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wèi)忠
【摘要】小學體育課以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從小養(yǎng)成終身運用習慣為目標。而且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青少年時期,開設科學合理的小學體育課程,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然需求,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我國的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產生了很大沖擊,更影響了學生居家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
【關鍵詞】疫情期間;小學體育;學生思想;心理疏導
0 前言
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背景下,人們日益深刻地意識到體育課程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明確提出要將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fā)育、提高身體健康水平、加強心理健康建設作為小學體育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學工作圍繞其展開[1]。而此次疫情期間,為了相應“停課不停學”的教學理念,很多小學開展了線上體育教學,面對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為保證學生在體育課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要求教師在授課中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那么如何達到這一目的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的實踐研究。
1 疫情期間重視對學生參與體育課心理疏導的積極作用
1.1緩解學生居家學習的焦慮情緒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于學生長時間居家學習,活動空間受限,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和疫情帶來的焦灼情緒,導致部分學生產生了焦慮、煩躁的不良情緒,影響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興趣。以體育課為載體,在達到身體鍛煉之余,引導學生完成自我負面心理狀態(tài)疏導,能夠有效緩解學生居家學習產生的負面情緒,進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能夠產生積極影響[2]。
1.2提升小學體育線上教學實用性
體育課程作為一門戶外運動課程,要求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運動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項目,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并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tài)[3]。由此可以看出,傳統(tǒng)體育課程更加強調室外師生的協(xié)助教學,但是在疫情期間,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受到限制,只能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教師在線上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這無疑會增加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小學體育課的順利開展;如果教師能夠做好疫情期間體育課中學生的心理疏導,能夠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到居家體育鍛煉中,進而有效提升小學體育線上教學的實用性。
2 疫情期間在體育課中做好小學生心理疏導的有效策略
2.1建立老師與家長的教學聯(lián)動機制
在此次疫情期間,阻斷了教師與學生的線下交流渠道,導致教師只能通過多種網絡軟件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學。針對小學體育課程,由于學生年紀較小,為了彌補線上教學容易忽視學生體育運動中心理狀態(tài)的缺陷,考慮到疫情期間家長的指導作用,筆者在進行體育課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教師與家長的教學聯(lián)動機制,由學生家長與教師一同負責學生居家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疏導。首先,筆者建立了學生家長群,方便家長針對學生居家體育鍛煉中的身體及心理問題與教師進行及時溝通;最后,筆者通過定期開展學生體育課程家長會議,將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與家長進行交流,并與家長分享一些多年教學總結的心理疏導技巧,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技術保障。
2.2利用教學平臺加強師生互動內容
考慮到在疫情期間,各種各樣的疫情新聞會無形之中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影響,在這種情緒下,直接影響了學生開展體育課程的學習效率。為了能夠有效疏導疫情期間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參與到體育課程中,筆者通過多樣化的線上教學活動,切實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達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疏導的目的。比如,在線上直播教學時,教師首先與學生一同分享了當前疫情發(fā)展的好轉新聞,從而有效的緩解了學生的害怕心理;其次,教師與學生說,“同學們最近有進行居家運動嗎?老師最近發(fā)現一個很簡單的運用方法,不僅不需要器材輔助,而且對運動場地要求也不高,同學們想學習嗎?”這樣能夠充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將自己運動的視頻與學生分享,并為學生詳細講解了運動的技巧和注意事項,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等。
2.3開展師生家長每日健身打卡活動
疫情期間為了引導小學生完成每日健身任務,要求教師能夠為學生制定每日健身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運動中,通過運動舒緩緊張、焦慮的心情,但是如果不能合理開展每日健身活動,可能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不利影響。為了能夠做好疫情期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心理疏導,筆者開展了師生每日打卡健身運動活動。首先,筆者與學生討論了開展每日健身運動打卡的積極作用,并說明了不限制運動內容、時間的靈活打卡機制,通過細心交流,同學們都對這項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多媒體視頻分享的方法,與學生一同觀看、學習了一些簡單的運動視頻,為學生提供了相應參考。最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每天在家長群中與學生分享了健身視頻,學生受到教師的鼓舞,逐漸適應了居家運動打卡的日常活動,而不會產生厭煩、抵觸的心理。
2.4實施多樣化體育教學現代新模式
筆者考慮到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過程中,長時間采取網絡直播教學的授課模式,導致一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倦的抵觸心理,面對居家學習繁重的學習壓力,學生往往不能自主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導致學生以一種負面情緒面對體育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筆者開展了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知識的創(chuàng)意教學模塊。教師為學生布置了具體的教學內容:即學生針對常見的體育項目,比如籃球、體操、乒乓球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項運動,利用網絡資源,針對運動的某一動作完成自學,并在上課的時候,由學生結合視頻資源進行講解。在這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由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思考,有效的改善了學生居家進行體育課的心理壓力,增加了學生在線上體育課中的參與感,對于做好學生信息疏導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3 結束語
本文從疫情期間小學體育課程中對學生參加體育運動中的有效心理疏導出發(fā),從構建教師與家長的雙向教學機制、增加師生教學互動、開展每日健身打卡活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四個方面為做好疫情期間小學生參與體育課的心理疏導提供了實踐策略,希望能夠對疫情期間的小學體育課建設提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林云.小學體育課開展心理拓展訓練的教學研究[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一),2019:199-200.
[2]馬建軍.小學體育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01):91.
[3]劉學柱.小學體育教育如何適合學生的學習心理[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