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斌
[摘? ?要]活動教學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初中地理課堂活動教學的有效開展,有利于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是實施素質教育和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必然途徑。
[關鍵詞]初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活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 ? G633.55?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2-0095-02
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主張建構開放式的地理課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倡導多種地理教學方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通過活動教學可達到“自主、合作、探究” 的學習要求。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而“活動”是實現(xiàn)過程目標的主渠道。
教師進行合理、有效的活動設計,能促使學生將聽、說、看、思、做有機結合,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探究,從而有效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可以有效、科學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立足地理課堂活動教學,能有效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組織課堂辯論,培養(yǎng)地理思維
地理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利用地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辯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袄碓睫q越明,道越論越清”,將辯論活動引入地理課堂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例如,為更好地講述“人口問題”,教師讓學生進行辯論活動:“人多為患”還是“人少為難”。為了支撐自己的論點,正方、反方兩大組學生在組內進行了分工、合作。辯論活動的數(shù)據(jù)和材料需要學生動手尋找、選擇摘錄、提取分析,這樣的鍛煉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在辯論的過程中,正反雙方唇槍舌劍的爭辯又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
二、進行角色扮演,提高地理能力
這里所指的角色扮演活動是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角色扮演活動被廣泛地應用于地理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課前進行認真的準備和設計,課內有效地組織教學。角色扮演活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基于設置好的情境來扮演角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通過聽、說等互動交流,達到鞏固地理知識、提高地理能力的目的。
例如,筆者曾在教學“長江”時,組織了一次“長江的開發(fā)與治理”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可以扮演“政府官員”“生態(tài)學家”“工程師”“船長”“游客”“農民”等角色,甚至可以扮演一些地理事物的角色。通過“身臨其境”的角色感知,學生的活動意識迅速被激發(fā),進一步體會到了“長江的開發(fā)與治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課堂教學效果明顯。
又如,在教學“經(jīng)緯網(wǎng)”時,筆者組織了如下角色扮演活動:以橫排課桌為緯線,縱列課桌為經(jīng)線,每個學生座位代表不同的坐標點,橫排最中間一排的學生都戴上一頂紅色帽子,代表赤道,縱列最中間一列的學生都戴上一頂黃色帽子,代表0°經(jīng)線,教師進行點拔引導……這樣的角色扮演活動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活動熱情,而且可以使學生輕松地在角色扮演中提高理解能力,掌握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和經(jīng)緯網(wǎng)判讀等難點知識。
三、運用游戲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地理游戲活動是一種集知識性、娛樂性于一體的教學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快樂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地理知識運用到游戲活動中,促使學生積極動腦、動手,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世界的海陸分布”時,筆者讓學生隨意地輕拋“世界海陸分布氣球”10次,然后用手接住,計算出大拇指按在海洋和陸地上的次數(shù)各是多少,而后引導學生觀察“世界海陸面積比例圖”,得出“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結論。通過游戲教學活動,學生對地球上陸地和海洋分布情況的印象更深了。
四、開展地理競賽,檢驗地理知識
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是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地理知識競賽活動,如中國地理、世界地理知識競賽活動,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有針對性地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輪廓”時,教師可以設計拼圖競賽,看誰拼得最快、最準確。這樣,學生通過緊張、快樂的競賽掌握了地理知識,比盲目地死記硬背要好得多。
五、動手制作教具,提高動手能力
教師可以結合學校情況,引導學生制作教具。學生動手制作教具的過程,既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也是手腦結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過程,對提高動手能力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例如,為更好地教學“地球和地球儀”,筆者根據(jù)課本要求,讓學生分組動手制作簡易地球儀。學生找來工具和材料,有的帶來鐵絲、乒乓球,有的找來橡皮泥,有的帶來塑料球等,在教師的指點下進行簡易地球儀制作活動。讓學生親手制作地球儀,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jīng)緯網(wǎng)等抽象知識有透徹而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彌補學校教具的不足,提高教學效率。
六、繪制各類地圖,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
地圖是學好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學生需要能夠正確地閱讀地圖、便用地圖、繪制地圖,做到自如地轉換地圖信息與文本信息。讓學生動手繪圖,能讓課內知識“鮮活”起來,這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了“地圖”后,筆者設置了一個情景任務:一些同學想在星期天去你家,但不知道路怎么走,請繪制一張“學校—家庭路線圖”,讓同學借助路線圖找到你的家。筆者還提出一些補充條件:①標出指向標;②注明所經(jīng)過的主要路口、建筑物或其他地標的名稱;③根據(jù)紙張尺寸繪圖。
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有的立即拿出紙、筆畫了起來,有的先找合作伙伴,有的相互討論……對于怎樣表示道路和建筑物或其他標志物,學生有的畫上符號,有的直接寫上名稱等。例如醫(yī)院大樓,有的畫上一個長方形,有的畫上一座樓房,有的寫上名稱,還有的先畫上符號,再在旁邊注明,讓同學一看就明白——這就是“圖例和注記”。有的學生說自己家特別遠,要用一張大紙,馬上有同學說可以按比例尺畫……學生在繪制路線圖的活動中輕松地掌握了地圖的三要素。星期天,真有學生按照同學的路線圖去了同學家。學生真實地體驗到地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學生通過自己繪制地圖的活動,不僅更好地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而且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
七、開展鄉(xiāng)土調查,提高研究能力
開展鄉(xiāng)土調查活動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親近鄉(xiāng)土、深入了解家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而且可以改變學生單一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增強學生動手動腦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地理實踐力和思維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地理鄉(xiāng)土調查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研究能力。
例如,筆者組織了鄉(xiāng)土調查研究性學習活動——調查竹港村北門塘整治情況:①收集竹港村北門塘整治前后的圖片和資料;②去到北門塘進行訪問、參觀、調查;③做好調查記錄;④總結及匯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鄉(xiāng)土調查活動,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得到了顯著的增強。同時,學生也提高了嚴謹治學的精神、不斷探究的進取精神、克服各種困難的意志力等等,在實踐活動中獲得了鍛煉和發(fā)展。
八、進行野外考察,培養(yǎng)地理實踐力
學校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較好的野外考察條件,讓學生開展學習實踐、動手操作,使學生對地理的認識不只是局限于課本上的圖文知識,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筆者組織學生去到云霄縣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進行紅樹林考察活動,通過指導學生辨識植物、觀鳥等,讓學生近距離了解紅樹林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豐富自身關于紅樹林濕地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意識、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同時,通過野炊、游戲、篝火晚會等活動,促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總之,初中地理活動教學的有效開展,非常有利于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是實施素質教育和貫徹新課程理念的有效途徑。
[? ?參? ?考? ?文? ?獻? ?]
[1]? 杜若明.談初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1):47-48.
[2]? 楊浚林.如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0):50.
[3]? 向莉. 例談初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地理教學,2019(9):48-50+54.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