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晉如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王安石欲行新法,擬變科舉,興學校,認為聲病偶對之文,無益于圣王之道,不如專意經(jīng)義,要罷詩賦及明經(jīng)諸科,專以經(jīng)義、論、策試進士。又認為貢舉不足以取人才,須另興建學校,以培養(yǎng)之。神宗詔令都堂集議,蘇軾認為不能以“有用”“無用”評判教育的內(nèi)容,他說:“自文章而言之,則策論為有用,詩賦為無益;自政事言之,則詩賦策論均為無用矣。”(《議學校貢舉狀》)他指出,自唐以來,以詩賦得為名臣者不可勝數(shù),近世士人希迎有司,剽竊經(jīng)史以為己之所論,有司如何分辨?且策論無規(guī)矩準繩,故學之易成,無聲病對偶,故考之難精,其弊有甚于詩賦。如楊億文章華靡,為政則無愧忠清鯁亮之士,孫復(fù)、石介,明經(jīng)通義,施之政事,則迂闊矯誕之士而已。
蘇軾的見解極其深刻。自孔子開始,儒家就極重視詩教,因詩賦是人的性情的體現(xiàn),難以作假,而思想立場卻是可以偽裝的。臨民者如果沒有淳厚的性情,只會殘民虐民,以滿足其功利。且詩賦乃雅言,以詩賦取士,必驅(qū)使天下士子追求高雅,而一旦習慣成自然,入仕后自然常懷謙抑之心。為官者如鄙陋無文,做事大多胡來。
蘇軾舉仁宗朝推行慶歷新政,立學失敗為例,說明變更成法,是“徒為紛亂,以患苦天下”之舉。蘇軾更指出,王安石欲廢詩賦,專取策論之議,只會選拔出希迎上意之人,而無以獲致真正的人才。他指出:“夫欲興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審好惡以表俗,孟子所謂‘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之所向,天下趨焉。若欲設(shè)科立名以取之,則是教天下相率而為偽也?!逼笫劳凰迫司?,最喜以圣王自任,自己盡可以窮侈極欲,卻要天下人恭默受訓,如果不是遇到神宗,而是遇上明之朱元璋,清之雍正、乾隆,只此數(shù)語,蘇軾就可能人頭落地了。
神宗得蘇軾此狀,即行召見,溫勉有加。雖仍頒諭罷詩賦,用策論,但興學校之議未遽施行。蘇軾又上《諫買浙燈狀》,反對朝廷減價采買浙燈四千余盞,說:“賣燈之民,例非豪戶,舉債出息,畜之彌年。衣食之計,望此旬日。陛下為民父母,唯可添價貴買,豈可減價賤酬?”狀上,神宗即下詔罷之。
神宗天性好學,為太子時,請問常至日晏忘食。在神宗去世后,宣仁太后告訴蘇軾,神宗飲食停箸,多看蘇軾文字,常常感嘆:“奇才,奇才!”對于蘇軾的才具,神宗衷心欣賞,對于蘇軾的切直敢言,神宗也未必反感。但何以蘇軾在神宗朝一貶再貶,更因烏臺詩案,險些丟了性命呢?何以在神宗去世,哲宗因年幼未得親政,宣仁太后攝政的元祐年間,蘇軾亦不能見容于與王安石政見相左的司馬光等人?這是由蘇軾的性情所決定的。蘇軾死后,蘇轍為祭文,稱其“剛而塞”,即守死善道,終身不遷之意。蘇軾一生,只論是非,不論利害,唯道之所存、心之所安是求,故而坎壈終身。
(無花果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