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玲
【摘要】音樂作為聽覺藝術的一種重要組成,依賴聲音傳達人類的情感,在進行音樂審美素養(yǎng)的學習中,學生除需要在音樂課堂上學習課內(nèi)知識外,還需要培養(yǎng)一定的審美能力。審美是欣賞和感知音樂的基礎。本文就拓展延伸、引導自主探究、夯實理論基礎三個方面進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全方面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這樣學生們就可以更好地享受音樂了。
【關鍵詞】初中音樂;審美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審美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初中學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除了自身對美的感知外,還會慢慢被周圍環(huán)境所影響,他們的審美觀也會慢慢改變,因此,他們的審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音樂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要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影響學生的心理發(fā)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一、擴大和拓展,提高文學素養(yǎng)
所有的藝術具有共通之處,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擴展、介紹音樂素材,文學知識的音樂內(nèi)容,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音樂,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音樂的認知往往是相關聯(lián)的,間接地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使學生帶著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來欣賞音樂。例如:《友誼地久天長》,學生不僅要學習該首曲目的相關音樂背景和樂理知識,體會歌曲中蘊含的情感,還要在情感的理解上進行演唱學習。教師可以位學生講述歌曲背景,作為導入情景開展該首曲目的學習,《友誼地久天長》的歌詞是一位蘇格蘭的農(nóng)民所編寫,這首歌曾被譯為《憶往昔》和《過去的美好時光》,主要表達友誼的深切和美好。因為受歡迎,這首歌在世界各地都有流傳,被譯為不同的版本,包括:中文、英文以及日語等,所以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其它版本的《友誼地久天長》,讓學生對比學習,進行拓展音樂學習。除了其他版本的歌曲,《友誼地久天長》更是在經(jīng)典電影《魂斷藍橋》中被用為插曲,因為這部電影《友誼地久天長》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情感和內(nèi)涵,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展開學習,在課堂上播放《魂斷藍橋》的相關片段,結合電影的畫面和情節(jié)再次欣賞這首歌,會有新的理解和體驗,加強學生音樂素養(yǎng)、文學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在樂曲理解上舉一反三,擁有新的審美體驗。
二、引導自主探究,提高理解能力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放手,讓學生試著去探索自己在音樂中的情感和技能。首先,音樂屬于藝術,藝術的美是抽象的、主觀的,沒有固定標準,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時,應鼓勵學生獨立感知,給學生一些空間,讓學生不受束縛;另一方面,學生需要跟隨教師進行學習,在課堂學習結束后能夠進行自主探究,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例如,《走西口》,作為一首傳統(tǒng)民歌,描述了當?shù)厝藶榱松姹尘x鄉(xiāng),在外飽受磨難和艱辛的故事,學生在學習《走西口》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歌曲中人們離別、難耐卻又無可奈何的復雜情感,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暗示,帶領學生向著不同的方向研究這首歌曲。可以從《走西口》的背景來源、歌曲內(nèi)容、當時的社會背景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學習。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查詢的資料自行編寫《走西口》的故事,想象畫面,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例如,有的學生認為《走西口》主要反映出的是愛情故事,表達情人依依惜別的不舍;有的學生了解到當時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大環(huán)境,認為《走西口》主要表達人們不愿離鄉(xiāng)的情感;還有的學生從歌曲的題目和歌詞分析,認為《走西口》描述地是走西口的場景。學生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加深學生更多的關于歌曲的理解,教師可以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給學生合理的審美引導,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
三、鞏固理論基礎,提高專業(yè)能力
雖然音樂的美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但在音樂技能方面也有某些規(guī)范,如旋律、節(jié)奏、內(nèi)容等。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生的理論基礎,使學生能夠從專業(yè)的角度來欣賞曲調(diào)和節(jié)奏。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增進對音樂的欣賞,最終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例如,《苗嶺的早晨》,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苗族山寨廣闊的山水、秀麗的風光,勤勞的人們?nèi)粘龆?,日落而息,勞作時歡快的場面在歌曲中展現(xiàn)淋漓。教師在對這首歌曲進行教學時,可以基于專業(yè)的樂理知識展開研討,讓學生理解勞作的樂趣?!睹鐜X的早晨》中運用了傳統(tǒng)苗族音樂中特有的“飛歌”旋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加強學生對“飛歌”這一音樂種類的學習和理解。教師可以將《小背簍》和《苗嶺的早晨》兩首歌曲相結合進行教學,將兩首歌曲的相似之處,例如,聲音尖高、節(jié)奏自由等具有苗族特色的部分進行對比學習。在此基礎上,《苗嶺的早晨》是利用小提琴演奏的,教師可以播放口笛版的歌曲,加強學生對小提琴這一樂器的相關學習。學生學習專業(yè)的樂理樂器知識,從而在音樂賞析方面可以站在更加專業(yè)的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擁有專業(yè)的音樂審美和音樂素養(yǎng)。
四、結束語
總之,在音樂學習中,只要老師有心引導,課堂里的美無處不在,學生必須有審美能力。只有當學生有良好的審美品位,他們才能品味和欣賞音樂,學習古典音樂知識,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利用專業(yè)知識,提高學生音樂方面的專業(yè)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更高的音樂審美,在音樂這一領域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就。
參考文獻:
[1]楊麗梅.淺談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對應之策[J].新課程(中學),2014(6):37.
[2]徐海濤.淺談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素質(zhì)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7(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