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榮 辛華 李順利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學校越來越重視家校合作模式下對學生的有效管理。但當前許多學校忽略家庭教育的作用,且家校的宣傳聯(lián)絡方式較為落后。隨著課程不斷改革,學校要建立家庭、教師與學生三位一體的學風建設體系。因此,加強家校聯(lián)系,可以增進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可以有效促進師德師風建設,改善學生學習風氣。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微信聯(lián)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微信具備聯(lián)合家庭與學校、擴大影響范圍、強化宣傳效果的功能?;诖?,為滿足家長、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需求,文章作者提出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在家校合作模式下進行班級管理。
關鍵詞:家校合作;學風建設;微信公眾號
中圖分類號:G6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5-0077-02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到:“一所高校的校風和學風,猶如陽光和空氣決定萬物生長一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成長。好的校風和學風,能夠為學生學習成長營造好氣候,創(chuàng)造好生態(tài)……好校風、好學風來自師生共同努力?!币虼耍瑢W校的學風對學生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但如今不少學校在學風建設中以學生為中心,忽略家庭教育作用,家長是學生成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因此,學校需要將家長納入學風建設體系。經過大量實踐發(fā)現(xiàn),將家長引入學校管理體系,對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微信可以成為聯(lián)系家長、學生、教師三方的橋梁。微信具有十分強大的功能和高度普及性,因此,建立基于家校合作的微信公眾平臺,對學校學風建設具有較大意義。
一、微信平臺宣傳學風建設的優(yōu)勢
隨著微信的不斷普及,各個學校陸續(xù)建立了符合自己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但大部分學校的微信公眾號只側重于新聞和學校通知,對一些學風建設與家校溝通難以發(fā)揮有效的作用。基于此,班級管理中微信公眾號的建立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微信平臺用來宣傳學風建設具有十分強大的優(yōu)勢,如可以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將學生的情況實時通報給家長,家長也可以在微信上實時關注到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實現(xiàn)學校、家長、學生三方的實時溝通與交流。另外,微信公眾號有利于學校學風建設。
(一)微信及公眾號普及率高
微信是騰訊公司2011年推出的提供實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2017年微信使用人數(shù)達到9億,微信公眾號數(shù)量約1400萬。另外,有調查顯示,92%以上的家長、95%以上的教師和96%以上的學生習慣每日使用微信,因此,微信公眾號的普及率極高。人們利用第三方基本掌握了微信操作方法,并且愿意每日接觸微信。基于此,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建設校風并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是十分便利的。傳統(tǒng)的家校合作受到時間、空間限制,家長想要參與學校的教育面臨很多困難,這就降低了家長參與學生教育的積極性。學校利用微信公眾號與家長聯(lián)系,聯(lián)合家長對學生進行共同教育,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使相隔較遠的家校溝通也成為可能。家長不用擔心與教師聯(lián)系不上,而且利用微信公眾號家長可以實時監(jiān)控學生動態(tài),并且與教師進行實時溝通,使突破時空的家校合作模式成為可能。
(二)微信溝通方式高效且成本低廉
微信可以免費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等,且具備朋友圈、公眾平臺等服務,利用微信公眾號建立網絡學風建設平臺可以實現(xiàn)零投資并能與關注者進行全方位的溝通與互動。傳統(tǒng)家校合作模式下,家長空閑時間不統(tǒng)一,地理位置也遠近不同,這使得家庭與學校的聯(lián)系有困難,但教師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班級管理,家長可以快速地接受到來自學校的免費信息,家長還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中與班主任或管理員進行實時互動。微信公眾號使電話費高昂或時間、空間不便等帶來的問題得以解決。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參與到家長與教師討論之中。網絡具有匿名性,學生不用考慮面對面交流的難堪或尷尬,可以暢所欲言,把自己真實想法表達出來,這樣,家長與教師得到的信息就更加真實有效。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班級管理中微信公眾號的運用,師生及親子之間可以實現(xiàn)換位思考,家長和教師更能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使之加深彼此的理解。學生也能在家校合作中體會到被理解的感覺,從而更主動地去學習和發(fā)展自己。
(三)微信具備收藏功能且便于隨時隨地閱讀
網絡新媒體時代下的各種實時互動軟件都具備收藏和轉發(fā)功能,微信也不例外。如果讀者當時不能完整地閱讀公眾號的推送文,可以進行收藏或者轉發(fā),以便后續(xù)瀏覽。假如讀者忘記收藏或轉發(fā),微信公眾號自備存儲功能,其仍然可以通過查看歷史消息來回顧之前的推文。除此之外,傳統(tǒng)的學風建設活動,如講座、比賽,學生如果沒有時間參加,可能會失去學習機會。但利用微信公眾號,學生可以及時地關注微信公眾號中的照片、視頻、直播鏈接或推文等,取得身臨其境的效果,不受地點、時間地限制來觀看學習。在傳統(tǒng)的家校合作過程中,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十分有限,所以家長與教師一般只談論學生學習情況,很少涉及其他方面。但利用微信,家長和教師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線溝通,除了交流學生在校表現(xiàn),還可以聊學生其他方面的發(fā)展。
二、學風微信公眾號應用建議
(一)吸引目標人群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的關注者是網絡學風建設的群眾基礎。學校要擴大微信公眾號的宣傳范圍,在家校合作模式下的班級管理中,公眾號的宣傳推廣主要是由學校教師團隊主導,學生助理團隊輔助,因此,在校教師或學生比較容易關注本校所建立的公眾號。但是,學生家長對公眾號的關注則需要學校想辦法。對此,學校可以通過以下渠道向家長宣傳微信公眾號:第一,借助開學和放假等接送學生的時機向學生家長介紹微信公眾號;第二,由班干部通知本班學生,讓學生告訴家長微信公眾號;第三,通過短信或電話向家長進行宣傳。
(二)思想引領帶動特色學風建設活動
微信公眾號中的特色學風建設要通過比賽等活動,使學生參與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大量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希望自主設計學風建設活動方案,這表明學生希望表達自我想法,但是學生參與學風建設活動需要思想政治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校絕不能直接利用學生的設計方案,以免出現(xiàn)小眾化活動或偏題活動等情況。因此,學校管理層要嚴格把控微信公眾號建設思想,使微信公眾號的建設符合當代流行趨勢,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除此之外,學風建設活動要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要不斷地增加參與對象,除了鼓勵大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層還應鼓勵家長與教師等積極參加進來,促進家校合作,提升學風建設質量。例如,學??梢詫?yōu)秀教師進行宣傳報道,可以召開優(yōu)秀師生共同參與的研討會,可以邀請家長參加網絡征文,可以通過邀請心理學專家在微信公眾號上開展必要輔導等活動,促進微信公眾號的建設與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