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霞 寇仙霞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很多老師都不愿意當班主任,因為班主任成了一種高危職業(yè)。每天擔心著學生的吃穿住行,可是層出不窮的意外依然會m現(xiàn)。碰到明事理的家長,還能安然度過;碰到不明事理的家長,那就是一個頭兩個大。
于是,很多老師不愿當班主任。表面看,不當班主任,少了很多煩惱,但實情卻是:一些不當班主任的老師連自己的課堂都把控不了,又何談教育學生呢?而學生呢,在班主任面前一套,在其他老師面前又是一套,這樣的教育,效果又有幾何?
我們說,人的自律是在長期的教育和訓練中形成的。特別是小學生,能做到慎獨的能有幾人?所以,小學德育是一定需要所有人齊抓共管的。
作為一名教炳,我們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行走在校園中,你就是所有學生的榜樣,你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指引著學生。如果你對很多小事袖手旁觀,學生從你身上學到的就是冷漠、無情。如果你愛管閑事,學生學到的就是熱情、開朗。
首先,如果你在學生面前沒有威望,你是不可能順利進行你的教學的。如果學生言行有錯,你視而不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知道,在這位老師面前我可以無所顧忌,反正他也不管。慢慢地他會在你的課堂上做小動作,無視你。試問,你的教學能有多少效果呢?
其次,壞習慣是非常容易蔓延的,學生一旦在某位老師的課上養(yǎng)成了不聽講,吵鬧的習慣,慢慢地就會在別的課上也不聽講,開小差,無視老師,甚至與老師頂嘴,擾亂課堂紀律。如此蔓延開去,一傳十,十傳百,整個班級的班風學風,很快就會毀于一旦。又豈是班主任一個人能夠力挽狂瀾的?
再次,從木桶原理來說,如果一個學校只有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那長此以往,除了班主任那就處處是短板。而班主任的苦口婆心往往會因為其中一塊短板而毀于一旦。
最后,管教學生是所有老師的職責。教師這份工作,需要我們持久地投入足夠的熱愛,保持對職業(yè)的熱情。因此,對學生的教育肯定是也必須是所有老師齊上陣.人人都要管閑事。
班主任時時刻刻與學生在一起,從頭管到腳。我們不擔任班主任的老師管什么呢?那就在班主任看不見之處管一管,做好自己的輔助工作吧。我們說,一個人的修養(yǎng)是從他的言行小事中折射出來的,我們就按照在校一日常規(guī)來梳理一下吧。
早晨到校,總會有那么幾個熱心的學生跟你打招呼。我們可以微笑示意,點頭回應,也可以熱情應和。慢慢地,你會發(fā)現(xiàn)跟你打招呼的學生越來越多。這是文明禮貌的滲透。
走在校園里,看到廢紙屑彎腰撿一撿,和學生一起扔進垃圾桶。這是在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要愛護校園的環(huán)境。
走進教室,課桌排一排整齊,黑板擦一擦干凈,講臺理一理整潔,提醒值日生,帶上工具打掃包干區(qū)。勞動最光榮,潔凈的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
該你的課了,提前到教室,提醒學生做好準備工作,打開課件,發(fā)放一應學習工具。用實際行動引導學生準備充分,這是成功的前提。當然,認真?zhèn)湔n更是前提,課堂教學層次清晰、條理分明是吸引學生的關(guān)鍵,否則一切都是免談。
準時下課不拖堂,提醒學生更換學具,放個風,喝口水,課間好好休息,課上才能事半功倍。讓學生知道,你這個老師是時時處處真心關(guān)懷著他們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在室外上課或在專用教室上課,第一次很重要。小助手管得住的,選好領(lǐng)頭人立好規(guī)矩,管不住的親自帶隊。要讓學生明白,所謂的術(shù)科是打下人生底子的基礎(chǔ),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課間操、中午用餐、午間活動等,學校都有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所有老師都要以身作則。千萬不要用老師的特權(quán)打破規(guī)則。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一旦哪天依葫蘆畫瓢,那后果不是我們能夠想象的。
再如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走廊里的一聲問候,耐心回答學生的提問,這些都是教師對學生的關(guān)注。或者說發(fā)現(xiàn)學生身體不舒服了、碰上意外了、家里發(fā)生特殊事故了的時候,你放下身段問一問,幫著想想法子,給他一些安慰鼓勵。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在學生心中卻留下了溫暖。
既然從事了教師這一行業(yè),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作為教師,我們都應該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且,這種關(guān)注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意識里,還應該讓學生摸得著,感覺得到。
其實,在我們管教學生的過程中,只要付出真心,學生是能夠反饋真情的。在這樣的反饋中,我們也能獲得作為教師的幸福感。
看來,不管是班主任還是非班主任,學生的閑事我們是管定了,但怎么管也是有講究的。
很多時候,在班主任面前,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會隱藏自己的本性。而一旦離開了班主任,他們的鬼主意、壞點子會直接暴露無遺。這時,作為非班主任的老師,如果遇到了,請一定抓他個現(xiàn)行,然后幽默處之。你可以告訴他,我不會告訴班主任,但是你要說出你錯在哪里,以后怎么做。當學生承認錯誤并表示會改正之后,我們還要記下這個學生的名字,以觀后效。如果是任課老師,在你的課上,他大概以后再也不會犯錯了。如果是毫不相關(guān)的老師,他多碰到幾次,也就會明白,在校園內(nèi)所有老師都會教育他,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做壞事,那么所有的壞習慣就會慢慢改掉。這就是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這其實就是一種無痕的德育。
如果有些錯誤影響很壞,我們就要及時聯(lián)系班主任。跟班主任交接清楚,講清事實的真相,班主任在對其進行思想教育之后,可以聯(lián)系家長進行督促整改,還可以在班上進行面上的教育,讓全體學生引以為戒。這就是所謂的防患于未然。
在整件事的處理過程中,非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時時在線。如果交給班主任就撒手不管,那學生就會認為你這個老師拿我沒辦法,只會告狀。不僅是他一個,其他學生也會輕視你,你以后的教育工作將寸步難行1
有些老師會說學生都不認識我,我去教育他,他肯聽嗎?那就讓學生多認識認識你呀,那還不簡單,學校會有很多大型活動,老師們可別認為與我無關(guān),我就不到場了吧。不,你得去!這是讓學生認識你的好機會,如果你能主動一些幫著干點活多露幾次臉,學生還會覺得這位老師不簡單,經(jīng)??匆娝?,我必須聽他的話,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威望自然而然樹立起來了。
這一點,所有老師都適用。碰到學生犯錯,我們首先得讓自己心平氣和,否則,情緒會左右我們的言行,控制我們的思想,不僅詞不達意,還教育不到位,更會傷了自己的身體。
我們應該心靜如水,面帶微笑,逐條分析,指出錯誤,曉以利害,提jLIJ對策。唯有如此,學生才會心服口服。其實,教育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的過程,就是一場真實的心理故。唯有控制情緒,你才能穩(wěn)坐釣魚臺!
總之,教育學生靠大家。作為一名非班主任老師,應與班主任攜起手來,對學生的錯誤,請盡量多管閑事。從小處說,你可以樹立在學生面前的威望,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更順利。從大處說,這是為了學校的德育添磚加瓦,使整個學校的學生品行能夠更優(yōu)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這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盡的義務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