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春旭
近人馬宗霍有云:“帖學(xué)大行,故明人類能行草,雖絕不知名者,亦有可觀?!薄?〕就傳世書跡而言,精于行草的明代書家眾多,而歷來備受推服者一般有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1470—1559)、董其昌(1555—1636)等。祝允明長文徵明十歲,二人并稱名家,祝氏早逝,蘇州人遂以文徵明為善書者。文徵明晚年自知書藝不敵祝氏,自謂于“無佛處稱尊”〔2〕。實(shí)際上,祝、文書法各有短長,詹景鳳(1528—1602)的評價(jià)較為公允:
祝希哲有書家之才,而學(xué)缺精純閑適之致,又粗氣未盡除,乃趣自超,則以才得之。文徵仲有書家之學(xué),而才未充拓,拘拘簡牘,既被法維縶,又被時(shí)代壓伏,無能自振,然意致閑雅,韜斂精氣,入于深厚,視祝蘊(yùn)籍為多,則以人得之。〔3〕
要之,祝允明的書法有野氣,而文徵明的字氣息醇雅,更得眾人喜愛。文徵明中年時(shí)在北京翰林院從官三載,辭官后于1527年初回到家鄉(xiāng)蘇州,令人景仰的德行、卓越的詩書畫才藝、眾多的門生弟子以及壽登耄耋,成就了他晚年的社會聲望,以致地方上對其書法的追捧與臨學(xué)漸成風(fēng)氣,松江莫是龍(1539—1587)遂有“吳中皆文氏一筆書”之誚〔4〕。
文徵明在書法上五體皆善,小楷和行草是其成就最高的兩項(xiàng)?!锻T起^帖》第十二卷于文氏去世次年刊刻完成,收錄的兩件代表作就是小楷臨《黃庭經(jīng)》與行草書《西苑詩》(圖1)。這即便不是文徵明的本意,也是旁人(文氏家人)眼中其典型的藝術(shù)形象。文氏的小楷不需多言,明人曾給予極高的評價(jià)。本文欲談近墨堂所藏文徵明《云山圖及詩作》,詩卷為行草書,故僅論文氏書法之一端。
圖1 -1 [明]文徵明 小楷臨黃庭經(jīng)(局部)取自《停云館帖》卷十二
圖1 -2 [明]文徵明 行草書西苑詩(局部)取自《停云館帖》卷十二
《云山圖及詩作》由數(shù)部分組成:引首為無錫文人王問(1497—1576)所書“清玩”二大字,下筆大膽,頗有文氏門人陳淳(1483—1544)的風(fēng)范;畫心為一段米氏云山,筆墨滋潤而生動,與書卷所用紙張同為灑金箋,二者高度一致,且畫幅右上角有朱文方印“黃”,這方印同樣出現(xiàn)在拖尾黃云題跋引首處,由此可以推斷,書畫俱為黃云所請,但內(nèi)容上并無具體的關(guān)聯(lián);畫卷之后即書卷,文徵明錄自作詩歌23首,除《次韻謝方日升見過》外,其余均見《甫田集》,文辭或有不同。文集中信息往往更全,可以對照閱讀,如書卷第一首作《秋夜懷友二首》,文集作《秋夜懷昌國二首》〔5〕,昌國即徐禎卿(1479—1511);拖尾則有黃云(1508)、王世貞(1570)、畢懋康(1633)、李孫宸(1634)題跋。盡管這卷書畫提供的信息不是很豐富,但在細(xì)讀其書法之前,我們還是可以考察一下它的上款人黃云和創(chuàng)作脈絡(luò)。
文徵明(此時(shí)尚名文壁,字徵明,而后改字為名,更字徵仲)款識云:
博士丹巖先生以素卷命書鄙作,詩既不佳,字復(fù)無法,深愧來辱之意,然或庶幾可以因是請教,故亦不得自掩其丑也。丙戌(二字點(diǎn)去)戊辰(1508)五月,衡山文壁記。
丹巖先生即昆山人黃云〔6〕,其較為詳細(xì)的傳記見《昆新兩縣續(xù)修合志》卷三十:
黃云,字應(yīng)龍,太常卿子澄曾孫。子澄原籍分宜,當(dāng)靖難,師入京,時(shí)率妻子微服,至蘇州,與知府姚善倡義勤王,(姚)善印造黃冊,編其子籍昆山,子澄殉節(jié),后其季子澤字彥輝壻于張,即云祖也。云少從沈魯游,家貧好學(xué),嘗就藏書家借錄卷帙甫畢,心口了然。凡刑名、錢穀、水利、算數(shù)、軍旅、儀制無不究心,期為有用之學(xué)。宏(弘)治中以貢授瑞州訓(xùn)導(dǎo),嘗廷謁,監(jiān)司恥之,輒欲解組去,時(shí)邵寶為提學(xué)、劉璣為郡守,皆待以殊禮,屢慰留之。丁外難歸,遂絕意仕進(jìn)。(黃)云為文得眉山遺意,一時(shí)碑版之作以出其手為重,然非其好,終不與。喜獎(jiǎng)成豪彥,訓(xùn)飭子弟,恐不相盡。而性方嚴(yán),見后生輩冠履不率,或談笑喧闐,輒瞪目叱視。顧鼎臣既官宮寮,(黃)云遺書勉之謂:“臺閣儲材,須飫經(jīng)綸大略于天下事,乃克有濟(jì)。世俗豪華,易至消歇,必以正法眼看破。某見尋常陷溺者滔滔,故特相飭冀銘座側(cè)為戒也?!蹦昶呤嘧?。〔7〕
這里據(jù)其他資料還可以作些補(bǔ)充:黃云祖上為林屋山人,后遷至昆山〔8〕;他又號圓嶠居士〔9〕;著有《丹巖文集》十卷行于世〔10〕;《昆山人物志》云黃云“文宗坡老(蘇軾),書法山谷(黃庭堅(jiān)),皆為時(shí)所重”〔11〕,其書法除了學(xué)習(xí)黃庭堅(jiān)(圖2),還取法顏真卿〔12〕,今天能夠在一些書畫中見到他的題詩/題跋〔13〕,結(jié)體和筆意有時(shí)亦類于蘇軾。《云山圖及詩作》上的黃云題跋用筆老道,虛實(shí)相映,間架正有蘇、黃意趣。
黃云雅好書畫收藏。正德年間撰寫過一部《書畫史》,敘一百四十年中能書者三百余人〔14〕。都穆《寓意編》記載其藏有南宋吳說游絲書、宋高宗《賜岳武穆手詔》、金顯宗《雨竹》〔15〕,另見諸著錄的有《長史朱公行狀墓志銘挽辭》〔16〕和虞允文手帖〔17〕。正德庚午(1510),黃云攜所藏巨然《廬山圖》請文徵明賞鑒,文氏賦詩云:“筠陽文學(xué)倦官職,十年歸來四壁立。探囊大笑得片紙,不啻瓊珠加什襲?!薄?8〕黃云退官后生活窘迫,但不改其癖。文徵明亦有書畫癖,兩人因此趣味相投。
文徵明和黃云之間有相當(dāng)多的詩畫往來。黃云尤愛文徵明之畫,屢有請托。其中一張畫沒有題詩,黃云自題其端,復(fù)請文徵明賦詩,前后相距十六年,文氏詩云:
尺楮回看十六年,殘丹剝粉故依然。得君品裁知增重,顧我聰明不及前。小艇沿流吟落日,碧山浮玉漲晴煙。詩中真境何容贅?聊續(xù)當(dāng)年未了緣?!?9〕
此外,文徵明曾贈以《金焦落照圖》〔20〕,又以趙孟頫畫法為其作山水小幅〔21〕,大概因此黃云贈詩有“仙史若修堪補(bǔ)闕,蕭閑合住水晶宮”之句,文徵明在感愧之余亦有答贈〔22〕。
回歸《云山圖及詩作》本卷,文徵明為何要在詩卷前畫一幅云山呢?黃小峰指出,14世紀(jì)的云山圖可以用來表達(dá)對同僚的離情、對父母的孝思、對出仕之前的故鄉(xiāng)隱居生活的向往等含義,不過這些含義至明中葉逐漸消失,云山圖成為一種仿古樣式〔23〕。事實(shí)恐怕不盡然,云山圖在吳門畫家筆下仍然會被寄寓某些特殊含義。正德戊辰(1508)三月十日,文徵明與朱凱(?—1512)、唐寅(1470—1524)、吳奕集于竹堂寺,唐寅與僧人古石師“參問不已”,文氏感慨自己對佛理一無所知,遂畫云山一軸作紀(jì)念此事,此處的云山似與禪機(jī)相關(guān),故朱凱詩云:“我愛云閑自來往,老僧心定笑云忙。倏焉散去山亦靜,云意僧心俱兩忘?!薄?4〕(圖3)次年,友人朱應(yīng)登自南京戶部主事升延平知府,文徵明畫《劍浦春云圖》為贈,以系千里之思,此畫雖非米氏云山畫法,但是運(yùn)用“云”的意象表達(dá)贈別之情,并無二致〔25〕。文徵明畫云山送給黃云或許也在表露懷友之心。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文人給朋友寫錄近作,兼有簡訊近況之意,近墨堂所藏此卷可作如是觀。
吳門文人普遍天才早慧,文徵明則屬于晚成型人物,他早年的形象甚至是笨拙的。文嘉(1499—1582)《先君行略》記載:“(文徵明)少時(shí),外若不慧。”〔26〕王世貞則說,文徵明八九歲時(shí)說話仍不甚清楚〔27〕。他早年字不佳,初游郡學(xué),發(fā)憤學(xué)書,不與諸生嬉鬧,每日臨寫《千字文》十本,書遂大進(jìn)〔28〕。今天看來,文徵明的書法在35歲以后方漸有起色,60歲前后個(gè)人風(fēng)格才步入成熟,其成功全憑后天的努力。而祝允明“弱冠即負(fù)詩書之名”〔29〕,唐寅、王寵(1494—1533)等人皆才華早露,藝術(shù)發(fā)展軌跡與文氏不同。
為了更好地把握文徵明這件早期書作的藝術(shù)特色,我們需要回顧文徵明行草書書風(fēng)的變化歷程。文徵明40歲之前的字用筆稚嫩,結(jié)體傾斜,似乎其手腕對毛筆的控制不夠有力,章法上的處理也不夠穩(wěn)妥(圖4)。40歲前后,文徵明的結(jié)字開始變得精巧、規(guī)整,盡管用筆不夠成熟,但可以看得出來,他在《懷仁集王圣教序》上花了不少功夫,代表性的作品是書于1514年的《悟陽子詩序》(遼寧省博物館藏,圖5),用筆輕松,結(jié)構(gòu)穩(wěn)妥,氣質(zhì)內(nèi)斂,顯露出一定的風(fēng)格。經(jīng)過多年的實(shí)踐,文徵明的行草書風(fēng)格在50歲以后基本成形。翁萬戈舊藏文徵明《家書九封》(1523,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圖6)因是信札,寫得較為瀟灑,可以看出其不凡的功力。60歲以后步入成熟,結(jié)字體勢趨于平穩(wěn),向左傾斜的程度不如之前陡峭。其晚年風(fēng)格的作品最為多見,如《行草書千字文》(1529,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且適園后記》(1540,私人藏,圖7)等,均是精美之作,所不足者唯有些拘謹(jǐn),故詹景鳳有云:“(文徵明)行雖拘拘,乃無一筆不是功深力到,亦時(shí)有瀟灑出塵者?!薄?0〕“瀟灑出塵者”大概指信札之類。文徵明最后三十年的書風(fēng)非常穩(wěn)定,沒有太大的變化,偶爾因?yàn)樯眢w狀況不佳,筆下顯露老態(tài)。文徵明在八九十歲時(shí)仍然保持著很高的書寫水平,去世前一年所書《行草書北山移文》(1558,私人藏,圖8)筆下幾乎沒有倦色,無外乎外界視他為人瑞??傮w而言,文徵明的行草書前后風(fēng)格發(fā)展脈絡(luò)清晰,沒有起伏或劇變,某些結(jié)字特點(diǎn)、用筆習(xí)慣在三四十歲時(shí)已經(jīng)形成。
文徵明《云山圖及詩作》書法篇幅甚巨,我們得以仔細(xì)觀察其早期行草書的特點(diǎn)和師承來源。文嘉《先君行略》云:“(文徵明)少拙于書,遂刻意臨學(xué)。始亦規(guī)模宋、元之撰,既悟筆意,遂悉棄去,專法晉、唐?!薄?1〕透露出文徵明早年的取法并不高古,“宋”指蘇軾—父親文林(1445—1499)和老師吳寬(1435—1504)都鐘情于蘇字,而“元”指趙孟頫和康里巎巎。
圖2 [明]黃云 跋唐寅《南游圖》 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圖3 [明]文徵明 云山圖軸 山本悌二郎舊藏
圖4 [明]文徵明《信札》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5 [明]文徵明 悟陽子詩序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6 [明]文徵明 家書九封 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
圖7 [明]文徵明 且適園后記 私人藏
文林藏有趙孟頫《臨智永真草千文》,吳寬跋云:“古今人書千文甚多,如趙魏公(趙孟頫)此卷尤秀潤可貴者……此卷初為臨海葉夷仲惠仲之物,今文太仆宗儒(文林)得之。太仆之子壁好文而能書,必有以識其妙矣?!薄?2〕有學(xué)者認(rèn)為,文徵明早年每日臨習(xí)的《千字文》可能就是這件家藏〔33〕。文嘉也說,文徵明平生雅慕趙孟頫,每事多師之〔34〕。故其書法取法趙氏并不意外,《云山圖及詩作》流美圓轉(zhuǎn)的用筆中就可以看到趙字的影子。文林的字也得趙氏法乳(圖9)〔35〕,文徵明和父親一脈相承。
文徵明早期書法呈右聳之勢,字形偏長,這一方面和寫字習(xí)慣有關(guān),一方面受到康里巎巎的影響。弘治庚申(1500),文徵明借沈云鴻(1450—1502)所藏康里巎巎三帖看了數(shù)月,題跋中高度評價(jià)康里氏書法天真爛漫、不落蹊徑,又謂:“康里子山雖稍后出,而其名實(shí)與吳興(趙孟頫)相埒,漁陽(鮮于樞)、巴西(鄧文原)不論也?!薄?6〕如果將文氏《云山圖及詩作》和康里巎巎的書作《行草三段卷》《草書述張旭筆法記卷》(故宮博物院藏)、《致彥中札》(《停云館帖》卷九,圖10)等作品相較,不難看出兩者體勢上的相似。而且,文徵明和康里巎巎一樣,喜歡以章草的磔筆收尾,或是末筆迅疾甩出,以達(dá)到將筆勢發(fā)盡的效果。所以謝肇淛(1567—1624)說:“文徵仲得筆法于巎子山,而參以松雪(趙孟頫)?!薄?7〕
和康里巎巎書法呈現(xiàn)圓勢不同,文徵明的書法體態(tài)多方,顯示出來自《懷仁集王圣教序》的影響(圖11),何良俊和王世貞皆曾指出這一點(diǎn)〔38〕。文徵明生活的吳門地區(qū)是書畫收藏的重鎮(zhèn),他積極參與鑒藏活動,見識廣博,在學(xué)書上亦博采眾長。我們在《云山圖及詩作》中可以看到幾筆米芾和蘇軾的書法形態(tài)。何良俊說文徵明是“集書家之大成者”〔39〕洵非虛語。
近墨堂所藏這卷書法寫于文徵明39歲之際,其時(shí)書風(fēng)尚不成熟,所以他對黃云坦白說:“詩既不佳,字復(fù)無法,深愧來辱之意?!辈贿^在收藏者王世貞看來,此卷的好處就在于生澀:“書法圓熟,翩翩出晉人,比之晚年筆,少骨而多韻?!彼^“少骨”,指字體結(jié)構(gòu)不如文氏成熟期的書作精巧,有些輕滑、嫩弱、空疏的寫法甚至可以說是敗筆,但因此而體態(tài)多樣,別具姿色,不像成熟時(shí)期的書作結(jié)字千篇一律。趙宧光(1559—1625)認(rèn)為文徵明的書法太“端”,“一于端則時(shí)”〔40〕,也就是有俗氣。文徵明晚年書法結(jié)字、布局太板的問題時(shí)常遭人詬病。孫鑛(1543—1613)敏銳地指出,因?yàn)槲氖稀坝眯蟹ㄗ鞑荨保又耙宦煞χT變態(tài)”〔41〕,所以法度有余,神化不足。相比而言,《云山圖及詩作》生意具足,輕快中透著靈氣。而且由于灑金箋的光潔,很好地呈現(xiàn)了墨色的濃淡變化,使整卷作品增色。
黃云后人不能守藏先輩遺物,王世貞遂以厚直購得此卷,著錄于《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三十八〔42〕。題跋墨跡與刻本有數(shù)字不同,且留有落款時(shí)間為隆慶庚午(1570)三月?!对粕綀D及詩作》卷內(nèi)鈐有王世貞鑒藏印“元美”(朱)、“貞元”(朱文連珠)、“有明王氏圖書之印”(白)、“太仆寺印”(朱)、“撫治鄖陽等處關(guān)防”(朱),畢懋康據(jù)此認(rèn)為這是王世貞“宦轍所至,常攜以自隨者,其寶愛可知”。王世貞是16世紀(jì)的文壇巨擘,也是蘇州地區(qū)的重要藏家之一。據(jù)黃朋統(tǒng)計(jì),王世貞所藏書畫數(shù)量十分龐大,但現(xiàn)存世者寥寥可數(shù),文徵明《云山圖及詩作》因此而寶貴〔43〕。拖尾題跋者畢懋康、李孫宸皆為晚明進(jìn)士。畢懋康,字孟侯,歙人,萬歷戊戌(1598)進(jìn)士,以中書舍人授御史,《明史》有傳〔44〕。李孫宸(1579—1634),字伯襄,香山人,萬歷癸丑(1613)進(jìn)士,官至禮部尚書,有《建霞樓集》〔45〕。畢字類董其昌,李字有祝允明風(fēng)貌,皆有可觀,二人書跡不多見。畢懋康一跋為同年進(jìn)士御史大夫唐世濟(jì)所作,唐世濟(jì),字美承,號存憶,浙江烏程人〔46〕。這卷書畫在明代就一直被人珍視,能夠完好地流傳于今并非偶然。
圖8 [明]文徵明 行草書北山移文 私人藏
圖9 [明]文林 題劉玨天池圖 天津博物館藏
[明]文徵明 云山圖及自書詩 29.8cm×181cm 紙本設(shè)色 1508年 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藏
鈐印:徵明(白) 悟言室?。ò祝?/p>
[明]文徵明 云山圖自書詩 29.8cm×620.7cm 紙本 1508年 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藏
釋文:《秋夜懷友二首》。初秋雨時(shí)霽,夕景斂炎疴。躡屐遵廣除,矯首睇明河。白露浣衣帶,商釁振庭柯。縞月升云關(guān),照我墻東阿。故人不得將,良夜空婆娑。非無一尊酒,顧影當(dāng)奈何。陰蟲抱莎啼,秋風(fēng)在庭戶。微涼逗短葛,月出照團(tuán)露。驚禽飛漠漠,顧見庭中樹。柔枝日以踈,安能共遲暮。人生豈獨(dú)堅(jiān),坐閱衡杓度。憂來搔短發(fā),衰薄已堪數(shù)?!陡信d一首》。婉婉年(點(diǎn)去)歲年謝,霜雪凄以繁。崇寒集枯條,朝華不復(fù)存。幽人眷遲暮,靜息藏晏溫。春風(fēng)日夕至,吹綠墻下根。氣根(點(diǎn)去)機(jī)無代謝,焉知松檜尊。《陳氏西池納涼》。朱云釁天漢,金烏朗炎曦。方夏苦埃郁,言遵芳圃嬉。息鞅偎南榭,褰裳蔭北池。微涼度鮮飆,淺碧漾寒漪。短藻翻鱗鬣,聞渚集鳧鷺。流日落翔泳,游情寓篇詞。愿言領(lǐng)幽意,況復(fù)酬心知。坐撫景光寂,還憐車馬稀。消搖極瞻諷,旦書不知疲。疇能均涼燠,無為居所移?!洞喝瘴鼾S對酒示陳淳》。西齋掩晴書,有客過我逰。攬衣起速客,一咲散清愁。新聲麗屋角,碧草被高丘。涉春始三旬,已覺氣變?nèi)?。行看換朱白,清陰覆墻頭。青春來何易,白日去何遒。愿言惜白日,努力繼前修。芳樽浮濁醪,短案登肴羞。客情方眷眷,我意亦稠繆。稠繆何所為,薄言氣相投。顧茲一日長,屈置門生儔。淺薄晚無聞,奚以應(yīng)子求。三年守殘經(jīng),一舉不能謀。豈曰屬時(shí)命,要是業(yè)未優(yōu)。業(yè)至名自成,德淵心日休。勛猷貴乘時(shí),少壯靡遲留。德荒學(xué)不講,吾與子同憂。《題畫贈吳次明,效東坡》。窮巷十日雨,泥深斷來客。西齋午夢破,跫然識高屐。啟戶延故人,一笑慰乖隔。閑窗設(shè)香茗,短榻散書冊。涉筆寫滄洲,居然見泉石。春山正沉沉,春雨猶脈脈。蜜竹曉低迷,弱云晚狼藉。挾蓋緣高岡,貌子獨(dú)行跡。子跡良已奇,吾意無乃劇。吾生雅事此,亦頗自珍惜。愿為識者畫,不受俗子迫。惟君鑒賞家,心嗜口不索。吾君(點(diǎn)去)終不君靳,不索翻自獲。君能用君法,吾自適吾適。當(dāng)吾得意時(shí),知否初未擇。偶落好事手,便謂能入格。余人惟和聲,遂使虛名嚇。雖得知已憐,頗遭遺者責(zé)。誰云興致高,正坐能事厄。幾欲謝膠鉛,就中有深癖。我癖君更甚,收此顧何益。君言有妙理,意自不能釋。我畫惜如金,君藏慎于璧。好畫與好藏,同是為物役?!度巳胀T起^小集》。新年便覺景光遲,猶有余寒宿敝帷。寂莫一杯人日雨,風(fēng)流千載草堂詩?;ㄖξ磩优R佳節(jié),菜飯相淹亦勝期。春色到今深幾許,小山南畔草痕知?!洞汉?。十日春寒擁襖袍,簾幃漠漠與風(fēng)鑣(點(diǎn)去)鏖。疏籬雪伴如相待,落月梅魂大費(fèi)招。寂莫燈宵猶病在,蹉跎花信轉(zhuǎn)陰驕。芳情兀兀惟憑醉,卻是愁多酒易消?!断娜沼旰蠹词隆贰M吡锍跚袢崭?,苔花暈壁草齊腰。一番秾綠催朱夏,昨夜新波失斷橋。積雨情懷渾欲病,乍喧衣著最難調(diào)。西齋睡起都無事,時(shí)有幽禽破寂寥?!蛾愐钥绅A蟹,書至而蟹不達(dá)》。遠(yuǎn)勞郭索到茅堂,只把空緘字亦香。湖上人家新起斷,霜高時(shí)節(jié)已輸芒。勸飧慚愧雙螯雪,對酒垂涎塞殼黃。應(yīng)是書生近來俗,故教風(fēng)味屬鄰墻?!堆┮灌嵦z慧泉》有客遙分第二泉,分明身在慧山前。兩年不挹松風(fēng)面,百里初回雪夜船。青篘小壺冰共裹,寒燈新茗月同煎。洛陽空說曾馳傳,不信緘來味尚全。《是夜勺泉試吳大本所寄陽羨茶》。醉思云乳不能眠,活火砂瓶夜自煎。白絹旋開陽羨月,竹符新調(diào)慧山泉。地罐殘雪貧陶谷,破屋清風(fēng)病玉川。莫道年來塵滿腹,小窗寒夢已醒然?!陡胶T姟?。海島愚民偶震驚,使君望重自長城。魚游鼎釜終成困,禽在田原利有征。誰以繭絲煩尹鐸,卻緣烽火識真卿。老農(nóng)更不憂年旱,昨日天河洗甲兵(時(shí)久旱得雨)?!吨x宜興吳大本寄茶》。小印輕囊遠(yuǎn)寄遺,故人珍重手親題。煖含煙雨開封潤,翠展槍旗出焙齊。片月分明逢諫議,春風(fēng)仿佛在荊溪。松根自汲山泉煮,一洗詩腸萬斛泥?!冻写蟊具^訪》?;此黠L(fēng)別十年,銅官離墨夢魂間。空收書札何如面,無那相逢便奈還。石井裹茶虛夜月,太湖落日見秋山。明年倘得尋翁去,傅語溪堂莫掩關(guān)?!洞雾嵵x方日升見過》。底事柴門忽有光,朝來使節(jié)久回翔。已甘瓦礫居人后,終媿蒹葭在玉傍。落日殷勤歌伐木,秋風(fēng)感慨說干將。也知靡鹽淹行壯,百里懷歸只自傷?!兑钥蔀橛嘀涡∈矣谖菸?,余題日假息庵》。剪棘依垣小筑居,短檐橫啟紙窗虛。造門已慣非緣竹,據(jù)案相忘況有書。徐孺每勞懸木榻,陶潛何必愛吾廬。從今更不論賓主,一半幽閑已屬余?!杜c家兄徵靜夜話有感》。虛堂漠漠夜將分,黯黯深愁細(xì)語真。零落尚憐門戶在,艱難誰似弟兄親。掃床重聽燈前雨,把酒驚看夢里人。從此水邊松下去,但求無事不妨貧?!吨x永嘉趙君澤寄蘭》。草堂安得有琳瑯,傍案漪蘭奕葉光。千里故人勞解珮,一窗幽意自生香。夢回涼月甌江遠(yuǎn),思入秋風(fēng)楚畹長。漸久不聞余馥在,始知身境兩相忘?!稖靥m為陳淳借去不還》。誤遣幽芳別主翁,歸蹤寂莫小庭空。美人自被鉛華累,君子應(yīng)憐臭味同。結(jié)珮誰家搖夜月,返魂無路托秋風(fēng)。也知尤物非吾有,卻誦離騷似夢中?!督鹆辍?。鐘山日上紫煙生(點(diǎn)去)收,金闕參差萬瓦流。帝業(yè)千年浮王氣,都城百雉隱高秋。聲華誰覓烏衣巷,形勝空吟白鷺洲?;厥讐延涡奈匆?,西風(fēng)策馬看吳鉤?!肚锶罩裉盟伦鳌?。愛此蕭條遠(yuǎn)市聲,山門端不厭頻登。破除塵夢來看竹,妝點(diǎn)閑情坐有僧。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風(fēng)味擘新橙。興懷先哲經(jīng)游地,欲繼高蹤媲未能(李范庵、吳文定皆嘗憩此。《詠玉蘭花》。孤根疑自木蘭堂,怪得人呼作女郎。繞砌春風(fēng)憐謝傅,一天明月夢唐昌。冷魂未放清香淺,深院誰窺縞袂長。漫說辛夷有瓜葛,后開應(yīng)是愧秾妝。博士丹嚴(yán)先生以素卷命書鄙作,詩既不佳,字復(fù)無法,深愧來辱之意。然或庶幾可以因是請教,故亦不得自揜其丑也。丙(點(diǎn)去)戊辰五月,衡山文壁記。
鈐?。横缑鳎ò祝?悟言室?。ò祝?文徵明印(白) 文壁?。ò祝?/p>
[明]董其昌 樂志論及雜臨 24cm×15.2cm 紙本 1611年 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藏
釋文:《樂志論》(略)。辛卯(點(diǎn)去)亥八月十有九日雨窗書,董其昌。沈商丞歸思甚急,運(yùn)筆如飛,不能詳謹(jǐn),以為學(xué)《圣教序》,誰能信者?其昌又題。行穰,九人至不各(點(diǎn)去) 佳(點(diǎn)去),大都尚佳。右軍。仆無由奔赴,但有。秋月正中看盡夜,野云散去落河山。山谷。揚(yáng)清歌,發(fā)妙舞,北方佳人東鄰子。且吟白苧停淥水,寒(點(diǎn)去)長袖拂面為君起。寒云夜卷霜??眨L(fēng)吹天飄塞鴻。玉顏滿堂樂未終,館娃日落歌吹濛。太白。元章書。是日雨勢如注,商。
鈐印:董其昌印(白) 太史氏(白)
鑒藏?。鹤韷糸g(白) 忠信堂曲(朱) 小小脈望館(白) 霄欽共賞(朱) 求是(朱) 享齋(朱) 趙德毅?。ò祝〇|嚴(yán)居士趙德恒?。ò祝?霄霄所藏(朱) 補(bǔ)過齋(朱) 行?。ㄖ欤?行?。ㄖ欤?秋月冰壺(白) 古香(白)退修齋所藏金石書畫章(朱) 林霄鑒賞(朱) 小小脈望館鑒藏(朱)
[明]文徵明 友梅圖及中秋詩 30.2cm×229.2cm 紙本墨筆 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藏
款識: 徵明為友梅作?!栋嗽率囊箤υ掠凶鳌?。月近中秋夜有輝,幽人戀月臥遲遲。及時(shí)光景寧須滿,明日陰晴不可期。清影一簾金瑣碎,涼聲何處玉參差。酒闌無限懷人意,都在庭前桂樹枝?!妒逡埂?。銀漢無聲夜正中,十分秋色小樓東??照袄试滤夹?,誰有高懷似庾公。把酒金波浮桂樹,卷簾清露滴梧桐。碧云何處人如(玉),惆悵東闌一笛風(fēng)?!妒埂?。入眼冰輪積漸摧,白頭顧影重徘徊。極知物理盈當(dāng)缺,自惜流年去不來。蟋蟀早將寒氣至,芙蓉都受露華開。殷勤不負(fù)花前意,依舊清光在酒杯。徵明。
鈐?。汉馍剑ㄖ欤?文徵明?。ò祝?停云(朱) 停云(白) 玉蘭堂?。ㄖ欤?徵明(朱) 惟庚寅吾以降(朱) 徵仲(朱)文徵明印(白) 悟言室?。ò祝?玉磬山房(白)
注釋:
〔1〕馬宗霍輯,《書林藻鑒·書林記事》卷十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64頁。
〔2〕〔明〕文徵明,跋祝允明《書唐宋四家文》,見《故宮博物院藏歷代法書選集·之十九》,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3〕〔明〕詹景鳳,《詹氏性理小辨》卷四十,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12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549頁。
〔4〕〔明〕莫是龍,《莫廷韓遺稿》(臺灣“國家圖書館”藏)卷十五《論書法》,第6—7頁。
〔5〕周道振輯,《文徵明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6頁。
〔6〕黃云享年72歲,見載于〔明〕張大復(fù),《梅花草堂集皇明昆山人物傳》卷五,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95冊,第689頁;黃云的生卒年未見明確記載,《黃丹巖先生集》卷一《甲寅除夕書懷》云“尚友知非經(jīng)五十”,推測其約生于1445年,卒于1516年。收入《明別集叢刊》第2輯第33冊,黃山書社2015年版,第475頁。
〔7〕《昆新兩縣續(xù)修合志》(光緒十七年刻本)卷三十文苑一,第11頁。收錄于“瀚堂典藏古籍”數(shù)據(jù)庫。
〔8〕據(jù)朱存理《鐵網(wǎng)珊瑚》畫品卷五著錄倪宏《林屋佳城圖》,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3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年版,第723—726頁。
〔9〕據(jù)繆荃孫《寓意錄》卷四著錄唐寅《月溪圖》,黃云題詩落款為“圓嶠居士黃云”。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8冊,第928頁。
〔10〕〔明〕方鵬,《昆山人物志》卷三,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bǔ)編》第93冊,齊魯書社2001年版,第546頁。
〔11〕〔明〕方鵬,《昆山人物志》卷三,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bǔ)編》第93冊,第546頁。
〔12〕《黃丹巖應(yīng)龍大字顏體楷書長卷》,見朱之赤,《朱臥庵藏書畫目》,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4冊,第804頁。
〔13〕黃云書法可見:〔元〕張渥,《竹西草堂圖》,遼寧省博物館藏;〔元〕楊維楨等,《行書跋張雨詩》,吉林省博物館藏,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16》,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頁;〔明〕佚名,《釣月亭圖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見何炎泉編,《毫端萬象—祝允明書法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2013年版,第226頁;〔明〕唐寅,《南游圖》,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14〕〔清〕顧復(fù),《平生壯觀》卷五,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4冊,第940頁。
〔15〕〔明〕都穆,《寓意編》,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灣)》第50冊,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37頁。
〔16〕〔明〕朱存理,《珊瑚木難》卷五,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3冊,第412—414頁。
〔17〕〔明〕汪珂玉,《珊瑚網(wǎng)》書憑卷二十二,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5冊,第917頁。
〔18〕周道振輯,《文徵明集》卷五《題黃應(yīng)龍所藏巨然廬山圖》,第68頁。
〔19〕周道振輯,《文徵明集》卷九《余為黃應(yīng)龍先生作小畫,久而未詩,黃既自題其端,復(fù)徵拙作,漫賦數(shù)語,畫作于弘治丙辰,距今正德辛未十有六年矣》,第220頁。
〔20〕〔明〕黃云,《黃丹巖先生集》卷一《文徵明以所畫金焦落照圖并題長句見寄,亦繼作用答佳施》,第477—478頁。
〔21〕〔明〕黃云,《黃丹巖先生集》卷三《徵明用趙魏公畫法為余作山水小幅》,第495頁。
〔22〕周道振輯,《文徵明集》卷七《黃應(yīng)龍先生贈詩有“仙史若修堪補(bǔ)闕,蕭閑合住水晶宮”之句,愧感之余,題此奉謝》,第131頁。按,趙孟頫號水精宮道人,但前人亦稱其為水晶宮道人,故推測黃云贈詩與文徵明仿趙孟頫畫作有關(guān)。
〔23〕參看黃小峰,《從官舍到草堂—14世紀(jì)“云山圖”的含義、用途與變遷》(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博士學(xué)位論文,2008)。黃小峰認(rèn)為文徵明《云山圖》(即近墨堂所藏此卷)僅僅是展示個(gè)人書畫技藝,而不是通過畫面來傳達(dá)信息,同前,第115頁。
〔24〕〔明〕文徵明,《云山圖》,山本悌二郎舊藏。
〔25〕〔明〕文徵明,《劍浦春云圖》,天津博物館藏,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9》,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72—73頁。
〔26〕周道振輯,《文徵明集》附錄二文嘉《先君行略》,第1723頁。
〔27〕〔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萬歷五年世經(jīng)堂刊本)卷八十三《文先生傳》,第6頁。
〔28〕周道振輯,《文徵明集》附錄二黃佐《將仕佐郎翰林院待詔衡山文公墓志》,第1733頁。
〔29〕〔明〕吳寬,跋祝允明《草書琴賦》,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20》,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頁。
〔30〕〔明〕詹景鳳,《詹氏性理小辨》卷四十,第549—550頁。
〔31〕周道振輯,《文徵明集》附錄二文嘉《先君行略》,第1726頁。
〔32〕〔明〕吳寬,《匏翁家藏集》卷五十四《跋趙魏公臨智永真草千文》,收入《明別集叢刊》第1輯第55冊,合肥:黃山書社2013年版,第569頁。
〔33〕鄧民亮,《明中葉吳中地區(qū)書法鑒藏與文徵明書法之關(guān)系》,香港中文大學(xué)碩士論文,1995年,第125—126頁。
〔34〕周道振輯,《文徵明集》附錄二文嘉《先君行略》,第1726頁。
〔35〕文林書作可見:〔明〕吳寬等,《題劉玨天池圖》,天津博物館藏,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9》,第45頁;〔明〕文林,《致匏菴先生札》,上海博物館藏,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頁;〔明〕沈周,《京江送別圖》(附文林書《送吳敘州之任序》),故宮博物院藏,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20》,第102頁。
〔36〕文徵明題跋見康里巎《行草三段卷》,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37〕〔明〕謝肇淛,《五雜組》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頁。
〔38〕〔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二十七:“為余書《語林序》全學(xué)《圣教序》?!北本褐腥A書局1959年版,第252頁;〔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卷一百三十二《文太史書進(jìn)學(xué)解后》:“文待詔書法出圣教序?!钡?頁。
〔39〕〔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二十七,第252頁。
〔40〕〔明〕趙宧光,《寒山帚談》法書七,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4冊,第107頁。
〔41〕〔明〕孫鑛,《書畫跋跋》卷一,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3冊,第938頁。
〔42〕〔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卷一百三十八《文太史云山畫卷后》,第12頁。
〔43〕參看黃朋,《吳門具眼:明代蘇州書畫鑒藏》“王世貞藏品表”,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年版,第249—258頁。
〔44〕〔清〕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6278頁。
〔45〕〔清〕朱彝尊編,《明詩綜》卷六十五,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0冊,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版,第521頁。
〔46〕〔明〕金日升,《頌天臚筆》卷十四中《唐大中丞》,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第6冊,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1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