的類屬問題

一般認為,英語動詞可分為三類:完全動詞(Full Verb)、主助動詞(Primary Auxiliary Verb)、情態(tài)動詞(Modal Verb)。[4]完全動詞,又稱“詞匯動詞”(Lexical verb)也譯為“實義動詞”或“實意動詞”,是一個開放類的動詞類。[5]規(guī)則的完全動詞有五個形態(tài):動詞原型、+s、+ed(過去式)、+ing、+ed(完成時),在句中充當謂語動詞。[6]主助動詞和情態(tài)動詞也稱“幫助動詞”(Helping Verbs)是閉合類,顧名思義,此類動詞主要用于輔助或者幫助實現(xiàn)某一句法功能,常見的主助動詞有BE、DO、HAVE;[7]常見情態(tài)動詞有CAN、MAY、WILL、SHALL、NEED WOULD等。[5]從科研和教學角度,語法學家和語言教育者都傾向于一個完整的、涇渭分明的動詞類劃分,即根據(jù)句法功能和形態(tài)變化即可判定其詞類,然而語言的復雜性并不支持這種非黑即白的劃分。

(一)完全動詞與輕動詞的區(qū)別

以完全動詞為例,英語一般被認為是以動詞為中心的語言,法國語言學家Tesnière將句子比作太陽系,動詞是太陽,其配價語法理論的主要觀點就是動詞決定句子結構。[8]換言之,英語動詞是句子的骨架和靈魂,所謂“骨架”指動詞對句子結構的構建貢獻,而“靈魂”指動詞的語義貢獻。骨架和靈魂相輔相成,如果靈魂足夠強大,那么該謂語動詞則在謂語語義中承擔主要內(nèi)容;如果語義內(nèi)容不足,則需要其他詞匯或詞組補充謂語的語義內(nèi)容。例如:

例1 Hetook an apple.

例2 You maytake a rest.

例1中took在謂語結構中貢獻了充分的語義內(nèi)容,因此例1描述的是一個TAKE(拿取)事件。例2中take對謂語結構的語義貢獻明顯不夠充分,實際上謂語結構的主要語義貢獻來自于rest,例2描述的是一個REST(休息)事件。譯成漢語則更直觀,例1他拿了一個蘋果;例2你可以休息一下。

將輕動詞與完全動詞對立來看的主要考慮是輕動詞不能單獨做謂語的特性。輕動詞本身的意義一般比較具有概括性,或空泛,例如:do,take,make等,當語境要求表達更為具體或者復雜的意思時,往往需要與其他詞搭配使用,例如:do cleaning,take a bath, make a wish等,很多學者將這一類多詞結構稱為“do”-strategy(do字策略)。如例2所示,與輕動詞搭配最多的是名詞,輕動詞短語LV+ a(n) N/V中的賓語必須是由動詞轉(zhuǎn)化過來的名詞充當,該名詞對謂語的語義貢獻最大。

(二)輕動詞與助動詞的區(qū)別

上文分析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把輕動詞劃離完全動詞或?qū)嵙x動詞范疇。與完全動詞相對的是助動詞,雖然輕動詞的主要作用也是輔助但與助動詞的輔助目的完全不同,英語助動詞起算子作用(operator),輔助實現(xiàn)肯定句—否定句—問句轉(zhuǎn)換、時態(tài)、體、語態(tài)、情態(tài)變化,而輕動詞的輔助只限于主語和賓語之間的媒介功能。用英語助動詞的判定方式檢驗輕動詞短語結構中的輕動詞,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點,如:

例3Haveyou taken your book?

No,Ihaven’t.

例4Haveyou any ham?

No, wehaven’t.

例5 *Haveyou a rest?

例6 *Ihaven’ta rest.

英語中HAVE是很特殊的一個動詞,既可以做助動詞又可以做實義動詞。作為助動詞,HAVE可以實現(xiàn)完成體,執(zhí)行提問和否定功能,如例3;然而作為實義動詞的HAVE,由于語言歷時變化,即詞匯語法化過程遺留的后遺癥問題,一邊貢獻足夠的語義內(nèi)容,表“擁有”;一邊起算子功能進行提問和否定,如例4。這種歷史遺留問題在現(xiàn)代英語中有修正現(xiàn)象,雖然例4很常見,但更標準的表達應該是“Do you have any ham?”/“No, we don’t.”;這種表達中have的實義動詞類屬特征更明顯,因此更易于為學習英語的外國人或者年青一代的英語母語者所接受。相比之下,例5和例6不符合語法要求,因為例5和例6中have并沒有完全保留“擁有”的語義內(nèi)容,have做實義動詞可有算子功能僅限于其語義是“擁有”時。無法充當算子可以作為甄別have是否是輕動詞的維度之一。

(三)可作情態(tài)動詞解讀的輕動詞短語

情態(tài)動詞一般指表明說話人或者作者對某一動詞所表達的狀態(tài)或事件的態(tài)度,即表示不同類型的情態(tài)(modality)的輔助動詞。[7]根據(jù)定義,情態(tài)動詞屬于助動詞范疇,例如:英語中常見情態(tài)動詞有:must,can,may等。然而,英語中有“輕動詞+動詞不定式”結構表情態(tài)意義的情況,例如:get to, have to,be to 等情況。

例7 Oh, my God. Yougot tobe kidding me!

例8 Some college students willhave tolive out.

例9 Iam toarrive early tomorrow.

例7、例8中have to與got to語義相近,其中have與got都不再表示原來的實義動詞意義而是與to搭配構成短語義,由于其結構比較固定,這兩個結構可看作輕動詞結構(固定搭配),在句中表情態(tài)意義,情態(tài)動詞must是基于說話者或聽話者的主觀意愿,而have(got) to關乎規(guī)定、法律和他人的愿望,因此有“不得不”的隱含意義。例9中be to與情態(tài)動詞will(would)相近,不同的是be to所表示的將來時一般指“注定會發(fā)生的”(predetermined fure)或“應該發(fā)生的”。

以上分析表明,廣義來講,輕動詞屬于實義動詞,但在語言的發(fā)展中逐漸語法化,其本身的語義含量變少,需要與其他成分搭配共同構成謂語成分意義。雖然輕動詞一定程度上經(jīng)歷了語法化的過程,甚至有些輕動詞短語可以有情態(tài)動詞解讀,但是輕動詞仍然無法像助動詞那樣承擔算子的功能。

二、輕動詞的語義含量

雖然輕動詞在句法功能上與助動詞有本質(zhì)區(qū)別,仍屬于完全動詞范疇,但是輕動詞與完全可以獨立支撐謂語意義的實義動詞存在差別。實際上,輕動詞的類屬問題還可能引發(fā)關于完全動詞或?qū)嵙x動詞語義內(nèi)容飽和度問題的思考,本文傾向于認為完全動詞的“語義量”是一個連續(xù)統(tǒng),其語義飽和度是從最低到最高的一個區(qū)間:

可充當輕動詞的實義動詞(have,do,make,take,get)一般都是上義詞,語義具有概括性,可以由更為細致的表具體動作的詞代替,或者可以通過添加方式狀語等形式使動作更為具體。其中比較特殊的是have,表面上看,have表具體動作,即“擁有”,但have一般被定義為關系過程,[9]而非具體動作;換言之,自身的語義模糊,語義量輕,這是需要與其他詞共同支撐謂語語義的前提。然而,雖然同為輕動詞,但其本身語義量的輕重并不等值,因此本文認為圖1中輕動詞在區(qū)間中所占空間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線段或一個區(qū)間,即諸多輕動詞短語中輕動詞之間的語義含量并不相同,例如:

圖1 輕動詞的語義飽和度

例10 I’m going tohave a dance.

例11 I am going totake a walk.

例12Give me a break!

例10中have表關系過程,即dance與主語是“所屬關系”(subject’s dance),dance在這里是動作的名稱,由動詞直接轉(zhuǎn)化而來,于是就和主語形成天然的主謂關系解讀,have僅僅起媒介作用,標識主語與賓語關系后,深藏功與名,在原文中語義不明顯,在漢語譯文中甚至被忽略不譯。相比之下,例11與例12中take和give是物質(zhì)過程,表動作,[9]其語義含量要比have多,對比三個詞的語義成分分析則更為明顯:have=POCESS(x,y);take=CAUSE(x,(HAVE(x,y)));give=CAUSE(x,(~HAVE(x,y))),[10]take與give比have多了一層“致使”意義。單從漢語翻譯來看,例10、例11差別不大,短語中的名詞承擔所有語義含量,例10我要去跳舞(跳個舞),例11我要去散步(散個步)。這與英漢輕動詞短語的不對等和差異性有關;相比之下,例12的漢語翻譯與例10、例11有明顯差別,無論是直譯:讓我休息一下,還是意譯:放過我;饒了我,都有輕動詞give的影子,即由give而來的“致使義”。翻譯是譯者在權衡語法對等、詞匯對等、(交際)功能對等下的選擇,原文是根本,例12中me,在譯文中明顯是被給與方或接受方,give在譯文中的顯現(xiàn)源于該詞在輕動詞短語中的語義貢獻,貢獻小,對譯文影響小,貢獻越大對譯文影響越大。

三、輕動詞短語的語法環(huán)境

輕動詞短語不止一種類型,本文討論“LV+a(n)N/V(verb→noun)”結構,即輕動詞+a(n)+名詞(動轉(zhuǎn)名)結構。這是英語中最常用的輕動詞短語結構,在口語中出現(xiàn)頻率高。正因為如此,口語中常見的句子模式,如祈使句和陳述句等,是輕動詞短語出現(xiàn)最多的句型;而在復雜句或者正式文體中出現(xiàn)頻率要低一些。

(一)輕動詞短語的時態(tài)與體

輕動詞短語對于時態(tài)幾乎沒有限制,過去時、現(xiàn)在時、將來時都可見輕動詞短語;同樣,輕動詞短語對體(進行體和完成體)也沒有太多限制,例如:

例13 John met his father when he washaving (taking) a walk.

例14Having taken (had) a nice break, John went back to the meeting room.

例15 Johnwas giving (having / taking) a lookat the door when it suddenly opened.

例16Having given (taken / had) a lookat the closed door, John went away.

常用的輕動詞的語義幾乎都是有起始點、可持續(xù)的,或言之,有界的,[11]只要語境允許或者語境需要某種體的語義,那么輕動詞就能有體標記。

(二)輕動詞短語的態(tài)

就態(tài)而言,主動語態(tài)、被動語態(tài),輕動詞短語在主動語態(tài)中更為常見也更為自然,但實際上輕動詞短語并不排斥被動語態(tài)。主動語態(tài)本來就是英語中的無標記語態(tài),被動語態(tài)是有標記語態(tài),不如主動語態(tài)自然、常見,輕動詞短語的被動語態(tài)一般需要有標記解讀。此外,被動語態(tài)的可能性與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必要性相關,have與take的共同點是與結構中動轉(zhuǎn)名擁有共同的施事。輕動詞短語have a(n) N(V)中have直接將N(V)引介給施事;take a(n) N(V)中take致使實施N(V)動作:have (take) a break/shave等,換言之,N(V)如果只能帶一個論元,即只有一個參與者,施事本身就是動作的承受者,那么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機會就幾乎為零。有時,N(V)可以通過使用介詞引入?yún)⑴c者,例如:have a look at someone/take a stab at someone/something等,look是心理過程,對認知對象的影響很小,韓禮德[9]認為look是接近心理過程的行為過程,由介詞at引入的賓語是感知現(xiàn)象而非受事,take a stab at someone/something中的stab確實是一個表物質(zhì)過程的動作動詞,但是at的介入改變了語義,是“沒有刺中”的意思,即“試圖刺中”,實際上,這一短語已經(jīng)引申為習語“試圖做某事”的意思了。介詞引入的參與者不是真正的受事或參與度很低,那么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必要性隨之降低,have / take a(n) N(V)使用被動語態(tài)需要特殊語境和特殊的動轉(zhuǎn)名賓語。

雖然本文沒有找到支持have/take a(n) N(V)被動語態(tài)的語料,但是找到個別give a(n) N(V)被動語態(tài)的語料,例如:

例17 The individuality and richness of their lives —given a glance of a chance—mocked such lumpen labels.

例18 Shock-absorbing devices of many types havebeen given a hard look.

例19Rarely, however, was the pressgiven a glimpsebehind the facade.

如前文所述take與give從語義成分分析來講是一對反義詞take=CAUSE(x,(HAVE(x,y))),give=CAUSE(x,(~HAVE(x,y))),從動作能量傳遞方向角度來講,take將N(V)所指動作傳回施事,而give語義蘊含存在“接受者”,因此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可行性高于其他輕動詞。例17、例18、例19的共同點是施事不詳或者無法指出具體施事,這就提高了被動語態(tài)的必要性;此外,在例18中,話題化也是一個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動因。

四、輕動詞短語的結構

輕動詞短語LV+a(n)N/V(verb→noun)的結構涉及到論元數(shù)量(參與者數(shù)量)和N/V的修飾語兩個各方面。前者由輕動詞本身可攜帶論元數(shù)量有關,例如:受give雙及物性質(zhì)影響,give a(n)N/V允許雙及物結構,例如:give me a break等;非雙及物結構的,如要引入新的參與者則需要介詞做媒介。

(一)輕動詞短語+介詞短語

輕動詞短語后接介詞短語指輕動詞短語中的動轉(zhuǎn)名詞所帶介詞引入?yún)⑴c對象的情況,如果介詞短語在全句中獨立承擔成分,則不在此列,例如:

例20 Tom gave me a quick lookto check whether I was still there.

例21 The programme gives us a rare glimpseof a great artist at work.

例20中“to check whether I was still there”是動詞不定式短語作全句的目的狀語,而不是輕動詞短語中的動轉(zhuǎn)名詞“l(fā)ook”引導出的,因此不是本文討論的情況。相比之下,例21中“of a great artist at work”是由輕動詞短語“gives us a rare glimpse”中的動轉(zhuǎn)名詞“glimpse”引介的補足語,即“這個節(jié)目使我們難得地一瞥偉大藝術家工作時的情況”。從英漢對比角度,漢語中沒有與give+a(n)N/V對等的語法詞匯結構,原結構中N/V在漢語中作謂語動詞,原結構中的介詞短語在漢譯中作賓語,這也佐證了N/V充當主要謂語語義,N/V+PP的動因是為了引出參與者,換言之,N/V能夠攜帶的賓語。

既然輕動詞短語+介詞短語的出現(xiàn)動因是引出N/V的補足語,介詞of對于名詞的依附性最強,是上述結構中最常見的引介介詞,其他介詞類型則與N/V的常見搭配有關,例如:

例22 My brother gave a laughof surprise.

例23 John gave the enemy a cuton his check.

例24 Bill gave his horse a slapdown the shoulder;it grunted but failed to quicken.

例25 Dr.Lee gave us an enlightening talk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例22中of引導的不是參與者而是laugh的修飾成分,說明laugh的性質(zhì)和特征,可以理解為“笑的原因是驚訝“,如果將該結構修改為”gave a surprising laugh“,則語義變?yōu)椤绷钊梭@訝的笑“,這主要是受surprise的使動語義影響。因此,of既可以引介N/V的補足語,又可以引介抽象名詞,描述N/V的性質(zhì)和特征。例23、例24、例25的情況類似,都是由N/V自身的常規(guī)搭配介詞引介參與對象,但本質(zhì)上與of的情況都一樣,都是N/V的補足語。例23中on引介出cut的部位;例24中down引介slap的部位;例25中on引介談論的話題。語言形式為語言功能服務。單從句法結構而言,每個句法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性,可以執(zhí)行特定的句法功能,而句法功能又為語義服務,這也是輕動詞短語+介詞短語結構中的介詞類型和介詞引介的名詞類型的主要動因。

(二)加入修飾語的輕動詞短語

輕動詞短語LV+a(n)N/V結構內(nèi)部允許出現(xiàn)形容詞,作N/V的修飾語。N/V雖然從動詞轉(zhuǎn)化而來,但是畢竟已經(jīng)變成名詞,享有名詞應有的待遇,而與形容詞搭配是名詞最常見的特性。然而,N/V畢竟由動詞轉(zhuǎn)化而來,有動詞殘留特性,這對修飾動轉(zhuǎn)名詞的形容詞有一定的語義限制;因此,能夠進入這個結構的形容詞類型既受名詞本身性質(zhì)影響也受該名詞原本動詞意義和特性的影響,例如:

例26 He gave him agood kick.

例27 He hada little kickat one of their players who had kicked him earlier.

例28 She gave her future husband aplayful digin the ribs with her elbow.

例29 He decided to have afast shavethough it was little time left.

由例26至29可見,LV+ a(n) N/V中雖然也可以出現(xiàn)常見的解釋名詞性質(zhì)的形容詞,如:good,bad,big,small等,但是其語義偏向于“方式”或“程度”解讀。例26中a good kick可以分析為kick him hardly,即“他狠狠地踢了他一腳”。例27中a little kick則指踢的程度沒有a good kick那么重。例28、例29都可作“方式”解讀,這在漢譯中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例28她用胳膊肘頑皮地戳了一下她未來丈夫的肋骨;例29雖然時間所剩無幾,他還是決定趕快刮胡子。

五、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中的輕動詞源于實義動詞,但語義逐漸弱化,與動轉(zhuǎn)名詞構成輕動詞短語結構,一般充當謂語成分。不同輕動詞能夠承擔的謂語語義的多少有所差別,總體趨勢是輕動詞承擔的謂語語義多,則其結構中動轉(zhuǎn)名詞承擔的謂語語義量就少,反之亦然。語法上,輕動詞短語對于時和體基本沒有限制,主動語態(tài)最為常見,少數(shù)輕動詞短語允許出現(xiàn)被動語態(tài),主要動因是話題化或施事不詳?shù)?。結構上,輕動詞短語允許介詞引介補足語,同時結構內(nèi)部允許出現(xiàn)形容詞修飾動轉(zhuǎn)名詞。輕動詞短語以語塊的形式被習得和儲存,而非臨時創(chuàng)造組合。因此,筆者認為英語教學中應該將輕動詞短語作為一類語言結構處理,關注其整體特征,這更加符合這類結構的習得規(guī)律。

猜你喜歡
實義助動詞被動語態(tài)
被動語態(tài)復習(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級 Unit5—7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祈使句的用法
助動詞的用法
被動語態(tài)
被動語態(tài)專項訓練
被動語態(tài)考點大放送
維吾爾語助動詞及其用法
北方文學(2018年2期)2018-01-27 13:46:55
語法學堂 助動詞怎么"助"?
淺談古詩英譯中的顏色詞翻譯
景德镇市| 巴塘县| 泰安市| 筠连县| 浙江省| 平利县| 桐城市| 酒泉市| 南安市| 晋中市| 广汉市| 正定县| 大丰市| 崇义县| 黄山市| 南靖县| 贵阳市| 银川市| 黄大仙区| 东山县| 海盐县| 任丘市| 昭觉县| 响水县| 东乌| 潮安县| 芜湖县| 科技| 文山县| 清流县| 江口县| 盐山县| 通山县| 深泽县| 仙游县| 咸阳市| 台东县| 丰镇市| 阿图什市| 遂宁市| 渑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