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蕾
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短視頻成為信息傳播的流行方式,其不僅能夠展現出新的藝術形式,也能夠促使信息傳播的速度大幅度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媒體平臺用戶的快速增長也使得有關疫情的短視頻層出不窮,其中不乏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通過這些短視頻,很多受眾能到在第一時間了解到疫情的情況和相關數據。因此在此次抗擊疫情傳播中,網絡短視頻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一
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 短視頻受眾心理及需求現狀調查 ——問卷設計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調查了解短視頻的受眾基本情況,制定明確的調查問卷方式,問卷總共分為16個問題,包含了受眾基本情況、行為習慣、受眾行為影響以及需求內容四個方面,內容均為單項選擇題,通過線上投放的方式來發(fā)布問卷信息,投放時間為30天,問卷發(fā)放1000份,回收982份,回收率為98.20%。
調查結果分析
疫情期問短視頻受眾特征分析
分析調查數據信息可知,年齡層在20歲到29歲之間的群體為疫情期間使用短視頻最高的群體,在年齡逐漸增大的情況下,短視頻的使用率也呈現出逐漸下降的情況。事實上,20歲到29歲之間的群體在新事物方面的接受能力比較強,本身具備消費能力,且因為疫情原因賦閑在家,因此依靠觀看短視頻或者是拍攝短視頻的方式來作為自身娛樂放松的方式。從性別特征來看,雖然男女之間的短視頻使用率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上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從學歷上來看,本科學歷使用短視頻的幾率最高,可以肯定的是,疫情防控期間,很多本科學生因為延遲開學而宅在家里,短視頻使用群體中大部分均為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結合地域因素來看,大部分短視頻受眾主要集中在一線或者是二線城市。
疫情期問受眾選擇觀看短視頻的需求及心理
其一,情感共鳴心理。短視頻作為動態(tài)的內容,與單調的圖片和文字相比,短視頻利用自身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給受眾以視覺和聽覺享受,豐富了受眾的情感體驗,很陜就獲得了有著“碎片化”“跳躍性”觀看特點的受眾的追捧。所謂情感共鳴,是受眾將內心情感體驗寄托于短視頻傳達的內容,短視頻的內容由淺入深,其核心的思想內涵會在某個瞬間激發(fā)受眾真情實感。而受眾真正接受某個短視頻是因為其作品內在價值引起了受眾的認可,有“感同身受”的作用。比如梨視頻制作的“90而立”,由十個抗疫前線的“90后”故事組成合集,記錄了不同行業(yè)、不同性格的年輕人面對疫情困難時所展現除的責任和擔當,用行動說明“l(fā)7年前的非典,全世界守護‘90后,如今換‘90后守護這個世界”。這樣的故事既溫情又感動,尤其是能引起廣大90后的情感共鳴,
其二,求真求知心理。在網絡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受眾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種,而在網絡的空間里每天都有大量真真假假的信息出現,通過短視頻獲得信息的受眾數量遠高于傳統(tǒng)媒介,受眾的主體意識明顯增強。疫情期間,人們想要了解疫情的最新進展及相關情況,短視頻受眾求真求知的需求會讓他們想要獲取短視頻中有價值的信息。為了更及時有效地傳遞真實的信息,各大主流媒體也第一時間在各個媒體平臺上分享有價值內容的短視頻,利用平臺用戶基數大、跨度廣的特點,最大范圍地傳遞權威信息。其中,《人民日報》的快手賬號更新最為頻繁,每天堅持發(fā)布數條科普辟謠內容的短視頻,同時還通過短視頻及時通報最新疫情情況、專家研究成果,讓公眾第一時間了解疫情防控的進展,為觀眾傳播有效的防疫知識。
其三,積極參與心理。疫情早日得到控制,還需要民眾齊心合力,共同拿出切實的、具體的行動。此次疫情,不管是湖北多個城市“封城”、全國多地采取隔離措施, 還是醫(yī)療救護、馳援一線志愿者行動,亦或是傳播真相與正能量、不信謠不傳謠等網絡行動,都需要全民協(xié)同作戰(zhàn)。由于疫情期間大多數人宅在家足不出戶,所以受眾更希望有機會可以更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疫情,甚至可以深入一線進行探尋疫情的進展?!把胍曅侣劇倍兑籼栐O置了《戰(zhàn)“疫”Vlog》,在Vlog中,記者親身參與到了各種情景中,與社區(qū)工作人員一起體驗在沒有電梯的居民小區(qū)進行地毯式排查、發(fā)放口罩,武漢社區(qū)團購蔬菜……每一條短視頻的鏡頭都十分真實,也很有參與感,讓受眾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此時受眾已經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身成為共同的“見證者”與主動的“表達者”,這種潛意識會激發(fā)他們的同理心,希望自己的轉發(fā)能影響這種觀點的傳播。這種主動轉發(fā)讓短視頻的力量顯現出來,它不止是接力棒式的擴散,更是一個個轉身的受眾與創(chuàng)作者共創(chuàng)合謀、深度參與的全民化力量集結。
二
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
短視頻存在的問題
盡管疫情期間大量原創(chuàng)短視頻傳播,且以各類各樣的主題形式被展示出來,促使短視頻APP,陜速發(fā)展,但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短視頻的受眾在收視行為方面也存在問題。
很多短視頻都帶有明顯的商業(yè)性質,娛樂信息傳播逐漸成為趨勢,一些商家喜歡以娛樂的方式來傳遞短視頻信息,不僅能夠吸引大眾眼球,也能夠滿足其銷售產品的目的。受眾本身對新奇的短視頻內容更加關注,雖然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很多短視頻博主已經沒辦法到室外拍攝視頻內容,但依然有一些只為了搞笑而搞笑的居家視頻衍生出來,這些視頻所包含的信息內容價值較低,但雷同率卻比較高,不少視頻博主也盲目跟風。
除此之外,在調查中發(fā)現,很少有受眾更加關注隱私泄露問題,這會導致受眾信息泄露更加嚴重,在觀看短視頻或者是發(fā)布短視頻時,很容易受到惡意程序的攻擊,導致受眾遭遇網絡安全問題,其不僅承受賬號被盜的風險,也容易產生經濟損失。
三
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
短視頻的優(yōu)化策略
為改善上述問題,短視頻平臺需要做好對短視頻信息傳播的規(guī)范和審核工作,完善關于短視頻內容的審核制度,以嚴格把關的方式消除可能存在的隱患問題。雖然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但依然需要針對視頻內容加強監(jiān)管。例如,短視頻平臺針對內容審核工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內容當中包含庸俗、低下內容的視頻應堅決杜絕。對優(yōu)秀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予以獎勵。再例如,突出短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的積極健康引導,引導用戶創(chuàng)作正能量且趣味性強的視頻,在視頻發(fā)布源頭凈化短視頻信息傳播環(huán)境。例如,針對一些高質量的短視頻以頭條推送的方式傳遞到更加廣闊的受眾群體當中,對視頻創(chuàng)作者予以物質方面的獎勵,為信息泛濫時代下的短視頻受眾營造安全網絡空間。
疫情突如其來,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大眾自覺選擇了足不出戶,而在此期間了解疫情動態(tài)和各方救援工作,移動端信息獲取的實時性可謂優(yōu)勢明顯。其中短視頻憑借其短平快、內容直觀、形態(tài)豐富的特點引發(fā)眾多網友的互動、共鳴。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當下階段,媒體更應該利用好短視頻平臺,制作更優(yōu)秀更真實的內容,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和網絡視頻行業(yè)的重要作用,全力做好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人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