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
摘 要:快樂是屬于小學生的。小學生性格活潑,對事物充滿好奇。在學習中,教師要抓住他們的性格特征,給他們最大的快樂,讓他們享受學習的快樂。對小學生來說,如果單純地運用“灌輸”法教學語文,會讓他們體會不到語文的快樂,甚至厭煩語文。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方法,打開學生快樂的大門,讓他們在教學中實現(xiàn)最大的快樂。文章從六個方面闡述,讓學生在教學中尋找快樂,踐行快樂,感受快樂,促進全身心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法;應用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3-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31
課堂應該讓學生快樂,課堂應該讓學生興奮,課堂應該讓學生自主。沒有快樂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就不會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的特征,釋放學生的主動性。只有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才能最大程度地釋放他們的激情,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實現(xiàn)快樂學習。
一、融入情感,快樂教學
對小學生進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項比較艱難的事業(yè)。因為他們對語文的認知是讀、寫、背,沒有更多想要去探索的東西,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時,要想通過閱讀文學作品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就必須設立情境把學生代入到作品中,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基調和表達方式,以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的心理。只有設立情境,讓學生從情境中體味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體味到作品蘊含的濃郁的情感。融入情感,學生就會感受到教學的快樂,就會真正認識到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只有實現(xiàn)情感的滲透,才能讓學生在學中融入情感,才能讓學生的情感更加充沛。在情感融入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變得敏銳,對事物的體會豐富多彩,會對一草一木都充滿情感,去感受每一件事,感悟每一種親情和關懷,讓學生不再冷漠,不再漠不關心,而是富有愛心,富有同情心,無比真誠地對待每件事。
例如,在學習課文《桂花雨》時,教師可通過設立情境讓學生想象:如果今天放學回家后沒有父母迎接,沒有他們的關心,沒有他們給你煮飯、洗衣服,一段時間后學生會有什么想法?如果讓學生每天吃學校的飯菜或者外面的飯菜,吃不到媽媽精心準備的飯菜,學生會不會想念,為什么想念?是否會覺得吃多了外面各色各樣的食物之后,還是最想吃媽媽做的飯,覺得媽媽做的飯最好吃?為什么覺得媽媽做的飯最好吃?如果學生能夠給出答案,也就可以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桂花雨》時的內心活動。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感同身受地走入作品,對作品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手法能更深刻地記憶和理解。
二、聯(lián)系生活,快樂教學
聯(lián)系生活之所以能豐富文化內涵,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理解實踐。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師講一些高山仰止的東西,學生可能只能理解到皮毛,若聯(lián)系生活,就能把原本很復雜的知識簡化,通過學生日常最熟悉的事物解釋知識,學生的理解就會更加全面。還有實踐方面,簡單來說,如果一篇文章的主旨是“說話算數(shù),信守承諾”,學生當堂記住這個主題很容易,但是到下一節(jié)課,甚至是一個小時之后,學生還能記得多少?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學生的語文能力一直很普通。只有聯(lián)系生活,才能快速解決這些問題。聯(lián)系生活,可以讓學生充分融入生活情境,因為非常親切,無比熟悉,就會感到語文學習和自己的生活是無比接近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情境中,學生們的情趣被打開,他們就會感到無比的快樂,從中感受到學習對以后的生活非常有用。只有密切聯(lián)系生活,才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比如教學《游子吟》時,聽了文章中孟郊和母親的故事之后,學生會想到母子情深,同時也能理解一些文章提到的詩句,但能夠運用到實踐中的知識則少之又少,而且會把“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句話習慣性地認為是用來描寫母子情的。教師可以聯(lián)系生活,比如自己和好朋友不得不分開的時候,希望自己能永遠和朋友在一起;或者父母由于出差不得不離開自己一段時間,自己就會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等等。教學時主題聯(lián)系生活,可以讓學生看到某個知識點更深層次的東西,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到的東西就會更加豐富,相比只進行表面解析的文章,這種文章能給學生十分深刻的印象和指導,也更受學生歡迎。
三、課堂點評,快樂教學
為了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新的認識,在語文學習中有新的體驗,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點評。課堂點評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肯定或否定。在點評中,有時候鼓勵是一種激發(fā),但是否定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斗志。在課堂上,如果只是簡單的“講—聽”模式,學生就會感覺課堂沉悶,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然后對學生的回答加以點評。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就能帶動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不斷進步。教師對學生進行點評,讓學生不僅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能看到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從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學生之間也可以點評,讓每個學生進行評價,對同學回答的問題進行補充,就能讓學生看問題更為全面。學生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學習,互相指出不足,能夠促進學生的進步。運用點評,師生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活躍。在點評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加深了了解和溝通,彼此更加熟悉,教師就能夠了解學生的需求,學生也能明白教師的想法,溝通起來就會更加有效、順暢。
四、創(chuàng)新方法,快樂教學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很多種,對于小學生來講,要想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跟學生溝通,尋找新的教學模式,讓課堂煥發(fā)生機。在新課改的推動之下,教師要轉變思想,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變和創(chuàng)新。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找到適合學生的方法,讓學生從中享受到樂趣。小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更喜歡多樣化的教學。通過多樣化教學,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會更具有活力。學生在多種教學方法的刺激下,會快樂地學習,會把學習當作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他們不再認為學習枯燥、無味,不再認為學習沒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