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通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寫作練習,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教師要知道,積累生活化的作文素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寫出真實情感,豐富作文內(nèi)容,增強作文的可讀性。
作文源于生活,教師要意識到生活化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作的重要意義。在開展作文教學時,要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完成寫作訓練,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并運用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對文章進行潤色,增加作文的可讀性。所以,生活化教學是作文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要發(fā)揮其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當下,隨著語文教育的發(fā)展,初中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依然無法運用合理的方式,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寫作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要擁有豐富的素材,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內(nèi)容豐富、可讀性強的文章。
然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在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只注重教材內(nèi)容和寫作理論的教學,導致課堂非??菰锓ξ?,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寫作能力難以提升。
二、初中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寫作不僅能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所以,教師要注重作文教學。在作文教學中,結合生活素材對學生進行引導,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另外,教師也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不斷積累生活化作文素材。此外,教師在結合生活元素開展作文教學時,要讓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結合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完成寫作,并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擬定生活化寫作主題,讓學生帶著真情實感完成創(chuàng)作,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三、開展生活化作文教學的策略
1.積累生活化的素材
在生活化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讓課堂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和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同時讓學生融入生活,使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
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累字詞,讓學生深刻理解生活中的常用字詞,把常用字詞作為素材積累的一部分。此外,也要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進行重點教學,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練習正確使用。
其次,引導學生積累名人名言。教師要讓學生準備素材收集本,收集貼近生活的名人名言以及經(jīng)典詩詞,增加學生的素材積累量。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對優(yōu)美的句式和經(jīng)典段落進行摘錄,在豐富素材積累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由生活細節(jié)、生活片斷、生活畫面等對社會、人生進行思考,從而積累生活化寫作素材,讓作文內(nèi)容有理有據(jù),讓情感表達更真摯,使寫作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法。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比如:學校有哪些優(yōu)美的景色?放學路上哪里最能吸引你?同學間有哪些有趣的事?課堂上老師、同學如何互動?自己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父母親每天的生活是如何安排的?有哪些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或者語句等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
2.教學過程生活化
初中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這樣學生在不斷積累素材的過程中,也能閃現(xiàn)豐富的寫作靈感。面對任何寫作題目,都能發(fā)揮較高的寫作水平。
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滲透生活化教學元素,使作文教學貼近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聯(lián)系實際生活,深入思考,并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此外,結合課文中心,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學生講述貼近主題的真實事件,活躍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發(fā)生的一切,從生活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可見,生活化作文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寫出人物的精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參觀鄉(xiāng)土名人故居、查閱相關史料、訪談老一輩革命家等活動,積累更多寫實的素材。同時,可以結合《鄧稼先》《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等課文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注重觀察人物的特點,并通過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教師可以擬定主題“我與歷史人物的對話”,并引導學生注重突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氣質(zhì)。還可以結合范文拓展寫作思路,讓學生注重觀察生活,把握父母的特點和外貌特征,使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完成作文教學的任務。
3.作文講評生活化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講評作文時,不僅要注重與生活相結合,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進行創(chuàng)作;其次,在點評過程中,教師要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讓學生積極投入創(chuàng)作,提升寫作能力;最后,教師也要通過生活化的評價,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對學生的進步要給予肯定,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怎樣選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寫作,讓學生自定主題和內(nèi)容,比如生活中的街道、教師和同學、家人和鄰居等。當學生完成寫作練習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生活化講評,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予以表揚與鼓勵,對一些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也要進行激勵,讓學生再接再厲,通過不斷的練習提升寫作水平。
初中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意識到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和價值,通過生活化作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使作文更具可讀性,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