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理解與踐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幾個問題

2021-04-15 01:57:02胡云騰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21年1期
關鍵詞:政法公平正義統(tǒng)一

■ 胡云騰

(最高人民法院,北京 100745)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政法工作發(fā)表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 “首都各界紀念現(xiàn)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當時距他當選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僅20天。他在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明確要求。在2013年1月7日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2013年2月23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2014年9月5日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等多個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反復強調(diào)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之后,這項要求被相繼寫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和黨的十九大報告,同時刪去了“都能”二字,定型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經(jīng)典表述?,F(xiàn)在,這項要求已經(jīng)成為我國政法工作的行動指南,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眾多耳熟能詳?shù)摹敖鹁洹敝弧?/p>

就執(zhí)法辦案工作而言,“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以下簡稱“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就是要努力辦好每一起案件,努力不出現(xiàn)一個冤假錯案,這是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政法工作提出的最高標準和最嚴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指出:我們“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執(zhí)法司法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1]這一重要論述明確指出了冤假錯案對司法形象和當事人的嚴重危害,要求刑事執(zhí)法辦案要力爭做到零差錯,可以說從另一個側面詮釋了“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要求。本文結合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談談司法人員如何通過正確理解和踐行這項要求,保證公正司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等問題。

一、深刻理解“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價值

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對新時代政法工作目標的科學總結和政法工作理念的重大創(chuàng)新。新中國成立70年來,政法工作走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同時也是波瀾壯闊的歷程,政法工作目標和理念也隨之不斷發(fā)展變化。其中對公平正義的追求,雖然一度跌宕起伏,但是始終初衷不改。發(fā)展到今天,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感受和獲得感,具有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仡櫄v史,1956年之前,我國政法機關的主要任務是鎮(zhèn)壓和肅清反革命分子和其他敵對分子(簡稱鎮(zhèn)反和肅反)。當時的政法工作,基本上是把全體公民分為兩類,一類是極少數(shù)的敵對分子和壞分子,另一類是絕大多數(shù)的人民群眾。對敵對分子和壞分子,采取的主要是鎮(zhèn)壓、嚴懲和專政的手段,不會考慮讓他們是否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問題。在1957年“反右派”、1959年“反右傾”和1964年“四清”運動之后,雖然改變了把公民分為革命和反革命的思維,但在政法工作中,仍把全體公民分為好人和壞人,把違法犯罪行為分為敵我矛盾和人民內(nèi)部矛盾。好人即使犯了罪也可以按照人民內(nèi)部矛盾處理。而對壞人,即使沒有犯罪,也要對他們實行專政并動輒限制、剝奪其言論、行動自由,也不存在讓他們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問題。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把各級政權機關變成革命委員會,把廣大干部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把廣大知識分子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和臭老九,把地富反壞右分子及其子女打成“黑五類”,連政法機關也被砸爛或者撤消,更加極端地把公民分成兩個陣營?!案锩罕姟笨梢詫嵤┐蛟覔屇酥粮鞣N違法行為,而對被作為革命對象的群體,則予以迫害打擊,不存在讓他們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問題。所以,在改革開放之前的近30年時間,人們感受到的公平正義,既不是普遍的,也不是平等的,在冤錯案件中甚至是顛倒的。

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以后,以1979年第一部刑法、刑事訴訟法頒布為標志,取消了把公民分為好人與壞人、把犯罪分為敵我矛盾與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二元思維,不論一個人是什么成分、什么身份,只有當其行為構成犯罪才會受到處罰,不犯罪就不會受到處罰,在犯罪以后對之處罰時,也適用統(tǒng)一的訴訟程序,從而首次實現(xiàn)了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對全體公民的平等適用,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提供了立法依據(jù)。

當然,由于歷史和認識等局限,1979年刑法在體現(xiàn)公平正義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方面也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刑法分則還把犯罪分為反革命罪和普通犯罪,對公有財產(chǎn)和非公有財產(chǎn)的保護實行區(qū)別對待,在刑法總則以及刑事訴訟法中還存在將公民分為人民和敵人等二元思維痕跡。后來,刑事立法中存在的不平等問題,在處理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和嚴重破壞經(jīng)濟犯罪的“嚴打”斗爭中,對一些犯罪的追究出現(xiàn)了定罪過嚴、量刑過重或程序過簡等有悖公平正義的做法,甚至造成了一些冤假錯案,影響了人們對司法公平正義的感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特別是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提出,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把公民分為大多數(shù)和極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與一小撮、最廣大人民和極少數(shù)人等的分類。在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guī)中普遍使用了“中國人民”“任何人”“所有人”的提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提出來的,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脫貧攻堅路上誰也不能少、誰也不能拉下”的要求高度一致、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所體現(xiàn)的人民性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多次引述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過的一段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一種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nèi)心里”[2]。這段名言對于我國踐行“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要求,也很有啟發(fā)價值。最高人民法院已經(jīng)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法院都要把“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銘刻在機關的墻壁上或者展示在信息屏幕上,作為新時期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標予以踐行。需要指出的是,要讓這個要求走入干警的內(nèi)心世界,還需要作出艱苦的努力。比如,每個干警都知道這個要求,有的人努力踐行,白加黑五加二,甚至累倒、犧牲在工作崗位上,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跡;有的人則視而不見、無動于衷,一如既往地混日子;還有少數(shù)干警,對著這項要求干著貪贓枉法的勾當。因此,只有將這項要求從掛在墻上到刻在干警的“心坎上”,并化作實際行動,才是臨門一腳的真功夫。必須把踐行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要求,與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結合起來,通過加強黨性錘煉,提升政治覺悟,提高司法能力水平,著力在司法實踐中深化認識,勇于踐行。

人民性是政法機關的本質(zhì)屬性,“以人民為中心”是政法機關的根本政治立場?!芭ψ屓嗣窀惺艿焦秸x”這項要求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突出了政法機關的人民屬性。各級人民法院把這句話銘刻在法院的大廳里,就是把“人民群眾”請進了人民法院;此前,“人民”二字只是寫入牌匾掛在門外,現(xiàn)在請進法院像明鏡一樣高懸,意義十分重大。回溯歷史,便可發(fā)現(xiàn)我國傳統(tǒng)司法就很重視文化標識建設,其顯著的標志便是:官府衙門通常要掛兩塊牌匾,一塊是在審判臺的上方,高掛“明鏡高懸”,目的是讓老百姓相信官吏秉公執(zhí)法、公正辦案、伸張正義,而在司法官員的視野可及之處高掛的則是“天理國法人情”,旨在提醒司法官員判案時要綜合考慮天理國法人情,不得傷天害理、瀆職枉法、背離民情。

新時代的司法是人民司法,人民法院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作為新時期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標和人民法院的政治文化建設標識,是中華法院文化建設在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突出了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人民性。司法的人民性具體表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司法機關就是人民群眾自己創(chuàng)設的司法機關,絕不是忽視群眾訴求高高在上的衙門,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司法機關與舊社會司法機關的本質(zhì)區(qū)別。二是司法機關行使的公權力來自于人民,屬于人民,不是屬于哪個階層、哪個派別或者哪個部門,公權力的本質(zhì)是人民主權。三是司法人員來自于人民,由代表人民的黨組織挑選、由人民選出的代議制機關選擇和任命,不像域外的司法官員那樣,由法律精英團體推選或者由政客挑選、任命。四是司法機關的職責任務就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優(yōu)質(zhì)高效的司法服務,人民群眾需要什么,司法機關就提供什么,以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而馬首是瞻。五是司法機關要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實際傾聽群眾呼聲,依靠群眾化解矛盾糾紛,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六是司法機關既是黨領導下的國家機關,也是黨領導下的群眾工作部門,司法機關的工作,既是專門性很強的法治工作,也是社會性很強的群眾工作。七是司法人員要樹立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最根本職責的理念,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職責使命,敢于同一切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八是堅持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是最高的法律價值的理念,在眾說紛紜和形形色色的公平正義觀中,任何群體和個人的公平正義觀都不能凌駕于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之上。九是樹立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的理念,認真聽取人民代表大會及其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堅持案件辦的公不公、好不好,由人民群眾來評判、說了算,決不能自我感覺良好,背離群眾搞“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十是對人民群眾要懷有深厚的感情和赤誠的情懷,把人民群眾當親人,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對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要及時予以滿足,對人民群眾的憂愁和焦慮要感同身受,自覺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自覺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

三、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所體現(xiàn)的公正性要求

從五千年中國法制文明史看,中華民族是極為崇尚公平正義的民族,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把公平正義視為人類社會最高的價值理念,把追求和實現(xiàn)公平正義作為人生最高的價值追求。傳統(tǒng)中國只用“天”來比喻兩種人,一種人是至高無上的皇帝,稱之為“天子”;一種人是公正不阿的司法官吏,稱之為“青天”。前者是先人對權力的敬畏,后者是先人對公平正義的崇拜,可能也有對冤假錯案的恐懼。我們還能看到,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無數(shù)先賢為追求公平正義而前仆后繼、慷慨就義、舍生取義,浩如煙海的典籍中義薄云天的案例不絕于書。即使是平民百姓,往往也把公平正義看的比生命、財產(chǎn)、愛情、婚姻和家庭等更為重要,為此可以義無反顧地舍去。宋朝官吏包龍圖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堅持公正辦案、堅守社會公平正義的故事千古傳誦,清末四大冤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中楊乃武的姐姐滾著釘板為弟弟喊冤告狀的情節(jié),其舍生取義的壯舉至今仍讓人動容。近年來,一些蒙冤當事人及其近親屬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持上訪申訴,很多人都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很多當事人的悲慘故事令人唏噓。我們一定要看到,在人民群眾看來,追求公平正義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都值得。在域外,法官在社會上同樣受到普遍尊重,如我國的鄰居日本,只有兩種人是不能非議和侮辱的,一是天皇,二是法官。之所以如此,因為人們尊重的并不是法官這個職業(yè),而是法官所堅守的社會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是我們黨十分重視的價值追求,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以后,就始終把消除人間不公正和不平等,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作為重要使命,千千萬萬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拋頭顱、灑熱血而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制度,就是為了消滅充滿階級壓迫和民族歧視及各種不公正現(xiàn)象的社會制度,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洋溢著公平正義的社會制度。司法人員在執(zhí)法辦案時,一定要體察到人民群眾和中華傳統(tǒng)法文化對公平正義的崇尚和執(zhí)著,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司法不公對人民群眾的至深傷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平正義的重要闡述,他指出:“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盵3]進入新時代,要深刻把握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下公平正義的鮮明特點和優(yōu)越性:

第一,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追求的公平正義是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相統(tǒng)一的公平正義,不是實體和程序相脫節(jié)的公平正義。關于新時代司法公平正義的標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已經(jīng)作了精準論述:“堅持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過程符合程序公正?!币虼耍覀兗纫磳χ貙嶓w輕程序的慣常思維,嚴密防范過去不重視程序公正而導致冤假錯案的悲劇重演,也要防止落入西方國家現(xiàn)代司法制度的窠臼——過于追求司法的程序繁瑣而犧牲司法的實體正義,決不把司法活動變成偏離實體正義的程序爭斗甚至程序游戲。

第二,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追求的公平正義是公平與正義相統(tǒng)一的公平正義,不是公平與正義相互割裂的公平正義。就司法活動而言,公平與正義既是高度契合的,也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公平更強調(diào)顯性的規(guī)則平等,而正義更強調(diào)隱性的價值平等;公平具有基礎性,正義具有終局性;公平具有統(tǒng)一性,而正義具有豐富性。比如,在刑事訴訟中,每個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是平等的,必須予以公平或者平等對待,但就每個被告人而言,其訴訟能力是不同的,且由于其經(jīng)濟條件不同,有的有能力委托辯護人為自己辯護,有的則無能為力委托律師為自己辯護。這種情況如果發(fā)生在復雜案件和共同犯罪案件中,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被告人就可能遭受不利的處罰后果。所以,為了矯正基于公平原則帶來的不公正,法律規(guī)定對共同犯罪中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等重刑的被告人,政法機關要指定法律援助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通過在堅持公平原則的前提下,對不能適應這一規(guī)則的人進行必要的幫助或救濟,從而保障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因此,在訴訟活動中,既要公平對待雙方當事人,防止厚此薄彼、差別對待,又要根據(jù)實現(xiàn)正義的需要,對于訴訟能力弱無法利用自身能力來爭取合法權益的當事人,依法予以必要的扶持,從而保證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如第二巡回法庭審理的一起借貸合同糾紛案件,原告上海歐寶公司訴遼寧特萊維公司欠款8 600萬元。在審理過程中,第三人謝某要求參加訴訟,并舉報稱這是原告、被告合謀制造的一起虛假借款案,目的是逃避其與特萊維公司一個合作項目的分紅,要求判決這起訴訟是虛假訴訟。但是,謝某無法舉證證明這是一起虛假訴訟,在本案一審和二審中都因此沒有支持其訴訟請求。第二巡回法庭受理本案以后,發(fā)現(xiàn)確有虛假訴訟嫌疑,便沒有簡單地按“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而是主動進行調(diào)查取證,并要求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和遼寧高級人民法院協(xié)助調(diào)查。最后發(fā)現(xiàn)本案的原告和被告都是由一對夫妻是出資成立,也就是“夫妻店”。他們通過多個關聯(lián)公司相互轉款,虛構了遼寧特萊維公司欠上海歐寶公司8 600萬元的債務,然后把特萊維公司與第三人謝某合作建設的一個房地產(chǎn)項目查封保全,企圖坑害第三人謝某和施工方,導致大量民工沒有拿到工錢。查清這個事實以后,合議庭敢于擔當以虛假訴訟判原告、被告敗訴并罰款100萬元,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判處的第一起虛假訴訟案件,社會影響強烈,被評為2016年推動法治中國進程十大案例之一,對于打擊一度猖獗的虛假訴訟現(xiàn)象,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又如民事訴訟的三大基本原則即“不告不理原則、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和居中裁判原則”,都是公平原則,固然要公平適用。但如果簡單、機械地適用,有的當事人可能就無法獲得司法正義,所以必須結合具體案情依法并根據(jù)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需要來適用。比如,對于有的案件受害人因故不能告訴或不敢告訴的,就需要通過檢察機關或者社會組織幫助其告訴;對于有的當事人沒有能力或者受條件所限不能舉證的,政法機關就要按照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需要主動依職權調(diào)查;對于因故沒有能力在訴訟活動中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政法干警要主動予以釋明或提供幫助。再如,沒有委托代理人的一方當事人對委托了訴訟代理人的另一方當事人設置的訴訟陷阱不能辨識,因而可能導致該方當事人在訴訟中喪失合法權益且影響司法公正的,法官對此就不能聽之任之,而要進行必要的釋明,避免司法成為一方當事人謀取非法利益的手段;還有,政法機關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要依法為其指定法律援助律師,以增強其平等訴訟的能力,不得以公平為名,聽任一方當事人通過訴訟技巧獲取非法利益,損害另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傷害社會公平正義。

第三,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追求的公平正義是保護人民與保障人權相統(tǒng)一的公平正義。刑事法律中的保護人民,重在強調(diào)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雖然保護人民中包括了保護人權的內(nèi)容,但并不是重點。而刑事法律中的保障人權,重在強調(diào)保障涉案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人民和人權都是法律保護的對象,保護人民和保障人權都是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重要原則,但因為各有側重,且保護的范圍和對象也有所區(qū)別,所以需要在訴訟中通盤考慮、統(tǒng)籌實現(xiàn)。新中國成立后到2012年之前,我國刑事法律中只有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規(guī)定,沒有保障人權的規(guī)定,以致政法機關和執(zhí)法司法人員對人權保障重視不夠,在司法實踐中忽視人權保障甚至侵犯人權,有的還釀成冤假錯案。現(xiàn)在,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保護人民與保障人權處于并重位置,這是法治建設的巨大進步。在司法實踐中,既要防止只強調(diào)保護人民而忽視保障人權,也要防止片面強調(diào)保障人權而疏于保護人民,必須正確理解二者的辯證關系,把握好保護人民和保障人權的界限和尺度。處理任何案件,都要統(tǒng)籌兼顧。不得以保護廣大人民利益之名,行侵犯、犧牲當事人人權之實,不擇手段地去打擊犯罪、懲治違法;也不得以尊重、保障少數(shù)人人權之名,對肆無忌憚地侵犯人民群眾利益的犯罪分子予以放縱,像許多域外國家和地區(qū)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那樣,追究違法犯罪行為的程序非常繁瑣、非常緩慢,費用非常高昂,敗訴的風險很大。出現(xiàn)了犯罪容易定罪難、逃避處罰容易但受到處罰難等奇葩現(xiàn)象。

第四,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追求的公平正義是保護被害人權利和保護被告人權利相統(tǒng)一的公平正義。被害人是違法犯罪行為后果的直接承受者,多數(shù)屬于法律沖突中的弱者,所以,司法審判應當堅持實體權利保護優(yōu)先原則,要對被害人的合法權利特別是實體權利予以優(yōu)先保護或者重點保護,防止出現(xiàn)只重視懲罰犯罪分子而忽視保護被害人合法權益的偏差,要重視如何彌補被害人受到的損失,盡量讓被告人賠償被害人因犯罪而遭受的物質(zhì)損失,撫慰被害人因犯罪而受到的精神損害,防止因對被告人處罰不到位、賠償不到位而給被害人造成的二次傷害,充分體現(xiàn)國家法律對被害人權益的尊重,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否定評價和嚴肅懲治,從而恢復被犯罪破壞的社會關系,預防或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發(fā)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另外,政法機關在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時,應當堅持罪刑法定原則,不得類推定罪出入人罪;要堅持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不得違法嚴打或過度報復;要堅持證據(jù)裁判原則,證據(jù)有疑問的不得作為定案根據(jù);要堅持程序保護優(yōu)先原則,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恪守存疑有利于被告即疑罪從無原則,體現(xiàn)訴訟程序的正當和公正,從而在另一個側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第五,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追求的公平正義是統(tǒng)籌實現(xiàn)案件當事人獲得感和社會公眾獲得感的公平正義。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包括讓案件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和社會公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兩個方面。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兩個感受是統(tǒng)一的,只要案件當事人感受到了公平正義,社會公眾也就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比如,山東聊城“于歡案”的二審過程和判決結果,當事人雙方都感受了到公平正義,社會各界也普遍認為二審裁判實現(xiàn)了公平正義。如果案件當事人感受不到公平正義,社會公眾往往也會紛紛吐槽。比如,“于歡案”一審裁判結果被媒體披露后,社會公眾幾乎一邊倒地對于歡表示同情,認為一審處理不當。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當事人的感受和社會公眾的感受會出現(xiàn)某種疏離乃至背離的情形,當事人感受和認同的公平正義并非是社會公眾認同的公平正義,比如,在一些民族地區(qū),殺人、傷害案件盛行“賠命價”和“賠血價”的風俗(1)“賠命價”是指在發(fā)生殺人案件后,受害人家屬向侵害人或其家屬索要一定數(shù)量的財物或是金錢的賠償;侵害人或其家屬則以給付相應的財物或金錢,并就此達成雙方的和解。這種做法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存在的較為普遍,是一種長期以來形成的解決殺人、傷害糾紛事件的習俗、習慣方法。與“賠命價”性質(zhì)相當?shù)淖龇ㄟ€有“賠血價”?!百r命價”“賠血價”的習俗在我國歷史上早已存在,不過,“賠命價”習慣法表現(xiàn)最為突出、影響最為廣泛的是藏族習慣法中的“賠命價”。據(jù)有關考證,藏族“賠命價”習慣法源于松贊干布時期的《法律二十條》。參見: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94%E5%91%BD%E4%BB%B7,有些農(nóng)村地區(qū)還存在刑事案件私了的做法,也有極少數(shù)政法機關在處理刑事案件中存在違法調(diào)解或被告人花錢買刑的現(xiàn)象等。也許,在案件當事人或相關方看來,他們之間的諒解是自愿的、公平合理的,但在公眾看來,則是損害社會公平正義的。必須堅決防止雙方當事人雖然認同但違背社會公眾公平正義感受的裁判結果發(fā)生。因此,一定要綜合考慮、統(tǒng)籌實現(xiàn)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公平正義的感受,才能實現(xiàn)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準確把握“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中“感受”的內(nèi)涵和層次

一般講,感受是一種心理活動,也是一種主觀評價,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就是要讓司法裁判在人民群眾心中引發(fā)積極的心理活動和正向的理性評價。司法裁判公不公,人民群眾心中都有一桿秤,司法人員心中的這桿秤一定要與人民群眾心中的那桿秤相契合,司法人員的公平正義觀念一定要與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相契合,與人民群眾對司法案件處理的期待相契合。所以,司法人員辦案不能自我感覺良好,甚至孤芳自賞,要以人民群眾的感受為依歸,不以自己的感受為滿足,這也是堅持群眾觀點的一種表現(xiàn)。

同時還要指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不是指讓人民群眾對每一個司法案件的裁判結果都感到滿意。當事人到政法機關表達訴求或到法院打官司,總會有輸有贏,輸了官司的當事人往往不會對裁判結果感到滿意。還有一些案件,由于時過境遷、證據(jù)滅失,也難以取得理想的處理結果。因此,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主要是指人民群眾從司法人員的工作作風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從平等、正當?shù)脑V訟程序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從其訴權依法受到了尊重和保障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以及從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司法實體裁判結果中感受到了公平正義。所以,即使當事人對裁判結果是不滿意的或者主觀上是不接受的,但只要讓他認識到這個結果是依據(jù)客觀事實、法律規(guī)定和正當程序作出的必然結論,就是讓他感受到了公平正義。比如,10個死刑罪犯有9個都不會心悅誠服地認同死刑裁判結果,但要讓10個死刑犯都能認識到這是人民法院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裁判的結果,這就是讓他們感受到公平正義,也會讓人民群眾拍手稱快。又如,讓一個遭受冤屈的當事人無罪釋放,不僅能讓其本人和家庭感受到公平正義最終沒有缺席,也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十八大以來政法機關糾正的一大批冤假錯案,都起到了這個效果。把一個長期受到官司拖累的當事人訴求的案件處理好了,就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讓長期無法兌現(xiàn)勝訴權益的當事人實現(xiàn)勝訴權益,也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決定開展的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活動,解決了數(shù)百萬案件長期沒有得到執(zhí)行的執(zhí)行難題,受到了社會公眾的高度評價,因而成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重大舉措”。

如何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落實到具體案件中,我認為要把握以下幾點要義:首先,要讓每一個案件的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只有讓案件的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才能讓當事人自覺服從裁判,主動履行裁判義務,實現(xiàn)案結事了,減少衍生案件(2)所謂衍生案件,就是指當事人對一審裁判不服而提起的上訴、申請再審和申訴案件等。和涉訴信訪案件。其次,要讓參與這個案件的人、與具體案件有關系的人感受到公平正義。如此,才能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發(fā)揮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的引領作用。再次,要讓社會公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社會公眾雖然與案件處理沒有接關系,但會產(chǎn)生聯(lián)想,產(chǎn)生“假如”,從而在內(nèi)心對案件處理作出評判。這樣,案件處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在全社會樹立司法的形象與權威,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傊?,政法機關只有樹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理念,才能不斷改進工作,傾聽群眾呼聲,恪守法治精神,自覺保障人權,防范冤假錯案,實現(xiàn)公平正義。所以,我們要全面把握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時代性和重要性,敢于擔當作為,始終牢記踐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使命。

五、堅持嚴格公正司法是“努力讓人民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關鍵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一個需要努力實踐并與時俱進的話題,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法工作的宗旨使命,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線,堅持清正廉潔司法,切實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立足每一個司法案件的事實證據(jù)情節(jié)和特殊情況發(fā)現(xiàn)司法的公平正義。司法案件中的公平正義,就像客觀存在的真理和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樣,只能靠司法人員去努力發(fā)現(xiàn),不可能靠司法人員的“頭腦風暴”。司法人員處理案件的過程,就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努力發(fā)現(xiàn)公平正義的過程。公平正義往往隱藏在案件的事實證據(jù)、法律關系乃至細枝末節(jié)之中,只有經(jīng)過縝密偵查、嚴格審查、公正審判才能找到。即公平正義不是隱藏在司法人員的頭腦中,不能靠“靈光一現(xiàn)”或者“頭腦風暴”去發(fā)現(xiàn)。因此,司法人員的職責就是通過依法、公正的辦案活動,努力分清案件糾紛的是非曲直,把握司法案件中決定公平正義的關鍵和要點。對此,筆者曾經(jīng)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司法人員辦理案件的核心要義就是要找到公正處理該案件的“黃金分割點”,這個黃金分割點就是隱藏和關乎公平正義的“要穴”。只有找到了這個獨一無二的“黃金分割點”,并根據(jù)這個“黃金分割點”作出決判,當事人乃至社會公眾才可能感受到司法裁判是公平的、正義的甚至是偉大的。從中外法制史上看,許多經(jīng)典案例之所以能經(jīng)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就是因為裁判者把握準了公正處理糾紛的“黃金分割點”,從而彰顯了社會公平正義。

還需指出,在一些情況下,案件經(jīng)過偵查、起訴乃至審理以后,根據(jù)現(xiàn)有事實證據(jù),司法人員無法找到公正處理案件的“黃金分割點”,甚至無法判斷案件真相。比如,對一個故意殺人案件判斷不了誰是案件的真兇,對一個合同糾紛案件,判斷不了合同真?zhèn)?。此時,政法機關也要敢于擔當,按照疑罪從無或者疑案從無作出判決。只要讓當事人知道辦案機關盡了努力,對此結果也會理解,也能讓當事人和社會公眾感受到公平正義。比如,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審河北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案時,聶樹斌的母親起初堅決要求法庭還她兒子清白,宣布聶樹斌案是冤案。但經(jīng)過審理后,最終無法確定聶樹斌案純系冤案,只能按照疑罪從無宣告聶樹斌無罪,同時詳細說明了這樣裁判的理由。聶樹斌的母親及其代理律師最終也接受了這一結果,不再堅持聶樹斌案是冤案還是疑案問題,因為他們從再審判決中感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疑罪從無也能還原審被告人聶樹斌以公道,這也體現(xiàn)了司法的公平正義。故聶樹斌的母親曾經(jīng)多次對媒體說:“我對判決很滿意,我要給最高人民法院點個贊,給黨中央點個贊,感謝黨中央、習主席實行依法治國,還我兒子一個公道?!?/p>

第二,統(tǒng)籌公檢法三機關和訴訟參與人共同實現(xiàn)司法的公平正義。做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必須落實好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原則,讓三個辦案機關認識一致、目標一致,形成公正司法的合力,同時充分保障當事人的法權并充分發(fā)揮律師的重要作用,統(tǒng)籌實現(xiàn)司法的公平正義。必須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落實庭審實質(zhì)化的要求,確保審判程序對實現(xiàn)司法公正發(fā)揮決定性作用,讓公平正義由審判程序最終說了算。要讓訴訟程序特別是司法審判的過程,成為案件當事人和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的過程。必須用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這是新時代為實現(xiàn)和諧司法的需要,鼓勵當事人認罪認罰并賠償被害人損失,從而獲得從寬處理的重要訴訟制度,把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好了,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大部分刑事案件中更為經(jīng)濟地實現(xiàn)了。

第三,在確保法律統(tǒng)一適用的過程中彰顯司法的公平正義。法律統(tǒng)一適用也叫法律統(tǒng)一應用、法律統(tǒng)一實施、法律統(tǒng)一執(zhí)行。法律統(tǒng)一適用是法律的本質(zhì)要求,法治與人治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法律的統(tǒng)一性、平等性、明確性和穩(wěn)定性,而人治與此相反。法律統(tǒng)一適用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內(nèi)在要求,不統(tǒng)一就會出現(xiàn)法律面前不平等,不平等就無法讓人民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法律統(tǒng)一適用也是化解矛盾糾紛、實現(xiàn)案結事了、恢復社會秩序的本質(zhì)要求,如果不統(tǒng)一適用,就不能對當事人一體對待,也就無法讓當事人信服,當事人必然會申訴上訪,從而無從構建安定的法秩序。

法律統(tǒng)一適用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包括諸多方面:(1)法律對人的統(tǒng)一適用,要求法律對每一個人平等,對每一個人都統(tǒng)一適用,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出身、信仰、身份、財產(chǎn)而區(qū)別對待,反對任何形式的“看人下菜”。(2)法律對案件的統(tǒng)一適用,要求政法機關辦理任何案件,都要統(tǒng)一尺度、統(tǒng)一態(tài)度、統(tǒng)一口徑,不得因案而異。(3)司法政策的統(tǒng)一適用,即政策把握要統(tǒng)一,堅持統(tǒng)一的政策規(guī)則和精神;同一種情形,要寬都寬,要嚴都嚴,不能區(qū)別對待,因人施策。(4)法律價值取向的統(tǒng)一適用,即對任何案件處理都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引領,弘揚正向價值,防止負面價值。(5)法律標準的統(tǒng)一適用,包括選擇的法律標準要統(tǒng)一,適用法律的標準要統(tǒng)一,解釋法律的標準要統(tǒng)一。(6)訴訟程序的統(tǒng)一適用,對同類案件和同類問題要適用同一的程序,不可同一案件適用不同的程序,因為程序是公正的基礎,程序標準統(tǒng)一是實現(xiàn)實體公正的制度保障。(7)證據(jù)標準的統(tǒng)一適用,如對證據(jù)是否確實、充分的把握統(tǒng)一,在證據(jù)的確定性、充分性、真實性、證明力、合法性、可采性、非法性等問題的判斷標準上要統(tǒng)一,不能厚此薄彼,區(qū)別對待。(8)訴權保障的統(tǒng)一適用,當事人的訴訟能力可能不統(tǒng)一,千差萬別,但政法機關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的保障一定要統(tǒng)一,讓當事人統(tǒng)一運用訴訟權利和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9)工作機制的統(tǒng)一適用,政法機關辦理各類案件,需遵循法定的工作機制,不能隨心所欲,隨便辦案——如法官審判案件,該用各種審判機制的,要依法適用,專業(yè)法官會議機制、審判委員會機制、類案同判或類案機制等,在處理涉及法律適用爭議的案件時,一定要用好這些機制,不可選擇性地適用。(10)裁判結果的統(tǒng)一適用,案件的裁判結果是公正的主要載體,是當事人最關注的法律統(tǒng)一適用領域和環(huán)節(jié),其余統(tǒng)一機制,都是為了裁判結果統(tǒng)一而設的,也是這些機制運用的目的,因此,要把握好這個最關鍵的法律統(tǒng)一適用問題。

猜你喜歡
政法公平正義統(tǒng)一
辦實事解難題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質(zhì)效
公民與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8:08
審判執(zhí)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統(tǒng)一的著力點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4
政法科技創(chuàng)新支撐社會治理 賦能平安中國建設——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在京揭牌
扎實開展教育整頓,打造過硬政法鐵軍
碑和帖的統(tǒng)一,心和形的統(tǒng)一,人和藝的統(tǒng)一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34
統(tǒng)一數(shù)量再比較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人大建設(2018年11期)2019-01-31 02:40:52
關愛弱勢群體 維護公平正義
遵循法治 促進公平正義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39
柘荣县| 峨山| 南汇区| 郑州市| 云霄县| 峡江县| 玛沁县| 河津市| 即墨市| 玉龙| 宁城县| 芜湖县| 郓城县| 阳山县| 连州市| 西平县| 浮梁县| 香河县| 安平县| 汽车| 广汉市| 北京市| 西乌| 霞浦县| 五台县| 宜州市| 崇文区| 武汉市| 楚雄市| 五大连池市| 根河市| 登封市| 万州区| 凤庆县| 会东县| 论坛| 灵石县| 东丽区| 夹江县| 肇庆市| 安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