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柯諭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進一步深化,音樂這門學科所具備的藝術教育價值逐漸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在初中開展音樂教學可使學生對音樂藝術有初步的認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拓展學生的音樂專業(yè)技能,為日后成為優(yōu)秀的藝術人才奠定基礎。因此,探索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讓音樂之花在學生心中綻放,是初中音樂教學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音樂教學;初中音樂;教學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7-04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教師們認識到教學個性化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詮釋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初中音樂這門課也需要將個性化的教學理念運用其中,再以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提升音樂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所具備的力量,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培養(yǎng)。
一、巧用共同學習模式,豐富學習體驗
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共同學習模式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學生在統(tǒng)一的學習與分享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明確學習任務,與同伴展開交流和互動,實現(xiàn)對知識的探索,從而得出相應的教學結論,學生的學習情感也得到了豐富。在初中音樂課堂中采取共同的學習模式,不僅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還能夠讓部分不愿參與到課堂中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例如,在學習《漁舟唱晚》這首樂曲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呈現(xiàn)水墨畫卷,并介紹這一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帶領學生進入彈奏與演唱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音樂的節(jié)奏以及特點。在共同學習的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不論是在師生交互還是生生交互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都得到了明顯的深化。又如,在教唱《歡樂頌》這首樂曲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跟隨視頻課件進行自學與哼唱,然后選取一位學生進行傾聽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而開展重唱,在重唱的過程中,學生會在上一遍的基礎上自主地去彌補不足,此時,學生的學習深度也能夠得到拓展,達到了共同學習的目的。最后,在教師的輔助下,學生進一步去完善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在反復練習中,學生的情感與演唱水平都能夠得到一定的升華,使得學生的體驗感也得到了豐富。
二、充分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造自主交互氛圍
在開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目標,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努力為學生營造自主交互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全方位彰顯。由于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音樂方面的層次與認知都不盡相同,所以會出現(xiàn)差異化的學習狀態(tài),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感知音樂,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引導學生自主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如通過自主錄制的方式來感受每一種聲音,例如《尋找生活中的聲音》這一課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手機或者其他多媒體方式錄制和選取生活中的聲音,如學生較為常見的鬧鐘的聲音、車輛的鳴笛聲或是小狗汪汪叫的聲音,在這些聲音的錄制與認識下,學生能更為主觀地去感知音樂的魅力,從而在交互的過程中提升教學質(zhì)量。
三、提升教學趣味,凸顯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有趣的音樂課堂可以讓學生對音樂這門學科的學習更加充滿期待,并以快樂的情緒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每一位學生都值得被尊重,所以教師需要將更多的理解與寬容奉獻給學生,通過開展趣味性教學,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參與到教師所布置的教學目標中。以往有些教師也嘗試借助這種教學形式來開展音樂教學,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導致學生將課堂變成任性的場地,甚至出現(xiàn)了不可控的局面。此時,學生的音樂思維也沒有得到真正的激發(fā),所以,教師可以在以往的基礎上吸取教訓,尋求在沉悶的音樂課堂中更為和諧的教學途徑。為此,教師需立足于每節(jié)課的音樂作品以及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追尋到音樂作品和趣味點之間的連接橋梁,更加高效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此時,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從而在音樂中找到一定的歸屬感。
四、靈活運用想象,激發(fā)學生音樂靈感
如果不具備想象的能力,學生的天賦便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激發(fā),所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作為一項重點。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激發(fā),音樂靈感可得到提升,才會在想象的過程中自如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學生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會通過想象來聯(lián)想現(xiàn)實生活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構想,此時,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也在提升。由于學生的音樂思維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所以,只有在想象的支撐下,學生的音樂情感才能得到共鳴。例如,在學習《江南好》這首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盡情地想象有關江南的美好景象,并帶入到這首歌曲情境中,以此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音樂靈感。
初中音樂這門課程是構建學生身心良好發(fā)展的重要平臺,音樂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音樂品位得到提升。初中音樂教師要深入了解音樂課程標準,將教學以及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的目標緊密連接,探索出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切實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毛富貴.淺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新探索[J].知識文庫,2021(10):143-144.
[2]申淑超.音樂心理學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教學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277-278.
[3]王延濱.多元策略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J].考試與評價,2021(04):73.
(作者單位:鹽城市大豐區(qū)草堰初級中學,江蘇 鹽城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