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潔
【摘要】本文論述基于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開發(fā)和實施微社團研學課程的路徑:挖掘本地研學資源,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確定獨具特色的研學活動主題,使學生明確研學的內容和方向;組建微社團,確定研學目標,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開展微社團研學活動并展示研學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增進學生對家鄉(xiāng)歷史文化的了解和熱愛之情。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微社團 研學課程
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該綱要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研學活動是學校根據本區(qū)域的學習資源制訂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內容,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走出學校開展的參觀體驗性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研學活動是培養(yǎng)中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生活體驗,讓學生在研學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增長見識。
微社團研學課程是一種以微社團為組織形式開展研學活動的拓展性課程,該課程注重發(fā)揮微社團成員自身的個性優(yōu)勢,以研學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為基礎形成學習成果,再以成果交流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達成研學目標。在“微社團”形式下,參與研學的人數較少,原則上不多于10人,且主要利用課間、午間和周末開展各項微型活動,組織形式十分靈活,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開展合作探究。
2019年5月,我校開展了“基于培養(yǎng)小學生責任擔當精神的微社團研學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的實踐研究,下面筆者論述基于核心素養(yǎng)開發(fā)和實施微社團研學課程的路徑。
一、微社團研學課程主題的確定
實施微社團研學課程能使學生在研學過程中有目標、有任務、有思考、有交流、有成果,是擴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我校開發(fā)與實施的微社團研學課程以提升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特別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責任擔當精神,融立德樹人于實踐當中。學?;谟窳质械淖匀毁Y源和人文資源,開發(fā)課程活動手冊,并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活動。課題組成員經過思考和商議,在組織學生進行研學旅行前確定了30個主題供學生參考和選擇(見表1)。
研學地點與主題的確定使學生對研學的內容和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而更具價值的是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經過看、聽、講、想、做得到收獲,并進行個性化表達。例如,學生小軒(化名)在參觀玉林市博白縣朱砂垌圍屋后,發(fā)揮自己的繪畫特長,用畫筆真實地再現了圍屋的結構,在與同學分享的活動中,他在贊嘆客家人的建筑智慧的同時,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客家人后代的自豪感,表示將來要成為一名工程師,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家鄉(xiāng),報效國家。
二、實施微社團研學課程的策略
在實施微社團研學課程的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構建了科學、簡明的實施程序(見圖1)和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以確保學生高質量地完成研學任務。
(一)研學前:明確目標、任務,查閱資料
1.組建微社團
我校在確定研學的地點后要求各班進行微社團的組建。微社團的組建以班級為基本單位,各班學生遵循“自主參與、張揚個性、關注體驗、開發(fā)潛能、合作探究”的原則組建若干個微社團,原則上每個微社團的人數不超過10人。微社團成員一旦確定,除非有特殊情況,不再進行更換。同時要求每個微社團的成員都要有角色分工。角色包含團長(負責全面的活動安排)、副團長(協助團長開展活動)、組織委員(負責活動的組織)、宣傳委員(負責活動宣傳)、后勤委員(提供交通工具和水)等,各成員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微社團研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
2.確定研學目標
研學目標的確定關系著學生在研學中能否合理地確定關注點以及順利地收集資料。各班按要求組建好微社團后,各微社團成員利用課余時間討論并確定研學目標、任務和路線。例如在以“繁華萬達”為主題的微社團研學活動中,學生經過討論明確了研學目標,即聯合萬達廣場管理人員開展參觀、體驗活動,感受城市的發(fā)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學生還根據研學目標初步制訂參觀的攻略,這樣微社團研學活動就能有目標、有組織地開展。
3.查閱研學資料
查找資料是開展微社團研學活動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我校引導學生掌握多種查找資料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圖書館等途徑查閱研學地點的資料,了解研學過程中乘車、參觀游覽、團隊實踐、用餐的相關規(guī)則,這樣既可以增加研學活動的安全性,又有利于微社團成員分工協作、開展討論。
(二)研學中:團隊學習,融學于行
研學是讓學生在現實場景中應用知識、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課題組在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活動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將德育和智育融為一體。我校在組織學生開展微社團活動時注重做到“三定”:一是定時間,微社團主題項目活動規(guī)定在寒、暑假期間進行;二是定地點,各微社團要根據本年級的校本課程內容,選擇本年度感興趣的地點開展實踐活動,并達成課程要求的目標和任務;三是定指導人員,在學生開展微社團主題項目活動時,由家長根據配套的研學活動手冊(見圖2)進行指導,確保每一次校外實踐活動都有家長在場,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集體參觀前安排好家長志愿者,指導學生在自主實踐活動的時間內按照攻略開展微社團研學活動。
仍以“繁華萬達”微社團研學活動為例,有的微社團成員研究萬達的整體布局及這樣布局的好處;有的微社團成員在參觀過程中采訪顧客或游客,了解人們對萬達廣場的體驗;有的微社團成員通過拍照、繪畫、寫作等方式表現人們在萬達廣場活動的情景……學生帶著任務聆聽導游講解,進行現場觀察、調查訪問,主動獲取信息,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情感。
(三)研學后:組織交互,反思評價
1.呈現研學成果
研學結束后,學生著手完成研學成果的整理工作,研學成果可以個性化地呈現。學生可以利用數據分析的技能完成小課題的研究,可以利用寫作技能完成詩歌或故事的創(chuàng)編,可以利用繪畫或攝影技能完成一次展覽,也可以利用口語技能進行演講……研學成果的整理和展示凸顯應用知識、培養(yǎng)技能、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個性的理念。
玉林市云龍橋又稱南橋,以前叫作南橋古渡,是玉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橋古渡鯉魚游”是玉林市的八景之一。我校組織學生開展了“參觀南橋古渡”微社團研學活動,開展這次研學活動后,我校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展示研學成果。有的微社團成員展示了云龍橋的有關資料;有的微社團成員現場拍了講述云龍橋歷史故事的視頻;有的微社團成員舉辦了一個南橋古渡的畫展暨攝影展;有的微社團成員寫游記、詩歌。如有學生創(chuàng)作了一首童詩《南橋》:“我在聽爺爺講的關于橋的故事,就像回到車水馬龍的過去。我想長大后再造一座橋,一座美麗的橋,陪著這座古老的南橋?!边@名學生在詩歌中表達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和建設家鄉(xiāng)的愿望。
2.建立評價機制
建立一套有效、長效、高效的評價機制是促進微社團研學課程持續(xù)、和諧實施的需要。與微社團載體相配套的是教師“星光團隊”評價制度、“星光班級”評價規(guī)定、“星光少年”評價制度、“星光微社團”評價制度、“星光家長”團隊評價制度?!队窳质杏裰輩^(qū)東環(huán)小學“星光班級”申評參考指標》表中規(guī)定:“開展一次班級微社團研學活動加10分。”《玉林市玉州區(qū)東環(huán)小學“星光微社團”評價表》從活動內容、參與人數、參與次數等七個方面評判微社團研學活動的成效。(見表2)
三、實施微社團研學課程的成效
我校自三年級起實施微社團研學課程,培育學生的善行、美德。全校共組建360多個微社團,以微社團為組織開展各項富有意義的研學活動,例如成立了“紅領巾文明禮儀崗”,負責文明禮儀的宣傳和評比;成立了“與法同行微社團”,進行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成立了“環(huán)保微社團”,進行保護南流江、禁燃煙花爆竹的宣傳教育;成立了“愛心公益微社團”,開展“學雷鋒,送溫暖”活動和義賣扶貧活動,甚至在玉林藥博會的會場上也能看到我?!皭坌墓嫖⑸鐖F”成員和藥博會的義工一起為藥博會服務的身影。2018年,玉林市玉州區(qū)二泉小學的一名學生不幸罹患白血病,家庭無力醫(yī)治,我校75個“愛心公益微社團”積極響應少先隊發(fā)出的籌集善款的號召,一起向社會籌集了14萬元并將善款交到該患病學生所在的醫(yī)院。
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6年至今,以微社團為組織開展的德育實踐活動近2000多次,學生、教師、家長有10000多人次參與?!队窳秩請蟆贰队窳滞韴蟆范紝ξ倚N⑸鐖F活動進行過報道,全國文明校園檢查團對我校以微社團為載體開展德育實踐活動的舉措給予了高度評價。
實踐證明,學校以微社團為組織形式開展研學活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對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精神起著積極的作用。我校的微社團研學課程課題研究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在研學師資隊伍建設、研學路線規(guī)劃和研學活動實施等方面有所不足,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今后我校會進一步加強研學師資隊伍建設,豐富微社團研學課程的內容,提升微社團研學課程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安富海,李倩.中小學研學旅行學習機制探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0,36(4)
[2]曲小毅.研學旅行課程化的路徑探討[J].教學與管理,2020(6)
[3]童祥君.棲霞楓葉文化研學課程的開發(fā)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5)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課題“基于多元智能和項目學習理論的小學生責任擔當素養(yǎng)培育模式研究——以玉州區(qū)東環(huán)小學微社團主題項目活動為例”(課題編號:143721917)及廣西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質量提升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龍玉潔(1971— ),女,壯族,大學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玉林市玉州區(qū)東環(huán)小學校長,研究方向為學校管理及小學作文教學。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