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峰
(鞍山師范學院 管理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7)
積極福利的思想主張于20世紀末提出,是在左派的社會民主主義和右派的新自由主義均遭遇失敗與挫折的情況下所指出的一條折中路線,最初出現(xiàn)于英國學者安東尼·吉登斯在1997年所著《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復興》一書中。該思想注重提升公民社會的自治能力,以積極信任為基礎構建社會團結體系,建立包容性民主,擴大公民權利[1]。進入新世紀,積極福利理論在社會保障、社會工作以及社會治理等領域均發(fā)揮了相當重要的指導作用。
1.以新公共服務為指導建設服務型政府
“新公共服務”主張源自美國公共管理學者羅伯特·登哈特夫婦所著《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一書。本書首先批判新公共服務中構建企業(yè)型掌舵政府的思想,提出政府的首要職能在于“服務”而不是“掌舵”,并闡述了新公共服務主張的七大原則:服務于公民而不是服務于顧客;追求公共利益;重視公民權勝過重視企業(yè)家精神;思考的戰(zhàn)略性和行動的民主性相結合;承認責任很困難但同樣很必要;服務而不是掌舵;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生產(chǎn)率。從這七大原則來看,新公共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積極福利的思想主張相契合的,“服務于公民”突出了政府履行服務職能的重要意義,亦在強調(diào)服務的對象是公民而非顧客。后者強調(diào)政府的公共服務應是普遍、非排他的,不應當遵循“誰掏腰包誰享有”的原則,而前者則說明政府需要對領導群體進行重新界定和定位——“交易型”領導通常會趨利,為能夠帶來實際利益的團體或部門提供服務,而不顧公共需求是否真正得到滿足;“轉化型”領導則需要努力將普世價值觀轉化為具體行動,其運作應基于公共利益并努力實現(xiàn)之[2]。顯然,服務型政府需要以后者作為領導層級的主體,將被自由、平等、博愛等價值觀不斷轉化為現(xiàn)實,從而通過對共同價值的宣揚和遵守來增進社會團結——更準確地說應當為塑造積極信任的社會氛圍,這便凸顯了積極福利思想中新式集體主義的內(nèi)涵。
此外,新公共服務著眼于人們在公共領域的積極參與,積極福利則確立了社會投資論的觀點——主張人在社會情境中提升自我的社會適應和社會融合能力,體現(xiàn)出人與社會的雙重互動關系。新公共服務認為公民的社會參與也是不可或缺的,社會參與不僅包含于公民參與行政決策的過程中,也體現(xiàn)在居民從社會環(huán)境中索取資源并實現(xiàn)自我提升的一系列行為當中。社會投資不僅要重視個體成員,同時也要重視社會環(huán)境的塑造,為成員提供更為充足、全面的資源獲取渠道,并努力使個體摒棄消極心理,愿意在社會參與的過程中增強個體能力。社會投資觀點產(chǎn)生的根源在于福利國家的失敗,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慷慨的社會救濟只能帶來自愿失業(yè),并且在事實層面也會造成嚴重的社會排斥,對社會的充分就業(yè)幾乎無益。服務型政府需要將大部分福利的支出用于人力資本的投資,同時須確立終身教育的原則,由此能夠確立服務型政府的基調(diào)那就是勞動力水平的提升,并且需要實現(xiàn)成員的社會整合從而減少排斥。
將積極福利和新公共服務的思想主張進行融合,便不難確定服務型政府的理論基石:首先,服務型政府應當明確一種社會定位,那就是說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并非僅僅在于其在公共領域的職能,也在于不斷使人們對于社會的良好愿景以及相應的價值理念在政府這一維度得到實現(xiàn)。社區(qū)和社會團體雖然也可通過滿足公共需求來使得普世價值在現(xiàn)實層面得到投射,但由于它們?nèi)狈ζ毡榈墓矙嗤裕栽诠差I域,使正義價值觀念得到系統(tǒng)而全面的轉化仍需要以服務型政府形象的樹立作為根本途徑。其次,服務型政府側重于構建一種關注社會成員的制度,這種關注體現(xiàn)在:每一位社會成員擁有平等的提升機會,個體能夠形成能動的造血機制,而非被動等待來自政府單一的物質救濟。而這也與積極福利理論的社會投資主張是不謀而合的,積極福利要求在公共服務領域創(chuàng)造出一種民主道德,它的終極追求就在于促進個人潛能得到最充分的實現(xiàn)。積極福利可以被看成是服務型政府思維的延伸,它從社會投資的角度提出了兩大觀點:一是新公共服務的運行離不開公民參與;二是公民的自我教育和能力提升分別是參與的過程和目的。最后,服務型政府應當彰顯政府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公民權利的保障是以參與作為基礎的。而無論以科層制政府為代表的傳統(tǒng)公共行政還是以企業(yè)式政府為代表的新公共服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信息封閉、流向單一的問題,這顯然是將作為大多數(shù)的公民群體排斥在外的,而公民的社會參與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它有助于打破政社之間信息隔閡狀態(tài),有助于公權力部門提升決策的水平和質量,并且有助于維護政府的合法性。積極福利則認為,公民權利的含義有必要進一步擴大,應努力構建起自治而不是淡漠、包容而不是排斥的民主,公民只有融入?yún)⑴c的過程中,參與的過程才有利于信息的流動并消除排斥。
2.實現(xiàn)權責均衡并培育公民意識
權責統(tǒng)一觀是積極福利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相比于傳統(tǒng)福利和新自由主義而言,積極福利創(chuàng)建了一種新的范式,它要求的正是公民權利和責任的平衡原則。但從現(xiàn)實的角度進行觀察,目前尚無典型國家能夠將這一主張變?yōu)楝F(xiàn)實,西方福利型國家權利大于責任;東方發(fā)展型國家責任大于權利。權責不均衡顯然是無法進一步推進積極福利的現(xiàn)實化的,若權利大于責任,則會導致激進的個人主義;若責任大于權利,則會產(chǎn)生保守的集體主義。積極福利試圖構造的是一種新式的集體主義,在這種模式下并不否認作為構成元素的集體成員個體的自我實現(xiàn),但同時也要求個體成員將普適性的共同價值觀充分內(nèi)化,并在集體生活中將它外化形成約束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主張要建立一種帶有責任的權利:權利的享有必須建立在遵守集體規(guī)范、履行社會義務的基礎之上。福利應由集體來提供,但接受福利必須以接受社區(qū)界定的條件作為重要前提[3]。這種集體主義的主要思想來源為社區(qū)主義,代表人物為意大利社會學家Ezioni(1993)。對于權利和責任的關系,他主張應彌合個人的權利和責任的失衡狀態(tài),權責的錯位將會導致較為嚴重的社會排斥,損害社會團結和社會凝聚。Ezioni認為,只有在權利和責任達致平衡的狀態(tài)下,社會公正才有可能實現(xiàn),權利并不一定會帶來公正,在權利和公正之間存在的間隙就是責任,對責任的強調(diào)恰恰為社會公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傮w來說,社區(qū)主義主張失去了責任的權利是脆弱且不完整的,很容易遭到破壞和侵犯,而對于責任的強調(diào)則顯得尤為重要。
積極福利接受了社區(qū)主義觀點的主要內(nèi)核,在這一視角下,政府除了需要以實踐途徑來外化價值觀以外,還應當回答這一問題,那就是如何能夠構建起一套責任體系,使這種責任體系有利于權利和責任達到一種均衡統(tǒng)一的狀態(tài)。對于個體來說,承認個人的責任往往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政府在外化公民普遍接受的價值理念的同時,應積極培育起一種公民意識。這種公民意識要包括以下組成部分:第一就是公民須具有更為完備的人格,準確說,就是每位公民的自由活動空間不得受到法理之外的侵蝕,保障公民的思維和意志都處于自由的狀態(tài);第二就是對他人權威的尊重,這是和第一點相互聯(lián)系又互補的,公民的自由不得建立在對他人自由侵犯的基礎之上;第三是能動性,政府為公民創(chuàng)造的是參與的機會,同時也要為公民提供提升參與能力的條件,這也體現(xiàn)出社區(qū)主義對公民權利的強調(diào)和重視?,F(xiàn)實能夠證明,公民的社會參與度和他本人的公共事務處理能力和人際交往素養(yǎng)能力是呈正相關關系的,這說明對個人能力的提升將有利于提升公民在公共事務領域的能動性;第四便是參與意識,這要求公民對公共事務充分關心,甚至需要將廣泛的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接受并內(nèi)化集體主義思想,而在制度維度則需要構建起參與型政治來取代精英統(tǒng)治型政治。均衡的權責體系是依靠新型的公民意識來構建和維系的,公民意識則包含著參與政治的能動性以及集體利益至上的責任觀,積極福利的視角下,對公民意識的培育將成為政府的一項不可或缺的職能。
1.增進成員的參與和賦權并促進社會融合
社會服務機構是較為寬泛的概念,通常來講社會服務機構是包含第三部門以及政府、企業(yè)的交叉部門。廣義的社會服務機構是指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教育機構、公共衛(wèi)生機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福利機構等,而狹義的社會服務機構則特指能夠提供專業(yè)化服務的社會工作機構。本文對社會服務機構的定義選取狹義的定義,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一部分社會服務機構,如公共福利機構的建立往往來自政府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它們是政府社會服務職能的延伸,而社會工作機構的設立往往來自社會力量。因此,探討政府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分工關系,則需要將這兩股力量區(qū)分開來。
社會服務機構在分工體系中的重要職能體現(xiàn)于社會工作專業(yè)手法的運用以及專業(yè)理念的實踐。積極福利中能力提升的觀點與社會工作的賦權、參與和助人自助的倫理價值觀相一致,所以積極福利向現(xiàn)實層面的轉化過程中,社會工作的專業(yè)手法和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關于社會工作的賦權,Adams(2013)認為其應當包含三個要素:(1)能力的提升——意味著賦權使得人們能夠更為廣泛且有效地利用周圍資源來實現(xiàn)目標追求;(2)行使權力的過程——人們在自身的權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有能力融入并改變周圍環(huán)境;(3)賦權會帶來一種成就,這種成就本質上是一種成員的自我實現(xiàn)[5]。并且在賦權的基礎上,成員能夠更大程度地得到較為充分的參與,并且這種參與也會為成員帶來更多接觸社會資源的機會來加快賦權的過程,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這也是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價值能夠在積極福利的土壤中得到快速成長的根本原因所在。
社會工作的助人活動主要彰顯在通過對不合理的社會環(huán)境與結構的改變以及增強受助者的適應能力來實現(xiàn)案主的社會融合,所以社會工作服務的專業(yè)化助人服務主要體現(xiàn)在鼓勵受助者自主決策、自我提升以及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等方面,這與傳統(tǒng)的社會救濟顯然存在著明顯區(qū)別。專業(yè)化的社會工作除了對社會制度的修復,也包含對社會個體成員能力的提升。這里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前提假設,那就是社會工作認為每個個體都是有潛能的,只是不合理的外部環(huán)境使得其社會功能的發(fā)揮產(chǎn)生了阻礙。而通過案主賦權和社會整合等專業(yè)化社會工作手法,社會工作服務能夠幫助案主形成較為充分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其提供充足的社會融入條件,從而使積極福利的主張和設想能夠在社會的維度得以呈現(xiàn)。社區(qū)的復興以及第三部門的崛起,昭示著積極福利思想將為公民開辟出更多“改變環(huán)境”的機會。
2.創(chuàng)造有利于公民參與的社會環(huán)境
社會成員的賦權和參與是相互作用且互補的關系,賦權是參與的基礎,參與促進加快賦權的過程。賦權往往會從個體的層面入手,而參與則更多地從集體、社區(qū)乃至社會的角度來探討介入的路徑。19世紀法國社會學家托克維爾曾注意到民主國家公民有著結社的趨勢:全體公民都是獨立的但也是軟弱無力的。也就是說,人們往往無法通過單獨的行動來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或成就一番事業(yè)。這時人們通常會凝聚起來,通過建立團體來實現(xiàn)自身的愿望。參與過程的本質也就是公民集結并共同行動的過程。
政府需要為公民的社會參與創(chuàng)造條件,但從社會服務機構的角度來看,同樣需要通過專業(yè)化社會工作介入途徑來為公民的參與開辟渠道。因為,從個體的維度來看,參與以賦權為前提,而賦權離不開社會工作從接案到結案的一系列介入過程;從社會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社會工作以小組工作和社區(qū)工作等實務方法,鼓勵公民在社會生活中組建團體,通過集體行動來凝聚力量,這是公民能夠順利參與社會的必要條件。例如,在社區(qū)營造的進程中,許多社區(qū)問題的解決往往需要他們自發(fā)組成志愿者團體,從而提升社區(qū)本身的自治能力,破除對政府或其他具有權威性的公權力部門的過分依賴,由此方能從根本上使社區(qū)脫離困境。也就是說,賦權要求以人為本,提升個體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力,而參與則在探討如何釋放這種力量——居民能夠在集體主義的指導下參與社區(qū)或周圍環(huán)境的改造過程,通過結社吸引更多的成員參與進來。增強不同團體之間的相互依賴,防止由于權利的不對稱所導致的壓制和排斥,有助于激活社會資源,進而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賦權。另外,參與也有利于信息的暢通,防止社會工作服務產(chǎn)生偏差或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政府和社會服務機構所塑造的參與氛圍,其意義是殊途同歸的。
嚴格來說,政府在積極福利的視域下也必須要為公民的參與開辟渠道,但在分工體系下,這兩者所開創(chuàng)并推行的社會參與機制是存在一定的區(qū)別的(見表1)。
表1 分工體系下的社會參與機制一覽表
所以,公民的參與需要兩股力量共同的介入,通過不同的形式來促成個體能動性的發(fā)揮,積極福利的理論主張為政府的社會治理以及社會的服務改進提供了一種綱領,包含兩大基本要素:愿意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人以及適于參與的社會環(huán)境。
多元化的福利產(chǎn)品需要多元化的福利部門作為實踐主體,同樣需要福利多元主義作為思想支持。追溯福利多元主義產(chǎn)生的根源,同樣與福利國家的失敗以及市場失靈的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以蒂特馬斯、伊瓦斯和約翰遜為代表的學者提出并改進了福利供給多元化的構想,主張福利的生產(chǎn)不應僅僅是政府的職能,而是政府、企業(yè)、家庭和民間非營利組織等多重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并且這些社會力量之間應當是協(xié)同一致而非各自為戰(zhàn),引起了西方社會福利界的廣泛關注。徐進(2019)較為系統(tǒng)地梳理了自福利多元主義提出以來該理論框架的主要流派和代表觀點(見表2)。
表2 福利多元主義代表流派及觀點
雖然積極福利并沒有全面而系統(tǒng)地借鑒并延伸福利多元理論的內(nèi)涵,但本質上也是對福利多元主義的繼承。積極福利強調(diào)權責平衡的原則,公民的權利需要保障,但同樣意味著公民要履行一定的責任,權責均衡的主張表明:公民既是福利的享有者,同樣也是福利的提供者,因此不難理解主體社會化的福利是積極福利所一直追求的。在主體維度上,政府與社會服務機構的聯(lián)動機制為福利的多元化供給奠定了基礎,積極福利亦必須依靠多元化的福利方能得以實現(xiàn)。從這一線索出發(fā),政府與社會服務機構通力合作的模式便在于:首先,形式的求同存異。政府通過制定開放性的制度,鼓勵各種社會力量(以具備高素質以及公民意識的個體公民作為重要構成)參與社會福利的供給,為福利多元化格局創(chuàng)造機會,而社會服務機構在提供并輸送專業(yè)化社會工作服務的同時,注重激活社會資源參與福利的生產(chǎn)活動,從而使福利多元化的構想落到實處。其次,互補機制的構建。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部門,由于職能范圍和資源的制約,福利的供給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多元化的社會福利必須要推進雙方構建起一種機制以彌補各自的不足,政府在必要時需要保證社會福利供給的普遍性,社會服務部門則需要以更為靈活的執(zhí)行方式來為福利供給的精準性提供保障。最后,注重彼此的開放性。這種開放性主要體現(xiàn)在信息層面,政府需要發(fā)揮統(tǒng)攬全局的角色,為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必要的咨詢,使社會力量能夠明確自身定位,提供力所能及的福利服務,同時社會服務機構需要與政府建立起良性的聯(lián)系,在公民參與的同時構建信息反饋渠道,增進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完備程度。
社會團結與社會整合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等行業(yè)所倡導和努力推行的重要課題,兩者被整合進社會質量理論并成為整個理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社會質量理論認為,人們處于自我實現(xiàn)和集體認同的辨證關系中,以行動主體為橫軸,受益客體為縱軸,社會質量理論構建起了個人-集體關系的四維坐標(見圖1)。
圖1 社會質量理論下個人-集體關系四維坐標
資料來源:歐洲社會質量基金會主頁(http://www.socialquality.nl),2008年2月12日.
坐標四個象限代表的就是社會質量的四個測量維度和指標。社會保障為社會質量的提升帶來經(jīng)濟物質基礎,而社會賦權則從社會服務的方法和目標方面來探討社會質量改進。社會團結側重于以基層行動主體作為主要力量來促進社會層面的進步;社會融合則著重于從制度、組織等宏觀層面維度來探討個體成員的提升。考量社會團結的指標應包含社會信任度、社會支持以及個體身份認同等。積極福利對社會信任乃至社會團結是十分看重的,而信任構建的主要途徑就是使大多數(shù)人所普遍認同的價值理念變?yōu)閷嶋H,并強調(diào)公民責任的重要意義。有保留地復興已經(jīng)破碎的傳統(tǒng),以樹立榜樣的方式恢復政府的合法性,這是政府在整個聯(lián)動機制中的重要職能。對于社會服務機構而言,為社會成員搭建社會支持網(wǎng)絡,并提供精準、高質量的社會服務,運用賦權的專業(yè)手法使公民的權利能夠得到切實的保障,同樣也是增進社會團結的重要路徑。而社會融合(又稱社會融入、社會整合)則要強調(diào)成員的參與,這也是積極福利論的重要觀點,社會融合度低,則容易造成階層固化、階層斷裂,導致社會成員缺乏獲得感,并進一步破壞社會團結,引發(fā)一系列社會問題;社會融合度的提高則有利于個體在社會參與中促進社會化進程,并在這樣的過程中既有利于實現(xiàn)賦權增能,同樣亦有助于鞏固政府的合法性。
綜上所述,積極福利與社會質量理論存在較多的共同之處,實現(xiàn)社會團結和社會融合在這兩個理論范疇內(nèi)都是有所涉及的。而促進社會團結和社會融合需要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合作才能實現(xiàn),除了創(chuàng)造社會參與的條件和機會以外,雙方還需要引入政府項目執(zhí)行網(wǎng)絡來推行社會公益項目。政府可通過購買的形式購買機構的社會服務,從而通過專業(yè)化的服務來增強成員獲取資源與利用資源的能力。目前,這種合作機制在中國許多發(fā)達地區(qū)均存在,并取得了較為不錯的社會效益,這也是政府-社會服務機構在構建聯(lián)動機制方面的一次成功的嘗試。而許多來自社會工作機構的社會公益項目注重成員的自治和參與,這也是積極福利的思想能夠得到落到實處的有力保證。
合作網(wǎng)絡是在整合政府管理和公民社會兩大研究范式基礎上提出的社會治理的改革途徑。政府管理研究范式認為社會治理的革新需要從政府方面著手,改革行政效率,主要代表的觀點如新公共管理的企業(yè)家政府以及政府善治論等,主張引入市場化方法、提升行政效率以及關注政府產(chǎn)出和績效等;公民社會研究范式則期望從社會的角度入手,通過聯(lián)合社會成員組建“自組織網(wǎng)絡”來實現(xiàn)共同利益。公民社會的自組織網(wǎng)絡的重要顯性特征為自主性、自愿性和自治性,因此該范式主張放棄政府對大多數(shù)公共事務的干預和控制,為公民的多元化參與開辟渠道。合作網(wǎng)絡則繼承了“自組織網(wǎng)絡”的主張,但摒棄將社會治理中心純粹劃分為政府或社會的單一觀點,認為治理的主體應當是多元化的公民社會,這其中既包含政府也包含社會層面的各種力量。另一方面,合作網(wǎng)絡范式也繼承了“政府管理”的合理內(nèi)核,認為具有高效、透明和法治等特質的政府對合作網(wǎng)絡的充分治理將發(fā)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并且指出政府與合作網(wǎng)絡其他主體之間的關系不應當是統(tǒng)治和被統(tǒng)治的關系,也不是政府需要屈服于自組織網(wǎng)絡的治理過程,而應當是彼此平等對話的關系,或者說是一種彼此依賴合作伙伴的關系。
在積極福利視野下,聯(lián)動機制的構建應當把合作網(wǎng)絡看成是重要的社會治理工具。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1.積極福利本身要求的便是公民應主動參與社會活動,社會治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公民由于自利傾向,其參與本身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這就需要政府率先垂范,及時糾正和約束自身以及合作網(wǎng)絡主體之間的不合理約束,創(chuàng)建良性的社會參與氛圍。2.有利于在社會治理過程中促進合作互惠。在后現(xiàn)代時期,由于人為風險的日益普遍,許多社會問題僅僅依靠政府是難以解決的,甚至有很多社會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恰恰就來自于政府,這就需要政府依靠其他社會勢力來幫助解決。同樣,自組織網(wǎng)絡由于缺乏權威論證和強力領導,執(zhí)行力和決策合理性都存在不足,所以僅僅依靠自組織網(wǎng)絡也無法徹底解決社會問題,只能通過彼此聯(lián)合來尋找新的解決途徑。3.合作網(wǎng)絡更有助于形成責任體系,通過合作過程以形成合作文化,從而增進彼此信任。而信任正是社會團結的前提,也是積極福利策略所推崇的。盡管在合作過程中難免會存在沖突,但正是由于相互之間的依賴,使得政府和社會服務機構通過共同的學習來改善合作網(wǎng)絡的運作方式甚至運作規(guī)范,使其更具有效率[7]。
除此之外,積極福利也為合作網(wǎng)絡的構建以及進一步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必須承認的是,合作網(wǎng)絡的運作同樣有其不足之處,主要包括政府的合法性危機、可治理的條件無法滿足以及責任劃定界限模糊等問題。而在積極福利的指導下,構建合作網(wǎng)絡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政府和社會服務機構都需要充分貫徹社區(qū)主義的原則,倡導權責的均衡,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以責任履行作為重要前提,樹立無責則無權的思想理念;其次,政府在與其他社會組織力量進行合作的同時,應具有一定的“務虛”性,也就是說政府應當成為一種美德的代表,承載著絕大多數(shù)人所追求的正義、平等、公正、自由和誠信等倫理價值,并能夠通過“務實”的手段將其于現(xiàn)實層面顯露出來,由此保障政府權威的合法性;最后,積極福利的觀點要求合作網(wǎng)絡的治理必須以社會團結為前提。因為很多情況下合作網(wǎng)絡的運行需要圍繞著合作而展開,這就要求網(wǎng)絡本身要具備堅實的凝聚力,要注重社會資本的培育,增強成員的認同感,否則,合作網(wǎng)絡將會變得十分脆弱而難以維系,有力的治理則更無從談起。
積極福利觀點在接受新型集體主義社會管理哲學的同時,從國家、公民社會乃至家庭角度進行了重新定位,并且分析了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從宏觀和整體的角度來研究積極福利視域下政府與社會服務機構之間存在的分工合作關系,僅靠任何一方都是無法達到積極福利觀點中公民自治、社會團結以及包容性民主的設想的??傮w來說,在積極福利觀念下構建起的聯(lián)動機制應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聯(lián)動機制追求的是一種平等合作關系。無論政府還是社會服務機構,彼此并不存在純粹的強制命令和服從,所謂的行動必須要在平等對話協(xié)商所形成的共同意志基礎上,才能夠做到行之有效,才能為決策的合理性提供保證。
其次,對權責均衡的倡導。福利國家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源自對個人權利的過分重視,導致社會的碎片化,凝聚力降低。而積極福利則提倡權責之間必須要形成一種均衡,權利以責任為基礎,而權利為責任的履行提供了更為充分的保證。政府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合作關系也必須以此為原則,不可為利益而放棄責任的承擔。
再次,重視以人為本。積極福利和傳統(tǒng)的福利不同的是,傳統(tǒng)福利的福利產(chǎn)品通常較為單一,同時選擇性忽視了弱勢群體的能力剝奪問題,而積極福利則更加主張推行社會投資,使得制度對人們的能力形成充分重視,包括前文所提及的公民意識培養(yǎng)以及賦權參與等一系列過程。
最后,強調(diào)社會團結的重要意義。積極福利認為割裂的社會是無法應對新時期的各種風險乃至社會問題的,所以積極福利的構建需要以包容性的民主作為核心,重視成員的參與并減少社會排斥,才能修復被破壞了的社會團結。
綜上所述,積極福利為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事業(yè)帶來了一種新的思維范式,而使這種范式或設想能夠落實的重要現(xiàn)實條件,便是政府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合作。在接受并傳播普世價值觀的同時,注重權責統(tǒng)一、以人為本,同時積極構建社會團結,避免群體之間的孤立隔閡,理應成為政府-社會服務機構聯(lián)動機制的運行準則,這同樣也是積極福利觀在現(xiàn)實維度的全面貫徹,也是新時期社會治理改進的指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