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祖勝
海子、駱一禾、西川被稱為北大的詩歌“三劍客”。駱一禾大海子3歲,他大學(xué)畢業(yè)后分配在了《十月》編輯部,他最了解真正的海子及其詩歌精神,為此海子也把他當成了知己。
1989年3月26日,駱一禾放下手頭的所有工作,第一時間趕到海子臥軌的現(xiàn)場,親自料理了海子的后事。他知道海子家里比較困難,于是與西川聯(lián)合組織了在京詩人為海子募捐,把捐來的善款全數(shù)交給了海子的父母。
一禾知道海子在世時,很多人瞧不起他及他的詩,所以他認為對海子最好的紀念就是要讓大家真正了解海子的詩歌。4月7日一禾和西川便在北京大學(xué)組織了一場“海子詩歌朗誦紀念會”。14日又在海子所在的中國政法大學(xué)做了關(guān)于海子詩歌的推介演講。他還利用自己與媒體的關(guān)系,聯(lián)合了《詩歌報》《詩刊》《人民文學(xué)》陸續(xù)刊登了“紀念海子”詩歌專版。在夜以繼日地為海子身后事奔忙時,一禾的身體也報警了,吃不下,睡不著。父親很害怕,因為他們家族有腦血管疾病的遺傳,于是勸兒子“歇會兒”,一禾說:“忙完這陣子吧?!彼χo詩人萬夏寫信:“有一些對海子不負責任的說法,我們還要加以持久的批判。”之后他投入到海子詩歌的整理和匯編工作,很快就編好了海子的兩本詩集,又馬不停蹄地為詩集出版奔走呼號,最后將自己的書號讓給了海子。5月13日 一禾一直忙到深夜寫完了紀念海子的文章,14日凌晨,一禾因突發(fā)腦溢血而暈倒,再也沒有醒過來。
沒有駱一禾就沒有海子,或者說就沒有一個完整而光芒四射的海子,而他自己卻并不為人們所知,這就是真正的摯友。
(編輯/北原)endprint