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華,汪盛玉
(1.安徽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2.常州工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常州 213032)
信任是維系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保障社會秩序的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信任缺失等社會信任問題也隨之產生。從目前有關理論研究來看,有關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研究尚未引起廣泛的關注[1],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理論支撐。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蘊含著豐富的信任思想資源,對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形成的內在的思想觀念、倫理意蘊與道德標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延展思想政治學科融合性、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科技的交往日益緊密,信任已變成一個非常緊迫的中心問題[2],信任的范圍也從局限于血緣、地緣和業(yè)緣的“熟人”社會擴展到對“陌生人”社會的信任。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將信任問題歸結為現(xiàn)代性問題,他認為“傳統(tǒng)社會的信任是建立在人際信任的基礎上,而現(xiàn)代性社會的到來,時空‘脫域’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使得社會關系從彼此互動的地域性關聯(lián)中過渡到對不確定的時間無限穿越而被重構的關聯(lián)中”[3]。
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變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入發(fā)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顯性的、客觀的、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涉及社會關系、思想道德、倫理規(guī)范等領域的轉變,傳統(tǒng)價值觀念正朝著符合現(xiàn)代經濟方式的方向嬗變和重組。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一些人難以承受物化生活帶來的焦慮和壓力之痛苦,難免會產生信念和信仰的迷惘[4]。傳統(tǒng)的社會交往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各種利益主體交往過程中的信任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其中,出于各種利益原因,一些領域出現(xiàn)了違背道德準則的失信行為的苗頭,由于低成本的違信行為帶來的高利益回報,失信行為在更多的領域蔓延,對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產生巨大沖擊,極大地影響著社會信任關系及其價值取向,經濟社會各領域中的信任問題逐漸走向多元化。在這樣的環(huán)境氛圍中,正常的人際交往無形中變得更為復雜,不利于經濟社會發(fā)展、文化交流與傳播。從思想政治教育層面而言,教育對象對教育者、教育活動和教育內容等的信任問題,也必將阻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面對且必須著力解決的現(xiàn)實難題。
《辭海》中的信任意寓“相信而敢有所托付”[5]。關于信任內涵的界定,學界從社會學、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管理學等角度分別給予了不同的解釋,但被普遍接受的定義卻始終未有定論。從一般意義上而言,可以認為信任產生的基礎是社會共同遵循的規(guī)范意識,其形成的條件是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往往表達著對某個人、某個組織或某種觀念的肯定性、認同性、支持性評價。可以說,信任是價值事實和價值判斷的統(tǒng)一,是主客體之間形成的一種價值關系,良好的信任關系的形成是以滿足主客體之間的共同需求為基礎的。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學者就認識到信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1985年,黃一誠在《信任在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一文中作出“信任是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點”的論斷[6],成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關注信任的肇始。隨后,一些學者對信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進行了深入的闡釋。2006年,范碧鴻從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揭開了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研究的序幕,之后的理論研究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外延、類型等。與此同時,有關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形成因素、機理與機制等方面的研究也在開展。但上述有關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研究,仍然無法脫離西方國家在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倫理學、經濟學、哲學等學科對信任及其關系研究的窠臼,而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的學科,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雖然在部分研究成果中也涉及馬克思主義有關理論,但大多局限于對相應研究的思想資源“借鑒”,而非學理性“支撐”和“闡釋”。因此,需要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有關信任思想的論述進行系統(tǒng)性梳理,以建構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理論支撐體系。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蘊含著豐富的信任思想資源,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理論研究、推動建立與維系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理論基礎。
1.社會性是構成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基礎。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7],而這一本質以“勞動”為前提[8]。人通過各種各樣的勞動實踐活動彰顯自己的本質屬性,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產生、重構、發(fā)展人的各種社會關系。因此,人的本質是人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活動。要認識人的本質,就要全方位考察人的本質屬性,尤其是社會交往方面的問題,也需要考慮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缺乏對人的現(xiàn)實發(fā)展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狀況的考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信任問題。因此,要深刻認識信任關系,發(fā)掘信任問題的內在因素,需要從人的客觀存在、交往活動和社會關系入手,以人所處的不同時代的現(xiàn)實社會生活為基礎。
2.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在實踐活動中產生和發(fā)展。馬克思認為“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9]。在人與人之間信任關系形成與發(fā)展的實踐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具體的、生活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信任是開展、調節(jié)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生產和生活關系的價值規(guī)范,這些復雜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人的社會屬性本質。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看,當前的信任與不信任(或非信任)關系之間相互影響與作用,相互滲透或排斥,相互轉化或分離[10]。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并接受實踐的檢驗,真信任關系、半信任關系、非信任關系、固定型信任關系、非固定型信任關系、師生信任關系、生生信任關系等信任關系都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并固化,通過實踐檢驗信任關系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社會功能價值和個人自由發(fā)展價值。
3.主觀能動性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形成與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認識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信任關系也需要通過人的“認識”這個橋梁才能得以生成。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特征,“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11]?!傲硪环矫?,即從主體方面來看: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不是對象,因為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一種本質力量的確證,就是說,它只能像我的本質力量作為一種主體能力自為地存在著那樣才對我而存在,因為任何一個對象對我的意義(它只是對那個與它相適應的感覺來說才有意義)恰好都以我的感覺所及的程度為限?!盵12]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形成也要以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為前提,主客體之間可靠性、可信性的認知的形成,需要充分發(fā)揮主客體主觀能動性,充分認識到信任關系對象的思想狀態(tài)、價值取向和道德規(guī)范等,積極采取針對性策略贏得信任關系建立的主動權。
1.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要與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適應。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生產力與交往形式的關系就是交往形式與個人的行動或活動的關系。”[13]可以說,有什么樣的社會產力發(fā)展狀態(tài),相應地就會有什么樣的社會交往形式和社會交往實踐活動,也就有什么樣的社會信任形態(tài)。當人的社會交往形式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時,其“已成為桎梏的舊交往形式被適應于比較發(fā)達的生產力,因而也適應于進步的個人自主活動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14]。傳統(tǒng)的或者落后的信任交往關系、交往形式遠遠無法滿足新的社會生產力發(fā)展要求,其在新的社會生產力發(fā)展中就會被拋棄,新的適應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信任關系和信任形態(tài)就會應運而生。在我國,信任關系還在較大程度上拘囿于血緣關系、親緣關系、學緣關系和地緣關系等傳統(tǒng)的多重人際關系之中,這是與當前我國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緊密相關的。
2.傳統(tǒng)的信任關系存在于非異化理想世界假設中。異化勞動對傳統(tǒng)信任關系產生了巨大沖擊,“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人相異化。當人同自身相對立的時候,他也同他人相對立。凡是適用于人對自己的勞動、自己的勞動產品和對自身的關系的東西,也都適用于人對他人、對他人勞動和勞動對象的關系。總之,人的類本質同人相異化這一命題,說的是一個人同他人相異化,以及他們中的每個人都同人的本質相異化”[15]?!拔覀儸F(xiàn)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對世界的關系是一種人的關系,那么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16]。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社會生產資料與勞動者分離,而生產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一般的消費,更是為了滿足資產階級對剩余價值利益的追逐。由于資本主義產生的商品拜物教等現(xiàn)象,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懷、情感寄托淪為了具有資產階級屬性的工具,社會信任的載體也僅僅具有思想意識領域的符號意義,傳統(tǒng)的符合人際交往規(guī)律的社會信任便只存在于烏托邦式的假想中,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在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傳統(tǒng)信任關系才會得以重構。由此形成的馬克思的“信任異化觀”[17]對全面理解信任的基礎、建構信任危機理論提供了深刻而有益的借鑒。
3.信任關系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規(guī)范社會秩序的紐帶。馬克思曾明確地把社會關系理解為“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18]。由于信任是人們的社會交往關系,因而信任也是一種包含著預期的社會交往活動。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關于社會交往和社會關系的有關論述中可以發(fā)現(xiàn),信任并不是單個信任主體或者信任對象單方面的事情,而是關涉社會交往主客體雙方甚至多方以及社會交往環(huán)境條件等諸多因素的綜合性、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社會交往活動。信任不可能先于人的存在以及人產生的社會交往實踐之前而生,而只能在人的社會交往實踐中形成、存在、變化和發(fā)展。就個人而言,并不是生下來就信任他人,也不是天生就值得他人信任、崇敬,而只能是在現(xiàn)實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通過各種社會交往、交流、合作等渠道或方式,表現(xiàn)出較強的可信任性,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良好社會秩序的構建需要社會中每個人都遵循信任規(guī)則,在信任的框架下保持人與他人、人與組織、人與社會、組織與組織等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由此,良好的社會秩序才能得以維持和發(fā)展。
1.利益需求是信任關系產生與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是以物質、精神等利益需求的滿足為基礎,信任關系、信任形態(tài)和信任結構的形成與發(fā)展同樣需要滿足社會主體的利益需求。馬克思指出,“人們?yōu)橹畩^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19],“把他們連接起來的唯一紐帶是自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20]。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同一個人與其他人之間相互交往產生的信任也會因各種利益需求而變化?,F(xiàn)實社會的生產與生活中,沒有人能夠也沒有必要占有全部滿足自身需求的生產與生活資料,必然要通過與他人或組織進行交換,才能得到滿足自身發(fā)展的各種生產與生活資料,在交換中滿足他人或組織的發(fā)展,就必然出現(xiàn)對社會、對他人行動的依賴和預期,這種依賴與預期產生的結果是社會信任關系和信任價值的形成,而社會信任關系和信任價值的塑造則在對一定利益的追逐中得以實現(xiàn)。
2.信任關系的產生、變化與發(fā)展離不開價值論的指導。可以說,信任及其關系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信任本身具有思想性、價值性、多樣性、復雜性、階段性和轉化性等多重特征,其中思想性和價值性居于主導地位。對于當前中國及世界范圍內存在的信任缺失等現(xiàn)實問題,需要進行深入思考。就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實際而言,由于對個人自我意識的過度標榜,以及對工具理性的過度推崇,人的責任意識逐漸淡薄,人自身的信任本性也不可避免地減弱。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本身蘊含著價值導向維度,信任關系的形成、變化和發(fā)展要以一定的價值觀念、價值原則、價值規(guī)范為標準與前提。社會交往中的信任無不體現(xiàn)著人對外部世界和他人的合理預期,是交往主體的某種需求和預期及實現(xiàn)這種需求和預期的肯定性態(tài)度?!八枷搿⒂^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xiàn)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但這里所說的人們是現(xiàn)實的、從事活動的人們,他們受自己的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交往的一定發(fā)展——直到交往的最遙遠的形態(tài)——所制約”[21]。這里所說的“交往”,是以生產關系為核心的人之間的物質交往關系及其活動,也是社會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的社會性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是信任的重要價值體現(xiàn),當前,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價值導向構建良好的社會信任體系。
1.信任關系是共產主義者堅守共產主義偉大信仰的內在要求。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中,“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22],“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xié)調”“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23]。共產黨人的信仰是為了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的“聯(lián)合體”,即通常意義上的共產主義社會。共產黨人要實現(xiàn)“聯(lián)合體”建設目標,需要聯(lián)合全世界的無產者,也需要努力爭取世界各國的民主黨派,把可以聯(lián)合的力量都聯(lián)合起來,在一定歷史時期只有在需求和目標上達成一致,才能取得相互之間的信任,而借助信任可以使得這種聯(lián)合成為可能。從廣義的信任的內涵角度來看,信任不光是人與人的人際信任,更具有廣泛意義上的對理念、觀點和方法等層面的信任或認可,從這點來看,可以說,信任是形成和鞏固信仰的前置條件,社會主義環(huán)境下的信任是形成和鞏固共產主義信仰的內在要求與必要條件。
2.信任關系是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思想的應然要求和實然詮釋。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研究遍布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其中一個重要話題即“人文關懷”,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思想。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思想需要通過信任進行詮釋、理解、深化和發(fā)展。在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以及他們與他人之間的書信中,能夠深刻領會到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位偉人之間偉大的信任關系,體現(xiàn)出他們對無產階級戰(zhàn)友的無私關愛、對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其他群體的坦誠和友愛。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書信彼此分享各自人生經歷、生活瑣事、學說著作、時事評論、革命斗爭等[24]。雖然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見面因為各自觀點看法而“不歡而散”,但隨著兩人思想的日趨成熟,他們在人生信仰、友情、理論旨趣等方面產生了高度共鳴,成為人類歷史上偉大友誼的典范。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后高度評價了馬克思的一生,“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zhàn)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25],并在馬克思去世后夜以繼日地整理馬克思未完成的理論文稿,繼續(xù)從事革命斗爭,只有對馬克思深刻了解、建立高度的信任、志同道合的基礎上才能作出這樣客觀的、全面的、科學的評價,也才能繼續(xù)從事好友未竟事業(yè)。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理論指導,為無產階級培養(yǎng)人的思想品德的實踐活動[26],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有關信任的重要論述、觀點與史料,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研究、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如下啟示。
其一,增強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內在自覺。信任不是一種純粹的個人或私人的心理行為或心理現(xiàn)象,它是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27]。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是以主體的能力為前提,信任關系的建立、信任關系程度的變化是主體實踐活動的結果。面對同一教育客體,由于教育主體的能力不同,可能建立良好的穩(wěn)定的信任關系,也可能建立不信任或非信任或負信任的關系。隨著教育主體能力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和結構會相應發(fā)生變化,教育客體的思想品德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積累到一定程度便實現(xiàn)質的飛躍,從而轉變?yōu)樗枷胝谓逃湃侮P系的主體。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需要不斷強化信任的內在自覺性,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提高被信任度。思想政治教育客體也要提高自身對各種社會信任關系、信任的對象、信任的思想觀點的辨別能力,自覺預防和排除非信任、偽信任或負信任等產生的危機與風險因素,真正做到信任可信之人、可信之物、可信之觀點,在各種復雜的社會信任關系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其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培育。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教育的宣傳渠道、理論培養(yǎng)和實踐鍛煉。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強化網絡信任教育,擴大信任教育的受眾面。創(chuàng)作更多的有關信任教育的線上和線下作品,組織開展信任主題的話劇、舞臺劇進校園、進企業(yè)、進社區(qū)等活動,制作和傳播有關信任教育的視頻精品。在各種場合、平臺上充分展示社會信任及其相關的宣傳標語、公益廣告、模范代表和歷史典故等。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理論研究,深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內涵范疇、結構特征、內在機理、行為規(guī)律和應用價值等,總結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培育的方法和手段;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學習平臺的作用,加強有關信任的專題理論教育。通過多種形式鼓勵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強化實踐意識、交流合作意識、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筑牢與他人良好的信任關系。從學校角度而言,要加強信任教育在各個教育階段的培育,促進教育主體在不同學齡階段成為可信任和被信任的踐行者。
其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道德引導。從信任的價值維度來看,誠信是信任關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包括“誠信”等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要求“要繼承發(fā)揚中華民族重信守諾的傳統(tǒng)美德,弘揚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誠信理念、誠信文化、契約精神,推動各行業(yè)各領域制定誠信公約”,這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信任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研究與實踐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信任思想資源,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客體樹立科學、開放、坦誠、包容的信任交往觀,消解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對外部世界和他人可能存在的焦慮、恐懼、敵視、漠視等思想觀念與態(tài)度,進一步彰顯和強化社會公德、政德、醫(yī)德、師德、藝德、學術道德和學生道德等倫理道德譜系在信任向信念、信仰轉化進程中的價值意蘊。
其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法制約束。當前社會中的各種欺詐、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等有悖于誠實、信用、守諾等社會交往基本要求的現(xiàn)象和行為層出不窮,阻礙了社會交往、合作的順利進行,增加了社會交往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使交往雙方總是處于一種博弈性的相互對立甚至互相算計的狀態(tài)。在人們生活交往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信任關系屬于契約性信任,是一種主要以契約精神和道德準繩為基礎和保證而確立的信任關系,這種信任關系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會由于經濟社會利益或其他主客觀因素而導致出現(xiàn)失信行為,而這往往給被違約方帶來重大損失。信任約束需要以法律為堅強后盾,以親情、愛情、友情、同學情等為關系紐帶的人際信任、倫理信任、契約信任要有強有力的法制作為保障。
其五,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的價值升華。信任是維系人與人之間日常交流、合作共事、商務往來等社會交往的橋梁,這種基于信任的社會交往關系對提高社會生產力、加快科技創(chuàng)新、推進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的“物質性”價值,而對社會管理、教育、文化事業(yè)和社會文明進步等也有著重要的“精神性”價值。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人際信任關系是社會信任關系的起點,由于共同的愛好、旨趣、理想,在潛移默化中個體被“另一個體”①此處“另一個體”可以泛指組織甚至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思想觀點、信念甚或信用所吸引和同化,這樣就會產生對組織、民族或國家的信任,由相信到信任再到信念和信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實實在在的人,需要對教育客體施加影響,繼而產生對教育主體所代表的社會階級的價值觀念、價值態(tài)度和信仰的信任。價值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信任關系是價值觀實現(xiàn)的重要形式、手段和途徑,由低階一般“情感式”人際信任升華為高階“內化式”價值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