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瑩 梅 玲 李勝楠 陳 濤
(武漢文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實驗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會成為未來主體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引入完全顛覆了以往教學形式,豐富了現代教育歷程,開啟了新型教學機制的新篇章[1]。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時空的限制,通過移動式學習歷程獲取了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開啟了碎片化的學習歷程。本文基于醫(yī)用化學實驗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設計展開論述。
目前上線的實驗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1)側重于實驗資源的打造,在線課程的設計忽略目標的層次性;(2)線上與線下實驗課堂不能有效融合;(3)實驗課課程評價和成績考核內容單一化,忽視了線上與線下教學深度的打造和銜接,從而實現過程性評價,評價效果不明顯。本文將針對這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在線實驗課程的設計包括實踐程序、理論知識及如何開啟線上與線下教學情景活動。借助于多媒體網絡設計迎合現代教學特點,對教學內容展開個性化設定。針對醫(yī)用化學在線實驗課程特點,把線上學習過程擬定為3個層次的結構:認知層結構、應用層結構、創(chuàng)造層結構[2],本研究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醫(yī)用化學實驗課線上線下教學設計
將實驗內容同教學目標進行深度結合,對知識點展開重建與切化,可通過編程小程序[3]、實驗視頻教學,建立較為豐富、立體、多元的線上教學活動模式,并將督學融入整個教學元素中。使學生對醫(yī)用化學實驗場景及操作步驟更為熟悉,有利于減少線下課程教學時間,能高效與線下實驗課程相結合。
分層次建立學習目標及對應教學板塊,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展開在線學習歷程[4]。依托QQ或釘釘平臺,實現線上教學環(huán)。針對學生不同學習階段,對線上課程進行分層次設計,提高學生線上課程參與度。
3.1 認知層面的設計。認知層面通過建立“實驗微課庫”,以中國大學慕課平臺為基礎,整合相關實驗課程,另外針對各實驗內容建立各實驗課程課件庫及視頻庫。結合“在線考試庫”有效快速幫助學生完成認知領域的學習目標。
3.2 應用層面的設計。在“實驗微課庫”基礎上,補充“綜合項目案例庫”及“拓展案例庫”,案例收集主要依靠教師經驗及學生反饋,網上資源做輔助,錄制案例視頻;教師針對實驗特點,指定主題,學生進行線上翻轉課堂及討論區(qū)。建立學生成果庫及優(yōu)秀實驗報告示范庫,多視角對實驗操作進行了解熟悉,加深學生對于實操應用。
3.3 創(chuàng)造層面的設計。創(chuàng)造層面設計主要依靠建立“在線考試庫”。針對學生理論知識、實驗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等方面內容進行建庫,對認知結構及應用結構進行查漏補缺,反思問題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此基礎上開啟評論模式,比如邀請專家評論,展開網絡平臺評論模式,要學生參與評論等,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一步生成。
3.4 創(chuàng)設線上線下翻轉課堂活動。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課程要開啟翻轉課堂分層教學活動歷程[5]。在課堂討論課上中要提供專業(yè)性的選題供學生參與討論,并細化實驗課的翻轉教學活動,在翻轉課堂學習程序中構建起以任務驅動為主的線上線下學習環(huán)節(jié)。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踐課程教學是針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采取的線上與線下教學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具體考核模式見表1。
表1 線上線下分層評價體系
表1評價模式可以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通過動態(tài)跟蹤記錄學生的學習行跡,將學生平時線上與線下的表現納入到評價活動中,把線上線下分層評價落實到實處。
(1)醫(yī)用化學實驗課線上與線下的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注意銜接和融合,不可以彼此割裂,要找尋到二者之間的契合點。
(2)醫(yī)用化學實驗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中,各層面的數據庫建設尤為重要。教師可以提前梳理線上教學歷程中所出現的知識點遺漏,尤其是線上無法實現,需要通過線下實驗教學補齊知識點和技能。
(3)本文針對目在線課程分目標的層次設計,使線上與線下實踐課堂、實踐課課程有效過度,建立線上線下完善的評價和成績考核體系,旨在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理論借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