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游記,一種常用的寫作體式,是中小學(xué)生必須經(jīng)歷的寫作能力訓(xùn)練。
在“游記”文章的教學(xué)中,我們常常只說“移步換景”,好像游記類的文章就只是通過“移步換景”的記敘方式來展開似的。其實當(dāng)我們將很多篇“游記”課文“同類相聚”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游記文章的鋪敘,有多種多樣的角度與手法。請看:
《頤和園》:“移步換景”之法。
文中表現(xiàn)游蹤的關(guān)鍵句: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這幾個句子點示了其構(gòu)思的要領(lǐng):游蹤明晰,移步換景,景景相聯(lián);一處一處地寫。
《觀潮》:“定點觀看”之法。
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圍繞這個重點片段展開:農(nóng)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縣的鹽官鎮(zhèn),據(jù)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這篇游記反“移步換景”之道,寫站在“海塘大堤”上看潮:游人定點觀察,眼前潮起潮落;一時一時地寫。
《桂林山水》:“山水相聯(lián)”之法。
全文的總說句是: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然后作者接著描寫桂林的水,桂林的山,最后一段抒情、贊美。這篇文章的寫法是:總提分述,描山繪水,優(yōu)美抒情,巧用句式;一類一類地寫。
《長城》:“虛實相映”之法。
作者在這篇游記中先寫了對長城的觀覽,然后筆鋒一轉(zhuǎn):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接著進行聯(lián)想、抒情。于是這篇游記就表現(xiàn)出特別的構(gòu)思方法:略寫一點游蹤,著力一處景點,然后聯(lián)想、議論、抒情;一實一虛地寫。
《鳥的天堂》:“兩次鋪敘”之法。
這篇游記作品,先寫頭天傍晚時分,看到大榕樹而不見小鳥;再寫第二天清晨,在大榕樹下看到了小鳥,聽到了鳥鳴。它前有鋪墊,描敘大榕樹;后有細寫,描述大榕樹上鳥的天堂,表現(xiàn)出了美妙的構(gòu)思技法;一“抑”一“揚”地寫。
《山中訪友》:“對物抒情”之法。
這則游記運用第二人稱的方式,寫自己到山里去玩。作者在移步換景之中對所見景物抒發(fā)喜愛之情,語言精美,畫面優(yōu)雅;一“幅”一“幅”地寫。
《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擬物自述”之法。
作者運用擬物自述的手法,化身為一滴水,在流動之中表現(xiàn)麗江古今的美景,一線串珠;由“古”及“今”。
《壺口瀑布》:“引申哲理”之法。
作者開篇寫“壺口在晉陜兩省的邊境上,我曾兩次到過那里”,然后先略后詳?shù)孛鑼懹昙局泻涂菟竟?jié)時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色,最后引申升華: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jīng)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
這則游記表現(xiàn)了作者的散文理念:敘述的美、意境的美、哲理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