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聞達
我一直認為,這首詩歌在海子詩歌中的水平僅次于《九月》。海子的詩歌純粹描寫青春的,好像很難找到。但是海子的一生都在青春中度過,而這首《祖國》中的許多價值觀,都是我們青年所應該具備的。這首詩歌也極為經(jīng)典,誕生了“以夢為馬”這個成語,也誕生了一堆名句。
第一節(jié)第一、二句:“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詩人的目標非常宏偉,詩人的內(nèi)心也一直堅守著善良、純潔和愛。由于這種崇高的信念,使得詩人對于物欲這一概念感到短暫,因為物欲不斷變化,而物質(zhì)本身是短暫的。第三、四句:“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钡谒木浔磉_非常巧妙。詩人希望自己對于善良純潔的堅守能夠得到人們的理解,好像也的確如此,因為有“烈士”陪伴著他。然而“烈士”都是入土的人,因此實際上作者想通過這句話表達自己的孤獨。
第二節(jié),詩人直接將這種孤獨表達了出來。第一句“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和第四句“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此時此刻,詩人心中的孤獨,早已不僅僅是孤獨,而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勇敢,一種使命感,這是一種偉大的孤獨。第二句“此火為大,開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國”將自己與祖國聯(lián)系在了一起,在詩人心中,祖國和自己一樣孤獨,但都應該擁有尊嚴,這是一場神圣的靈魂升華。
第三節(jié)第一句“此火為大,祖國的語言和亂石投筑的梁山城寨”和第四節(jié)第一句“萬人都要從我刀口走過,去建筑祖國的語言”。其實這里需要注意,“語言”這個詞在哲學里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lǐng)域,與我們認知中的漢語或英語這種語言并不是同一個概念。綜觀海子的詩歌,詩人對于維特根斯坦的“語言的邊界就是真理的邊界”,以及海德格爾的“存在之家的語言”都有非常深刻的思考。詩人認為,人類有一種特征,那就是被語言遮蔽。因為人類思想的最高高度,其實取決于這一種語言所能表達的最高高度;詩人也認為,國家或是民族同樣有一種特征,那就是一種語言被創(chuàng)造的方式反映了這個國家或是民族的精神世界。因此,作者通過哲學中的“語言”這個概念,將自己和祖國又聯(lián)系在了一起,同時將自己和祖國的精神存亡聯(lián)系在了一起。
第四節(jié)第二句“我甘愿一切從頭開始”,第四句“我也愿將牢底坐穿”;第五節(jié)第一句“眾神創(chuàng)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第六節(jié)第二句“我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第四句“歲月易逝,一滴不剩,水滴中有一匹馬兒一命歸天”。這些句子表達了作者對于未來的苦難的思考。在詩人心中,一個人要堅持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必須經(jīng)歷大量的痛苦,因為如果一個人遭受苦難后就改變了價值觀,那么這種價值觀就不會長久。詩人承認這種苦難,但詩人也不畏懼這種苦難。詩人覺得自己一個人的苦難終究會在易逝的歲月中隨著生命歸天,但是地球上的土地卻仿佛永世不變,詩人認為這片土地孕育的無數(shù)個人中,有一天必將會有人與自己擁有相同的善良與純潔。
第七節(jié)“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國的河岸/千年后我再次擁有中國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馬踢踏/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選擇永恒的事業(yè)”。如果說,這首詩歌前六節(jié)還在討論生的內(nèi)容,那么第七節(jié)之后,便是討論死的內(nèi)容。第七節(jié)建立了一個十分廣闊的時空觀。這并不是詩人對于“轉(zhuǎn)世投胎”這種迷信觀念的看法,而是真真正正地對于倘若有一天地球滅亡,但是在無數(shù)年之后,也許又產(chǎn)生了文明,又產(chǎn)生了祖國,又產(chǎn)生了與自己相同的人的思考。作者認為,既然自己是正確的,那就應該堅守,即便痛苦孤獨,被一些邪惡的人反對,但依然不該放棄,詩人表示,如果自己會重新?lián)碛猩敲此倪x擇依然是像現(xiàn)在一樣,不會有任何改變。
第八節(jié)第一句“我的事業(yè),就是要成為太陽的一生”,第四句“最后我被黃昏的眾神抬入不朽的太陽”;第九節(jié)最后兩句“我必將失敗/但詩歌本身以太陽必將勝利”。詩人認為,自己這種善良與純潔的思想應該像太陽一般永恒不朽。詩人認為,也許現(xiàn)在自己的思想不被世人所認可,但是詩人非常樂觀,認為終有一天所有人都會像詩人一樣擁有同樣的思想,那么這個時候,詩人的精神也就不再孤獨,不再痛苦,而是成為不朽的光輝。
這首詩所展現(xiàn)的情感像流水一般綿長,所展現(xiàn)的思想像銘文一樣深刻,這首詩理應不朽。青春的我們理應像詩人那樣,追求善良純潔的精神,與橫流的物欲保持一定距離,堅守自己的理想,不被他人改變,明白思考世界才是青春和生命的意義,而非享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