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靜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金沙小學 福建 三明 365050)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微課”應運而生促進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進步。微課這一教學形式靈活多樣、主題突出,以短小精悍的視頻形式充分講解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微課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束縛,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方便師生的交流與溝通,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奠定基礎。
小學生受年齡的影響,學習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集中,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較為抽象,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難度;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對枯燥、乏味,不能很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并不高。情境教學的出現(xiàn)一直備受廣大教師及學生的喜愛,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還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微課教學形式的有效應用,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圓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教師借助網絡資源搜集后羿射日的視頻,借助動畫的形式瞬間激起學生探索的熱情;也可以通過微課展示更多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物體,比如太陽、飯碗、盤子、硬幣等,也可以引導學生列舉圓形的物體,在學生搜集圓形物體的同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請思考,圓形有什么特點,對圓形進行總結和歸納?”通過學生的具體實踐,學生能準確的說出圓形的特點以及概念,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講解圓的半徑、直徑、對稱軸等要點,加深學生對圓的理解[1]。
在小學數(shù)學教與學過程中,不是所有的教材內容都可以運用微課的形式,教師要結合教材的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數(shù)學知識,合理有效的應用微課教學;教師頻繁的借助微課教學,也會使學生產生疲勞,從而使學生產生抵抗心里,不但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要科學合理的把握微課應用的原則,最大的發(fā)揮微課的意義和價值。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的靈活性,微課的教學形式多樣,既可以是圖片也可是視頻或音頻的形式,或者是PPT的展示;微課教學突破時間的束縛,充分活躍在教學開始時、課中做詳細講解,或是在結尾的時候進行合理提問。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內容時,教師可與搜集相關的教學視頻,如兩個小和尚劃區(qū)域掃雪地的視頻,一個小和尚劃出長方形為掃雪區(qū)域,另一個劃出的是平行四邊形為掃雪區(qū)域,其中長方形的長(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打掃完畢后,他們開始爭論自己掃雪掃的多,無果后只能找到師傅評理。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可以充分的思考到底是誰掃雪掃的多呢?在這一具體環(huán)境下,學生們都積極主動的思考,經過一番努力后得出結論,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2]。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科學合理的融入微課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開拓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更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科學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一系列的實踐證明,微課教學的合理運用,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還能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小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