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艷輝
[摘? ?要]愛,是學生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美術教師要用淵博知識和專業(yè)能力吸引學生,做學生的良師培養(yǎng)學生,做學生的益友熱愛學生,做學生的伯樂賞識學生,做學生的楷模激勵學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關鍵詞]人格魅力;美術教師;感染
[中圖分類號]? ?G635?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1)18-0066-02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教師承擔著傳播文化、開發(fā)智力、塑造靈魂的神圣職責,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即人格魅力,已成為教書育人的主要手段,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教書育人,則是教師人格魅力的基本要求和精華所在。作為美術教師,應該踐行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建立民主平等的親密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些教育教學理念,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一、培養(yǎng)學生——做學生的良師
俗話說,愛能使冰雪融化。人生的價值在于奮斗、在于創(chuàng)造,更在于奉獻。努力做一名“良師”,是教師應有的態(tài)度和境界。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一種微妙的相互接觸,美術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要精心準備,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對將要學的知識充滿渴望和期待,給學生帶去驚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個人成長經歷和美術創(chuàng)作之路分享給學生,現場示范繪畫過程,在學生心中樹立美好的形象。教師要用放大鏡去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并及時表揚,發(fā)現學生的長處和優(yōu)勢,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沉浸在美術學科的殿堂里達到忘我狀態(tài),讓學生認為“怎么這么快就下課了”,這樣學生對美術課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畫畫水平就會超出預期效果。
2.創(chuàng)設愉悅的課堂氣氛
“親其師”,從而“信其道”。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能夠促進師生間的互動、學生間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學生思想單純、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大,尤其是高中生學業(yè)負擔重,大部分精力用于文化科目的學習,對美術不太感興趣,那么,美術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就要充滿激情,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采用深入淺出的講解、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教師和學生走進教室,就要努力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不諷刺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的言論,不嘲笑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整個班級的美術學習氛圍要輕松和諧,這樣學生學習才會怡然自得。
3.傳授正確的課本知識
在學生心目中,文化課教師比美術教師更優(yōu)秀、學識更淵博,所以他們對文化課教師更敬佩。美術教師要成為一名深受學生崇拜和敬愛的良師,需要在躬身實踐、勤于讀書、善于交友、樂于筆耕這四個方面努力錘煉自己。每次上課,美術教師不但要根據教材傳授學生新知識,讓學生感到新鮮,產生好奇,而且要創(chuàng)設情境,從學生身邊的美景和喜聞樂道的美術作品切入教學,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和生活、和自己身邊事物之間的聯系,凸顯知識的學以致用,將美術課本上的知識生活化,讓學生感覺到知識就在生活中,比較容易掌握。
二、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益友
師愛是教育的奠基石。教師要尊重、理解、關愛每一名學生,了解每名學生的長處與不足、優(yōu)勢與潛力,為每名學生量體裁衣、描繪未來,洞察每一名學生的心靈,摸清每一名學生的心理特點,體會每一名學生的內心感受,培養(yǎng)每一名學生積極向上的信心,在互相學習、互相勉勵中與學生建立起朋友般的深厚友誼。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教書育人,而且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huán)境育人,人格魅力可以讓美術教師“一呼百應”,甚至“無聲勝有聲”,讓學生從心底里覺得教師確實是一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益友,更是一個引導他們走向成才之路的引路者,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賞識學生——做學生的伯樂
鮮花因被人欣賞而美麗,學生因被人賞識而奮進。卡耐基說:“使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贊美和鼓勵?!辟p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名校開設美術課的數量一般較少,美術教師與學生相互接觸了解的時間也較少,所以,美術教師無論多大年齡都要當伯樂,多聽聽學生的聲音,深入了解學生,知曉他們在美術學習上和思想上遇到的困難與障礙,尊重、接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既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美術學習的意識,也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教師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寬容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用真誠的期待誘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深刻影響著學生智力和個性的發(fā)展。美術教師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要用一雙發(fā)現美、欣賞美的眼睛賞識和教育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善于運用這種影響來引領學生成長,發(fā)自內心地關心、包容、接納每一名學生,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滿自信地學習美術。
走在成長道路上的美術教師,除了靜下心來閱讀中外美術書籍吸取精華、打好美術專業(yè)功底提升自身能力外,還要緊跟時代步伐開拓創(chuàng)新,不僅僅是在學識、教育教學智慧上有所成長,還要飽有一顆年輕的心、和學生的心弦對上音調。學生長期生活在鼓勵中,就學會了自信;學生長期生活在認可中,就學會了自愛。教師要鼓勵每一名有進步的學生,發(fā)現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以一顆愛生如子之心、贊賞激勵的眼光和學生一起走進美術知識的殿堂,以此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教師賞識要適度,語言要有藝術性,過度的賞識會導致學生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心態(tài)。教師在學生心中要有分量,看到學生有良好的表現,尤其是畫作有創(chuàng)意時,一定要立即表揚。賞識學生就要給學生設定適當的目標,如果目標過高,易使學生失去自信;如果目標過低,易使學生不感興趣。這一切都需要每一位教師的細心思考、深入實踐和不斷總結,這樣才能發(fā)現學生的專業(yè)特長。
四、激勵學生——做學生的楷模
欲齊其家,先修其身。盧梭說:“在敢于接受培養(yǎng)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必須造一個人,自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卑駱拥牧α渴且环N向上的力量,榜樣自身就是一面鏡子、一面旗幟。美術教師不僅應是美術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應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有人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樹立一種榜樣,我們就能夠時時看到奮斗的目標和參照物。所以教師要育好新人,必須樹立自身的形象。教師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教育學生不能依靠灌輸、說教,而應當靠教師身教、潛移默化。只有具備高尚人格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有健康個性的學生。教師的人格越高尚,其榜樣作用就越強勁。
當今社會所需求的是高素質人才,教育理念在不斷改進,教育手段也在不斷更新變化。作為美術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要順應時代步伐,形成新的美術教育理念,充實育人功能。教師的言談舉止、文化素養(yǎng)、品德情趣以及豐富的精神內涵對學生起示范作用,給學生以巨大的啟迪和激勵,使他們或折服于教師超強的美術功底,或傾慕教師敏銳的洞察力,或驚羨教師淵博的學識,或欽佩教師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或贊嘆教師堅韌不拔的意志,自然而然地就會模仿自己敬重的、有權威的教師的言行舉止,創(chuàng)作出美術精品。
總之,美術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質和人格品質對美術教育很重要。美術教師要做真正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必須具備高尚道德,憑借自己的人格魅力照亮學生心靈,以此感染學生,提升其修養(yǎng),增長其智慧,發(fā)掘其潛力,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取得良好的美術教育效果,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這樣,才能達到育人的最終目的。
[? ?參? ?考? ?文? ?獻? ?]
馬良 .教育之美在于度[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 譚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