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倩雯,李一昊,曾 頏,于沛欣,錢新杰,王瑜欣,戴建君,湯 芳
(南京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 教育部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國際聯(lián)合實驗室 農業(yè)農村部細菌學重點實驗室, 南京 210095)
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為埃希菌屬(Escherichia)代表菌,它包括動物或人共生菌株和致病性菌株,致病性菌株又分為腸道致病菌株和腸道外致病菌株[1]。腸道致病性菌株有產腸毒素大腸桿菌、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等,可以引起人和動物的腸炎和腹瀉[2],某些血清型甚至會導致死亡[3]。腸道外致病性菌株能引起人或動物的腸道外感染,如引起人或動物的尿路感染[4],新生兒腦膜炎及敗血癥以及禽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從而導致禽的急性死亡。致病性大腸桿菌給人和動物健康造成危害,也給農業(yè)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大腸桿菌有4種表面抗原:O、K、H和F抗原,分別為脂多糖抗原、莢膜多糖抗原、鞭毛抗原和菌毛抗原。4種表面抗原是對大腸桿菌進行分型的基礎,也是重要的毒力因子。K抗原是大腸桿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5],可能存在于莢膜、被膜或菌毛中。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K抗原有80多種,其中K1莢膜抗原備受關注。引起新生兒細菌性腦膜炎的腸道外致病性大腸桿菌大多有K1莢膜,它能夠穿過血腦屏障致病,而K1莢膜則是主要致病因子[6]。具有K1莢膜的大腸桿菌能夠抵抗補體殺菌作用,增強其在腦微血管內皮細胞中的存活,從而減弱巨噬細胞對細菌的吞噬能力[7-8]。Mellata等[9]構建了K1基因缺失株,發(fā)現(xiàn)缺失株的增殖能力大大降低。目前,針對細菌性腦膜炎已經有治療方案,但經治療后也會伴有神經后遺癥及發(fā)育異常[10]。盡管使用了先進的抗生素,但與大腸桿菌K1引起的腦膜炎相關的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過去幾十年中并沒有下降[11-12]。另外,由于近年來耐藥性大腸桿菌K1菌株的數(shù)量激增,死亡率可能會進一步增加[13]。
近年來,噬菌體治療被認為是能夠緩解細菌多重耐藥的有效方案之一。噬菌體具有分布廣泛、種類多樣、宿主特異性強等特點,可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新型生物制劑。目前已經發(fā)現(xiàn)多種具有多糖專一性的噬菌體,可以特異性降解細菌胞外多糖,從而使細菌毒力下降。K1專一性噬菌體可以特異性降解K1莢膜的多聚唾液酸,從而使細菌毒力減弱[14]。同時,這些噬菌體可用于大腸桿菌的分型[15]。本研究分離得到可裂解K1莢膜大腸桿菌的噬菌體PNJ1809-36,并對其進行生物學特性和全基因組分析,期望為臨床疾病治療和細菌防控提供參考。
1.1.1 細菌及樣品 大腸桿菌DE058及其他用于宿主譜檢測的大腸桿菌(表1)均為本實驗室保存。用于分離噬菌體的樣品為采集自青龍山養(yǎng)殖場的雞糞。
1.1.2 實驗儀器及試劑 參照《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3版[16]配制LB液體培養(yǎng)基、LB固體培養(yǎng)基、半固體培養(yǎng)基以及SM緩沖液。LB培養(yǎng)基所用試劑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NaCl、MgSO4·7H2O購自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酶標儀為TECAN NanoQuant PlateTM;電子透射顯微鏡為日立H7650。
1.2.1 噬菌體分離和純化 參考Jamalludeen等[17]的方法對采集的雞糞樣品進行噬菌體分離與純化:用棉簽蘸取適量雞糞,放入含有SM液的EP管中4 ℃浸泡過夜。將該樣品5 000g離心10 min,隨后將上清用0.45 μm的濾器過濾,所得濾液在涂有大腸桿菌的平板上點樣,然后將平板置于37 ℃溫箱培養(yǎng)過夜,次日觀察平板上是否有空斑。如有空斑出現(xiàn),則用雙層平板法對噬菌體進行純化:將宿主菌與該濾液各取100 μL混合,37 ℃靜置10 min后,將該混合液加入含0.5%瓊脂的LB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中,混合均勻后鋪在LB固體平板上,37 ℃培養(yǎng)過夜,次日觀察噬菌斑。隨后用一次性無菌槍頭吸取單個空斑,放入含有SM液的EP管中4 ℃ 浸泡過夜,使其中的噬菌體充分釋放。將該SM液與宿主菌各取100 μL混合,再用雙層平板法培養(yǎng)噬菌體,重復該過程5次,直至平板上形成清晰、透明、大小一致的噬菌斑。取5 mL SM液加入該平板,4 ℃浸泡過夜,次日收集平板上的SM液,5 000g離心10 min,上清用0.22 μm濾器過濾,所得濾液即為純化的噬菌體,將其保存在4 ℃條件下備用。
1.2.2 電鏡觀察 將保存的噬菌體用雙層平板法富集并過濾,用2%的磷鎢酸(PTA)進行負染,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噬菌體的形態(tài)。
1.2.3 宿主譜分析 使用雙層平板法進行宿主譜分析。取100 μL培養(yǎng)至對數(shù)期的108株E.coli待檢菌培養(yǎng)液與100 μL噬菌體或PBS混合后鋪雙層瓊脂平板,PBS作為陰性對照。待平板晾干后,將其置于37 ℃ 溫箱培養(yǎng)5~6 h,記錄結果。
1.2.4 K1莢膜型大腸桿菌的鑒定 對用于宿主譜鑒定的細菌進行K1莢膜的鑒定。以F(上游引物):5′-CATCCAGACGATAAGCATGAGCA-3′,R(下游引物):5′-GCGCATTTGCTGATACTGTTG-3′為鑒定K1莢膜的特異性引物[18],使用PCR方法對宿主譜中的細菌進行K1型莢膜鑒定,擴增產物長度約為270 bp。PCR反應體系包括12.5 μL GreenTaqMix(Vazyme),上、下游引物各1 μL,超純水 8.5 μL,菌液模板2 μL。PCR擴增條件為95 ℃預變性5 min;95 ℃變性3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20 s,30個循環(huán);72 ℃終延伸10 min,4 ℃保存。取7 μL PCR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目的條帶。
1.2.5 最佳感染復數(shù)的檢測 參照Carey-Smith等[19]的方法進行噬菌體的感染復數(shù)(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檢測。將細菌培養(yǎng)至濃度約為3×108CFU·mL-1,用LB液體培養(yǎng)基稀釋10倍。取不同稀釋濃度的噬菌體和濃度為3×107CFU·mL-1的宿主菌各200 μL,按照感染復數(shù)分別為0.001、0.01、0.1、1、10和100的比例混合,37 ℃,180 r·min-1震蕩培養(yǎng)5 h,10 000g離心8 min, 收集上清并用0.22 μm濾器過濾。將濾液進行梯度稀釋后,用雙層平板法測定噬菌體效價,效價最高的感染復數(shù)即為最佳感染復數(shù)(optimal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1.2.6 一步生長曲線測定 參照Ellis等[20]的方法測定噬菌體PNJ1809-36的一步生長曲線。取噬菌體和細菌各1 mL按照最佳MOI混合,37 ℃靜置10 min,然后10 000g離心10 min,并用2 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洗滌沉淀2次,以去除沒有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隨后用預熱好的5 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重懸沉淀,迅速置于37 ℃搖床震蕩培養(yǎng)。將置于37 ℃搖床震蕩開始的時間記為T0,每隔5 min或10 min取樣1次,分別在T0、T5、T10、T15、T20、T30、T40、T50、T60、T70、T80、T90、T100、T110、T120各取混合液100 μL,用雙層平板法測定噬菌體效價。試驗重復3次。試驗結果以時間為橫坐標,噬菌體的滴度為縱坐標,繪制一步生長曲線。
1.2.7 溫度及酸堿敏感性測定 參照文獻[21]描述的方法進行噬菌體溫度及酸堿敏感性測定。向每個1.5 mL EP管中加入1 mL噬菌體后,將其分別置于40、50、60、70、80 ℃的金屬浴中進行孵育。在30和60 min各取出100 μL噬菌體,稀釋后用雙層平板法檢測效價。每組重復3次。用HCl和NaOH調節(jié)SM液的pH至3~12,分別取900 μL不同pH的SM液加入1.5 mL EP管中,再向每管中加入100 μL噬菌體,37 ℃培養(yǎng)1 h,用雙層平板法檢測噬菌體的效價,每組重復3次。
1.2.8 體外裂解曲線測定 取500 μL濃度為3× 108CFU·mL-1的宿主菌用液體LB洗滌3次,用10倍體積的LB重懸。按照最佳MOI將細菌和噬菌體各取100 μL混勻,加入96孔板中,每孔200 μL, 重復5孔。取重懸后的菌液和液體LB各100 μL混勻加入96孔板中,每孔200 μL,重復5孔, 作為菌液對照。將200 μL LB加入96孔板中,重復5孔作為空白對照。將酶標儀參數(shù)設置為恒溫37 ℃,180 r·min-1震蕩,持續(xù)15 h,每30 min檢測1次OD600nm,用所得數(shù)值繪制體外裂解曲線。
1.2.9 全基因組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 使用苯酚-氯仿法[22]提取噬菌體的基因組DNA,用雙蒸水溶解后,-20 ℃保存。將噬菌體DNA送至北京化工大學進行全基因組測序,采用Illumina Hiseq測序平臺,TruSeqTMDNA Sample Prep Kit構建DNA文庫。使用Newbler V3.0軟件(Roche 454)和CLC軟件(CLC Bio)組裝拼接噬菌體的完整基因組序列?;蚪M序列拼裝結果由北京化工大學提供。利用NCBI在線工具BLASTp(http://blast.ncbi.nlm.nih.gov/)對噬菌體基因組開放閱讀框(ORF)作功能注釋,并利用GC view Sever繪制噬菌體的全基因組圖譜。以噬菌體的RNA連接酶和全基因組為基準,使用MEGA-X繪制噬菌體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利用Maximum Likelihood最大似然法進行同源進化分析。
以K1莢膜大腸桿菌DE058為宿主菌,用雙層平板法進行噬菌體分離。經反復純化后,得到以DE058為宿主菌的噬菌體PNJ1809-36。在雙層瓊脂上產生的噬菌斑大小均一,邊緣整齊,斑清澈透亮(圖1A)。經過負染后,進行電鏡觀察,該噬菌體的頭部直徑為80 nm,為正多面體;具有可以收縮的尾部,長度大約100 nm,底板上有較多的短尾絲(圖1B),表明PNJ1809-36為肌尾科噬菌體。
A. PNJ1809-36形成的噬菌斑形態(tài);B. PNJ1809-36負染后的電鏡圖(比例尺為20 nm)
對實驗室保存的108株大腸桿菌使用雙層平板法測定噬菌體PNJ1809-36的裂解譜。其中21株菌可以被裂解(表1),經PCR鑒定這些菌株均為K1莢膜菌株。圖2列舉了部分PCR鑒定結果,其中泳道1、5、9、19在270 bp處出現(xiàn)條帶,鑒定為K1莢膜型大腸桿菌。該試驗結果表明,該噬菌體對K1型大腸桿菌具有廣譜抗菌活性。
M. DL2000 DNA相對分子質量標準;1~23.檢測K1莢膜的基因條帶;-.陰性對照
表1 噬菌體PNJ1809-36宿主譜
一步生長曲線測定結果顯示(圖3 A),前10 min噬菌體效價無明顯變化,10~50 min噬菌體的效價急劇升高,然后趨于穩(wěn)定。即噬菌體PNJ1809-36的潛伏期為10 min,爆發(fā)期為40 min。爆發(fā)期時噬菌體效價最高可達1.84×108PFU·mL-1。由“爆發(fā)量=噬菌體末期數(shù)量/初期細菌數(shù)量”可知,噬菌體PNJ1809-36的爆發(fā)量為122。
如圖3 B所示,將噬菌體和細菌按照不同的MOI混合后測定噬菌體的滴度,比較在不同的MOI情況下產生噬菌體的數(shù)量。在MOI為0.01時,噬菌體的滴度最高,因此PNJ1809-36與DE058宿主菌的最佳MOI為0.01。
通過對噬菌體PNJ1809-36的熱穩(wěn)定性檢測可知(圖3 C),在40 ℃時,噬菌體的效價比較穩(wěn)定;50 ℃ 孵育30 min時,噬菌體存活率為94.34%,孵育60 min時,存活率為67.65%;60 ℃時,噬菌體存活率明顯下降,孵育時間為30 min時,存活率僅為0.2%,孵育時間為60 min時,存活率為0;70和80 ℃ 時,孵育30和60 min噬菌體存活率均為0,表明60 ℃以上30 min可使噬菌體幾乎完全滅活。
(續(xù)表1 Continued)
圖3D表示噬菌體PNJ1809-36對于不同酸堿度的耐受情況。在pH為3~11,PNJ1809-36均可存活;pH為6時,噬菌體的活性最高;pH為2或12時, PNJ1809-36完全失活。
將噬菌體PNJ1809-36和宿主菌以最佳MOI混合培養(yǎng),持續(xù)觀察15 h,結果如圖3 E所示,在前6 h內,噬菌體PNJ1809-36可完全抑制宿主菌DE058的生長;而未加噬菌體的宿主菌則保持持續(xù)增長,大約在12 h后進入平臺期;空白對照則未見細菌生長,表明該體系沒有被污染。
A.噬菌體PNJ1809-36一步生長曲線;B.最佳 MOI檢測;C.溫度敏感性檢測;D.酸堿度耐受性檢測;E.噬菌體體外裂解曲線
噬菌體PNJ1809-36基因組為線性的雙鏈DNA,已將該基因組上傳至GenBank(Accession number:MT944117)。經分析可知,其基因組長度為152 343 bp;GC含量為39.11%;A、T、G、C含量分別為30.76%、30.13%、19.27%、19.83%。根據(jù)基因功能預測,該基因組共有277個開放閱讀(ORF),11個tRNA基因。277個ORF中,僅有36個注釋了可能存在的功能(表2),包括與噬菌體的結構和包裝相關的基因、DNA復制過程中的相關酶、裂解宿主相關基因以及噬菌體的尾部纖維基因,無噬菌體整合酶基因。剩余的87% ORF均為未知功能的蛋白。
表2 噬菌體PNJ1809-36部分ORFs預測
使用GC view Server[23]繪制了全基因組圖譜(圖4),并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注。粉色代表假定蛋白,藍色為噬菌體結構蛋白,黃色標注基因與噬菌體復制和包裝有關,紅色為尾部纖維蛋白。由于該噬菌體的大多數(shù)基因與其他噬菌體的同源性較低,因此存在大量的未知功能的假定蛋白,可見該噬菌體基因異質性較強,有待繼續(xù)研究和驗證。
粉色為假定蛋白;藍色為噬菌體結構蛋白;黃色為DNA復制和外殼包裝有關蛋白;紅色為噬菌體尾部蛋白;黑色代表GC含量;綠色和紫色代表正、負平均GC偏差
為了解噬菌體PNJ1809-36與其他噬菌體之間的進化關系,選擇相對保守的且具有進化意義的基因進行系統(tǒng)發(fā)育樹分析,例如頭部蛋白、末端酶大亞基[24]、RNA聚合酶[25]、RNA連接酶[26]以及全基因組等。本研究以RNA連接酶為基準,采用MEGA-X軟件中的Maximum Likelihood繪制同源進化樹(圖5)。分析結果顯示,噬菌體PNJ1809-36與噬菌體vB EcoM-Ro121c4YLVW(2019年分離)、噬菌體nepoznato(2019年分離)親緣性較近,這兩株噬菌體基因組中均含有與K1莢膜降解相關的蛋白,Korf等[27]建議將這類噬菌體歸于肌尾科噬菌體中的新屬,并將該新屬命名為“Phapecoctavirus”。
分支點上的數(shù)字. 可信度,數(shù)值越接近100,可信度越強;標尺.代表遺傳距離;黑色三角.PNJ1809-36
隨著細菌耐藥現(xiàn)象的持續(xù)惡化,尋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乃當務之急。而噬菌體作為一種細菌病毒,具有特異性分解某些細菌的能力,在克服耐藥領域具備一定的潛力。本研究分離得到的大腸桿菌噬菌體PNJ1809-36是一株肌尾科噬菌體,透射電鏡下可以發(fā)現(xiàn)其頭部大小約為80 nm且呈正多面體,具有可以收縮的尾部,大約100 nm。它可以在雙層瓊脂上形成大小均一、透亮的噬菌斑。一步生長曲線顯示該噬菌體PNJ1809-36的潛伏期為10 min,爆發(fā)期持續(xù)40 min,裂解量為122,說明其吸附宿主菌所需時間較短,復制子代效率較高。最佳MOI為0.01,表明噬菌體在裂解細菌時所需數(shù)量較少,在實際應用中較低的MOI會降低純化及應用成本。其溫度和酸堿耐受性顯示,在40 ℃以下活性完全不會被抑制,60 ℃以上被滅活。pH為6的弱酸性條件下活性最好。這提示該噬菌體可能適用于體內細菌感染的治療。體外裂解曲線顯示了在最佳MOI的比例下,噬菌體可以在6 h內持續(xù)抑制細菌的生長,給使用該噬菌體進行治療時的給藥時間提供了參考。在噬菌體的基因組分析中沒有發(fā)現(xiàn)噬菌體整合酶基因,結合其培養(yǎng)特征,可以證明該噬菌體為烈性噬菌體。
PNJ1809-36對20株K1莢膜大腸桿菌均有裂解作用,這提示噬菌體PNJ1809-36可能是一個K1莢膜特異性的噬菌體。具有K1莢膜的大腸桿菌能夠引起新生兒腦膜炎,尤其是近幾年隨著耐藥性K1菌株的出現(xiàn),情況變得嚴峻。針對K1莢膜菌株的噬菌體能夠降解K1莢膜,使細菌毒力下降,在治療K1菌株引起的疾病上具有潛力。
噬菌體PNJ3809-36與nepoznato親緣性非常高,提示PNJ1809-36可能和近期發(fā)現(xiàn)的噬菌體同屬于能夠分解K1莢膜且具有可收縮尾部的肌尾科噬菌體。且Lavigne等[28]提到,這些噬菌體應當屬于新的肌尾科系統(tǒng)發(fā)育分支。莢膜特異性噬菌體是一種特殊的能夠降解胞外多糖的噬菌體。根據(jù)莢膜類型的不同,對應的噬菌體也進行了分類[15]。研究最多的是針對K1莢膜的噬菌體。K1莢膜是一種單一的多聚唾液酸[29]。在早期發(fā)現(xiàn)的針對K1莢膜的噬菌體多為短尾噬菌體:如K1E[30]、K1F[31]等。后來發(fā)現(xiàn)了長尾噬菌體63D[32]也能夠特異性分解K1莢膜。近十年又發(fā)現(xiàn)了與早期發(fā)現(xiàn)的這些噬菌體同源性較低的新的降解K1莢膜的噬菌體,如沙門菌噬菌體 PVP-SE1[33](2011年分離)、大腸桿菌噬菌體phAPEC8[34](2010年分離)、ESCO5、ESCO13[35](2017年分離)、nepoznato(2019年分離)等。
噬菌體宿主特異性主要取決于其尾部蛋白與細菌表面受體的結合,宿主菌的外膜蛋白、莢膜、菌毛或鞭毛上都存在特異性的受體,這些受體以蛋白質、多糖或脂多糖形式存在。在本研究中,噬菌體PNJ1809-36的受體為K1莢膜,是一種胞外多糖,其成分為多聚唾液酸[36]。據(jù)報道裂解K1莢膜型大腸桿菌的噬菌體存在一種尾部蛋白,即內切唾液酸酶,能夠將多聚唾液酸分解成2,8唾液酸單體,從而降解K1莢膜[37]。通過基因比對發(fā)現(xiàn),PNJ1809-36基因組中ORF261與K1莢膜特異性噬菌體的內切唾液酸酶的氨基酸相似性為74%[34],由此可推測ORF261可能具有內切唾液酸酶的功能,后續(xù)我們會進一步驗證該酶的功能。
噬菌體PNJ1809-36是1株特異性高,裂解能力強的噬菌體。它具有能夠針對性裂解K1莢膜大腸桿菌的特性,提示該噬菌體具有防控K1莢膜大腸桿菌感染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