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輝
游記,就是記游,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因取材范圍廣泛,文筆輕松,描寫生動,記述翔實,常常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享受。許多優(yōu)秀的記游選進了教材,《草原》就是其中之一。筆者就以《草原》為例談游記類教材的處理。
(一)厘清線索
抓住線索,就是把握了文章的骨架。線索不止一條,一般有明暗兩條,明線以地點或時間為線,易于發(fā)現(xiàn);暗線以情感的變化為線,隱于文章,難以找出。《草原》一文亦然,利用“地點的轉換”這一明線理清文章層次,即“草原美景——歡迎遠客——親切相見——盛情款待——聯(lián)歡話別”,再由每一層次的具體解讀使暗線“水落石出”:草原景色美,人情更美,各族人民團結一家親。
(二)把握主體
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人或集體,這就是主體。人或集體是有區(qū)別的,個人側重直抒胸臆,而集體更多地表達的是一種關系,小到人與人,大到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人與自然等?!恫菰酚涗浀氖羌w訪問蒙古草原的見聞,文章的主體是有變化的。第一自然段是老舍自己,從第二段起主體轉為集體,最后上升為“蒙漢情深”。這是人群逐漸擴大的過程,也是情感的疊加、精神的升華的過程。
(三)處理景、情關系
游記總少不了寫景?!恫菰芬晃木罢Z主要出現(xiàn)在第一自然段,而后有零星出現(xiàn)。教學時,要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充分地感知景語,由景語引入到作者初入草原表達出感受,自然就會達到與作者情感相通的境地,生出對草原深深的愛。
(一)突出教材的教育特性
教育性是教材的基本特性。文章所含人文內(nèi)涵將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價值觀等產(chǎn)生深遠影響,同樣也是社會賦予的使命。
我們以《草原》為例,可以從三方面考慮:一是查閱原文,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找出作者表達的重點是大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情誼;二是聯(lián)系現(xiàn)今社會動態(tài),“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藏獨分裂活動”讓我們想到民族團結的可貴,“西部大開發(fā)”“西部志愿者”讓我們想到西部的美麗富饒,人民的熱情好客,在西部工作是有大作為的;三是體會教材編排的用意,這幾篇文章組合在一起,帶有了解各民族風情,體會民族多樣,體現(xiàn)民族團結的思想。
(二)著眼教材的學科特點
語文學科教材體現(xiàn)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目標的三維統(tǒng)一,注重語感的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等。細讀文本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潛心涵泳:一是推敲詞句;二是還原生活,把作品還原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思考;三是尋找“縫隙”,尋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釋之處;四是比較對照;五是知人論世,查閱作家生平介紹、時代背景、其他作品、創(chuàng)作意圖以及前人對這部作品的評論等資料,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作品。
我們可以運用尋找“縫隙”方法來細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按渖鳌笔钦f翠色將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際”,則是說翠色已經(jīng)流入云間。這兩者是自相矛盾嗎?其實,“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分別描寫了兩種不同的視覺形象。前句是近鏡頭描寫:草原綠得濃厚將滴,綠得油亮閃光,給人“欲流”的感覺。這是化靜為動,突現(xiàn)草的色澤,草的生命,也抒發(fā)了作者無限的熱愛和贊嘆。后一句是遠鏡頭描寫:極目遠眺,草原與長空相接,濃綠與云天照映,翠色千里,連綿不斷,一直伸向云天深處。再說汽車在前進,視野中的那些“只有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嗎?
(三)回歸教材的兒童本位
“兒童本位”就是彰顯“童真”、喚醒“童心”、激起“童趣”。我們要以兒童的視角解讀文本,要用兒童情智演繹文本,以兒童視野超越文本,使靜止的文本直立起來,豐滿起來,靈動起來,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如教學《草原》時可利用影像、圖片資料讓草原變得可感、可親,讓學生愿意走進“草原”。步入“草原”后學生更愿意干什么?在草原里蹦啊,跳啊,奔啊,打滾啊……這就是學生對草原美的理解,后來呢?兩族人民握手,宴請,聯(lián)歡,學生更多地認為是親朋好友相聚等等,這是學生的視角、情智、視野。如何演繹呢?這里應像孫雙金老師所說的,他要讓兒童在課堂上“小手常舉,小臉通紅,小口常開”。
夸美紐斯說過:教學是一種教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從體裁特點和教材特性兩方面來處理小學游記類文章,更多地考慮各種因素,使教師與學生全都得到快樂,唱響一曲草原贊歌。
作者簡介: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陽市行宮中心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