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選修作業(yè)”貌似與初中地理教學無直接關聯,但可以以選修作業(yè)的方式對地理興趣小組活動的成果進行獎勵分數或是表彰鼓勵等,這與地理課程標準中的活動建議部分有異曲同工之處。文章對選修作業(yè)中的一些設置過程,部分成果及收獲、反思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選修作業(yè);初中地理;活動的設置;宗教;世界遺產
一、 選修作業(yè)的構思設置過程
在地理課程標準中的前言部分闡述到:“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有助于學生感受不同區(qū)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從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體驗層次,增進學生對地理環(huán)境的理解力和適應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學生應對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發(fā)展問題的初步能力?!痹摬糠种v明了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同樣,如何有效地按照課程標準實施地理教學才是更重要的。
課標中的第三部分是課程內容,該部分內容設置了“標準”和“活動建議”兩部分,“標準”是學生學習地理課程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以行為目標方式陳述;“活動建議”是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的參考性建議,可根據條件選擇,也可自行設計;現將課標中對應七年級(上)的活動建議顯示如下:
受教學條件的限制,這些活動有的可以較好地實施操作,有些則不然。在關于“居民”部分的活動建議,我有自己的活動設計,我在班級學生面前姑且把它稱之為——地理選修作業(yè)。
七(上)地理教材內容《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具體有三節(jié)內容,第1節(jié) 人口與人種,第2節(jié)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第3節(jié) 人類的聚居地——聚落。我針對學生較感興趣的宗教部分,以及聚落中關于世界遺產名錄部分設置了兩項選修作業(yè),現將設置目的、作業(yè)要求等展示如下:
二、 收獲及部分作業(yè)成果展示
從布置該項作業(yè)到截止最后日期,學生經過一個多月的收集、整理、制作等過程,上交了許多優(yōu)美的PPT課件,這些作業(yè)的數量及質量大大超出我的估計。從上交的作業(yè)來看較多的是關于世界遺產名錄,兩個班合計有47份,除了有做七(上)課本已有展示的麗江古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PPT以外,涉及其他世界遺產的如國外的德國亞琛大教堂、北愛爾蘭的巨人石像、雅典衛(wèi)城、古羅馬斗獸場等;涉及國內的如承德避暑山莊、元陽梯田、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馬俑、培田古民居、福建武夷山、中國香港及澳門歷史城區(qū)、南靖土樓、平遙古城、黃山、都江堰、故宮等,有些屬于搜索類型的,有的則是做關于某個世界遺產的PPT,有一份離題(做到漳州的風景名勝)。而做關于宗教的相對較少,共有16份作業(yè),其中一個班上交5份關于宗教,有一份離題(做到猶太教),另一個班級上交11份作業(yè)。兩個班級有三個學生是完成兩項作業(yè),既有做關于世界遺產名錄的PPT,又有做關于宗教的PPT;有四份關于宗教的作業(yè)是采用Word文檔,與PPT形式相比就遜色一些,有些明顯是上網下載后未經自己整理,上交應付。
三、 一些作業(yè)評價的參考指標
地理 選修作業(yè)評價標準的一些參考指標
PPT類型:①所展示的圖片設置的邏輯順序是否合理
②所展示的風景圖片清晰度、美觀欣賞度等
③附帶介紹的文字內容是否有必要、是否過于繁縟、是否清晰等
④幻燈片的播放設置中是否插入聲音、音樂、動畫、視頻等,所插入的這些是否必要、是否起到更好的放映效果
⑤所展示的圖片的數量是否合理,過多過少都起不到最佳效果
⑥所選的世遺景點是否標新立異(比如其他學員都沒有選擇該景點)
⑦是否符合之前選修作業(yè)所設置的要求,不能離題、偏題
⑧是否有經過自己實踐搜集考察(如親自拍攝的照片等)
Word類型:除以上個別參考要素外(如②、③、⑥、⑧等),附加所介紹的相關宗教類型的文字內容是否清楚,文字數量,文章的書寫美觀等。
四、 總結與反思
綜合性、群體性的地理活動,對學生道德品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布置的這項作業(yè)共有兩個班級合計63人次上交,有部分學生還完成兩個項目。從中挑選部分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作業(yè)(每個班級4-5份),在各個班級進行成果展示,并且讓學生自己當老師介紹宗教部分的內容,自己當導游介紹相應世界遺產景觀,這樣既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熱忱,又活躍學習氣氛;而且在完成該項作業(yè)的同時既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整合資料的能力,又鍛煉學生,操作電腦計算機的能力,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等。
當然,在該項作業(yè)的實施過程中也有不盡完美的地方。
1. 有些PPT課件作業(yè)是家長全程操作,親力親為,我的建議是家長可以幫忙收集資料,但還是要以學生自己完成較好;
2. 有些家長反映已接近期末考試,布置該項作業(yè)會增加學習負擔,影響考試成績;
3. 由于評價手段單一,與學生的期末成績掛靠,造成作業(yè)都是學生單獨完成,因為這樣加的分數可以一人獨享,不利于發(fā)揚協作精神,而且學生之間也有一些競爭,不利于團結;
4. 考慮到各個班級學生總體素質,這項作業(yè)我只在個別班級(實驗班)中實施操作,而普通班上的學生由于受學習的積極性的影響、電腦操作技術水平的高低、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等,暫時沒有布置該項作業(yè);
5. 在作業(yè)中普遍體現出的一些不足之處:(以PPT為例)
(1)文字內容太多,沒有經過自己的篩選。
(2)背景太花哨,喧賓奪主。
(3)幻燈片的編排順序比較亂。
(4)選擇的圖片不清晰。
(5)有插入聲音或音樂的較少。
通過這次選修活動作業(yè)的設置、布置及收獲的成果,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吸取了一些經驗,相信在接下來的地理教學中會逐步開展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新穎的課程活動作業(yè),也可通過不同的衡量標準來評價,讓更多學生熱愛地理,喜歡、善于學習地理。
參考文獻:
[1]馬駿.初中地理新教材(七上)“活動題”集錦[J].地理教育,2004(4).
[2]王文濤.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活動設計[J].當代教育科學,2007(12).
作者簡介:王玲,福建省漳州市,玉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