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弦和?張筠英
我們的集郵冊中有兩本與眾不同,里面沒有一張郵票,存放的都是從報刊上剪下來的演出廣告。第一份是我們1965年大學畢業(yè)劇目向社會公演的首場——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61班畢業(yè)劇目《青松嶺》和歌舞·演唱·獨幕話劇,演出地點在實驗劇場。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61班畢業(yè)演出廣告
55年過去了,綠色的集郵冊外殼已脫落,但內(nèi)容依舊完好,幾百份演出廣告記錄了我們夫妻二人參加話劇演出和朗誦會的從藝經(jīng)歷,其中也留下改革開放初期朗誦活動的記錄。 這里,我們僅以留存的演出廣告為據(jù),寫下作為親歷者的回憶。
朗誦是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語言藝術,它是時代的號角,抒發(fā)心聲、陶冶情操,有著激發(fā)、鼓舞戰(zhàn)斗士氣的作用。改革開放初期的朗誦活動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我們先看1976年11月和12月《人民日報》上的詩歌朗誦演出廣告。
人們也許能記得,1976年11月第一臺大型詩歌朗誦會的節(jié)目單是這樣的:三軍將士詩(金翼、李麗娜、肖國隆朗誦),大慶詩(瞿弦和朗誦),大寨詩(張元昌朗誦),郭沫若詩《水調(diào)歌頭·粉碎“四人幫”》(金乃千朗誦),趙樸初詩《反聽曲》(殷之光朗誦),賀敬之詩《中國的十月》(馬加奇、劉璐等朗誦)以及合唱《紅太陽》等。
工人體育館、首都體育館分別坐落在北京的東西,改革開放初期在這里舉辦的詩歌朗誦會成為朗誦活動的亮點,經(jīng)常一票難求,座無虛席,習慣被近距離欣賞的語言藝術在這里引發(fā)了人們的強烈共鳴。
從1977年開始,在體育館舉辦的朗誦活動緊緊圍繞粉碎“四人幫”、懷念周總理、紀念毛主席的主題,主辦單位除文化部外,以詩刊編輯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為主。
我們留存著1977年1月7日在工體的“周總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詩歌朗誦音樂會的演出廣告和1月21日在首體的紀念周總理逝世一周年文藝演出的請柬。
在這兩場大型朗誦會上,石祥詩《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殷之光朗誦、劉詩昆鋼琴伴奏),李瑛詩《一月的哀思》(馮明義、張筠英朗誦),《周總理辦公室門上的一張大字報》(齊越 、趙鳳翔朗誦)三首作品令人難以忘懷。
詩言志,歌永言,是我國古代文論家對詩的本質(zhì)特征的認識,即以詩句來表達自己的抱負和理想。
我們作為當年的親歷者,很想講述幾個真實的故事。
詩人石祥在地震棚里創(chuàng)作了長詩《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他欲讓周總理身上那種謙虛謹慎、高風亮節(ji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感召后人,讓大家在思念和緬懷中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讓更多的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周總理辦公室那束燈光從不熄滅,它始終照耀著人們前進的方向,給人以不竭的力量。
殷之光老師說:“我和劉詩昆排練到深夜,那場演出,首都體育館爆滿,連演了五場!”石祥老師回憶說:“到首都體育館現(xiàn)場聽殷之光朗誦這首詩那天,因觀眾滿場,人很多,我到達時已經(jīng)開演了,門口兩位女同志提醒我:‘帶手絹了嗎?一會兒你自己會用。”隨著朗誦,人們仿佛又看到了周總理操勞的身影,場內(nèi)哭聲一片,人民群眾把對周總理的深厚感情化作奔涌不止的淚水表達出來。
殷之光朗誦《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劉詩昆伴奏)
詩人李瑛的《一月的哀思》發(fā)表于1977年,它描述了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真實情景,詩人選擇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運用排比句式表達內(nèi)心的激情。讀詩的人無不感動,它讓人難以看完,難以讀下去,欲語淚先流。
張筠英是此詩的首誦者之一,今天回憶起在工人體育館的朗誦還沉浸在感動之中。她回憶:“接到任務,最先看到的是《一月的哀思》500多行的全詩。讀第一句‘我不相信,心就揪起來了,一口氣讀完我已淚流滿面,真想大哭一場。到了演出場地北京工人體育館,我與合作者馮明義還忐忑不安,不知觀眾是否和我們感同身受?但隨著全場的寂靜、沸騰的掌聲,我們體會到‘人民總理愛人民、人民總理人民愛的真正含義。中國唱片社破例出版了唱片,這也許是朗誦類完整詩歌的第一張。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決定拍攝,只因現(xiàn)場同期錄音問題未能實現(xiàn),現(xiàn)在想來真是可惜。”
《一月的哀思》這首詩本來是請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董行佶老師朗誦的,籌備組的小高專程去董老師家,董老師說:“我近期身體不適,我給你們推薦個合適的人選,她叫張筠英,是我學生。”剛從部隊復轉(zhuǎn)的小高回來問瞿弦和:“你認識張筠英嗎?”“認識?!薄澳阒浪谀淖幔俊薄八≡谖夷莾??!薄笆裁矗俊薄八褪俏覑廴?。”小高恍然大悟。
2018年,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青年師生們?yōu)榕臄z世紀詩人李瑛專輯,組建了“一月的哀思”攝制小組。師生們找到馮明義和張筠英老師1977年錄制的《一月的哀思》黑膠唱片,反復傾聽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影響廣泛的朗誦作品。朗誦者鏗鏘的語調(diào)、鮮明的節(jié)奏、豐沛的情感,讓同學們感受到來自詩歌和朗誦結合的獨特魅力,也感受到全國人民對周恩來總理的熱愛和周總理逝世后的悲痛與懷念。
在朗誦會中,唯一不是詩體的作品是《周總理辦公室門上的一張大字報》,作者是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遙想當年,稍能識文斷字的人,沒寫過大字報者不多,沒看過大字報的人更少。而這張大字報與眾不同,它樸實無華,充滿真情。文中寫道:“周恩來同志,我們要造你一點反,就是請求你改變現(xiàn)在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才能適應你的身體變化情況,從而你才能夠為黨工作得長久一些、更多一些?!?/p>
擔任朗誦的是新中國第一代播音員、開國大典在天安門上轉(zhuǎn)播實況的齊越老師和北京廣播學院的趙鳳翔老師。他們出現(xiàn)在朗誦會現(xiàn)場,本已引發(fā)觀眾極大的關注,而在讀到“才能適應你”后面特別停頓了一下,再讀出“身體變化情況”,重音又放在“變化”兩字上,表達出人們對總理健康狀況的擔憂,情真意切。
時隔40多年,近日與齊越老師女兒齊虹通電話,她又一次告訴我們,齊越老師特別珍惜這場演出的經(jīng)歷,演出劇照也保存完好,一直壓在書桌玻璃板下,旁邊一張就是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周總理和少年兒童在一起的照片,那個小女孩就是張筠英。
當時,在北京的民族宮禮堂、北展劇場、兒童劇場、天橋劇場、北京市工人俱樂部、中山公園音樂堂、首都劇場、二七劇場、人民劇場、西單劇場、紅塔禮堂以及首鋼劇場都舉辦了各類朗誦會。 同時期朗誦的作品還有光未然詩《偉大的節(jié)日》、郭小川詩“秋歌”二首、尹世霖詩《丁丁要參加盛大的游行》、黃樹盈詩《大錘賦》等。
參加演出的單位有20余家,既有部隊系統(tǒng)的總政、海政、二炮、空政、鐵道兵、工程兵、戰(zhàn)友、八一電影制片廠,又有文化部系統(tǒng)的青藝、兒藝、實驗話劇院、戲劇學院、音樂學院、中央樂團、中國歌舞團、歌劇院、北影廠,還有各部委文工團全總、煤礦、鐵路、廣播以及北京市的話劇團、評劇團、京劇團、廣播學院等,可以說在京的專業(yè)文藝團體、院校幾乎都參加了。
我們可以這樣概括,改革開放初期的朗誦熱潮,聲勢浩大、真情參與、流淚傾聽、詩作難忘。
《詩刊》1978年第3期刊登了周增勛撰寫的詩訊:在歡慶五屆人大和五屆政協(xié)勝利召開的日子里,迎來了敬愛的周總理八十誕辰。為了歌頌周總理光輝的一生、不朽的功績,抒發(fā)億萬人民對周總理的無限熱愛和深切懷念,詩刊社于三月四、五兩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了大型詩歌朗誦演唱會。會上配樂朗誦了周總理青年時期的詩作《大江歌罷掉頭東》和《生離死別》。郭沫若、胡喬木、呂驥、臧克家、魏傳統(tǒng)、柯巖、傅庚辰等同志專為紀念周總理八十誕辰而作詩、譜曲。人大代表、革命老人李淑一吟誦了懷念周總理的詩詞,延安老戰(zhàn)士合唱團滿懷深情地演唱了《巍巍青山高——獻給周總理的歌》等歌曲。首都近20個文藝單位的部分演員朱琳、周正、曹伯榮、黎信昌、李雙江等同志參加了演出,出席五屆人大和五屆政協(xié)的京劇演員李世濟、關肅霜,電影演員白楊、趙丹、張瑞芳、秦怡等同志也趕來參加了演出。[1]
我們在郵冊中找出了當年的演出廣告,還有留存的電影演員白楊到場、秦怡和張瑞芳在后臺化妝的照片。
1978年11月和12月,《人民日報》的兩份演出廣告格外醒目,不僅有演出單位和演員名字,還有四部分內(nèi)容的介紹。
其中一場是“為真理而斗爭”專題詩歌朗誦會。作家胡先鋒先生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朗誦史》中寫道:“為了歌頌偉大的四五運動,發(fā)揚天安門革命精神,進行新的長征,詩刊社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于1978年11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聯(lián)合舉辦了‘為真理而斗爭專題詩歌朗誦會。朗誦會分別在首鋼、北京工人體育館和政協(xié)禮堂舉行。這次詩歌朗誦會得到了首都和全國18個電影廠、藝術團體及其演員的支持。規(guī)模較大,聽眾人數(shù)多,演員與聽眾情感交融、心心相通。會上,孫道臨、于藍、王鐵成、周正、姜湘忱、蘇丹丹、陶浩等分別朗誦了天安門詩抄中的《揚眉劍出鞘》《拋頭何所懼》《告別》等18首詩詞,還朗誦了一些詩人歌頌四五運動和1976年清明節(jié)前后,北京、南京等地悼念周總理、怒斥‘四人幫的詩作,如艾青的《在浪尖上》、邵燕祥的《致竇守芳同志》、張志民的《按照人民的命令》等?!盵2]
當年中央電視臺負責對朗誦會進行實況轉(zhuǎn)播的是資深導演王扶林,后來他導演了87版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大家更熟悉了他。那場詩會,瞿弦和朗誦了詩人艾青的詩《在浪尖上》,詩中那些口語化的詩句直抒胸臆,上萬名觀眾情緒激昂,朗誦到“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得到過這么多詩篇,歷史上沒有一個人,得到過這么多花圈”時,觀眾爆發(fā)出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
演出結束后,王扶林導演徑直步入場中,他興奮地說:“瞿弦和,詩朗誦在體育館能有這樣的效果,我從沒見過,鏡頭搖到哪兒,每個人臉上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激動,太棒了!”幾年后,他告訴瞿弦和:“可惜啊,當年錄的像沒留住,臺里的寸帶片庫,被水淹了……”王扶林導演已經(jīng)90歲高齡,他叮囑我們這些情節(jié)一定要寫下來,都是真實的事??!
那個時期,參加朗誦活動的演員、工作人員都沒有額外的勞務,各藝術門類的演職員在本單位參演時的夜餐費也只有幾毛錢。詩刊社和電臺朗誦活動的籌備小組只有幾個人:詩刊社的周增勲、陳愛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的李德文,全總文工團的姜湘忱和中國煤礦文工團的瞿弦和。位于北京市燈市口的小院、小樓、小屋可概括我們的工作環(huán)境;工作認真、不辭辛苦、連軸轉(zhuǎn)可形容我們的工作狀態(tài)。那時沒有時興盒飯,陳愛儀有許多朋友都伸出援手,北展劇場的林總還讓全體演職員在莫斯科餐廳飽餐了一頓,每人只收了一塊五。陳愛儀告訴我,真要感謝邵燕祥、柯巖兩位詩刊社的領導,想出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請詩人舉辦講座,適當收費,詩人義務奉獻,詩刊社送一支鋼筆。舉辦講座的地點安排在北京電化教育館,門票五毛,微薄的收入可以補貼演員。詩刊社領導還給陳愛儀特別安排了一輛老豐田汽車,負責推銷詩人講座門票。
1978年4月,詩歌朗誦會嘗試賣票,票價二角、三角,而且報紙上的廣告中開始刊登演員的單位和姓名。
廣告中的演員名單使人產(chǎn)生許多聯(lián)想:名單中有電影界的于藍、田華、孫道臨、于洋、張瑞芳等,戲劇界的李默然和北京人藝的朱琳、蘇民、周正、梁月軍等,中國青藝的曹伯榮、曹燦、馮福生等,中國兒藝的王鐵成等,中央實驗話劇院的耿震、鄭振瑤、唐紀琛、馮憲珍等,中央戲劇學院的金乃千、張筠英、馮明義等,全總文工團的姜湘忱等,中國煤礦文工團的瞿弦和、張勤,中國鐵路文工團的張元昌,中央廣播文工團的殷之光、徐恩祥、馬加奇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齊越、夏青,部隊系統(tǒng)的狄鳳榮、李麗娜、李雪紅、牟云、翟萬臣、陶浩、王建新、張學鋒、劉秀云等,還有擔任報幕的蘇丹丹、麥小琴。
這些藝術家的熱情參與,使改革開放初期的朗誦活動,藝術水平精湛,朗誦風格迥異,在中國朗誦史上留下難忘的一頁。
電影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多才多藝,他扮演的人物形象個個栩栩如生,中英文歌曲都唱得好,他為電影《王子復仇記》中哈姆雷特配音,那段“生存與毀滅”顯示出他高超的語言功力。在這一輪朗誦活動中,他以柔中帶剛的風格為觀眾獻上了短詩《揚眉劍出鞘》。
于藍、田華、于洋等電影藝術家都是文藝界的前輩,他們非常關心我們,見到張筠英就叫她“花朵”,說起她小時候梳的兩條長辮子……2017年,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舉辦“暢想新時代”電影界音樂詩歌朗誦會,瞿弦和致電邀請他們,于藍、田華、于洋、王曉棠幾位高齡藝術家再次出現(xiàn)在同一朗誦會中。
戲劇界參加朗誦活動的藝術家都是各話劇院團的主要演員,個個都有扎實的臺詞基本功。李默然老師朗誦白樺詩《陽光,誰也不能壟斷》,他用具有震懾力的語調(diào)突出了小平同志富有方向性的號召。
朗誦會上還呈現(xiàn)了詩人李季的名作《王貴與李香香》,擔任朗誦的兩位藝術家是總政話劇團的李雪紅和全總文工團的姜湘忱。兩位是資深的話劇表演藝術家,對臺詞再熟悉不過,即使忘了詞也可根據(jù)人物邏輯救場,可朗誦不一樣,忘了詞不好接,有韻腳的詩更不能現(xiàn)場編。那天,大姜因忙于組織工作,精力分散,上場朗誦中突然發(fā)蒙,怎么也想不起下一句,但他沒有一絲慌張,反而從容地轉(zhuǎn)頭看著李雪紅。這一看不要緊,雪紅老師沒有思想準備,反而覺得是該自己說了,馬上接了上去。這一短暫的停頓卻讓觀眾誤認是女演員忘了詞。一到后臺,雪紅老師使勁捶打大姜,不停地說:“你壞死了!”這個小插曲直到現(xiàn)在還在圈兒里講述,它可謂是藝術家在朗誦活動中的花絮。
出場的演員中還有幾位是很久沒有演出機會的歌唱家,歌唱家王昆在作曲家周巍峙陪同下參加了演出,部隊系統(tǒng)歌唱家寇家倫、馬玉濤、耿蓮鳳、張振富的名字出現(xiàn)在演出廣告中。他們演唱的經(jīng)典曲目喚起人們的無盡回憶,與一首首詩交相輝映。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寇家倫,演出結束后回到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那時家里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他給我寫了一張紙條,讓人捎到辦公室?!靶■?,把你朗誦的《團泊洼的秋天》詩里的四句話抄給我,我要貼在床頭?!彼f的是詩人郭小川在詩中寫的:“戰(zhàn)士自有戰(zhàn)士的性格:不怕誣蔑,不怕恫嚇;一切無情的打擊,只會使人腰桿挺直,青春煥發(fā)。/戰(zhàn)士自有戰(zhàn)士的抱負:永遠改造,從零出發(fā);一切可恥的衰退,只能使人視若仇敵,踏成泥沙。/戰(zhàn)士自有戰(zhàn)士的膽識:不信流言,不受欺詐;一切無稽的罪名,只會使人神志清醒,頭腦發(fā)達。/戰(zhàn)士自有戰(zhàn)士的愛情:忠貞不渝,新美如畫;一切額外的貪欲,只能使人感到厭煩,感到肉麻?!笨芗覀惱蠋煱堰@四句詩當成座右銘,也體現(xiàn)了文藝工作者的人生觀。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這是黨的歷史上偉大的轉(zhuǎn)折,是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這一階段的朗誦活動充分體現(xiàn)著撥亂反正、尊重歷史、改革開放、放眼世界。
外國詩歌朗誦演唱會使人們再次開闊了眼界,詩會選擇了文學、音樂領域的世界名著,其中有高爾基、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雨果、莎士比亞、惠特曼、泰戈爾、舒伯特、格林卡、莫扎特等人的作品,有歌劇《茶花女》《浮士德》《托斯卡》等選段,還有朝鮮、羅馬尼亞、墨西哥等國的詩及歌曲。
組織者之一陳愛儀告訴我們:“當年,《詩刊》的兩位領導,詩人柯巖、鄒荻帆說起有不少年輕人到編輯部來尋求外國作品,問我們:‘馬雅可夫斯基是誰?我們應當舉辦一場外國詩歌朗誦會,有責任讓青年人知道馬雅可夫斯基,了解普希金。柯巖同志召開了部分翻譯家的座談會,一起選擇合適的朗誦作品,并邀請他們屆時到朗誦會現(xiàn)場?!?/p>
那天,許多作家、翻譯家自行來到工人體育館,坐在普通座席上,謝冰心、葉君健、烏蘭汗等還在現(xiàn)場用外語朗誦,引發(fā)觀眾的極大興趣。
我們夫婦二人都參加了這場演出,瞿弦和朗誦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中“生存與毀滅”的獨白,張筠英幫瞿弦和找出他父親的西裝,一改十年不穿西服的慣例登臺,留下一張難忘的劇照。
在這份演出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歌唱家的名字,如劉淑芳、羅天嬋、樓乾貴、黎信昌、葉佩英等。李光羲、張權演唱的歌劇《茶花女》中的《飲酒歌》使觀眾的情緒達到高潮,“讓我們舉起歡樂的酒杯……”似乎唱出了人們的心境。
五四時期詩歌朗誦演唱會由詩刊社和歌曲編輯部于1979年4月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辦,隨后,中國青年報、北京文藝等單位又在首都體育館舉辦了紀念五四運動60周年的朗誦音樂會。
從廣告上看,節(jié)目中有魯迅、郭沫若的作品,有五四以來的著名詩人聞一多、朱自清、蔣光慈、卞之琳、殷夫、戴望舒的詩作,還有田漢、劉大白、劉半農(nóng)的歌曲等。廣告最后還特別突出標明,有詩人張學夢的新詩《現(xiàn)代化和我們自己》??梢钥闯?,這次朗誦活動的初衷是繼承和發(fā)揚五四光榮傳統(tǒng),放眼世界,尊重科學,向著現(xiàn)代化進軍。
參加演出的除朗誦活動中的骨干之外,又有電影演員李秀明、張連文、劉繼忠,歌唱演員蔣大為等加盟,其中來自天津的播音員關山朗誦的聞一多先生的《洗衣歌》尤為突出。這首詩歌反映了被奴役的華僑工人的悲慘境遇,揭露了所謂高貴者的罪惡和骯臟,表達了詩人對資本主義文明的蔑視,對種族歧視的抗爭和對祖國的思念之情。詩中最后寫道:“(一件,兩件,三件,)洗衣要洗干凈?。ㄋ募?,五件,六件,)慰衣要熨得平!”關山老師吐字清晰,朗誦尾句在“熨得”兩字后,有一個明顯的停頓,然后把“平”字的二聲讀到極致,表達出內(nèi)心的憤憤不平。
有人說,詩人是時代的預言家。詩人張學夢創(chuàng)作的新詩《現(xiàn)代化和我們自己》,副標題表明了作者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思考——“寫給和我一樣對‘四化無知的人們”。詩歌結尾寫道:“是真的!是真的?。W習吧?。?!現(xiàn)代化的人們哪,我贊美你。”詩人連續(xù)使用了一個、兩個、三個驚嘆號,是提醒,是呼喚,這就是時代的號角!改革開放初期是詩歌的黃金時代,是朗誦活動的高潮。詩人用詩句、朗誦者用真情塑造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和審美方式。
1979年6月29日,《光明日報》刊載了朗誦活動的消息:詩刊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于7月2日在北京聯(lián)合舉辦“向張志新烈士學習”朗誦演唱會。會上將朗誦張志新烈士的遺作《迎新》《這就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宣言》,還有烈士生前書信摘抄、烈士女兒曾林林的《懷念媽媽》,還將朗誦陳毅同志的詩《梅嶺三章》和歌頌張志新烈士的詩篇,如《小草在歌唱》《我們要像你一樣》《母親的心》《不變》《槍口,對準了中國的良心》等。參加朗誦的將有著名電影演員趙丹、白楊、張瑞芳、秦怡、黃宗英、田華,話劇演員周正、王冰、姜湘忱、瞿弦和等。著名歌唱演員王玉珍、呂文科、萬馥香、殷秀梅將分別演唱張志新烈士創(chuàng)作的歌曲《誰之罪》《迎新》《路》,以及歌劇選曲《紅梅贊》《盼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3]
這場朗誦活動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是清理歷史是非、撥亂反正的一個亮點,而詩人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為中國詩歌打開了一個新局面,成為文學史上的詩歌名篇。
我們節(jié)選作家古楓在散文集《這里能聽見心跳》中撰寫的《小草不會忘記》一文中的段落:“張志新烈士是千古奇冤,曾轟動全國。雷抒雁心潮澎湃、按捺不住,徹夜奮筆疾書,含淚一揮而就。開篇就滿懷激情地寫道:‘風說:忘記她吧!我已用塵土,把罪惡埋葬!/雨說:忘記她吧!我已用淚水,把恥辱洗光!一下子把人帶入了那個動蕩的年代,心隨之抽緊了。尤其是詩中發(fā)自內(nèi)心地吶喊:‘我敢說:如果正義得不到伸張,紅日,就不會再升起在東方!/我敢說,如果罪行得不到清算,地球,也會失去分量!這正義之聲,重重撞擊著讀者的心,成為萬人傳誦的名句。”文中還寫道:“朗誦者瞿弦和優(yōu)美的嗓音那天竟然沙啞了,動情之處他淚流滿面,哽咽著,使原本流暢的文字接連出現(xiàn)暫時的停頓,臺下的觀眾抽泣著,鼓著掌,瞿弦和不得不幾次謝幕。”[4]
瞿弦和作為這首詩的首誦者,當年的場景歷歷在目。同場參加朗誦會的中國煤礦文工團演員張勤特意告訴瞿弦和:“這首詩寫得太棒了,演員們也都喜歡,你上場時,趙丹在后臺招呼上海來的電影明星說,小瞿念‘小草了,聽聽去!”趙丹老師等電影藝術家對朗誦的喜愛、對經(jīng)典詩作的關注給瞿弦和留下深深的印象。
寫這篇回憶時,趙丹老師的女兒舞蹈家趙青對我們說:“我雖沒在現(xiàn)場,但爸爸回來特別講到這件事。他參加詩會的照片我沒找到,但有一張同年代他在上海朗誦的照片發(fā)給你們。”
《小草在歌唱》一詩榮獲1979—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yōu)秀作品獎。詩歌的魅力、朗誦的影響經(jīng)得住時間的檢驗,2008—2009年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朗誦活動舉辦時,在山西長治,在陜西西安、咸陽,在詩人的故鄉(xiāng),瞿弦和再次朗誦了《小草在歌唱》,又感受到30年前“小草”的空前影響,也成為瞿弦和朗誦生涯中終身難忘的經(jīng)歷。
我們和雷抒雁老師經(jīng)常一起參加活動,記者總會問起對詩人雷抒雁的印象,瞿弦和會說:“他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激情。”而雷抒雁會謙遜地表示,“小草”一詩是自責,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在小組會上的思想?yún)R報。
雷抒雁曾在《人民日報》撰文,其中寫道:“這首詩不僅是在追憶這位英烈,更是在思想深處發(fā)出的裂變和覺醒,質(zhì)問法律、質(zhì)問良心、質(zhì)問天理,反思全社會和我自己渾渾噩噩的‘文革生活,從而向社會正義和人性覺醒發(fā)出呼喚?!盵5]
1979年10月30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期18天。鄧小平同志代表黨中央作的報告,振奮人心、鼓舞士氣,在撥亂反正、解放思想的形勢下,他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和文藝發(fā)展的大政方針。大家暢所欲言、討論熱烈。為了慶祝大會勝利閉幕,詩刊社在首都體育館舉辦了大型詩歌朗誦演唱會。
演員仍以話劇演員、電影演員和聲樂演員為主,來自香港的夏夢,來自上海的白楊、張瑞芳、秦怡、孫道臨、黃宗英,話劇界的朱琳、李默然、王鐵成等,來自上海、北京、廣東的朱蓬博、溫可錚、李光羲、李雙江、蘇鳳娟、鄧韻等一展歌喉。那時還沒有主持人的稱謂,擔任報幕的是李小玢。登臺朗誦的還有來自香港的詩人何達,北京的11月已開始供暖,何達先生穿著短褲準備出場,瞿弦和驚訝地問:“就這么上?”他笑著回答:“我從來不穿西裝,冬天也穿短褲!”這場演出最大的特點就是老作家、老詩人、老文藝家久別重逢的喜悅。
這一年詩刊編輯部還在首都劇場舉辦了清明朗誦演唱會,大家熟悉的演員胡朋,話劇界的王冰、陶浩、顧威、王嶺和歌唱演員朱崇懋、羅忻祖、魏啟賢等與觀眾見了面。
星期朗誦會雖未正式恢復,但周日在兒童劇場多次舉辦了寓言、諷刺作品專場朗誦會。王景愚、方掬芬、唐紀琛、仲繼堯、勞力、蘇麗娟、韓善續(xù)、黃意璘、唐愛梅等悉數(shù)登場。
特別應該提到的是詩刊社等單位還聯(lián)合舉辦了慶?!傲弧眹H兒童節(jié)兒童詩歌演唱會,使朗誦藝術在少年兒童心中扎下了根,北影廠的張桂蘭,兒藝的連德枝、覃琨、李若君等參加了演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兒合唱團、北京市少年宮、中央電視臺少兒演出隊也表演了節(jié)目。廣告中,我們兒子瞿佳的名字也和麥小琴、加娜等人一起出現(xiàn)?,F(xiàn)在想來,朗誦活動提高了孩子們的語言表現(xiàn)能力,也為瞿佳擔任電視劇《紅樓夢》(87版)賈寶玉的配音打下了基礎,歐陽奮強在接受采訪時說:“寶玉這個角色是我和瞿佳兩個人一起完成的?!?/p>
轉(zhuǎn)瞬間,跨入了1980年,朗誦活動受到更多支持,規(guī)格也更高。1980年3月,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在工人體育館聯(lián)合舉辦了紀念左翼文化運動50周年朗誦演唱會。
3月23日新華社發(fā)表消息:紀念左翼文化運動50周年朗誦演唱會今晚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首都一萬多名群眾觀看了演出。朗誦演唱會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開始,接著,朗誦、演唱了左翼文化運動中產(chǎn)生的優(yōu)秀詩歌、散文和歌曲。其中,有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瞿秋白翻譯的高爾基的《海燕》、任光的《打回老家去》、冼星海的《救國軍歌》、呂驥的《保衛(wèi)馬德里》、賀綠汀的《心頭恨》,以及茅盾、殷夫、柔石、艾青、張庚、光未然等人的作品,晚會上還朗誦了郭沫若的詩《民族再生的喜炮》。這些作品,當年像號角曾鼓舞著人們奮起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進行英勇斗爭。今天,它們又激勵著人們繼承和發(fā)揚左翼文化運動的光榮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為“四化”建設作出貢獻。這次詩會以朗誦藝術吹響了號角,觀眾熟知的電影演員、八一廠的王心剛和北影廠的謝芳等,話劇院團的周正、鄭振瑤、金乃千等把人們帶回半個世紀前的歲月,歌唱演員楊洪基、葉佩英、李谷一等突出了歌與詩的結合,指揮家秋里、胡德風的現(xiàn)場指揮和總政歌舞團蘇丹丹的報幕也為朗誦演唱會增添了色彩。
1981年6月27日,文化部在首都體育館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60周年朗誦演唱會。
這是國家級的大型演出,《北京晚報》報道:有北京的13個藝術團體的演員參加表演,榮獲電影“百花獎”的電影演員張瑜、達式常,青年電影演員劉曉慶、李秀明等屆時將登場表演。話劇演員江水、游本昌、周正、金乃千、曹伯颙、馮明義、唐紀琛、瞿弦和、馮憲珍、宋潔等將表演朗誦和劇目片段。兒藝演員方掬芬、覃琨、李若君、楊廣林和薛白將進行化妝表演,京劇演員楊秋玲、劉長瑜、耿其昌等將表演京劇清唱,歌唱演員李谷一、劉秉義、謝莉斯、王潔實、姜嘉鏘、劉小麗將在晚會上演唱歌頌黨誕生60周年的歌曲,晚會由青年報幕員李小玢擔任報幕。[6]
這場朗誦演唱會形式多樣,特別是重現(xiàn)了革命導師列寧的形象,扮演者是北京人藝的周正老師,為他化妝造型的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專家李德權。體育館里再次回蕩著列寧的教導:“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忘記了,就意味著背叛!”這也是對建黨60周年最好的紀念。當年的參演者、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薛白說:“那年我才16歲,第一次在體育館演出,一切都覺得很新鮮,與那么多名演員同臺,難免有些緊張。那天我朗誦的是一個故事《周總理的一件軍大衣》,那感人的情節(jié)至今難忘?!?/p>
這一時期,各文藝單位、報刊單位舉辦了多場朗誦活動,如:詩與歌朗誦演唱會、詩歌小說朗誦欣賞、百花朗誦欣賞會、《愛》文藝晚會、“我愛你,中國”專題朗誦會、“人生的價值”朗誦演唱會、一分鐘小說專場朗誦會、《北京文學》1981年優(yōu)秀作品朗誦演唱會等,朗誦活動層出不窮。
1981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yōu)秀詩歌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頒獎活動,它是對1979—1980年詩歌創(chuàng)作的檢閱。優(yōu)秀作品為朗誦者提供了豐厚的土壤,35首獲獎作品中,我們看到熟悉的詩人雷抒雁、舒婷、楊牧、白樺、葉延濱、葉文福、流沙河、梁小斌、張學夢、公劉、劉章、趙愷等;也看到至今為止在各類詩會、朗誦大賽中選用最多的詩作:《祖國,我親愛的祖國》《小草在歌唱》《我是青年》等。我們忘不了在四川都江堰田園詩會上,瞿弦和應現(xiàn)場觀眾之邀,加演《我是青年》一詩,作者、詩人楊牧在現(xiàn)場對瞿弦和說:“有些年輕人,沒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他們沒念懂??!”瞿弦和回答:“咱們是同代人,你字里行間的表達,我都有親身體會?!笔堑?,朗誦者是再現(xiàn)作品,朗誦活動就是要讓詩歌插上翅膀,把詩句送進觀眾(聽眾)的心里。
詩刊社在改革開放初期組織朗誦活動最多,1982年1月14日,它迎來了創(chuàng)刊25周年。詩刊社在北展劇場舉辦了慶?!对娍穭?chuàng)刊25周年詩歌朗誦演唱會。
朗誦內(nèi)容選自25年來《詩刊》發(fā)表的作品,其中有毛主席在《詩刊》上首次公開發(fā)表的詩詞《沁園春·長沙》,詩人艾青、蕭三、馮至1957年在《詩刊》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的《在智利的海岬上》《敵后催眠曲》《西安贈徐遲》,《詩刊》第一任主編臧克家的《在毛主席那里作客》,詩人賀敬之的《三門峽——梳妝臺》等作品。應邀參加這次詩歌朗誦演唱會演出的有電影演員李仁堂、謝芳,觀眾熟悉的話劇演員朱琳、周正、曹燦、姜湘忱、徐恩祥、林中華、金乃千、張勤、馮福生、瞿弦和、張筠英、牟云,以及觀眾喜愛的歌唱演員王凱平、朱明瑛、蘇小明、遠征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首都舞臺》節(jié)目播出了詩會實況。
部分藝術家合影
1982年5月,艾青作品朗誦會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推出,將改革開放初期的朗誦活動推向又一高潮。
從1932年左聯(lián)刊物《北斗》發(fā)表艾青的第一首詩《會合》到1982年,詩人艾青的創(chuàng)作生涯已經(jīng)度過了整整50個春秋。他的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陽》《火把》《黨的贊歌》等,就像一顆顆璀璨奪目的明珠,為祖國新詩的發(fā)展增添了光輝。在艾青作品朗誦會上,蘇民、曹燦、金乃千、雷恪生、張炬、瞿弦和、張筠英、徐恩祥、陳阿喜、陳希光、鄭邦玉、李蘊杰、張長水、馮憲珍、牟云等朗誦了詩人艾青的13首詩,這是朗誦演員一次難忘的聚會。
改革開放初期,熱愛生活的人們對未來充滿著希望,而這時期的朗誦活動,正如詩人艾青的詩句所描繪的那樣,真是“一個迷人的春天”。
〔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百年新詩學案”(17JJD750002)中期成果〕
【作者簡介】
瞿弦和: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詩歌學會朗誦演唱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張筠英:著名譯制片導演、表演藝術家、中國十大演播家之一。
注釋:
[1]周增勛:《滿懷深情頌總理》,《詩刊》1978年第3期。
[2]胡先鋒:《中國當代朗誦史》,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73頁。
[3]《“向張志新烈士學習”朗誦演唱會》,《光明日報》1979年6月29日。
[4]古楓:《小草不會忘記》,《這里能聽見心跳》,花山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第213頁。
[5]雷抒雁:《我的一九七九》,《人民日報》2009年1月8日。
[6]關永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六十周年 文化部將舉辦大型晚會》,《北京晚報》1981年6月24日。
(責任編輯 劉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