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元 楊 燦
(閩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
學界對福建土樓文化的研究,多將其界定為建筑文化或居住文化,并突出了土樓的通風、采光、排水、排煙、防火、防御等物質空間結構,如有學者認為:“福建土樓是特指分布于閩西和閩南山區(qū)那種適應大家族聚居,具有突出防衛(wèi)功能,并且采用夯土墻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層的巨型居住建筑?!盵1]亦有學者認為,土樓是物質建筑文化與特殊的歷史、文化、藝術的綜合,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向心性、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生態(tài)美學;還有學者闡明了土樓文化的風俗文化和建筑藝術等方面的意蘊;更有學者突出了福建土樓文化的家族關系或社會關系結構內蘊,如有學者認為:“福建土樓及聚落的變遷與秩序構建既體現中國古代天人關系的觀念,也凸顯中國宗族文化、信仰文化的人文關懷,在文化學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盵2]這些界定都突出了福建土樓的物質文化、歷史文化、精神文化內涵,都不失為對土樓文化的真知灼見。但這些界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福建土樓文化的工作世界空間本質,從而失卻了其生活世界總體意義。福建土樓文化是土樓空間文化的總體,是經典的工作世界空間文化,是富有代表性的工作創(chuàng)造和工作共同體文化,是傳統(tǒng)棲居與筑造文化的標志形態(tài)。下面從福建土樓文化的生成、本質與精神維度,探究其工作世界意義。
福建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客家土樓,其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因躲避戰(zhàn)亂和天災的幾次大遷徙相關。先期進入閩南沿海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征的福佬民系;后期進入閩西山區(qū)的中原漢人則構成以客家話為特征的客家民系。據學者考證,有族譜記載龍巖永定縣的土樓始建于宋元時期。也有學者考證,永定遲至明中葉才建縣,此前其地人煙稀少,生業(yè)蕭條,滿目荒涼;而閩南土樓匾額上所刻建造紀年表明,漳浦等漳州沿海一帶的土樓最早可追溯到明中葉;永定有文獻記載或碑刻紀年的土樓,最早只能追溯到明末,那就是號稱土樓之王、被譽為最早的圓樓之承啟樓,建于明末崇禎年間,其它絕大多數的永定土樓是清代以后所建[3]。閩南民系先入為主,占據了閩南沿海地區(qū)的有利地形,而后來者客家民系則主要聚居在閩西南的山區(qū)。客家人的客家名稱含義應該有三層意思:一是對閩南土著居民來說是客人、客家、客居者;二是對也是來自外地但早于自己入住的客人——福佬族來說也是客人;三是以客自謂,表示謙遜??图胰诉@種三重客居、客人身份,一方面使之在區(qū)位上處于偏僻山地,一方面使之在文化上處于次生文化地位。但這些區(qū)位和文化上的差異,也衍生了客家人富有個性化的生活、工作和文化世界,并在與主生的閩南文化的融合中彰顯出來,福建土樓文化的創(chuàng)生與演進即是客家人與作為福佬族意義的閩南人互構的過程,即福建土樓文化是客家土樓文化與閩南人或福佬族的土樓文化的總體??图彝翗且札垘r市永定縣的永定土樓為典范,也分布于漳州市的南靖縣和華安縣等地,閩南土樓則主要分布于漳州市的南靖、華安、詔安、云霄、漳浦等縣山區(qū),其中有閩南人(福佬人)的土樓,也有客家人的土樓。
福建土樓文化、客家土樓文化、閩南人的土樓文化,其生成和演進都是基于工作世界?!肮ぷ魇澜鐦嬙煳幕澜缈傮w,從而成為文化世界的本質、基礎和意義的源泉”[4]。閩南人、客家人的土樓為什么建在閩西南的山地之中?因為那里有一片可開墾的荒山和荒地,有一個屬于他們的工作世界,他們在那里棲居、筑造,不可能是為了去抵御盜匪,也不可能是為了去享受自然風光,其目的直接、明白又簡單,就是去開拓生存空間,而支撐這個生存空間的就是以農耕文化為主的工作世界,這就是土樓生成的最初的意義、目的和動機。那被重重山巒條條溝壑切割而成的無數小塊田地山坡,正適宜一家一族開發(fā)經營。漢唐以前,這里的居民被稱為“蠻夷”“蠻僚”,他們仍過著洞居和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在險惡山居環(huán)境下,中原移民們都不得不利用家族關系聚族而居,聚族勞作,聚族抵御劫掠者,共同開拓這個農耕文化世界。由此,土樓誕生了,由此,土樓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是以工作生存為目的和動機的生活世界空間總體。至于抵御盜匪或享受自然生態(tài),那是后來或次生的意義。即使是閩南人從沿海向西南山地開拓并較早建造了土樓,也是出于工作創(chuàng)造、工作生存的沖動。而無論是閩南人還是客家人建造土樓都是一個過程,他們不可能一去到那里就建造出那些至今還舉世聞名的土樓,他們初立足時,應該先適應當地的住宅工藝,同時家族工作力還較弱,又受財力限制,只能借鑒中原故土的建筑工藝建造一般的住宅,如史料記載的土城、土堡、土圍等。經過長期的探索以及族人繁衍興盛并財力有所保障之后,特別是從開漳圣王文化的漳州大開發(fā)之后到宋元以來的中原文化與閩南文化的不斷融合,他們不斷地獲取中原文化的技術、制度和觀念的支持,到了明中葉,他們有技術、有資源、有財力和人力,才開始建造真正意義的土樓,這又是一個工作世界的進展涵養(yǎng)土樓文化的過程。那么他們?yōu)槭裁唇ㄔ炝送翗堑臉邮?、結構,而不是別的建筑樣式和結構?這就有著自然生態(tài)、家族集聚、防范盜匪等方面的原因了。
土樓在選址上講究風水,大多依山傍水,周圍青山環(huán)繞;土樓建筑結構中的外墻、隔墻高大厚實,隔熱保溫,冬暖夏涼、通風采光好,土樓與土樓之間相距數十米,空間寬敞。這些都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但這種對環(huán)境的順應、對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追尋和彰顯,都要靠工作勞動造化,而對自然關系的造化又離不開人的關系,即聚族而居、聚族而作的家族共同體關系。這些來自中原或其他區(qū)域的移民,人地生疏,生活在遠離故土的南方,需要有利于維護血緣關系的家族制,需要以血緣關系維系的家族共同勞動、共同生活才能生存和發(fā)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土樓的家族制度也根源于工作世界的勞動創(chuàng)造,實質是共創(chuàng)共享的工作共同體制度。家族關系表面是靠血緣關系維系,實際是靠工作關系維系,即一個家族就是一個工作世界空間,就是一個共創(chuàng)、共享勞動成果的工作世界共同體,他們互相支持、幫助、贍養(yǎng)。贍養(yǎng)關系靠工作創(chuàng)造。血緣關系是維系家族工作關系的紐帶,工作力、工作關系、工作世界是支撐家族血緣關系的根基?!案鱾€人借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系,即社會生產關系,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fā)展而變化和改變的。生產關系總和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盵5]工作關系是生產關系的主體化、具體化,工作力是生產力的主體化、具體化。家族社會、家族制度是建立在農耕文化的工作關系和工作力基礎上,如一個不工作、不贍養(yǎng)老人的人就可以被解除家庭血緣關系。當工作世界或工作關系不需要或沖破了這種血緣關系的時候,家族制、家族社會就不復存在了,土樓建筑就轉換成現代建筑樣式。
人與人的和諧生活關系主要發(fā)生在家族內部和家族之間,土樓的生活還面臨著同盜匪的沖突和對抗關系。嘉靖中葉以來,正是樓寇、海盜蹂蹭漳州最慘烈的年代。由此,土樓有突出的防衛(wèi)功能:又高又厚堅不可摧的土墻、防火設施、底層不開窗上層開小窗的安排、土樓四角的了望臺……等。由此,安全生活亦構成土樓生活世界總體意義的一部分。土樓厚實的墻體和堅固的門樓能夠有效抵抗土匪、強盜的攻打;土樓內部的廊道四通八達,可以有效調集人員采取應急措施。而防范盜匪也是為了工作生存,且與盜匪作戰(zhàn)要以工作世界創(chuàng)造的物質條件為基礎??傊?,防范盜匪不失為土樓文化的重要意義,但不是根源性意義,防范盜匪乃至整個土樓文化都以工作世界為基礎。如一味強調防盜匪就遮蔽了土樓文化的工作世界本質和空間,就會把土樓居住文化簡單化為爭斗和戰(zhàn)爭行為所然,就背離了基于工作世界的人類居住文化的生成邏輯。這樣,在土樓的物質建筑結構上也會過度探求其防御和戰(zhàn)爭結構,而忽略了其工作世界空間結構。
福建土樓或土樓文化不是孤立的物質建筑或物質空間,而是生活世界空間文化的總體,其本質是工作世界空間文化。一座土樓就是一部家族社會史,家族史就是這個家族的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歷史。土樓或土樓文化是生活世界總體意義的文化,而不是某些精神思想、家族制度、民俗及物質結構等方面的疊加或諸文化要素的堆砌?!罢沁@種勞作,正是這種人類互動的體系,規(guī)定和劃定了‘人性’的圓周,語言、神話、宗教、藝術、科學、歷史,都是這個圓的組成部分和各個扇面?!盵6]文化的本質是工作文化,工作文化是歷史及各種精神文化的生成者與基礎,決定文化世界的“圓周”?!拔幕澜绲谋举|是工作世界,工作創(chuàng)造或工作共同體是工作世界乃至整個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意義的源泉。”[7]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總體意義取決于工作世界。工作世界是工作力與工作關系的總體,是工作技術、制度與觀念的總體,其本質是共創(chuàng)共享的工作世界共同體。福建土樓文化的本質是以土樓建筑為標識的工作世界空間文化,是以家族制度為標志的工作共同體文化。下面從福建土樓文化的空間結構進一步闡明其工作世界本質及意義。
福建土樓的工作世界空間是外生工作世界和內生工作世界空間的總體,內生工作世界空間是指土樓建筑內部的工作世界空間,主要包括人口和勞動力的生產結構與工作空間布局結構,后者如祠堂、私塾、作坊、日常手工工作的布局結構;外生工作世界空間是指土樓建筑外部的工作世界空間,主要包括農耕生產空間、手工業(yè)生產空間、商貿空間、養(yǎng)殖空間,等。而勞動力結構以及占有、分配、交往等工作關系結構是普遍的工作空間結構,既發(fā)生于土樓建筑的外部,也發(fā)生于土樓建筑的內部,如土樓樓內上下房間大小一律均等,無論貧富貴賤皆均等分配,就是土樓建筑內部的占有和分配關系的體現。
土樓建筑內部的工作空間首先表現為生命生產或勞動力生產結構,從一定意義上講,土樓的臥室房間布局就是一個生命或勞動力生產空間結構的布局。有學者把整個土樓都比作是孕育和生產生命的子宮,從這個意義上,有研究者認為:“子孫萬代、千秋家業(yè)就是在這樣的‘宮’中孕育出來的。正是這種天人合一的精神,人類將自己從生活的束縛中解放出并釋放出個體的全部能量,一個人就是一個小宇宙?!盵8]但人的“小宇宙”不是靠“天地陰陽的溝通”或“天人合一”的抽象精神,也不是靠學者們隱喻的那些方形或圓形的“子宮”,而是工作力、工作關系、工作精神所匯聚成的工作世界的創(chuàng)造。而這種“生命的生產”或“種的繁衍”,被馬克思和恩格斯稱為“人類首要的生產活動”之一。工作活動就是生產活動的主體化、現實化、實體化。由此,在生命生產的意義上,土樓建筑結構本身就是生產生命的工作世界空間結構,而這一生命生產空間的布局,又是由工作世界的物質生產空間決定的。工作力越發(fā)達,經濟實力就越強,就越有可能建造大面積、大規(guī)模的土樓。正是在生產生命的工作世界空間意義上,宅為“人之本”、“人因宅而立”以及人宅互立。
土樓建筑的風水選擇是對工作世界的風水選擇。風水的選擇是生活的考慮,但主要還是土樓外生工作世界空間的選擇,其核心價值取向是有利于工作世界的生產勞動。即除了考慮宜居、有利健康、便于生活外,更主要的是考慮選址地點是否有利于工作活動、工作創(chuàng)造和發(fā)財致富。如閩南人所建的華安縣二宜樓為主體的大地土樓群,樓前視野開闊,周圍群山環(huán)繞,山明水秀,四周一片良田,構成一個以農耕為核心的棲居之地、筑造之所。“土樓人”歷來有著住宅不擇耕地的習俗,寧愿將土樓建在山坡上,也不愿將可耕的小塊平地用來建土樓,將在平整的耕地上建土樓視為罪過。土樓大多坐高向低,靠近山坡,有效地保護了耕地資源,體現了工作世界空間核心價值取向。如坐落在閩南安溪的濟芳樓,樓前有開闊平整的水田,屋后聳立著參天古樹;海拔900多米的安溪輝斗樓:坐落在“和尚頂”山的半山腰,樓借山勢,與連綿的群山體融為一體,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土樓人”十分注重民居的風水,在他們看來風水好壞直接關系到是否宜居及家族的興衰和未來的福禍。樓主在選擇樓址時,重點考慮生活和工作勞動的便利,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可開墾的荒地、暢通的道路以及樓房背后的山林資源,等。至于有風水學認為有溪水朝門口的方向流過就會財源廣進,溪水向遠離門口的方向奔流而去則是代表財富容易流失,則是以迷信的方式展現了工作世界空間中水資源的重要性。總之,要選擇一塊風水寶地才能建造土樓,這個風水寶地從根本上講就是一個適合工作創(chuàng)造和致富的工作空間寶地。要是樓主實在沒有合適的選擇,也要用人為的方式來制造風水,如人工種植的竹、木等,這也是工作世界繁榮、財富茂盛的文化符號。
土樓的工作世界結構包括土樓內生的工作世界結構以及土樓之外的生產工作空間。土樓建筑內部適合從事哪些工作?建筑布局結構與土樓內的工作結構有什么關聯(lián)?土樓內居住者之間的工作能力和關系結構是什么?土樓所在地都有哪些工作事業(yè)、工作方式、工作技術、工作關系?這些工作世界與土樓有什么相關性,它們如何支撐土樓文化的進展?這些問題應該是存在的,如土樓內辦教育私塾就是教育工作世界,而既然能辦教育,那它還有沒有作坊、織布、制茶、曬茶、制衣、磨米磨面等手工技術工作?這些連現代一個普通家庭住宅都經常從事的工作,土樓這樣一個大家族的聚居地怎能沒有這些工作活動呢?土樓的建筑結構怎能不考慮、不匹配、不適應這些工作活動呢?土樓的內室結構除了宜居、便于生活外,還有更重要的工作世界結構,如土樓中間都擺放著各種農具,家畜成群;大多數土樓有門坪,作晾曬稻谷和樓人與村民室外節(jié)日活動之地;其他附屬建筑如浴室、礱谷間、牛欄、豬舍等一應俱全。
土樓的建筑地以及內室結構與其之外的工作世界結構關聯(lián)。比如盡可能建在離農耕作業(yè)較近的地方,后興起的以商業(yè)工作世界為支撐的家族和土樓,就盡量建在交通方便或離集鎮(zhèn)貿易較近的地方。茶商、煙商、果農、糧農的土樓建筑的外在空間與內在空間也會有所不同,這一點從現在小門小戶的農民的建筑結構尚可見一斑。即使正房都大同小異,而偏房或下屋就大不相同了,體現不同的工作世界結構。當然一些不適合室內的工作要在土樓之外進行,比如打麥場等。由此,土樓的工作世界空間可劃分五塊:一是土樓之外的農耕田野;二是土樓之內的工作空間,如私塾、祠堂、作坊、書房、廚房等,臥室也具有休息和工作的雙重空間意義,如在臥室縫制衣服等;三是土樓外圍的工作世界,如打麥場、牛棚、豬圈等,這個距土樓相對最近,相當于現在的農戶大院里的工作場所;四是土樓外圍的商貿工作世界,這個有較近的集鎮(zhèn),也有較遠的外地的集鎮(zhèn),還有遠隔重洋的世界貿易場所。如南宋以后汀江航道開通后,汀屬各縣的杉木、毛竹、紙張、藍靛等產品源源不斷地經汀江、永定河、韓江運往潮汕地區(qū),還有一部分銷往海外;而潮汕地區(qū)的工業(yè)品、鹽、糖等通過汀江航道輸入汀州各地。五是土樓外圍的手工業(yè)工作世界空間。如手工藝人外出打工,包括打鐵、做裁縫、做木工、繪畫、編竹等。上述五個工作世界空間注定了福建土樓、土樓文化本質上是一個基于工作世界的生活世界,是一個工作世界總體或工作世界共同體空間。
福建土樓文化是生活世界總體存在,這就注定了土樓文化的生活世界總體精神,即追求人與人、自然和社會關系的全面發(fā)展精神,追求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社會生活與日常生活融合并行的總體存在精神。而生活世界靠工作世界創(chuàng)造,生活世界精神的核心是工作世界精神。土樓文化工作世界精神的總體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福建土樓文化是閩南福佬人、客家人在異鄉(xiāng)自主創(chuàng)造的生存空間文化?!拔﹦?chuàng)新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創(chuàng)新者勝?!盵9]福建土樓文化迄今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堪稱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文化的典范,是開啟、開發(fā)、開創(chuàng)、開拓文化的經典,是一部魅力無窮的中國生土建筑藝術史和創(chuàng)業(yè)史。有創(chuàng)造力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就是這種工作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使得土樓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福建土樓文化工作世界精神的核心是共創(chuàng)共享精神即工作共同體精神?!白鳛榈谝粋€偉大的生產力出現的是共同體本身”[10]。共創(chuàng)共享即共同體關系,共同體關系適應生產力的要求進而能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所以是一種“偉大的生產力”。福建土樓文化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是工作共同體的創(chuàng)造,其占有、交往、分配關系都體現了這種共創(chuàng)共享的工作世界共同體精神。它既不同于原始的自然共同體或血緣共同體,也不同于封建對抗性質的等級制度。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以技藝技能為支撐,福建土樓文化工作世界精神的根本是技藝技能精神。土樓文化繼承了古代傳統(tǒng)的生土建筑藝術,又在諸多方面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生土民居建筑藝術的新形式,成為體現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的居民建筑藝術的典范。沒有土樓建筑、農耕文化以及商貿文化和手工業(yè)文化的技藝和技能,就沒有土樓文化。工作技藝、技能精神是土樓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的根本向度。土樓文化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是“按美的規(guī)律建造”,福建土樓文化工作世界精神的審美精神是人與自然共生精神。土樓文化建筑的風水選擇、樓群的間隔空間和排列態(tài)勢、生活與工作空間布局等,都展現了生態(tài)審美精神即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精神。因多有學者僅將土樓文化視為農耕文化,忽視了其海洋文化因子,下面再特別闡明一下福建土樓文化工作世界精神的海洋文化精神。
海洋文化精神即以海洋為通道的走向世界、開拓和融匯世界生存空間的精神。福建土樓文化工作世界精神蘊含海洋文化精神。福建土樓文化亦是循著先大陸后海洋的邏輯運行。福建土樓文化首先是以農耕文化為基礎的大陸文化,宋明以來,隨著閩南海洋文化的發(fā)展,福建土樓文化不斷被注入海洋文化的因子,呈現出一定的海洋文化特質。福建土樓文化是閩南文化空間和地理空間雙重意義上的閩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處在與閩南文化總體的互構、互動的框架之中,它不可能離開閩南文化總體孤獨前行。特別是宋明以來閩南海洋文化的興盛,促進了閩南農耕文化、手工業(yè)文化、商貿文化的發(fā)展,這使得土樓文化不再囿于單一的自給自足的農耕文化,明朝以來永定土樓文化的煙草業(yè)和手工業(yè)在商貿業(yè)促進下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事實,就是土樓文化走向海洋文化的一個典型例證,而很多土樓里的客家人和閩南人移民臺灣和東南亞等地的行動更彰顯了土樓大陸文化向海洋文化的拓展。明代萬歷年間,煙草種植技術從呂宋(今菲律賓)傳入漳州,后來進入永定并進一步發(fā)展,煙草從永定境內輸往全國各地并遠銷海外,永定大多數人因此致富。清代不斷有客家人和閩南人從土樓走出,移居港澳臺地區(qū)和國外,移居海外的人事業(yè)有成之后不忘故土,回家鄉(xiāng)建造了一些大型土樓,這些土樓在裝飾上將中國古代園林藝術與西洋藝術融為一體,呈現出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如近代、民國時期的南靖土樓的壁畫中間就有國外的摩登女郎的畫兒,還有的壁畫上寫著英文。再如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土樓——建于“康乾盛世”的閩南華安二宜樓,樓內存有大量壁畫、彩繪、木雕、楹聯(lián),有西洋半裸女畫像、西洋鐘及當時的美國《紐約時報》和《紐約晚報》。二宜樓的蔣氏家族在廈門、漳州建立了商埠,經常漂洋過海到東南亞、歐美一代經商,樓內家家都有海外僑親。福建土樓文化的海洋精神還表現在土樓人對媽祖海神的信仰,在閩南和客家地區(qū),媽祖信仰十分普遍。這些都表明福建土樓文化與閩南文化特別是閩南海洋文化的互動、互構過程,海洋文化作為閩南文化的一個普遍范式,也存在于福建土樓文化,而福建土樓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也推動和豐富了閩南文化特別是閩南海洋文化。當今福建土樓文化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越來越走向海洋、走向世界,其海洋文化意味越來越廣博與濃厚。
福建土樓文化的工作世界精神結構還有更為豐富和具體的精神向度。如愛家愛國、敬祖睦宗的鄉(xiāng)土精神,愛護家園與盜匪戰(zhàn)斗的勇敢抗爭精神,刻苦耐勞的勤勞奮斗精神,崇文重教與耕讀傳家的精神,豁達兼容與融合發(fā)展的精神,等,這些精神也是在工作世界形成的工作世界精神。福建土樓文化的工作世界精神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特別是對于把土樓文化的工作世界精神資源創(chuàng)造性轉化為現代人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轉化為大中小學德育內容、豐富德育的精神內涵具有重要價值。
注釋:
[1]黃權民:《傾聽“福建士樓”的呼喚》,《建筑創(chuàng)作》2006年第9期。
[2]張梅、林國平:《福建土樓及聚落的變遷與秩序構建》,《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8期。
[3]謝重光:《閩粵土樓的起源與發(fā)展》,《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1期。
[4]李曉元:《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質——人民性的根本意義》,《社會科學輯刊》2018年第5期。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45頁。
[6]〔德〕恩斯特·卡西爾著:《人論》,甘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年,第107 頁。
[7]李曉元:《文化世界的意義結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向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268頁。
[8]李曉菁:《福建土樓文化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9頁。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48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