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古詩教學的死記硬背模式讓學生厭煩,老師頭疼。老師一直以中考為指揮棒,急功近利,只為默寫的幾分,而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遠遠拋之腦后。筆者認為,用中國風歌曲作為載體,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大膽嘗試,讓跳躍的詩歌散文化,讓背誦變得簡單,讓寫作充滿美感,讓學生靈動起來。
【關鍵詞】詩歌教學;散文化;中國風歌曲;背默;寫作;語言表達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0-0007-02
【本文著錄格式】王睿凱.詩歌靈動散文化,水到渠成現美文——巧用中國風歌曲詩化學生的語言表達[J].課外語文,2021,20(10):7-8.
一、中國風歌曲的起源、定義及特點介紹
中國是詩歌的王國,古往今來留下的經典詩歌浩如煙海,而幾千年來中國詩歌與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系,詩樂結合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這就有了“歌詩”一說。趙飛在《中國古代歌詩與當代歌詞鑒賞》中提出古代“歌詩”的定義:“歌詩是一種獨立而特殊的文體,是指合樂的詩歌?!边@種文體除了具有一般詩歌所應有的一切藝術特征和表現手法外,更加注重抒寫對現實生活的強烈感受,更注重運用語言文字鮮明的節(jié)奏和韻律,更注重與音樂的形式和體裁的協(xié)調,是具有優(yōu)美音樂性的最高語言藝術。近年來涌現的一些中國風歌曲也有類似的特點。
中國風歌曲的定義,還沒有官方的論證。經過網絡整合,較普遍的定義是——中國風的歌曲以“宮調式”為主旋律。大量運用中國樂器,如二胡、古箏、簫、琵琶……唱腔上運用了中國民歌或戲曲方式。題材上改編中國的古詩文或者傳說故事賦予其現代意義。能營造古詩詞意境,大量運用古詩詞中的意象。(如《東風破》《濤聲依舊》)
綜合中國風歌曲,可以歸納出如下特點:
1.歌詞具有古詩詞用詞典雅、句式整齊的特點。如《千里之外》的歌詞。
2.能借鑒轉化拆分古詩詞。
方文山創(chuàng)作的歌詞《發(fā)如雪》中兩句“邀明月,讓回憶皎潔”“我舉杯,飲盡了風雪”,將李白《月下獨酌》的“舉杯邀明月”拆開成“舉杯”與“邀明月”。
3.營造如古詩詞一樣的豐富的意象和動人的意境。如我們非常熟悉的《菊花臺》歌詞就具有以上特點,“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此歌詞就如同在月色如水的夜里,娓娓道來一段為時已晚的感嘆,一種恍若隔世的惆悵。菊花意象意味深長,全篇配合曲調營造出凄美動人的意境。
4.多種手法的巧妙運用。
中國風歌曲部分歌詞創(chuàng)作手法與作文寫作手法類似,比如借景抒情、以小見大等,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尤其是比喻、排比更是可以借鑒到作文中去。
二、詩歌散文化的四個階段
階段一:古詩新唱及賞析中國風歌曲激發(fā)興趣。堅持古詩新唱。如課文上有的《卜算子》的詞曲,再輔以課外同學都耳熟能詳的《水調歌頭》《月滿西樓》《一剪梅》這些以古詩詞為歌詞的流行歌曲。并要求學生比較李叔同先生寫的《送別》歌詞和課后古詩范仲淹《蘇幕遮》的異同。這一系列的舉動已讓學生對古詩有了一定的興趣。更讓他們興奮的是我將周杰倫的《菊花臺》《青花瓷》《千里之外》等極具中國風特色的歌曲搬上講臺進行賞析時,他們更開心了,整個課室都成了K歌大會的舞臺了。
階段二:學會克服詩歌的跳躍性將中國風歌曲的歌詞散文化。詩歌散文化最關鍵的第一步是要讓學生學會連貫成文。因為詩歌具有跳躍性。中國風歌曲的歌詞有優(yōu)美的意境,但詞句有時晦澀難懂甚至弄巧成拙,就是因為有詩歌的跳躍性在內,而詞作者往往以辭害意導致歌詞唱出來好聽,但理解很難,直接引用就成了病句。比如《千里之外》歌詞“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這個黑白如何理解?《菊花臺》中“你的笑容已泛黃”,很有意境,但直接用到作文中,就成病句了。
在講解過程中,我特意指出聯想和想象的重要性。“黑白”可以聯系到最早的無聲電影——黑白默片。所以“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可以變成“我與你如同無聲的黑白電影般寂靜”。同理,“泛黃”一詞可以聯想到老照片、舊書信?!澳愕男θ菀逊狐S”一句可以變成“你在照片上的笑容已經泛黃”。
經此講解,學生的思路打開。在詩歌散文化過程中,佳作頻出。現摘錄如下:
1.《菊花臺》歌詞:雨輕輕彈,朱紅色的窗?!肚嗷ù伞犯柙~: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里。
散文化:朱紅色的漆木窗半開,透露出外面的青色詩意。墨綠色的弱柳隨風飛,挑描出人間的炊煙裊裊。
點評:小作者很好地聯系了幾首歌的歌詞。挖掘出“窗”這一意象,配以各種顏色。描寫出江南美景,詩情畫意,非常愜意!
2.《千里之外》歌詞:你從雨中來,詩化了悲哀,我淋濕現在。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猶在,被歲月覆蓋,你說的花開,過去成空白。
散文化:你從雨中緩緩向我走來,雨模糊了視線,詩化了悲哀,遠遠看到你立于小船上,芙蓉般的笑臉映入粼粼的湖面,如同湖中的睡蓮。小船匆匆從我面前駛過帶著你的離去,為什么你不回來?雨落在花臺,我在雨中等你回來,過去,現在到未來……
點評:原歌詞跳躍性極大,且有句子不合文法。譬如“我淋濕現在”一句。而小作者大膽刪除此句,充分發(fā)揮想象聯想,用“芙蓉”這一意象修飾笑臉確實別具一格!
很多老師也嘗試過用改寫古詩的方式來鍛煉學生文筆。但因缺乏類似中國風歌曲這一載體,語言文字略顯粗糙。當然第三階段的訓練非常關鍵。
階段三:在克服詩歌跳躍性的基礎上將詩歌散文化。古詩詞句優(yōu)美精練,前后跳躍性大,這為學生發(fā)揮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聯想和想象去感受、去感悟詩人通過意象營造的意境。引導學生去領會,去感悟,去想象,去聯想,學會推己及人,學會還原意境。
《登幽州臺歌》散文版
時空無盡地徘徊,我的面容已滄桑。孤獨寂寞傷感來襲。我獨泣,我獨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任天地如何廣大時間如何久遠,我也只能任淚滿襟,任感傷隨時空穿越。
點評:這首詩的改寫,保留了原文的情感。再輔以適當的想象和聯想進行描寫,情感細膩,與原文意境也很契合。
階段四:注意克服憂傷的小尾巴,讓學生快樂出美文。中國風歌曲及課后的古詩有大部分是講述離愁別恨的?!吧倌瓴蛔R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睘榱吮苊膺@一虛假成文的現象產生,我們還要讓學生學會用欲揚先抑的手法,把快樂表達出來。同時,我還選擇一些快樂的詩歌、快樂的歌曲讓學生體會。很多學生也開始學會跳出悲傷,開始寫出快樂。例如:
范仲淹《蘇幕遮》句: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我要求學生將其 “悲”改為“樂”。
有學生就改為:這一杯酒是家鄉(xiāng)之美,這一杯酒是家鄉(xiāng)之樂,這一杯酒是家鄉(xiāng)之愛!杯酒入喉,思鄉(xiāng)不苦,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保家衛(wèi)國,堂堂男兒真本色!
點評:能聯系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名句,選取原詩“酒”之意象進行巧妙排比。巧妙點到保家衛(wèi)國。表達軍人雄偉志向,滿篇盡是男兒豪邁之樂!
三、詩歌散文化的作用
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聯想能力。詩歌的賞析,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聯想和想象。通過詩歌散文化訓練,學生能仔細去揣摩、領會詩歌的意境。能經常通過想象和聯想進行遣詞造句。久而久之,他們將長久地保留這一很容易丟失的思維能力。
提高寫作能力。譚海生教授在《中小學生寫作用語應提倡華麗反對樸實》一文中明確指出,語言訓練應從華麗入手,借鑒使用經典文章中的豐富書面語言,通過反復訓練形成相應技能。對此觀點我深表贊同,中國語言華麗之最莫過于詩歌,如果能從詩歌中汲取營養(yǎng)潤澤作文則善莫大焉!
提高默背能力。學生在對詩歌進行散文化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會進行識記—理解—運用—鑒別四大過程,他們在揣摩中寫作,在寫作中揣摩。在潛移默化中,詩句的意思就已經記住,經常能脫口而出。
經此訓練,學生也就能達到新課標所提出的通過古詩詞的積累和運用達到提高品位的標準了。
新課標也指出:新時代,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規(guī)范帶來新的挑戰(zhàn)。時代要求我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tài)、創(chuàng)新的思維。而以中國風歌曲為載體進行作文教學和詩歌教學,可以讓課堂靈動起來。
參考文獻
[1]蘇愛霞.從古詩中探尋寫作教學技巧[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10(2).
[2]趙飛.中國古代歌詩與當代歌詞鑒賞[M].重慶:西南師大出版社,2002.
[3]方文山.中國風——歌詞里的文字游戲[M].南寧:接力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王睿凱,1981年生,江西南昌人,本科,中學語文高級老師,研究方向為詩詞教學,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